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国外环境法庭管辖设置比较与借鉴 下载:391 浏览:405

刘夫磊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环境法庭是为解决日益突显的环境问题进行的环境司法专门化改革,这对传统审判模式带来了挑战。环境诉讼管辖与传统的地域管辖、级别管辖的设置存在不相适应的现象,这也成为环境纠纷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的症结所在。在分析国外环境法庭设立及运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环境法庭管辖设置现状,以国外各国实践经验为借鉴,对我国环保法庭管辖制度设计提出建议,以期发挥其应用之用。

河道水资源资产确认及计量模型研究 下载:86 浏览:500

沈菊琴1,2 聂勇1,3 孙付华1,2 徐高彦1 张胜男4 张丹丹1 《会计研究杂志》 2019年12期

摘要:
为了实现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对水资源概念分析基础上,界定了水资源资产及潜在水资源资产的内涵,分析了水资源资产具有与水资源的交互循环性、多功能性及非消耗性、重复利用性、随机不确定性以及数量与水资源开发目标有关等特点;在提出河道水资源资产的确认条件及计量假设的基础上,根据水资源资产的概念构建了基于使用及供水过程的河道水资源资产计量模型,并分析了其约束条件。这一成果为完善水资源资产核算理论体系、提高我国水资源资产化管理水平以及绿色发展水平提供重要基础。

基于改进型直流潮流算法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规划模型及其线性化方法 下载:91 浏览:426

范志成 朱俊澎 袁越 吴涵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以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运营商净收益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多场景多时段耦合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规划模型。首先针对传统分布式电源规划求解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计及电压和无功功率的改进型直流潮流模型,实现支路潮流方程中电压幅值与相角的解耦,并基于此建立了考虑储能系统和多种主动管理(activemanagement,AM)措施协调优化的分布式电源规划模型。其次,在保证模型精度和系统运行物理意义的前提下,引入网损因子法、圆形约束线性化法、McCormick凸包络线法、辅助变量等方法,将原始模型转换为混合整数线性优化模型。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热启动(warm start)的迭代求解流程以保证模型精度。以江苏省某市经济开发区的15节点系统为测试算例,调用GAMS-MOSEK求解器对规划模型进行求解,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基于GRA-CV的非洲西海岸主要港口竞争力评价研究 下载:46 浏览:476

陈汨梨1 封学军2 陆玉华2 蒋柳鹏2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在分析港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非洲实际情况,构建非洲西海岸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CV)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RA)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非洲西海岸22个主要海港进行评价和排序。结果显示:投资和运营拉各斯港、卡萨布兰卡港等竞争力强的港口应为中资企业的优先选择。研究可以为中资企业在非洲进一步开展港口合作,如选择投资对象等决策时提供参考依据。

基于Markov理论的含风电电力系统随机建模及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下载:79 浏览:466

王加强 孙永辉 翟苏巍 卫志农 孙国强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随着风电并网规模的不断扩大,风能的波动性、间歇性导致电力系统的随机特性越来越突出,传统的确定性分析方法和基于常规随机微分方程的方法难以准确分析含风电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在常规随机微分方程的基础上,引入Markov理论,建立了用于分析含风电电力系统随机小干扰稳定性的随机Markov动态模型。利用李雅普诺夫能量函数,结合M矩阵,提出含风电电力系统在多工况下随机均值和均方稳定的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克服常规随机微分方程分析方法无法分析系统在运行工况改变下的小干扰稳定性的缺点。仿真结果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冬春两季表流人工湿地-氧化塘交替组合氮磷去除效果研究 下载:57 浏览:417

华祖林1,2,3 石佳佳1,2,3 董越洋1,2,3 沈健4 聂永平4 倪效欣4 白雪1,2,3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针对人工湿地冬春两季对尾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较差的弱点,为达到湿地处理系统全年水质目标,构建了表流人工湿地-氧化塘交替系统,以某污水处理厂尾水为处理对象,研究冬春两季该湿地系统对尾水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氧化塘对TN和氨氮的去除效果优于表流人工湿地,两者的间隔使用,有效的改善了冬春两季氮磷的去除情况。冬春两季对TN的去除率范围分别为30%~54%、55%~66%;对氨氮的去除率范围分别为33%~55%、75%~82%;对硝态氮的去除率范围分别为21%~47%、49%~58%;对TP的去除率范围分别为50%~69%、64%~69%。表流人工湿地与氧化塘的交替组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纯表流湿地冬春季存在的弱点,从而对尾水处理取得更好的效果。

