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地铁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以苏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为例 下载:29 浏览:281
摘要:
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理论,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和成本构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数学模型。结合江苏省苏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工程实例,对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自动运行系统更为经济,为地铁列车实施全自动运行方案提供了参考。
卫星导航模拟器星座轨道外推方法研究 下载:86 浏览:478
摘要:
针对卫星导航长时间模拟测试中的星座轨道与实际卫星偏差逐渐变大的问题,分析并评估了已有的几种关于星座轨道外推的算法,研究了影响轨道外推的几个要素,提出了基于高精度积分器的星座轨道外推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基于北斗多轨道混合星座模拟器的需要,给出了适用于混合星座的轨道外推设计,通过仿真确立了针对混合星座轨道的积分方法,开展了外推验证并与成熟商业星座仿真软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长时间连续仿真的前提下实现了针对卫星导航模拟器的高精度混合星座轨道外推,精度与STK软件仿真结果相当。
非扩散洛伦兹系统的周期轨道 下载:48 浏览:418
摘要:
混沌系统的奇怪吸引子是由无数条周期轨道稠密覆盖构成的,周期轨道是非线性动力系统中除不动点之外最简单的不变集,它不仅能够体现出混沌运动的所有特征,而且和系统振荡的产生与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分析复杂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时获取周期轨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非扩散洛伦兹系统一定拓扑长度以内的周期轨道,提出一种基于轨道的拓扑结构来建立一维符号动力学的新方法,通过变分法数值计算轨道显得很稳定.寻找轨道初始化时,两条轨道片段能够被用作基本的组成单元,基于整条轨道的结构进行拓扑分类的方式显得很有效.此外,讨论了周期轨道随着参数变化时的形变情况,为研究轨道的周期演化规律提供了新途径.本研究可为在其他类似的混沌体系中找到并且系统分类周期轨道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电磁轨道材料表面损伤及强化技术研究现状 下载:86 浏览:448
摘要:
轨道材料的性能是决定电磁轨道炮工程应用的关键因素。在大载流、高温的苛刻工况下,表面刨削、转捩和电弧烧蚀以及载流摩擦磨损是电磁轨道表面的主要损伤形式。综述了电磁炮轨道刨削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和微观机理的研究现状,总结了转捩和电弧烧蚀对轨道性能的影响,概括了电磁轨道炮中载流摩擦磨损的特点,为开发新型轨道材料提供依据和借鉴。
Web Service技术在污水处理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下载:10 浏览:378
摘要:
为了解决污水处理远程监控系统结构复杂、开发周期长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设计开发方法。首先,对污水处理监控系统的功能和数据需求进行分析,设计了Web Service接口软件架构;其次,制订了Web Service接口和接口规范,为系统的功能扩展提供了标准;最后,对设计的Web Service接口进行发布,并将其应用于污水处理远程监控系统中。结果表明: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污水处理远程监控系统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增强了软件的复用性,方便系统功能扩展。
浅谈新能源汽车维修的关键技术 下载:66 浏览:322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从而推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然而,由于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发展时间还较短,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工作还得加以改进,维修人员必须结合新能源汽车的不同故障类型,合理采用新能源汽车维修关键技术,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整体维修水平。文中将进一步对新能源汽车维修的关键技术展开分析与探讨。
