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连续太赫兹波双物距叠层定量相衬成像 下载:56 浏览:449

王大勇1,2 李兵1 戎路1,2 赵洁1,2 王云新1,2 翟长超1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针对连续太赫兹波叠层成像重建算法收敛较为迟滞的问题,提出一种连续太赫兹波双物距叠层成像方法及相关重建算法,使用不同记录距离形成的差异化衍射图幅值作为重建算法记录平面的约束条件,增加了记录平面数据多样性和衍射信息冗余度.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加快算法收敛速率,有效减少迭代次数,提高连续太赫兹波定量相衬成像计算效率.随后构建了基于2.52 THz光泵连续太赫兹激光器的双物距叠层成像实验装置,应用双物距记录方法及改进算法重建获得了聚丙烯基字母图案样品的幅值和相位分布,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可以减少算法迭代次数,提升计算效率,同时改善相位像重建结果保真度.

特大型城市具有需求流动性约束的急救中心设施选址优化 下载:36 浏览:465

王伟 张佳玮 李明琨 赵霞 《管理与科学》 2020年12期

摘要:
以我国特大型城市的急救设施布局为研究对象,探讨需求流动性约束下的设施点区位决策,决策过程充分考虑需求的阶段性变化、设施点的成本因素和急救点服务容量等多方面因素。为兼顾服务成本与服务效率的不同目标,提出一种两阶段决策方法,在第一阶段控制初期投入成本,同时在第二阶段通过合理的分配策略来提高服务急救点的效率。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急救点布局的真实案例,将两阶段模型应用于决策过程,获得的可行解决方案可有效提升城市管理者的决策水平与急救服务效率,在有效覆盖比率等指标上优于上海市政府规划的具体要求,高出近6个百分点。通过案例解读,验证了该方法是对选址问题理论方法模型的有效补充。

基于BERT模型的投资者情绪指数建模及与价格关系分析 下载:44 浏览:352

林杰 江晨曦 《管理与科学》 2020年12期

摘要:
基于BERT模型,应用21家期货公司行情预测分析文本数据,构建了期货市场投资者情绪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期货市场价格与市场情绪指数的相互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BERT模型相较基于经典分类算法模型在各评价指标上均有约10%的提升。同时,投资者情绪指数与期货收盘价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期货收盘价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程度更大,影响持续时间更短。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与美元指数的非对称联动关系 下载:38 浏览:393

林湃 钱军辉 《管理与科学》 2020年11期

摘要:
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和非参数核回归模型,对"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美元指数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间价与美元指数之间的联动关系,在美元指数上升和下降时期,呈现出显著的非对称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逆周期因子"的引入降低了美元指数对中间价的预测效力,并且在"逆周期因子"激活期间不对称报价操作暂停,在"逆周期因子"恢复中性期间不对称报价操作重启。

有限步传播范围期望指标判别节点传播影响力 下载:43 浏览:397

李鑫 赵城利 刘阳洋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在线社交网络逐渐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识别网络中具有高影响力的节点作为初始传播源,在社会感知与谣言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独立级联模型,给出了一个描述有限步传播范围期望的指标—传播度,并设计了一种高效的递推算法.该指标在局部拓扑结构信息的基础上融合了传播概率对影响力进行刻画,能够较好地反映单个节点的传播影响力.对于多传播源影响力极大化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播度的启发式算法—传播度折扣算法,使得多个传播源的联合影响力最大.最后,将上述方法应用到三个真实网络中,与经典指标和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知道网络的全局结构信息,而是充分了利用网络的局部结构信息,可以较快地筛选出高传播影响力的传播源.

