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Arduino开发平台的自习室门禁系统设计 下载:89 浏览:504

袁贵锋 胡雄强 朱亚兵 任康 薛飞勇 赵冯涛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为了能够给在校大学生提供可靠而且安全的校园氛围,需要设计一款适合自习室的安全管理的门禁系统。本系统是以Arduino开发板为基础,通过利用IC卡进行刷卡,射频识别读取IC卡信息,将信息传送到主机,IC卡适合舵机驱动便可启动,最后通过LCD显示器来查看进出信息。通过实验论证,必须使用限定的IC卡方可开启舵机驱动,该系统使用起来不仅方便而且还安全,适用于各个安全门禁领域。

串联弹性驱动器内嵌扭矩传感器的研究 下载:15 浏览:409

蒋聪 孙恺 何广平 《传感器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针对串联弹性驱动器(SEA)的优点和特性,对SEA系统的扭矩传感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扭矩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并对SEA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首先分析了现有的SEA扭矩传感器发展现状,选择轮辐式结构作为传感器设计方案;然后利用静力学方法计算了协作机器人关节受力情况,提出了扭矩传感器设计指标;结合空间限定条件以及材料力学特性提出了传感器弹性体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得到了传感器关键尺寸参数,利用Solidworks建立了传感器三维模型并利用ANSYS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最后对关键零件进行了选型,提出了一种SEA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研究结果显示,扭矩传感器强度高、体积小;SEA系统结构设计合理,装配工艺性能良好。

基于IFML的软件开发方法研究 下载:64 浏览:336

曹荣凯 刘晓燕 朱汇龙 乐婷婷 李丹丹 惠子青 《数据与科学》 2019年2期

摘要:
为了满足公司对Web应用程序的广泛需求,以及具有相关技术的IT人员的长期短缺。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种交互流建模语言(IFML)模型驱动转换的方法来生成用户界面。该建模语言是在一种名为WebRatio的开发工具下进行模型与界面交互。该工具具有代码生成功能,可生成即时发布的Web和跨平台的移动应用程序。

双电机驱动同步控制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 下载:79 浏览:97

易静姝 《能源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在介绍了双电机同步控制系统相关的重要概念和控制原理的基础之上,总结了现有同步控制结构和补偿算法,分析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和领域内的关键技术,为双电机同步控制系统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全面的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耦合的双闭环同步控制结构,实现了对负载运动状态的精确控制,同步性能好。

电机驱动系统开路故障诊断技术 下载:27 浏览:206

夏玲芳 周骏贵 马灿 徐宏艳 《电路系统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研究一种电机驱动系统的故障诊断新方法,能实时诊断与定位单个功率管或多个功率管的开路故障,在系统负载突变或转速突变时,不需要调整故障判断阈值,鲁棒性强,不易误诊断。

基于认知规律的项目驱动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下载:91 浏览:511

谢丽萍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下,教师的使命更侧重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中的"解惑",促使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与时俱进。根据人类认知事物的规律,以慕课资源实践翻转课堂为依托,重构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和构建项目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课堂时间进行了重新分配,使得学生成为了教学和学习过程的中心,不仅将教学流程翻转,更重要的是通过设立课堂的答疑环节和项目设计探究环节,分解了知识内化的难度,增加知识内化的次数,促使学生渐进式的对知识内化和知识获得。并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给出了翻转式课堂教学方案,改变课堂上满堂灌输C语言语法的教学方法,采用项目驱动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课上课下及时测评的教学策略,全面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以项目为主导来设计课堂教学模式,能充分引导学生提问,帮助学生快速整合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激发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基于产业转型的特色小城镇发展路径探索——以宜兴高塍特色小城镇规划为例 下载:69 浏览:442

韩会东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2期

摘要:
小城镇是连接大中小城市与广大农村地区的重要纽带,大力发展小城镇对我国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至关重要。在新常态背景下,传统的以空间优先和经济增长为导向的规划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小城镇建设的发展需求,资源、环境、劳动力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巨大压力,因此特色小城镇的发展和培育成为关键。本文通过梳理特色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总结"浙江模式"下特色小(城)镇规划思路的转变,并以江苏省宜兴市高塍镇特色小城镇规划为例,从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决定因素——产业角度出发,探讨产业的选择定位和具体策划实施,以及创新驱动下产业结构的转型和价值区段的提升。高塍特色小城镇规划在浙江省发展经验引导下,对产业发展做出了明确的判断与选择,确定以环保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发展,逐渐弱化目前以电线电缆加工生产为主要经济增长点的产业发展。进而通过产业策略实施和具体要素落实,确定了最终的空间规划方案,其产业转型思路与规划研究方法对于其他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安岳气田龙王庙组气藏高效开发的创新驱动与经验启示 下载:65 浏览:446

