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护理管理灾害脆弱性分析与应对策略 下载:20 浏览:441

王霞1 王贞慧1 孙超1 张颖惠2 袁晓宁3 李敏敏4 赵培玉5 苗苗6 2020年11期

摘要:
对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某重症病区进行护理管理灾害脆弱性分析,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护理管理现存的风险,明确应急管理方向。方法以基于Kaiser模型的灾害脆弱性分析为指导,结合整建制接管的重症病区实际运行管理情况,制订护理管理风险事件指标评价体系,于2020年2月21日—25日通过网络问卷进行调查,并对指标风险值和矩阵分布进行分析。结果风险值提示,以下事件需重点关注:C8护士发生针刺伤(0.447 6)、B1患者突发病情变化需抢救(0.413 0)、C10护士被感染(0.411 0)、B2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0.407 4)、C9医生被感染(0.359 8)、E3氧气压力不足或中断(0.329 1)、D9药品供应短缺(0.324 2)、E2职业防护装备不足(0.317 9)、C12医护人员因急患疾病导致无法正常工作(0.309 1)、C7医生发生针刺伤(0.298 2)、E1工勤人员不足(0.293 5)、B6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0.292 4)、C6护士心理调适不良(0.289 1)。结论护理管理者要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病区的风险指标进行风险评价,进而指导分类施策;同时,要高度重视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和身心健康。

兰州市37例境外输入性不同文化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 下载:11 浏览:418

张志刚1 蔡小林2 马芳丽3 吴雨晨1 陈可4 付晓燕5 贺菊芳6 魏花萍5 2020年11期

摘要:
分析应用跨文化护理理论护理37例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具体措施和成效。方法 2020年3月5日—14日,对兰州市定点医院收治入境的3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应用Leininger跨文化护理理论分析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问题,制订综合护理计划,尊重患者的信仰,经过精准的护理,确保满足患者住院期间的多方面的需求。结果应用跨文化护理理论满足37例患者的多元文化需求,治疗期间未发生配餐失误、祷告相关冲突及护理相关并发症,没有护理纠纷和投诉,在尊重患者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提高了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提升了护理满意度。结论针对境外输入性不同文化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准确评估患者的需求,需注重提供多元的、基于文化需求的个性化的护理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番茄新品种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基因Ty1、Ty3的分子标记 下载:99 浏览:537

刘燕 尚春明 高振江 王伟 周刚 郑于莉 姚慧静 《农业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试验选取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基因Ty1和Ty3的紧密连锁的引物,利用SCAR标记对包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番茄新品种TY191、TY192、TY196以及2016年参加全国区域试验的44个番茄新品种进行抗性基因Ty1和Ty3的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番茄新品种TY191、TY192、TY196同时含有Ty1和Ty3抗性基因,与其他参试新品种相比有较强优势。

1例3月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的护理 下载:21 浏览:360

黄国兰1伍晓青1屠丹丽1诸纪华2周红琴2叶盛3徐红贞2 2020年10期

摘要:
总结1例3月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儿的护理经验。护理措施包括:做好隔离病房人员和物资的紧急调配,严格落实各项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的同时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重视患儿的心理活动和家长的心理护理,促进患儿康复,做好出院指导和随访。患儿住院21 d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阴性后出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门诊护理管理专家共识 下载:21 浏览:440

汪晖 王颖 吴欣娟 郑一宁 2020年10期

摘要:
规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发热门诊护理管理工作。方法查阅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发热门诊管理相关国家政策、学术指南、专家共识、期刊文献,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门诊管理实践经验,整理形成草案,经过5轮线上会议及专家咨询,修改形成终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门诊护理管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结果《共识》包括管理基本要求、环境与布局、护理人员配备与管理、预检分诊、患者管理、物资管理6个方面。结论《共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的护理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护理专家共识 下载:2 浏览:277