四阶色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明暗孤立波和怪波的形成机制 下载:56 浏览:440

李敏1 王博婷1 许韬2 水涓涓1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四阶色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明暗孤立波和怪波的形成机制,该模型既可以模拟高速光纤传输系统中超短脉冲的非线性传输和相互作用,又可以描述具有八极与偶极相互作用的一维海森堡铁磁链的非线性自旋激发现象.本文首先通过对四阶色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相平面分析,发现由其约化得到的二维平面自治系统具有同宿轨道和异宿轨道,并在相应条件下求得了方程的明孤立波解和暗孤立波解,从而揭示了同异宿轨道和孤立波解的对应关系;其次,基于非零背景平面上的精确一阶呼吸子解,给出了呼吸子的群速度和相速度的显式表达式,进而分析得出呼吸子的速度存在跳跃现象.最后,为了验证在跳跃点处呼吸子可以转化为怪波,将呼吸子解在速度跳跃条件下取极限获得了一阶怪波解,从而证实怪波的产生与呼吸子速度的不连续性有关.

中美视角下的中国公共关系正当性研究 下载:37 浏览:430

赵静 《管理与科学》 2020年11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公关人才需求激增,公共关系发展迅速,但其学科建设停增公关招生、撤销公关专业点、"黑公关"不良行径等,致使社会声誉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民众对公关正当性认知不足、群众认可度不高,致其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以中美公共关系发展为视角,以公共关系正当性为切入点,从学科、企业及政府三个层面,分析非正当性原因,阐述两国公共关系发展异同处,总结发展经验,为中国公共关系正当性指明道路。

城市主干道交通状况评价 下载:64 浏览:386

连星宇 姜文龙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加大了城市公路主干道的交通压力。主干道是城市道路网络的骨架,评估和分析主干道的交通运行状况是交通运营领域研究的重点。主干道存在很多信号控制的交叉口,需选取具有表征间断交通流特性的评价指标。本文选取行程车速、饱和度和延误时间比3个评价指标,基于模糊综合算法,建立了主干道交通运行状况评价分析系统。以包头市青山区主干道为例进行实际分析,验证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试验结果表明,输出结果与主干道交通实际运行状况基本一致。

基于超表面的Tamm等离激元与激子的强耦合作用 下载:57 浏览:426

吴晗 吴竞 宇陈卓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由超表面-介质间隔层-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 DBR)构成的等离激元微腔结构中的Tamm等离激元及其与激子间的相互作用.利用超表面中的结构参数变化能够调控光在其表面的反射位相这一特性,可以在微腔结构的介质间隔层厚度保持不变时,通过调节超表面的结构参数来调控微腔结构所支持的Tamm等离激元模式的共振位置,从而为Tamm等离激元模式的调控提供更多自由度.相比于传统金属薄膜-介质间隔层-DBR结构,我们发现超表面的引入及其对反射位相的调控可以使超表面-介质间隔层-DBR结构在更小的间隔层厚度下支持共振在相同波长处的Tamm等离激元模式.此外,结合超表面对场的局域特性,可以有效地降低Tamm等离激元模式体积.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传统的和基于超表面的Tamm等离激元与单层二硫化钨(WS2)的相互作用,发现基于超表面的Tamm等离激元可以产生更强的光子与激子的强耦合作用,获得更大的拉比(Rabi)劈裂.

复杂供应链网络视域下关系资本对供应链融资作用机制研究——有调节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构建与检验 下载:13 浏览:186

胡海青 薛萌 张琅 张丹 《当代管理》 2020年1期

摘要:
从复杂供应链网络的视角出发,以供应链网络内各节点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依照"资源-结构-行为-绩效"的思路,揭示供应链网络内中小企业积累的关系资本对提升其供应链融资获取频率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构建多群组SEM模型,验证供应链复杂性的潜在调节效应。结果显示:(1)中小企业积累的关系资本对供应链融资频率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对比"关系资本-供应链设计-供应链融资"与"关系资本-供应链整合-供应链融资"的拟合结果发现,两个特定变量的中介效应具有显著差异,且以供应链设计、整合为连续中介变量的多重链式中介效应模型成立;(3)供应链复杂性显著调节中小企业关系资本对供应链融资的转化机制链条,供应链复杂性越高,节点中小企业获取供应链融资更依赖"关系资本-供应链设计-供应链整合-供应链融资"的多重链式传导机制传导。这意味着,在复杂供应链网络当中,中小企业一方面需要提升自身关系资本积累,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其在网络当中的位置优化,提升供应链整合水平,为获取更多供应链融资打下坚实基础。

