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南京市出租车乘客满意度调查与分析研究 下载:34 浏览:169

安萌1,2 祝烨1 魏东洋3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为充分掌握乘客对南京市出租车运营的评价和看法,指导制订南京市出租车服务改善的实施措施,需要对出租车进行乘客满意度调查和分析研究。首先从调查的内容和问卷的设计着手,科学合理地组织问卷调查;其次深入分析调查数据,从乘客满意度和满意度影响因素两个层面进行满意度分析,乘客对南京市出租车评价整体上较为满意,乘客综合满意度为70. 29%,达到及格水平,而影响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拒载、绕路;同时,分析随着打车软件和网约专车的兴起,其对出租车出行的影响;最后针对调查分析得出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电容式触觉传感器微电容检测电路设计 下载:12 浏览:401

易艺1,2 宋爱国1 李会军1 冷明鑫1 《传感器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电容式触觉传感器在进行触觉压力检测时,传感器的电容变化值为pF和fF数量级,变化较快,难以准确检测。为了实现对电容式触觉传感器微弱电容的准确测量,分别采用电容数字转换芯片AD7746和运算放大电路设计了2种电容式触觉传感器微电容检测电路,然后分别对它们的性能指标进行实验对比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选用AD7746芯片设计的微电容检测电路的性能指标优于运算放大器设计的微电容检测电路的性能指标,且电路简单、体积小、便于集成化,为电容式触觉传感器信号的读取提供参考。

矩阵分解与广义逆矩阵 下载:65 浏览:285

陈建龙 张小向 《数学应用》 2020年12期

摘要:
矩阵在数学和工程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通常的线性代数课程中只介绍非常基本的矩阵知识,难以满足后续的需要.本文先系统地总结矩阵之间的等价、相似以及合同关系,在此基础上介绍几种重要的矩阵分解技巧,并从逆矩阵的概念过渡到广义逆矩阵,通过知识点之间的串联与类比,帮助学生加深对矩阵理论的理解.实践表明,这是打造线性代数"金课"的有效做法.

基于声学技术的矿井风速测量仪器设计 下载:10 浏览:473

岳晓庚1 任红伟2 周宾1 邱实1 贺文凯1 向鹏1 《传感器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传统的矿井风速测量装置大多采用单点测量方式,文中设计了基于互相关原理的声学技术测速系统,包括信号源的选取、声源和声压传感器的布置、FPGA电路、FT2232H数据采集电路等;开发了一套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软件系统,可以实现对风速的实时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可以实时准确测量风速。

南疆地区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路径初探——以拜城县铁热克镇为例 下载:80 浏览:473

胡雪峰1 郁佳影1 王兴平1,2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9年1期

摘要:
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和国家沿边开发开放政策的密集出台,边疆地区在国家新一轮沿边建设中已从发展边缘转为前沿。特色小城镇既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更在边疆地区城镇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产业特色化是边疆小城镇融入"一带一路"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驱动,从而受到国家和沿边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新疆是"一带一路"核心区,具有典型代表性,文章以南疆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南疆地区与内陆地区特色小城镇发展条件的深度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在产业发展阻碍力、摩擦力、驱动力上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性,进而提出新时代南疆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正面临"三大转变"的特殊性要求——发展视角由重视片区向着眼全局转变、发展思路由注重二三产向注重三次产业转变、发展模式由本地发展向外来聚力转变,最终构建出"区域化+融合化+平台化"的适应性规划策略,并以拜城县铁热克镇产业发展规划实践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产业融合发展下苏南乡村空间转型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下载:62 浏览:384

章国琴1 段进2 刘红杰3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12期

摘要: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产业增效、乡村繁荣和村民增收的"产村共荣"。在此目标下,面对机遇和挑战,在产业融合带动下江苏省无锡市乡村从村民生产生活方式到空间环境均展现转型生机,形成新型农业推动下的环境优化型、工业升级引导下的分离与集中型和三产发展促进的特色塑造型三种具有产业特色的乡村空间转型模式,并针对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阻碍乡村整体提升的瓶颈:因产业开发预评估的不足、产业融合体运作低效导致的产业融合发展虎头蛇尾和因政策引导保护不力产生的产业融合发展离村化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策略。