基于沉降区域轨道交通桥梁徐变监测探讨 下载:60 浏览:456
摘要:
近年来在轨道交通建设中普遍采用预应力桥梁,桥墩沉降对桥梁变形造成的影响很小,而桥梁徐变引起的质量事故比较突出,为此桥梁徐变观测也越来越成为桥梁变形监测的重点。通过穿越沉降漏斗区域桥梁徐变变形实例,分析在漏斗区域已知基准点选埋及桥上高精度基点引测方法,应用精密水准观测徐变监测点的沉降量。对桥梁徐变监测,得到徐变监测变形量,通过数据分析,来指导桥梁施工进度。同时,监测数据可进一步验证设计预拱值是否合理,为后续同类桥梁建设积累经验。此外,监测徐变高程系统宜与轨道交通一致,实现数据共享。通过监测验证了监测频率、监测方法、监测点布设等是合理可行的。
基于CPIII的地铁轨道施工测量技术研究 下载:73 浏览:474
摘要: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向城际交通发展,地铁列车运行时速也大大提高,轨道工程面对列车运行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铺轨基标的测量方法很难满足轨道高平顺性和高稳定性的要求。通过将高铁CPIII测量技术结合无砟轨道铺轨测量、轨道精调检测等技术引入到城市地铁的轨道施工中,研究了城市地铁轨道施工中CPIII控制网的布设、观测和数据处理方法,提出了基于CPIII测量技术的整体道床轨排粗调、轨排精调、轨道精调技术,并在南京地铁某城际线轨道工程实例中加以验证。通过轨道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结果显示,铺设的轨道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实现了南京地铁某城际线轨道的精调。通过对两种测量技术铺设轨道的平顺性检测结果比较,可知采用基于CPIII的地铁轨道测量技术比传统的铺轨基标方式具有精度高、安全可靠、有利于地铁轨道施工高效开展以及有利于运营后轨道的检测与维护等优点。
地铁站可达性和便利性对通勤选择的影响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城区地铁站为例 下载:47 浏览:434
摘要:
为了研究轨道交通中地铁站点的可达性和便利性特征对通勤出行者做出站点选择行为的影响效应,从而为我国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布局规划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思路,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地铁站点的集计数据,结合地理特征信息,建立基于随机系数的通勤出行者离散选择模型。研究发现地铁站点可达性中的出行者与地铁站之间的距离及周围1800米内经过的公交车线路数,便利性中的拥挤程度、出入口数,及地铁所处线路对通勤选择行为有显著影响。合理规划安排地铁站点需考虑地铁站选址与居住地及与公交接驳的平衡,可适当增加地铁站内空间及出入口数以疏导客流,减轻拥挤度对通勤选择行为的影响。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古建筑变形监测与分析方法研究——以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沿线国保单位变形监测为例 下载:59 浏览:420
摘要:
三维激光扫描是一种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的地面海量高精度点云快速获取技术。变形监测作为一项传统的测量工作,发展至今,需要越来越多新技术的融合,特别是对于历史古建筑的变形监测,在传统监测手段难以展开的情况下,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得到较好的应用。以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沿线国保单位变形监测项目中棂星门和沧浪亭两处石结构的三维激光扫描变形监测为研究实例,探讨了基于点云数据提取监测对象线状特征和面状特征进行变形分析的方法,并采用总体最小二乘平差方法对平差模型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变形分析的可靠性。
无极绳循环绞车在“弓形”面轨道运输中的应用 下载:57 浏览:377
摘要:
石窟煤业是资源整合保留矿井,受到整合前不同程度开采影响,导致工作面布置成"弓形面"。经分析决定采用无极绳循环绞车取代调度绞车接替运输,无极绳循环绞车符合井下轨道运输系统多处拐弯、频繁起伏要求,对"弓形面"辅助运输具有推广意义。
轨道式巡检机器人系统在伊犁一矿煤炭资源开采中的应用 下载:57 浏览:376
摘要:
本文以伊犁一矿煤炭资源开采为例,将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应用于伊犁一矿煤炭资源开采中,显著地降低了运输设备的事故率,提高了运输效率。巡检机器人的应用效果,为伊犁一矿安全生产及巡检机器人在煤矿企业中的推广使用提供借鉴。
中低速磁浮复杂地段轨道施工方法研究 下载:52 浏览:379
摘要:
