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对水稻根系发育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下载:41 浏览:412

李丽1 韩周2 张昀1 燕香梅3 张广才1 高晓丹1 张雅楠1 叶超1 李少博1 《土壤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为探明滨海盐渍型水稻土在氮肥减施条件下,微生物菌剂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和提高土壤酶活性的作用机制,本试验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探讨了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对水稻根系发育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减氮配施微生物菌剂可增加水稻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总根体积和根尖数,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在施菌剂40~50天内,减氮30%配施菌剂处理较单施全量氮肥处理显著增加了根系生物量。(2)所有氮肥配施菌剂处理的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提高;且在施菌剂50天时减氮30%配施菌剂处理的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处理,与单施全量氮肥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22.7%、16.67%和16.35%。以上结果表明,氮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剂能提高滨海盐渍型水稻土酶活性,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减少化肥用量,达到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污泥的氮氧化物超低排放研究 下载:68 浏览:364

韩立鹏1 刘冠杰 2张建东 2孙剑3 王利勇3 张译3 郭安1 《能源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对某24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开展了污泥协同掺烧研究、低氮燃烧调整试验和脱硝系统优化。结果显示:污泥掺烧比例6%以下,对锅炉燃烧氮氧化物生成量无明显影响。随着烟气氧量增加锅炉燃烧氮氧化物生成量显著增加,飞灰和底渣的含碳量随风室静压的增加而升高。锅炉低氮燃烧调整试验后,脱硝剂消耗量明显下降,锅炉高负荷节省脱硝剂17.1 L/h,低负荷节省脱硝剂46.9 L/h,NOx能够高效稳定实现超低排放。高负荷锅炉效率提高了0.15个百分点,优于设计的锅炉效率值;低负荷锅炉效率为91.35%,提高了0.15个百分点。SNCR脱硝系统优化后,脱硝剂消耗量显著降低,节省脱硝剂消耗37.6%。

氮肥减施配施菌剂对水稻生长及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下载:55 浏览:408

张雅楠1 张昀1 燕香梅2 佟忠勇3 张广才1 高晓丹1 李丽1 叶超1 李少博1 《土壤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为明确滨海盐渍型水稻土在氮肥减量施用条件下,微生物菌剂促进土壤养分释放和对水稻生长影响的机制,以盐丰47水稻为供试作物,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在氮肥减量30%条件下,化肥配施固氮螺菌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苗期水稻生长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配施微生物菌剂明显提高水稻生物量,增加水稻株高、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等根系发育指标。与常规施肥相比,在氮肥用量减少30%条件下配施微生物菌剂可以提高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2.71%~17.67%和0.73%~18.17%,土壤碱解氮含量变化相对较少,差异不明显。微生物菌剂可以替代部分化肥对水稻生长的促进作用,氮肥配施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比配施固氮螺菌的效果更好。研究结果对化肥合理减施、保障作物产量和合理应用微生物菌剂有重要意义。

不同模式下的LNG转运站技术经济分析 下载:67 浏览:333

马政宇 王一景 林田 范硕 《天然气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随着全国多地LNG点供项目的崛起,市场对LNG液态供应的需求也大幅上涨,如何开发一种经济、灵活及便于推广的LNG转输技术,是能源企业适应市场、应对竞争的迫切需要。为此,从技术流程、投资、经济性、适用性等方面对4种建设模式下LNG转运站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各自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结合我国清洁能源发展形势,提出LNG转运站的发展的相关建议。

基于Relap5的ACME台架全厂断电整体试验数值分析 下载:47 浏览:235

刘宇生1 许超1 胡健1 庄少欣1 房芳芳2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11期

摘要:
针对我国大型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整体试验(ACME)台架开展的全厂断电(SBO)整体效应试验,利用Relap5程序进行了建模和数值模拟,并进行了参数的比对分析,结果表明:Relap5数值模型可较好地再现ACME台架SBO整体试验的主要事故进程,其事故序列、关键热工水力现象均与试验结果一致;对于堆芯与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PRHR HX)和堆芯补水箱(CMT)间的自然循环现象,Relap5计算的自然循环流量偏高,自然循环瞬态过程较试验过程偏快;对于主回路系统(RCS)瞬态压力和稳压器水位峰值,Relap5的计算结果是保守的,存在安全裕量。

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 下载:67 浏览:460

赵金磊 《财会研究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本文借助以电力行业上市公司,采用PSM-DID,研究推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会怎样影响电力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虽然没有促使试点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但提高了创新产出。进一步分析发现:这项影响只存于国有企业。

硝基苯催化加氢合成对氨基苯酚的研究进展 下载:73 浏览:413

刘迎新1 刘晓爽1 曾茂1 舒慧敏1 楼炯涛2 魏作君2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综述了硝基苯催化加氢合成对氨基苯酚制备工艺的反应机理、加氢催化剂、酸催化剂、双功能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单、双金属催化剂,以及固体酸、酸性离子液体、CO2/H2O酸性反应体系等酸催化剂,分析了各类催化剂的优缺点。对金属-固体酸双功能催化剂,双金属催化剂以及新型的分子筛包覆型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技术董事、研发投入与可持续增长 下载:67 浏览:460