引水调度改善太湖流域无锡市运东片区水环境方案研究 下载:58 浏览:426

陆一维1,2 逄勇1,2 周冉冉1,2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针对太湖流域近年来水质恶化问题,探究引水调度对太湖流域水环境改善效果。选取太湖流域典型区无锡市运东片区为研究区域,构建一维非稳态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各引水方案及调度规则对研究区域的水质改善效果。结果表明:白屈港与锡澄运河同时引水调度方案与澄西片引水调度方案结合能够有效改善研究区域水质,各断面水质类别有明显提升,总体水质达标率从现状31.0%提升至65.5%。

计及静态安全因素与热电最优潮流的综合能源系统联合运行优化模型 下载:90 浏览:413

潘益1 梅飞2 郑建勇1 何桂雄3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针对区域多能量枢纽(energy hub,EH)互联的热电耦合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energysystem,IES),提出一种综合考虑静态安全因素与热电最优潮流的IES联合优化运行模型。模型为双层结构,首先提出热电耦合网络最优潮流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整个系统的静态安全评估指标。上层模型以系统运行经济性与静态安全性为目标,优化各EH单元的冷热电输出;下层模型根据上层热电最优潮流计算结果,结合经济性目标,并兼顾光伏消纳能力,实现EH单元内部各机组的实时出力优化。最后结合算例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大型浅水湖泊三维水环境数值模拟及关键参数研究 下载:53 浏览:415

王海燕1,2 陈凯麒1,3 祁昌军1,2,4 张贝贝1,3 黄茹1,2 温静雅1,2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浅水湖泊也存在水动力垂向分层结构及污染物垂向非均匀分布情况,水力结构对水环境变化有重要影响,需要采用更加精细化的数学模型模拟其过程。针对国内外大型浅水湖泊三维水环境数值模拟相关研究及水动力参数取值方案进行了综述,对现有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指出下一步亟需构建复杂边界条件下的生态动力学模型,探索多条件耦合的富营养化微观响应机制,加强数值模拟精细化及参数规范化研究,为探索浅水湖泊水动力及水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灰色系统动态模型群GM(1,1)在秦淮河水质预测中的应用 下载:61 浏览:416

胡祉冰1,2 逄勇1,2 宋为威3 邵咏絮1,2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为了较为准确预测水质,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灰色系统动态模型群,采用对数变换的方式对原始数据进行光滑处理,借以减弱数据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对常规灰色系统动态模型的改进。结合秦淮河上游源头句容河2011~2016年高锰酸盐指数,运用灰色系统动态模型群对2017年高锰酸盐指数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误差在1.24%以内,表明灰色系统动态模型群GM(1,1)用于水质预测较为准确。该模型可应用于南京市水质预测,对水环境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城市建筑泥浆的管理现状、污染问题及对策建议 下载:69 浏览:442

黄俊妤 张春雷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建筑废弃泥浆含水率高,是一种悬浊浆体,以下阐述了建筑废弃泥浆的来源、污染问题、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相关的管理对策,建筑废弃泥浆是由工程施工中产生的,施工点土壤本身受到污染、施工过程利用的水源受到污染、泥浆泵管油污未清洗干净等,这些都会导致建筑泥浆的污染问题,而中国现今仅有绍兴等城市制定了建筑废弃泥浆的管理条例,管理一体化机制还在起步阶段,故要在完善建筑泥浆处置的相关法规制度的基础上,采取政府主导、规范市场、科学管理、资源再利用等措施,实现泥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防治目标,并对泥浆处置的发展趋势简单分析,为建筑废弃泥浆处置管理的探索实践提供建议。

省域环境竞争、环境污染水平与企业环保投资 下载:79 浏览:489

马文超1 唐勇军2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11期

摘要:
省域竞争背景下,面对中央政府进行合法化管理的省域政府,会基于环境竞争能力、污染水平对当地企业实施监管;同时,面对省域政府的监管约束企业也会进行合法化应对。作为战略性的环境管理手段,企业环保投资会因监管约束不同而呈现出差异,且控股权性质引起的约束差异也会导致企业环保投资的不同。证据显示,省域环境竞争力越强企业环保投资越少,且省域环境污染水平越高这种负向关系越弱,同时央企国资样本下该关系较弱。

多重激励机制下的基层政府行为研究——以GC县河长制实施为例 下载:63 浏览:446

赖慧苏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河长制作为一项新的治理制度,在基层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GC县乡镇政府在时间、绩效、体制和榜样等多重激励机制影响下,采取"借力执行"和"办公室执行"的抗拒行为。为破解河长制实施中的困境,需要落实专项资金,建立健全的考核、监督和奖惩体系,促进制度的地方化建构,发挥高位推动的示范效应,实现水环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城市建筑泥浆的管理现状、污染问题及对策建议 下载:68 浏览:439