中低速磁浮作为新型轨道交通形式,其推广前景巨大,但受限于设计、环境、施工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在车站、隧道、路基段等承轨台浇筑及轨道铺设等均采用人工作业。作业效率低,作业方法陈旧,无法满足机械化生产。针对复杂地段的承轨台浇筑和轨排铺设提出了新的铺设方法,旨在提高施工效率。同时,提高中低速磁浮轨道施工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为后续中低速磁浮轨道施工提供可借鉴的施工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联系测量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67 浏览:476
摘要:
联系测量是城市轨道交通测量工作的重点内容,该方法可以保证施工进度,优化地铁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导线直传法和联系三角形法是目前常见的2种联系测量方法。重点介绍了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利用两种联系测量方法在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2期工程中的使用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证明,两种方法的互差非常小。可以得出,导线直传法和联系三角形法的成果差异较小,且结果准确可靠。但实际测量工作中还需注意几个问题:(1)根据现场情况,灵活选择;(2)使用较高等级的仪器进行观测,如I级全站仪;(3)施测前应对仪器进行严格的检验、校正;(4)联系三角形法应合理设计三角形的图形,严格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轨道线PPP模式研究与应用 下载:65 浏览:409
摘要:
当前针对轨道交通项目的投资规模大、全生命周期较长、政府资金不足等难题,一些投融资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轨道线社会化引资项目中,通过搭建PPP模式下的多目标多利益方的协作平台,协调各方利益平衡点,实现了合作共赢。剖析具体项目应用中应重点关注的要点,探究轨道交通PPP项目的实践模式。
哈尔滨轨道交通学院站枢纽站综合施工技术 下载:69 浏览:436
摘要:
哈尔滨轨道交通学院站枢纽工程为地下3层车站,总建筑面积为54167m2,基坑开挖深度为16.18m,主体结构为多跨矩形框架结构。导墙混凝土两侧对称浇筑,为确保地下连续墙的质量;钢筋笼采用双机抬吊法吊装,主吊和副吊配合,保证精确入槽。超长混凝土结构每隔30~40 m设置一条后浇带,控制了裂缝的产生。
悬臂现浇梁0号段施工缺陷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载:69 浏览:399
摘要:
从梁体钢筋绑扎、预应力管道定位、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浇筑及振捣、大跨度梁施工线形控制、预应力智能张拉及压浆等方面分析悬臂梁0号段的施工缺陷,制订防止缺陷的措施,解决了钢筋绑扎过程中间距偏差大,预应力定位不准确,梁体线形控制不到位不及时,混凝土浇筑不到位振捣不密实等问题,保证了大跨度桥跨结构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消除了后期运营中的安全隐患。
降水及等效堆载对桩侧摩阻力影响的对比研究 下载:68 浏览:391
摘要:
解析降水及桩侧地面等效堆载作用下,桩周不同区域土体有效应力增量分布的异同,用规范提供的解析式和数值方法研究降水与等效堆载时单桩侧摩阻力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规范给出的负摩阻力解析式属极限分析法,在桩土相对位移较小时结果偏大,依照解析法进行桩基设计偏于安全。数值法得到的侧摩阻力曲线呈明显的三段式,而解析法得到的侧摩阻力曲线存在突变,中性点处侧摩阻力不为0,与实际显然不符。
济南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方法研究 下载:57 浏览:382
摘要:
本文从生态修复入手,介绍了济南破损山体生态修复3种常用植物及5个生态修复工程实例,为其他相似的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公共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出行模式研究 下载:68 浏览:361
摘要:
研究公共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出行模式,总结公共自行车和轨道交通的特点及其在城市交通中的功能定位,分析公共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的形式、特点以及该模式下的公共自行车特性。以南京市为例,通过分析地铁站口紧邻的公共自行车站点IC卡刷卡数据,深入把握公共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行为在借车时长、站点OD距离与出行链等方面的出行特性与规律。最后,从租赁点的布局规划、提升系统服务水平、制定奖惩措施,引导出行行为、改善公共自行车行驶环境、调整收费标准等方面对南京公共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出行模式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