马玉芬1 邓海波2 王晓杰3 徐园4 汪晖5 王磊6 王钰7 朱丽筠7 鲁乔丹8 孙建华9 刘戈10 吴欣娟7 2020年9期

摘要:
形成《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控护理。方法在全面回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管理共识及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指南、管理共识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防疫一线护理专家进行访谈,形成《共识》初稿,邀请18名相关领域专家,通过开展2轮专家论证,对初稿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形成终版《共识》。结果《共识》包括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护理、静脉血栓栓塞症预警监测以及出院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控健康教育5个方面。结论《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临床护理人员对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控护理提供指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1移2精3零”预检分诊管理 下载:12 浏览:452

陈彦芳1 谢日华1 熊紫玉1 张颖兰2 周乐鹏1 罗静兰3 王洁1 刘靖萍1 郭丽兴4 李曼曼5 李伟健6 刘春华7 2020年9期

摘要: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预检分诊管理模式,以期减少疑似患者漏检、院内交叉感染和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方法将预检分诊关口外移,分别在门诊、急诊、住院部关键入口搭建帐篷,设置预检分诊点;加强预检分诊人员及物品的精细化管理和预检分诊流程及信息的精准化管理。结果 2020年1月25日—2月20日,累计预检分诊37 698例次,其中新冠肺炎发热门诊患者301例,普通发热门诊患者639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收住隔离区160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并转诊3例。在此期间,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零漏检,院内交叉感染零发生,患者及家属零投诉。结论 "1移2精"预检分诊管理模式行之有效,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起到控制疫情传播的作用,将来可推广和应用于其他传染病疫情。

大型综合医院门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管理策略 下载:11 浏览:253

贾丹 何谦 赵淑珍 胡晓坤 曾忠仪 杨晓蓉 杨玲 郭媛 苟悦 胡晓兰 吴玮 何晓俐 2020年9期

摘要:
为了有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减少人员聚集、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在门诊正常医疗工作开展的同时保障医疗环境安全。方法优化门诊空间布局,调整和管控患者进出路线;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控制出诊医生人数及号源总量,管控人流量;借助信息系统平台进行患者流行病学及相关症状筛查,建立严格、规范的三级预检分诊体系;加强各岗位医务人员相关防护知识的培训。结果 2020年1月28日—2月6日,该院门诊共筛查出高危患者82例,全部护送至发热门诊作筛查,其中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阳性1例,疑似病例1例。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的情况下,采取全院多部门联动,建立规范的三级预检分诊体系,能有效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疑似病例,从而保证门诊医疗环境的安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规范化培训护士的管理及培训 下载:2 浏览:318

冯梅1 曹晓翼2 龚姝2 魏申毅2 王磊2 李进2 蒋艳2 李继平2 2020年8期

摘要: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的背景下,强化规范化培训护士的培训和关键环节管理,保证疫情救治、培训工作和人员安全的多重需求。方法通过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强化管理、培训、防控3大环节,进行合理纵深分工,协同网格管理;科学评估疫情,动态人力调整;专项在线培训,保证全员覆盖;及时评价考核,注重实战演练;实时动向管理,有效隔离管理;充分重视人文,做好心理调适。结果疫情防控期间完成46名规范化培训护士的科室调配;完成专项在线培训4场,平均培训参与率≥90%,课程满意度≥95%,指导完成19名规范化培训护士的有效隔离,做到规范化培训护士院内零感染。结论疫情期间采取针对性的培训和管理策略,可切实保障规范化培训护士工作安全,保证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有序、高效、安全进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复用医疗器械物品处置流程专家共识 下载:8 浏览:391

岑颖 钱黎明 张青 姚卓娅 王瑾 2020年8期

摘要:
规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复用医疗器械和物品的处置。方法查阅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文献,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技术指南、相关指引和诊疗方案、结合前线护理专家的实际操作经验和部分省份专家制订的操作流程,形成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复用医疗器械物品处置流程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通过4轮线上讨论和专家咨询,形成终版《共识》。结果《共识》包括基本原则、人员防护、设备设施、处置流程及环境与用物处理等要求。结论《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规范科学处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复用医疗器械物品的清洗消毒工作提供指导。