黄俊妤 张春雷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建筑废弃泥浆含水率高,是一种悬浊浆体,以下阐述了建筑废弃泥浆的来源、污染问题、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相关的管理对策,建筑废弃泥浆是由工程施工中产生的,施工点土壤本身受到污染、施工过程利用的水源受到污染、泥浆泵管油污未清洗干净等,这些都会导致建筑泥浆的污染问题,而中国现今仅有绍兴等城市制定了建筑废弃泥浆的管理条例,管理一体化机制还在起步阶段,故要在完善建筑泥浆处置的相关法规制度的基础上,采取政府主导、规范市场、科学管理、资源再利用等措施,实现泥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防治目标,并对泥浆处置的发展趋势简单分析,为建筑废弃泥浆处置管理的探索实践提供建议。

多重激励机制下的基层政府行为研究——以GC县河长制实施为例 下载:63 浏览:441

赖慧苏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河长制作为一项新的治理制度,在基层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GC县乡镇政府在时间、绩效、体制和榜样等多重激励机制影响下,采取"借力执行"和"办公室执行"的抗拒行为。为破解河长制实施中的困境,需要落实专项资金,建立健全的考核、监督和奖惩体系,促进制度的地方化建构,发挥高位推动的示范效应,实现水环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考虑可控光伏系统概率模型的主动配电网日前优化调度 下载:76 浏览:470

张世达1 孙永辉1 卫志农1 孙国强1 李逸驰2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针对含可控光伏主动配电网的日前调度问题,采用合适的功率控制策略使DC-DC变换器和DC-AC并网逆变器实现有功无功解耦控制。通过仿真探索计及有功可控能力的光伏发电系统的概率特性,得到有功参考值与其累积密度函数、均值之间的关系。进而考虑机会约束,设计能计算储能系统充放电次数的约束,建立以配网企业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有功无功协调的主动配电网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将非凸约束松弛,利用二阶锥规划方法求解确定性优化步骤,加入割集重复优化保证松弛为紧。结合基于随机响应面法的概率潮流方法检验机会约束,最终得到考虑光伏可控性的满足全部机会约束的效益最大化调度方案。算例结果验证了上述模型和算法是正确性的,且能够满足安全经济运行要求。

洪泽湖滞洪区工程建设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下载:59 浏览:468

岳政1 逄勇1,2 宋为威3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洪泽湖滞洪区建设工程对确保洪泽湖大堤安全、减轻洪泽湖防洪压力、减少洪水灾害及保护下游城市的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工程建设势必对洪泽湖滞洪区的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洪泽湖滞洪区工程建设的施工期及运行期的水环境数学模型的模拟与评价,预测得出工程建设的施工期将会使局部地区地表水的SS提高,滞洪期洪水中的COD、氨氮和总磷都不达标。通过进一步评价得出,随着工程的完建运行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地表水环境将会重新恢复,使得水质达标,对于洪泽湖水环境管理和水利工程影响后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整治航段江面溢油对取水口的风险预测 下载:60 浏览:469

李森1 逄勇1,2 罗缙1,2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内河航道线路整治和优化的力度明显加大,而伴随着通航能力的改善,航运及工程船只使得周边水域的溢油风险不断加大。加强溢油事故风险预测,针对事故发生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控制措施尽可能地降低溢油事故的危害是非常必要的。基于闽江段航道整治工程,设定可能发生的事故溢油泄漏点,利用二维非稳态水环境模型就施工整治航段溢油事故对下游取水口的影响进行预测分析,记录油品入江后的油膜漂移轨迹及最快到达取水口的时间、油膜厚度和持续污染状况,为溢油风险防控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环境正义视野下的机场噪声污染纠纷研究——以东部L机场为例 下载:67 浏览:476

李璇 刘礼鹏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航空交通的需要也在不断增长,而机场的新建、扩建及改造导致机场噪声扰民的问题也不断加重。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激励下,相关部门往往忽视了深受噪声影响的居民的合法权益,造成机场周边居民的环境非正义,加剧了机场与周边居民的矛盾。运用环境正义的相关理论,对东部L机场及其周边的HD村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机场噪声污染的非正义现象并就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纤维复合材料在交通建设领域中的应用 下载:66 浏览:386

刘成才1,2 李西芝2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目前纤维复合材料(FRP)已在航空航天、汽车和船舶制造以及风机叶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应用经验,为其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文章总结了国内外纤维复合材料在交通建设领域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情况,并展望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可为纤维复合材料在交通建设领域便捷、安全合理地推广使用提供参考,具有较强的工程指导意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