胡俊坤 谢敬华 王远鸿 方健 《天然气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针对四川盆地安岳气田磨溪区块龙王庙组气藏面临国内外无同类气藏开发经验借鉴、储层孔隙度低、非均质性强、应力敏感性强、中含H2S、地层水侵等方面的挑战,研究总结了气藏开发中的管理优化与创新经验,探究其实现气藏的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开发的主要做法。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与管理创新的融合实现了气田开发整体的高质量和高效益;(2)勘探开发一体化的实施实现了气田开发技术指标与整体指标的高水准;(3)"六化"模式的大力实施实现了地面工程建设的快速高质高效;(4)数字化气田建设成效显著,智慧气田显露锋芒;(5)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实现气田绿色清洁开发。结论认为:(1)技术创新是实现气藏高效开发的核心;(2)管理创新是实现勘探开发一体化的基础;(3)数字化气田建设是提升气田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4)坚持成本的有效控制是气田实现高效益开发的关键;(5)坚持严格的科学开发程序、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是实现气田长期稳产的重要保障。安岳气田龙王庙组气藏的高效开发可为国内外气藏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与参考。

基于Sentinel-1和Landsat 8 OLI数据的汝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下载:41 浏览:403

邓飞1,2,3 王金亮1,2,3 《地理研究进展》 2020年7期

摘要:
基于汝州市2015~2018年的遥感影像和年鉴数据,采用Gram-Schmidt变换方法对Landsat8 OLI和Sentinel-1A遥感影像数据融合并进行分类,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并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与Landsat8 OLI分类结果比较,与Sentinel-1A融合后的影像总体分类精度提高了1.45%,Kappa系数提高了0.0197;(2)汝州市的土地利用主要以耕地、林地为主,其中耕地逐年减少,主要转化成林地和建设用地;林地逐年增加,主要来源是耕地;(3)驱动汝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素是政策实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城市化等。

气体驱动泵排液采气机理及应用试验 下载:67 浏览:476

刘书权 张小丽 《天然气进展》 2018年4期

摘要:
针对气井的开发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出现积液直至停产的问题,采用一种最经济的气田开发方式即利用气井自身能量实现积液井的正常生产。气体驱动泵排液采气是一新型的排液采气技术,详细阐述了其利用气体活塞面积大的特点放大气体压力并把积液排出井筒的机理,绘制了驱动泵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分析了泵的主要参数计算方法。通过现场应用,验证了驱动泵的实际效果,分析了应用失败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泵的选井方式、应用条件和改进措施。

江西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及自然环境驱动因子研究 下载:43 浏览:412

郭芸1 何小芊2 《地理研究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以江西省100个县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的基础上,运用地理探测器对影响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的自然环境因子进行探测,主要结论如下:(1)江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正向空间相关性且空间集聚特征趋于明显,空间集聚类型以"高—高"和"低—低"为主,"高—高"集聚区分布于环鄱阳湖平原地区,"低—低"集聚区分布于赣南东部地区。(2)河流密度、平均海拔和山区比例对江西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的解释力不显著;5个驱动因子之间两两交互作用呈现非线性增强,以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与河流密度的交互作用最为典型。(3)江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河流密度呈线性正相关,县域平均海拔、山区比例与经济发展水平呈非线性负相关,山区比例显著地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基于强化学习的数据驱动最优镇定控制及仿真 下载:75 浏览:385

陆超伦 李永强 冯远静 《人工智能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利用Q-学习算法,针对模型未知只有数据可用的非线性被控对象,解决最优镇定控制问题.由于状态空间和控制空间的连续性,Q-学习只能以近似的方式实现.因此,文中提出的近似Q-学习算法只能获得一个次优控制器.尽管求得的控制器只是次优,但是仿真研究表明,对于强非线性被控对象,相比线性二次型调节器和深度确定性梯度下降方法,文中方法的闭环吸引域更宽广,实际指标函数也更小.