刘中燕1 周泽将2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文章基于"特征——行为——经济后果"的研究范式,以2008-2015年中国披露了研发费用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中介变量方法对技术董事通过影响企业研发投入而作用于企业可持续增长的情况进行研究,并量化了这种中介作用的大小。研究结果显示:(1)技术董事对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实现程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技术董事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技术董事对企业可持续增长的促进作用有一部分是通过研发投入实现的,企业研发投入是技术董事与企业可持续增长之间的部分中介变量。本文的研究对构建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董事会治理结构具有重要启示,也为技术董事的创新驱动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

创新驱动国策下公司研发指数的构建研究——公司研发综合实力的会计评价方法 下载:87 浏览:501

崔也光 张悦 王肇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企业创新活动具有"高风险"、"高独占性"特征。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时,很难对企业创新活动进行科学、高效地反映和评价。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2007-2017年的财务数据构建公司研发指数,将企业研发行为从"创新投入"、"技术水平"、"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四个维度分别进行指数化评价。此外,本文对研发指数的信度、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研发指数通过了Kappa一致性检验,证明指标权重具备稳定性;研发指数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效度测试中,表现出比传统研发强度指标更强的解释力度,也证明了研发指数具有较强的使用效度。本文的研究为公司研发绩效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发文本信息:真的多说无益吗?——基于分析师预测的文本分析 下载:83 浏览:501

李岩 琼姚颐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技术提取年报研发文本信息,并从分析师预测角度解读其信息价值。研究发现:(1)R&D文本信息显著降低了分析师预测偏差及分歧度,而且信息透明度发挥了中介效应。(2)R&D文本信息披露越多,未来三年的创新产出以及政府研发补助越多,说明企业倾向于选择性披露有利于企业的研发信息。(3)企业披露动机越强,分析师获取私有信息的能力越弱,R&D文本信息对分析师预测偏差和分歧度的降低作用越显著。以上结论说明我国年报R&D文本信息具有一定信息含量,对分析师来讲"多说有益"。本文从研发文本视角以及分析师预测角度验证了我国年报文本信息的积极效应,有助于丰富R&D以及分析师预测文献。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在新能源发电场的虚拟同步特性分析 下载:86 浏览:432

王帅1 荆龙1 吴学智1,2 李金科3 田若宁1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在可再生能源电场并网点处增设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UPQC),能够在不改变新能源发电装置原有控制的前提下使其具备传统同步发电机的频率和电压支撑能力,可以认为是一种提高可再生能源并网稳定性的有效措施。为此,主要研究UPQC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及特性,该方案仅需在可再生能源电场出口处进行外部改造。首先介绍了接入新能源场站的UPQC输电系统运行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系统的功率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UPQC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然后阐述了不同工况下UPQC内部功率流动机理,探讨了影响串、并联变流器视在功率的限制因素,并进一步设计了在特定情况下的系统容量参数指标。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UPQC的输电模型并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实现UPQC的虚拟同步化控制。

串并联多功能复合控制器拓扑结构研究 下载:80 浏览:482

尹靖元1 武文2 吴理心1 霍群海1 韦统振1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近年来,仿照交流FACTS的思想,提出了直流FACTS的概念,并系统地研究了直流电压补偿器、直流潮流控制器、直流故障限流器等直流FACTS装备及其在电网中的应用特性。为进一步提升直流FACTS装备的性价比,借鉴交流FACTS多功能复用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串并联接入直流线路的新型多功能复合控制器拓扑结构,使其同时具备电压补偿、潮流控制和故障限流阻断等多种功能。对多功能复合控制器的运行机理和主电路参数设计进行研究,同时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拓扑在直流线路应用的可实现性。

高管薪酬粘性与企业创新 下载:77 浏览:494

徐悦 刘运国 蔡贵龙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当前及未来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本文基于高管薪酬粘性的角度探讨企业如何提高高管研发创新的积极性,研究发现:(1)高管薪酬粘性与企业创新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且在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更加显著;(2)高管薪酬粘性并非越高越好,只有当业绩下降时对高管轻罚或适当奖励,薪酬粘性才能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投资水平;(3)在创新投入后,业绩下降时适当地奖励高管有助于提升创新投资转化为专利产出的效率。本文研究表明,高管薪酬粘性一定程度上是薪酬制定者容忍管理层失败的制度安排,适当地包容或奖励管理层从事冒险活动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投资水平和效率。