乡村空间结构演化中的“有机消长”与“迭代替换”——基于要素流动视角的解释框架 下载:65 浏览:347

张鹏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9期

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意味着乡村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乡村的发展伴随空间结构的重构。本文基于对乡村空间结构演化的总体性分析,梳理了乡村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与内在机制,从要素流动的视角构建"权力理性"和"资本理性"驱动下的乡村空间结构演化初步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条件假设、理论演绎和解释。本文认为,乡村空间结构演化是权力和资本深层次运作的表象和结果,呈现出"有机消长"和"迭代替换"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体现在乡村结构演化的五个阶段:结构形成前期、结构形成期、结构强化期、结构调整期、结构重构期。最后,从人口流动、土地流转和管理角度进行了乡村发展政策的若干探讨。

预应力混凝土自复位墙结构的抗震设计与分析 下载:61 浏览:367

张军1,2 朱冬平3 周臻3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分析研究预应力混凝土自复位墙结构的抗震设计,提出自复位墙抗震设计的4个关键设计步骤,包括墙体设计弯矩需求计算、预应力筋及阻尼器面积设计、预应力筋校核及墙体剪力校核。以1栋6层框架预应力混凝土自复位墙为算例,开展框架–自复位墙结构的拟静力分析,结果表明框架–自复位墙结构在1%的侧移角时体系残余侧移角仅为0.2%;而顶部侧移角达到2%时残余侧移角不到0.5%。

摩擦耗能型自复位混凝土框架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下载:68 浏览:391

张军1,2 司怡3 周臻3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提出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以评估摩擦耗能型自复位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需求,并对其节点进行参数设计。以一榀三层三跨的摩擦耗能型自复位混凝土框架为例,利用提出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其梁柱等结构构件,耗能单元和复位单元等非结构构件及节点参数的抗震设计,建立了OpenSees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自复位混凝土框架结构耗能稳定,残余变形较小,利用该设计方法可进行摩擦耗能型自复位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基于Landsat 8的泰山地区植被指数与地形因子关系分析 下载:86 浏览:486

杨惠 董彦锋 胡伍生 龙凤阳 陈阳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5期

摘要:
主要研究了基于Landsat 8遥感数据的泰山地区植被指数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基于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综合运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提取泰山地区2014年7月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再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该地区的地形因子(海拔、坡度以及坡向);进而使用叠合分析法,分析了泰山地区植被指数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泰山地区总体上植被指数(NDVI)值较好;植被指数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坡向对NDVI值影响明显,东北坡植被指数最高。数据分析的结果对于泰山地区生态环境的监测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基于BIM的轻型结构房屋系统模块化设计研究 下载:61 浏览:340

张莹莹 张宏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由于模块化建筑的大部分构件在工厂生产组装,施工现场只进行模块单元间的装配。因此,精确合理地生产建造流程和生产计划的制订,以及各专业和各建筑产品企业间的协同合作方式与效率是重点和难点。建筑信息模型拥有强大的参数化设计与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功能,是解决这些难题的最佳途径。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琼州海峡大桥基础选型研究 下载:57 浏览:388

杨超1,2 戴国亮1,2 龚维明1 王磊1,2 谭萍3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提出了1种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基础选型评价方法,以工程造价、设计条件、工期和施工条件为基础变量,采用层次分析法中的1~9标度法确定基础选型各项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建立了评价基础选型的三层评价模型。运用该方法分析和评价琼州海峡跨海大桥6种已提出的深水基础形式,确定了最优的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多圆环内支撑在狭长深基坑中的应用与研究 下载:61 浏览:378

苑举卫1 孙邦宾2 郭彤3 姚兵2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结合某狭长形状的深基坑支护工程实例,论述多圆环内支撑的布置原则和设计方法,并提出适用于支护结构设计的圆环内支撑刚度计算公式。对比分析基坑监测数据与计算结果,表明圆环内支撑对不规则形状的深基坑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高管薪酬存在同伴效应吗? 下载:59 浏览:435

潘子成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以2007—2017年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重点探讨了高管薪酬同伴效应的存在性、情境因素以及经济后果。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同时存在行业和区域同伴效应。而且,上述薪酬同伴效应在环境不确定性程度和非国有控股程度高的公司中更为显著。此外,高管薪酬同伴效应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因时而异,即短期内可促进企业的发展,但中长期则抑制了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发现,模仿是解释薪酬同伴效应的内在逻辑。另外,薪酬同伴效应降低了薪酬业绩敏感性。研究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高管薪酬的研究内容,同时为高管薪酬方案的制定以及同伴效应外部性的运用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基于半直接法SLAM的大场景稠密三维重建系统 下载:78 浏览:488

徐浩楠1 余雷1 费树岷2 《人工智能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当前三维重建系统大多基于特征点法和直接法的同时定位与地图重建(SLAM)系统,特征点法SLAM难以在特征点缺失的地方具有较好的重建结果,直接法SLAM在相机运动过快时难以进行位姿估计,从而造成重建效果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基于半直接法SLAM的大场景稠密三维重建系统.通过深度相机(RGB-D相机)扫描,在特征点丰富的区域使用特征点法进行相机位姿估计,在特征点缺失区域使用直接法进行位姿估计,减小光度误差,优化相机位姿.然后使用优化后较准确的相机位姿进行地图构建,采用面元模型,应用构建变形图的方法进行点云的位姿估计和融合,最终获得较理想的三维重建模型.实验表明,文中系统可适用于各个场合的三维重建,得到较理想的三维重建模型.