CEPR机组CRDM役前检查方案优化 下载:16 浏览:331

肖开华 邵春兵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11期

摘要:
某CEPR机组的控制棒驱动机构(CRDM)耐压壳安装完成后,发现此批次CRDM焊接见证件试验存在不合格样品。为缩短CRDM更换工期,降低对于项目整体进度的影响,在对CRDM耐压壳更换过程中通过深入研究役前检查规范,提出了一种新的役前检查策略。经实践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役前检查方案,在10 d内即完成了全部CRDM的离线役前检查,较最初的计划提前了约20 d;通过对安装后的部分CRDM进行超声和涡流检查,发现离线和在线检查结果一致,并且在线检查不存在可达性问题。

矢量控制交流调速系统的研究 下载:61 浏览:397

张骏华 《电路系统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对矢量控制交流调速系统进行研究,从系统主要方案出发对系统各主要环节进行设计。包括逆变部分设计,器件选择;泵升电压限制电路、整流及软起动电路、IGBT驱动电路、PWM形成电路设计。最后对系统进行测试所研制的交流驱动系统具有调速范围较大(1:1 000以上),低速运行平稳、转速脉动较小、静态特性较好、动态响应较快等特点。

基于慢特征分析对连续系统的外强迫提取 下载:68 浏览:394

卢文旭1 段明铿1 王革丽2 《气候变化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外强迫随时间的变化对于非平稳系统的影响十分重要,如何从该系统中重构或提取外强迫信息则成为研究其中动力学特征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慢特征分析方法(Slow Feature Analysis,SFA)以连续系统(改变的Lorenz系统)为参考模型,分别讨论在周期型强迫、减弱的周期型强迫、指数衰减型强迫、伴随指数衰减的周期型强迫等条件下,SFA方法对模型中不同强迫信号的提取能力。结果显示,SFA方法能够提取作用于连续系统中的外强迫信息,其提取效果与外强迫的强度、噪声以及嵌入维数m有关:对于越弱的外强迫或者存在越强的噪声干扰,提取效果越差,提取信号中将出现虚假的高频波动;嵌入维数m的增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外强迫信号的提取效果。试验还表明,作用在单一变量上的外强迫会将其驱动信息嵌入于系统中,因此,可以通过SFA分析方法从其他变量中提取其外强迫信号。

一种仪表总线从机芯片的设计 下载:74 浏览:435

曹杰1 宋文博2 阮颐3 《电路系统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仪表总线是专门用于集中抄表的一种总线结构。在实际应用中,从机端通常使用一枚M-Bus作为从机芯片,目前国内外的此类芯片大多是以TI出品的TSS721A为蓝本设计的。而在带有电机驱动阀门的仪表(如智能水表)使用中,会遇到此类芯片均无法从总线上取得足够的电流去驱动阀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如何设计一种仪表总线从机芯,既可以满足通信需要又可以输出足够的电流,去驱动阀门或连接其他模组,这样的芯片势必更符合市场的实际需要。

一种零磁通霍尔电流传感器驱动电路设计 下载:25 浏览:406

潘峤1,2 许留伟1 蒋力1 《传感器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基于零磁通霍尔电流传感器的原理和特性,设计了一种以DSP为核心的数字驱动电路,着重介绍了其中的DSP处理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分析稳态误差的与系统参数的关系,得出了放大电路增益越大稳态误差越小的结论。实验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实验数据表明该传感器系统具有良好的精度和线性度。

可调光的高性能商业照明LED驱动芯片 下载:90 浏览:488

方倩 翟向坤 方烈义 《电路系统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昂宝电子最新推出的可调光高功率因数芯片OB3338,能够接受数字调光的PWM信号转换为内部电流控制信号,实现0~100%连续输出调光。该芯片采用了专利的快速启动和总谐波优化技术,可以实现全电压范围内<0.5秒启动,总谐波(THD)<15%的性能。介绍该芯片如何实现总谐波(THD)<12%的原理,并实现0~100%宽范围输出并保证调光曲线的一致性。该芯片结构简单,系统性能优异,非常适合商业化LED智能照明应用。

多样化人工智能驱动保险服务创新 下载:89 浏览:499

杨莉 《财会研究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应运而生,人工智能技术就是利用智能化的技术替代传统的人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体现了巨大的优势,它能够使服务更加便捷,效率更高,并且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在保险服务领域被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结合多样化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保险服务创新展开详细的论述,目的就是使保险服务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和创新。

基于PSOC技术的线阵CCD驱动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载:10 浏览:415

张学典 顾佳 常敏 张楠楠 《传感器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为保证CCD在实际应用中能稳定高速地运行,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设计可靠的驱动电路。基于PSOC技术设计了一种优于传统驱动的高移植性驱动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时序产生部分和信号处理部分,首先通过对TCD1205DG芯片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处理,提出一种稳定的驱动时序产生方法;然后基于二阶滤波电路对输出信号优化处理;最后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对输出信号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驱动系统符合CCD的工作需求,而且可靠易行。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