制度环境、风险感知对供应链网络治理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 下载:56 浏览:357

张敬1,2 康凯1,2 魏旭光1,2 张志颖1,2 《当代管理》 2020年1期

摘要:
本文以新制度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进行对话,从合法性视角构建中国情境下制度环境、风险感知与供应链网络治理模式选择之间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117份有效问卷,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检验制度环境、风险感知对供应链网络治理模式的"形塑"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制度环境是影响供应链网络治理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强制制度对供应链网络治理模式选择具有显著影响,规范制度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在供应链网络治理模式选择过程中关系风险感知具有完全中介作用,而绩效风险感知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大气污染协同治理能促进污染物减排吗?——基于城市的三重差分研究 下载:93 浏览:487

赵志华1 吴建南2,3 《当代管理》 2020年1期

摘要:
大气污染具有流动性,跨区域特征明显,协同治理至关重要。基于2010-2015年27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法(DDD)研究了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对污染物减排的影响。从全样本分析结果来看,大气污染协同治理降低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工业烟(粉)尘排放量,而此结果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从子样本分析结果来看,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显著降低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但对工业烟(粉)尘排放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城市在促进不同污染物减排时存在差异,减排难度较低的污染物往往被优先完成。从时间效应来看,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对污染物减排的影响存在时滞性,而且这种时滞性在不同污染物减排之间存在差异。

基于SEM和AHP的推广数据采集与决策方案优化 下载:55 浏览:417

林之博 刘媛华 《软件工程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企业信息化的普及使广告投放和宣传手段从以往的人工宣讲、传单发放等方式,到目前的SEM(搜索引擎推广)技术应用,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将产品服务展现给更广阔的市场。部分企业在网络营销过程中常因数据采集方案落后、决策因素过于狭窄等导致收益降低。本文分析案例公司A存在的不合理业务流程,并基于SEM接口技术、AHP(层次分析法)对相关流程进行建模优化,设计了一套可行的系统和决策优化方案。

新兴国家企业选择专业化战略的情境识别及机制探讨——基于深圳企业的多案例研究 下载:23 浏览:242

苏敬勤1 张雁鸣1 林菁菁2 《当代管理》 2020年1期

摘要:
已有研究将发达国家高比例的企业专业化归因于其长期发展形成的强制度环境,那么,弱制度环境下的新兴国家如何推动企业采取专业化发展方式?现实中,中国一些地区(如深圳、广州)已表现出明显的专业化倾向,原因在哪?文章基于环境依赖视角探讨新兴国家的企业专业化问题,通过对深圳的三家专业化企业进行多案例研究,旨在识别该地区影响企业采取专业化发展方式的情境框架,并分析具体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识别了支持型营商环境、高度市场化、敏捷供应链构成的企业战略选择情境框架。受到改革开放政策、内地庞大市场容量、近港区位优势和全价值链分工等外力作用,以及营商环境、市场环境、供应链之间相互作用内生关系影响,形成了螺旋演进式的情境正向优化模型。(2)外部情境会引致企业固化甚至暂时锁定在专业化战略上。支持型营商环境产生资源集聚效应,高度市场化引导行业分工出现,敏捷供应链形成专业化固化效应。研究解释了新兴国家为何会出现专业化比例提高现象,从情境构建角度拓展了企业战略选择的环境依赖理论,对新兴国家的产业政策调整和企业战略选择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全球大都市城际信息网络的测度及其社会经济意义研究 下载:43 浏览:361