中国人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抗EB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的Meta分析 下载:86 浏览:527

张敏杰 高玉芳 杨飞飞 徐晓莉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采用Meta分析探讨抗EB病毒(EBV)抗体与中国人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CBM)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对IM患者和对照者血清抗EBV抗体进行检测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8年2月。严格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修改后的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计算每种抗EBV抗体血清阳性率的比值比(OR),并对不同文献中各个抗体的OR值进行合并分析,采用敏感性分析来判断结果的稳定性,采用Egger检验评估纳入的研究是否存在发表偏移。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含1 305例IM患者和973例对照者。IM患者抗EB病毒衣壳抗原(EBV-VCA)IgM/IgG/IgA抗体、抗EB病毒早期抗原(EBEA)IgM/IgG抗体血清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者,抗EBV-VCA IgM抗体总体OR=81.67,95%可信区间(CI)为57.88~115.22;抗EBV-VCA IgG抗体总体OR=7.86,95%CI为2.05~30.25;抗EBV-VCA IgA抗体总体OR=15.45,95%CI为1.13~211.81;抗EBEA IgM抗体总体OR=17.21,95%CI为7.76~38.15;抗EBEA IgG抗体总体OR=4.21,95%CI为1.08~16.40。IM患者血清抗EB病毒核心抗原(EBV-NA)IgG抗体阳性率与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0,95%CI为0.08~3.00,P=0.45)。检测抗EBV-VCAIgG抗体的研究共纳入11项,各研究之间质量差别较大,异质性较大。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各亚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gger检验结果显示无发表偏移。结论中国人群IM患者血清抗EBV-VCA抗体和抗EBEA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者,而血清抗EBV-NA抗体阳性率则低于对照者。

北京市体检人群EB病毒联合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下载:81 浏览:538

张晗1 张超彦2 谢秋霞1 田建辉3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3项EB病毒(EBV)抗体联合检测结果,了解体检人群EB病毒感染情况,为鼻咽癌早期筛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在北京航天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EBV(Rta)-IgG、衣壳抗原(VCA)-IgA、早期抗原(EA)-IgA 3种抗体联合检测的体检人员共4 251名,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 251名受检者中3种EBV抗体单项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5,P=0.000),阳性率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VCA-IgA、EA-IgA、Rta-IgG;不同性别间VCA-IgA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P=0.000);不同年龄组3种EBV抗体阳性率总体随年龄增长而增高,EA-IgA(P=0.000)及Rta-IgG(P=0.003 8)在不同年龄组中阳性率有显著差异,在61岁以上的受检者中EA-IgA和RtaIgG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3%及3.7%,VCA-IgA在51岁以上的受检者中阳性率最高;92.9%的受检者3项检测均为阴性,1项阳性者占6.4%,2项阳性者占0.7%,未发现3项阳性者;抗体阳性检测结果男性与女性聚集情况比较无差别,抗体检出阳性受检者在耳鼻喉科检查发现鼻炎、鼻窦炎及其他异常比例较高。结论 3种EBV抗体的阳性率与性别和年龄都有一定的关系,50岁以上的人群应作为重点筛查对象。EBV抗体联合检测阳性受检者推荐鼻咽镜检查,为鼻咽癌的早期筛查提供依据。