管理层能力、创新水平与创新效率 下载:77 浏览:482

姚立杰 周颖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7期

摘要:
企业创新是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作为重要人力资源的高管能力对企业创新有无影响以及有何影响一直缺乏相关实证研究。本文以2009-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管理层能力对企业创新水平和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能力对企业创新水平和创新效率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企业管理层能力越强,企业创新水平越高,企业创新效率也越高。进一步研究还表明:不同产权性质和行业差异,管理层能力对企业创新水平及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存在显著差异。简言之,本文发现管理层能力对企业创新活动起到推动作用,本研究丰富了管理层能力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理论研究。

用于交直流配电网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分序补偿控制策略 下载:79 浏览:486

张怀天1 荆龙1 吴学智2 王小星1 王帅1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针对交直流配电网中三相负荷不平衡对电能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分裂电容式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分序补偿控制策略,控制MMC,通过直流侧电流补偿负荷电流中的负序和零序分量,从而使电网只需提供正序功率,提高了交流侧电能质量。同时,通过环流控制让不平衡功率在相间桥臂之间分配,并利用子模块储能特性来吸收不平衡功率,从而确保直流侧电能质量良好。对MMC直流侧功率控制进行了分析,采用零序控制改善直流侧电能质量,并对该控制下的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进行了评估。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页岩气钻屑固化填埋池监测与评价研究 下载:92 浏览:503

张春 刘璞 梅绪东 熊德明 王丹 徐烽淋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为了探讨钻屑固化填埋池对周围土壤及水体环境的影响,以西南某页岩气田为例,分别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水基钻屑固化填埋池和油基灰渣固化填埋池,先对钻屑固化处置方式和效果进行了评价,再对钻屑固化填埋池土壤径流液及土壤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固化填埋池对周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钻屑固化体浸出液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钻屑固化填埋池土壤径流液满足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水基钻屑固化填埋池和油基灰渣固化填埋池上覆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分别是0.42、0.45,周边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分别是0.45、0.54。钻屑固化填埋池各项监测指标均未超标,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钻屑固化填埋暂时未对周边土壤造成影响,属于清洁水平。短期内钻屑固化填埋效果较好,对周围土壤环境影响较小。

氧气DBD等离子体处理PBO纤维表面及其对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500

刘哲1,2 陈博涵1 陈平1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采用氧气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处理PBO纤维表面,用以改善PBO纤维与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之间的界面粘结性能。结果表明,用氧气等离子体处理PBO纤维能大幅度提高PBO/BMI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值,最佳处理条件为功率30 W/m3、时间24 s,ILSS值从43.9 MPa提高到62.0 MPa。经过氧气DBD等离子体处理的PBO纤维其表面的氧含量明显提高,氮含量变化不大,甚至在过度处理时降低;官能团-O-C=O基团的含量从0提高到3.16%,-C-O-的含量也明显提高;在氧气DBD等离子体处理后的PBO纤维表面产生大量凹凸不平和沟壑,使纤维表面的粗糙度提高。而表面氧含量的提高和表面形貌与粗糙度的变化,是PBO/BMI复合材料ILSS值提高的重要原因。单丝拉伸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DBD等离子体处理不会对PBO纤维表面产生不良影响,不影响其在复合材料中的作用。

无人机电网辅助作业装置的研发与应用 下载:82 浏览:505

段世杰1 赵金阳2 段慧娟3 李惺宇3 刘东兴4 《电力技术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为解决复杂地形下无人机起降不便问题,开发研制了便携式无人机防尘起降平台,提高无人机起降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扬尘对无人机及挂载设备的损害,对无人机起到双重保护作用。针对避雷针顶部防腐喷漆不易处理问题,开发研制高空喷漆无人机系统,解决了变电站内避雷针防腐作业的安全性问题,显著提升作业效率,为电网高空防腐提供高效解决方案,为无人机智能化运检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低成本内置触控技术 下载:30 浏览:390

秦丹丹 夏志强 《光电子进展》 2019年2期

摘要:
目前投射电容式触摸屏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本文总结了常见触摸屏的基本原理和结构,重点讲述了内置触控技术的发展。全内置触控技术(full In-cell)将触控IC和显示IC整合在一起,有利于降低成本、实现薄型化,是触控发展的终极目标。为了提升非晶硅产品的附加值,制备了13.46 cm触摸屏,触控走线和数据线位于同层并行排列,相较现有技术,省去了有机膜层和第三金属层(M3),工艺制程和非In-cell产品完全一致,至少可以节省两张光罩,材料成本和制程优势明显。触控采用小坑扫描方式可以达到120 Hz,关键触控性能指标准确度、精确度、线性度及抖动均可满足行业标准,且显示性能和可靠性可达到非In-cell产品同等水平。

对深化船舶与海洋工程自动化研发工作的思考 下载:54 浏览:1136

陈兴 《海洋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船舶自动化使得船舶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得到显著提高。通过自动化监控技术,船员能够迅速获取船舶设备或全船信息,从而快速地判断和决策,及时发出指令,完成船舶的操作;通过人工智能、可编程控制器等技术,在船舶出现故障时,能自动的、迅速的排除故障,将损失降到最低。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