徐庭伟1 罗守贵1,2 《管理与科学》 2020年10期

摘要:
全球化视角下,城市间频繁且巨量的信息交互承载了丰富的社会经济内涵。以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公布的2018年世界级城市名录中55个Alpha级城市为基础,编写Python程序完成了基于谷歌搜索的上述城市城际信息网络构建和测度,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全球视角下城市信息流总量的社会经济意义及城际信息流量与区域发展水平的联系。一方面通过回归算法,验证了城市信息流总量与其人口、GDP增速、高级服务型跨国公司机构数量、生活消费水平、旅游业规模等指标显著相关;另一方面,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从中心性、聚类系数等角度分析了全球大都市城际信息网络与区域发展水平之间的内在联系,证明了城际信息网络在研究全球城市及区域发展和联系中的重要意义。研究结论为研究城市影响力和城际关系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产业政策如何通过融资渠道影响中小文化企业绩效 下载:44 浏览:348

蔡呈佳 《管理与科学》 2020年10期

摘要:
以上海市中小文化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三种不同类型的产业政策是否会通过融资渠道间接对中小文化企业的绩效产生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发现,积极实施三种不同类型的产业政策目前都对文化产业绩效产生正面影响,且供给型政策、需求型政策可以通过刺激直接股权融资进一步提升企业绩效。但供给型政策通过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渠道可能会削弱企业绩效,且作用的机理可能是原有的供给型政策中的补贴等政府行为已经对企业绩效产生了削弱作用,而间接融资渠道进一步放大了这个效果。

产能过剩与企业创新——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下载:32 浏览:378

颜恩点 李上智 《管理与科学》 2020年10期

摘要:
基于经济转型的制度背景,针对产能过剩这一重大课题,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2015年公布的各地区分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名单,构造产能过剩变量,考察了上市公司产能过剩对公司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和非产能过剩公司相比,产能过剩公司的创新能力更低。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产能过剩与企业创新能力的负相关关系在国有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低、分析师关注度低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在稳健性部分,检验了产能过剩的作用路径,产能过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主要源于盈利能力下降、融资约束加强、转型升级困难和政府救济增加等渠道,替换了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指标,研究结论依然稳健。研究不仅对理解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创新难题和探讨制约企业创新的机制具有现实意义,而且为推动政府去产能、供给侧改革和经济转型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理论依据。

我国水资源价值评价现状研究 下载:61 浏览:306

李俊亭 闻雯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自然资源。本文在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水资源价值评价相关理论、方法及应用进行了梳理,总结了目前水资源价值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此研究作进一步展望。论述结果对我国开展水资源价值评价研究有学术意义。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混合型货币政策调控分析 下载:63 浏览:345

刘博 钱军辉 《管理与科学》 2020年10期

摘要:
目前中国正处在由数量型货币政策转型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关键阶段,实施数量价格混合型货币政策能够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维护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在新凯恩斯主义分析框架基础上,引入了混合型货币政策的二次损失函数,刻画了一组包含混合预期的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尽可能真实地刻画中国货币政策从数量型货币政策逐步转变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特征。最后,将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和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新凯恩斯IS曲线联立,组成了一个宏观经济的动态系统方程模型,并对混合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混合型货币调控的框架下,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效果均具有显著性;混合型货币政策具有显著的时变性,利率市场化提高了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削弱了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

项目管理职业资格认证对从业人员胜任力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 下载:30 浏览:364

张金兰1 何静1 吴登生2 李建平2 《当代管理》 2019年12期

摘要:
项目管理职业资格认证是培养项目管理人才的重要手段,在推进项目管理应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究项目管理职业资格认证对从业人员胜任力影响机理,实证研究项目管理职业资格认证的效果,是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构建了项目管理职业资格认证对从业人员胜任力影响的理论模型,明确了项目管理职业资格认证和从业人员胜任力构成要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项目管理职业资格认证对从业人员胜任力的影响路径。通过对参加项目管理职业资格认证的3000余名认证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职业标准对从业人员综合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影响不显著,职业标准和组织机构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影响显著,培训过程与从业人员综合知识、管理能力和个人魅力之间呈正相关,考核认证与继续学习对从业人员综合知识、个人魅力和职业素养的影响显著,同时综合知识会影响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