北京市体检人群EB病毒联合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下载:76 浏览:504

张晗1 张超彦2 谢秋霞1 田建辉3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3项EB病毒(EBV)抗体联合检测结果,了解体检人群EB病毒感染情况,为鼻咽癌早期筛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在北京航天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EBV(Rta)-IgG、衣壳抗原(VCA)-IgA、早期抗原(EA)-IgA 3种抗体联合检测的体检人员共4 251名,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 251名受检者中3种EBV抗体单项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5,P=0.000),阳性率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VCA-IgA、EA-IgA、Rta-IgG;不同性别间VCA-IgA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P=0.000);不同年龄组3种EBV抗体阳性率总体随年龄增长而增高,EA-IgA(P=0.000)及Rta-IgG(P=0.003 8)在不同年龄组中阳性率有显著差异,在61岁以上的受检者中EA-IgA和RtaIgG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3%及3.7%,VCA-IgA在51岁以上的受检者中阳性率最高;92.9%的受检者3项检测均为阴性,1项阳性者占6.4%,2项阳性者占0.7%,未发现3项阳性者;抗体阳性检测结果男性与女性聚集情况比较无差别,抗体检出阳性受检者在耳鼻喉科检查发现鼻炎、鼻窦炎及其他异常比例较高。结论 3种EBV抗体的阳性率与性别和年龄都有一定的关系,50岁以上的人群应作为重点筛查对象。EBV抗体联合检测阳性受检者推荐鼻咽镜检查,为鼻咽癌的早期筛查提供依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线上快速预检分诊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下载:6 浏览:424

王华芬1 卢芳燕2 盛迪3 俞玮1 李琴3 梁廷波2 金朝汇4 2020年6期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构建发热门诊线上快速预检分诊系统,以智能、精确、快速完成预检分流,并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预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方法发热门诊线上快速预检分诊系统手机应用程序管理软件,操作平台分为患者自我报告操作平台和管理员监控平台。患者自我报告内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接触史、发热及呼吸道症状。从管理员监控平台调取2020年1月20日—2月3日发热门诊患者使用线上快速预检分诊系统的分诊时间、智能分诊符合率、患者满意度等数据,评价该系统的应用效果。结果共有1 034例发热门诊患者完成线上快速预检分诊,智能决策分诊B区(疑似区域)174例(16.8%),经筛查后确定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65例(37.4%),最终确诊29例(44.6%);智能决策分诊A区(普通区域)860例(83.2%),就诊后无1例疑似及确诊病例。线上快速预检分诊耗时(1.94±0.87) min,较传统人工分诊耗时(4.03±2.15) min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9,P<0.001);1 010例(97.7%)患者对线上快速预检分诊表示满意,无投诉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发热门诊线上快速预检分诊系统能早期识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高风险患者,确保疑似感染患者提前预警分流,缩短暴露时间;同时能有效缩短发热门诊候诊时间,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产妇分娩的新生儿转诊流程 下载:12 浏览:444

刘慧娟1 张昕2 张雪峰1 杨滢2 刘春梓3 段惠娟4 2020年6期

摘要:
在前期转诊3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制订新生儿转诊流程,包括转诊前的准备和转诊具体实施2个部分。转诊前的准备包括:转运人员的管理、转运机构的设置、绿色通道的建立等;转诊具体实施包括:转诊评估、转诊对象的分级、确定收治原则、转诊人员及物资准备、接诊、转出等7个方面。旨在保障疑似或确诊COVID-19产妇分娩的新生儿能够得到安全、有效、快速的救治,切断新型冠状病毒在新生儿转诊中的传播途径,保障新生儿及医护人员的生命健康。