考虑储能动态效率的风储微网三阶段协调优化 下载:97 浏览:512

徐青山 吕亚娟 丁逸行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风储微电网的协调优化对于风电消纳、微网收益最大化以及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采用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transform,HHT)的分频预测法预测风电功率,基于三阶段现货市场交易,以风储微网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并考虑储能的动态工作效率特性,进行风储微网的协调优化。算例研究表明,储能系统能有效提高风电收益,而考虑储能的动态效率特性比储能静态效率模型更有利于微网的经济收益;且储能系统初始荷电状态的设定对微网的经济效益有较大影响;而包含日内市场的三阶段结算市场则能有效降低微网所需的平衡电费,并减少弃风量。

生产性服务资源集聚模式会影响制造业资本回报率吗? 下载:47 浏览:401

刘慧1 杨君1 吴应宇2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文章在测算出生产性服务资源三类集聚程度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方法首次深入剖析集聚模式对制造业资本回报率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从时间异质性和距离异质性视角刻画上述机制。得到的结论主要有:首先,生产性服务资源自身集聚及其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均有助于制造业资本回报率的提升,生产性服务资源与农业的协同集聚则会对制造业资本回报率产生负向冲击,这一负向冲击主要产生于2012年后;其次,虽然生产性服务资源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资本回报率的作用力大于生产性服务资源自身集聚,但生产性服务资源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资本回报率正向作用的显著性上限为300公里,地理距离对生产性服务资源自身集聚正向效应的制约力则不显著;最后,就业密集度、人力资本深化和生产率提升均有助于制造业资本回报率的提升,研发投入对制造业资本回报率的作用力不显著,中国制造业资本回报率持续提升还有赖于劳动者技能提升和技术进步。

面向含风电楼宇的电动汽车优化调度策略 下载:65 浏览:434

胡澄 刘瑜俊 徐青山 张凯恒 洪奕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为解决未来大规模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含风电楼宇的电动汽车优化调度策略。构建楼宇电动汽车模型,通过楼宇能量管理系统收集电动汽车日前申报信息,根据出行链将其分群,建立电网层–用户层双层优化调度模型。分别以电网消纳风电后的负荷波动率最小,车主出行需求最大为目标函数,采用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依次求解出楼宇整体充放电策略、EV群充放电策略和每辆EV的调度策略。算例结果表明,该优化调度方法可实现电网与用户的利益共赢,且计算维度小,速度快,不易陷入局部最优。

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内部控制演化博弈分析 下载:55 浏览:453

吴倩 《金融研究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洗钱活动降低金融市场稳定性,增加金融机构运营和法律风险,削弱政府经济调控效果,严重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有限理性假设,从内外部力量影响分析角度着手,构建外部监管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机构管理层与反洗钱风控部门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如何完善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结果表明,监管机构的监管成本、严格监管带来的社会效益以及宽松监管带来的效用损失是影响互联网金融机构改进反洗钱内控制度的主要因素。互联网金融机构纵容洗钱行为的主要原因是消极改进互联网反洗钱内控制度带来的超额利润。为解决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纵容态度,需要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健全社会监督机制,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和创新应用反洗钱监测技术等。这些结论为互联网金融机构完善反洗钱内部控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合龙方案选择与顶推控制研究 下载:321 浏览:468

陈熹 鞠丹 张文明 李姝玮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多跨连续刚构桥合龙段的数量多,施工过程复杂。为了得到青海省某黄河特大桥的最优合龙顺序,基于不同的合龙方案,采用Midas-Civil分别建立各方案不加顶推时的分析模型,借用数值分析模型的非线性计算能力和有限元软件的后期处理功能,得到了各墩顶在成桥十年后产生的水平位移量。以完全消除此水平位移量为目标,计算各合龙方案所需水平顶推力的理论值。通过比较顶推前后墩顶的水平变位及主梁和桥墩关键部位的内力,确定出在"先边、中跨再次中跨"的合龙方案下可以得到一个较为合理的成桥状态,而且施工过程容易控制,作业效率高。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