基于Nrf2/HO-1启动子筛选抗水生病毒药物的方法 下载:71 浏览:464

王靖雯1 吴苗苗1 李莉娟1,2 顾泽茂1,2 袁军法1,2 《水产研究进展》 2024年3期

摘要:
为建立基于Nrf2、HO-1启动子活性的抗病毒药物筛选方法,实验以胖头鱥上皮细胞系(FHM)为材料,构建Nrf2、HO-1启动子重组质粒,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不同浓度(0、3.1、6.3、12.5、25.0、50.0μg/mL)的白藜芦醇、水飞蓟宾、穿心莲内酯及姜黄素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并利用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SVCV)和蛙虹彩病毒(rana grylio iridovirus,RGV)验证阳性药物的抗病毒效果。结果显示,Nrf2、HO-1启动子序列中存在FOX家族、IRF家族等多种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并分别存在1个和3个与甲基化相关的CpG岛。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水飞蓟宾、穿心莲内酯及姜黄素可激活Nrf2、HO-1启动子。药物浓度梯度实验显示,6.3μg/mL的姜黄素和穿心莲内酯可显著上调Nrf2和HO-1的启动子活性。病毒感染后的细胞病变效应、病毒的复制及病毒滴度结果均表明姜黄素和穿心莲内酯可抑制SVCV和RGV的感染。综上,本实验建立的pGL3-Nrf2和pGL3-HO-1启动子报告质粒,可用于抗水生病毒药物的筛选,也为Nrf2、HO-1转录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工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妇剖宫产术护理流程的制订 下载:11 浏览:419

王莺 吴琦 周渝琼 马贻芳 孙新星 2020年6期

摘要:
基于我院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妊娠35周孕妇行紧急剖宫产的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文件及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制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妇剖宫产术护理流程,包括术前、术中、术后3个部分,涉及环境/物资、手术人员、孕妇及新生儿等多个方面,旨在保障产妇、新生儿及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大黄鱼ATG5基因的分子特征及促进病毒增殖的作用 下载:68 浏览:485

魏祖运 王珊 李婉茹 王胜蓝 陈玉红 母尹楠 陈新华 《水产研究进展》 2024年3期

摘要:
为探究大黄鱼自噬相关基因5(LcATG5)在病毒感染中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本实验从大黄鱼中克隆得到了自噬相关基因ATG5(LcATG5),其开放阅读框(ORF)全长828个核苷酸,编码27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预测的分子量为32.3 ku,等电点为5.7。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LcATG5与其他物种ATG5之间的序列一致性较高,含有1个高度保守的APG5结构域,并且与棘头梅童鱼ATG5的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cATG5在所检测的11个组织或器官中均有表达,在血液中表达量最高,在脾脏中表达量最低;LcATG5在来源于大黄鱼头肾组织的原代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以及细胞系LYCK细胞中也均有表达,在原代粒细胞中表达量相对较高,而在巨噬细胞中相对较低;病毒类似物poly(I:C)刺激后,这4种免疫细胞中LcATG5的表达水平都显著上调,其在LYCK细胞中变化最为显著,刺激后12 h上调了3.93倍。过表达LcATG5的鲤上皮瘤(epithelioma papulosum cyprini,EPC)细胞受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 SVCV)感染48 h后,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s,CPE)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中SVCV的滴度为1013.82 TCID50/mL,高于对照组109.27 TCID50/mL,同时细胞内SVCV标志基因SVCV-G、SVCV-M和SVCV-P的表达量分别上调了13.77倍、15.72倍和11.39倍,表明LcATG5过表达促进了EPC细胞中SVCV病毒增殖,上述结果为深入研究自噬和自噬相关基因在鱼类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奠定了基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复用医疗物品的处理方法与效果 下载:22 浏览:386

朱娟1 尹世玉2 汪晖2 刘于2 曾铁英2 王颖2 2020年6期

摘要: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我院确定为定点救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无菌物品物资保障供应部门,根据病毒特点和国家发布的各项相关文件和指南,针对疫情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时制订了各项应对措施:确定消毒供应中心隔离要求和各区人员防护措施,落实人力资源优化和人员培训,修订被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复用医疗物品消毒预处理、回收和清洗消毒流程,并通过实践确保方法正确,符合院感要求,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了合格的无菌物品供应。

SARS-CoV-2病原学特点、实验室检测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下载:85 浏览:512

赖媛媛1 王宇婷1 陈家倪1 齐军1 何振业2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8期

摘要:
2019年12月,武汉市首次发现多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目前COVID-19已成全球蔓延趋势。COVID-19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及较高的病死率,快速、准确的实验室检测对其诊疗至关重要。但COVID-19患者的临床样本具有潜在致病性和高传染性,为降低实验室人员感染风险,文章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病原学特点、实验室检测及生物安全防护相关措施作一综述。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