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大型体育赛事中食品现场仓库存策略研究——以2014年南京青奥会为例 下载:41 浏览:426

殷美霞 《管理与科学》 2018年12期

摘要:
为了响应绿色奥运的口号及降低物流成本,以降低库存成本为研究目的,以2014年南京青奥会现场仓为例,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研究库存控制策略。结合大型体育赛事冷鲜食品库存管理的特点,分析了该库存系统的影响因素,利用Vensim软件构建了系统动力学的模型并模拟了现场仓库存的动态变化且寻找出了优化的库存策略。最后,分析了相关参数对系统的影响并评价了系统的稳定性。

EHD喷墨打印制备微热板气敏材料的研究 下载:14 浏览:374

曹睿 余隽 吴昊 朱思鹏 李中洲 唐祯安 《传感器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采用静电流体动力学(EHD)喷墨打印技术在微热板上沉积了气敏材料。将纳米气敏材料分散到溶剂中制备出墨水,研究了墨水材料、打印距离和针头尺寸等参数对起始电压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理论估算相一致。在制备微热板气体传感器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控制三坐标平移台移动实现微热板与打印点的对准。采用外径为300μm、内径为180μm的针头,调节打印距离和电压,实现了气敏材料在微热板上的定位微滴打印。EHD喷墨微滴打印过程稳定,无针头堵塞现象,液滴直径约65μm,满足微热板打印需求。制备的气体传感器对甲醛表现出良好的气敏响应。

渠道渗漏对黄土斜坡稳定性影响研究——以泾阳南塬庙店滑坡为例 下载:55 浏览:376

刘战峰 王家鼎 许元珺 谷天峰 《土壤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以泾阳庙店滑坡为研究对象,在非饱和土特性试验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结果建立典型斜坡的饱和-非饱和渗流模型,模拟渠道渗漏对于斜坡渗流场的影响,研究了渠道渗漏对于斜坡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渠道渗漏引起的水分入渗湿润锋面呈近似椭圆状增大,使得饱和区域面积逐渐增加;当入渗时间足够长时,地表水入渗开始补给地下水,原始补给排泄平衡遭到破坏、之后又逐渐形成新的平衡。在渠道水渗漏与地表水入渗优势通道共同作用下,斜坡稳定性系数随渗水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小。该地区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农业灌溉过程中,渠道渗漏水体长时间入渗,改变了斜坡内部孔隙水压力与基质吸力,改变了斜坡的原有的渗流场,降低斜坡土体抗剪强度所致。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台风灾害应急策略研究 下载:94 浏览:384

于小兵1,2 曹杰1,2 王旭明3 蔡玫2 《当代管理》 2018年3期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灾害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基于系统动力学,构建了考虑市民恐慌程度和损失率的多目标动力学模型,探索台风灾害应急管理策略。不同于现有台风灾害研究,该模型将台风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引入研究框架。通过多主体建模和仿真理论,梳理政府、防指、市民等多元主体在台风灾害应急管理中的行为机制。以2013年台风"菲特"造成的浙江余姚水灾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政府应急调度水平、防指协同度和市民参与度直接影响到台风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恐慌程度;且以数值仿真分析论证上述三个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基本相当。本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特别是台风应对方法有所贡献;对构建包括政府、防指、市民等多元主体积极、主动响应台风灾害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绝对式的压力电测系统准静态校准方法分析 下载:10 浏览:422

陈静1 孔德仁2 郭彬1 陈金刚3 褚俊英1 项璟1 《传感器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压力电测法能反映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全过程,数据实时性强,含有的信息量大,应用于武器系统的设计、研制及理论弹道学的分析中。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压电式压力电测系统虽然具有动态特性良好等优点,但由于其低频或零频特性比较差,因此需对电测系统进行准静态校准以获取测试系统的工作特性参数等指标。文中简要介绍了准静态校准装置,即落锤液压动标装置的工作原理,阐述了绝对式准静态校准的原理,通过建立力-压力动力学理论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式,从而证明了力监测压力的可行性。

矩阵特征体系与化学动力学参数估计 下载:35 浏览:412

左路 胡玮 《数学应用》 2020年2期

摘要:
矩阵的特征系统在线性代数知识体系中作为最重要的一环,在实际教学中却面临学生无法直观体会其价值的困境.面对化学化工专业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中,针对矩阵特征体系在化学动力学中的应用,开辟与专业结合的应用专题.其目的在于阐明线性代数作为分析与计算工具的基础作用,同时也实现和专业课程的无缝衔接,以促进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

基于CFD的辅助给水泵叶轮裂纹故障特性研究 下载:77 浏览:367

李远征 刘政 郑鸿恩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8期

摘要:
为研究辅助给水泵叶轮裂纹故障特性,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探究不同叶轮裂纹长度下辅助给水泵泵壳测点的压力脉动响应规律,并结合辅助给水泵在有无叶轮裂纹时泵壳测点的振动监测数据对CFD结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泵壳测点的压力脉动响应能较好地反映辅助给水泵叶轮裂纹故障特性;辅助给水泵叶轮存在裂纹时,泵壳测点的振动频谱中叶片通过频率附近会出现明显的宽度为转频的边频带。

动力定位失效模式下FPSO-CALM系泊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响应研究 下载:66 浏览:379

张大朋1 刘建2 白勇1 朱克强2 《石油科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动力定位FPSO侧推器失效后会对CALM系泊系统造成影响,需要对这种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估。采用凝集质量法将系泊缆索离散为凝集质量模型并计算系泊缆的系泊张力,运用PID控制系统对船舶的侧推器进行推力分配,在波谱为JONSWAP的波浪作用下,研究FPSO的动力定位系统失效对CALM浮标水平三自由度运动的影响,以及对系泊缆、系船缆及输油软管有效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JONSWAP波的作用下,动力定位系统的失效使得船舶水平三自由度的运动幅度高于CALM浮筒,并且输油软管会产生比系船缆更大的突变张力;失效后处于稳定阶段时,系船缆能够承担更多的有效张力分量;值得注意的是,在侧推器失效后系泊系统中的突变张力无法有效分散到每根系泊缆绳上。

设备闸门提升与导向装置运行特性仿真分析 下载:69 浏览:409

谢洪虎 张峰 刘小华 何英勇 钦军伟 张译寒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1期

摘要:
对核电厂设备闸门提升与导向装置在设备闸门封头开启与关闭过程中的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该研究借助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展开,分别对提升与导向装置可能出现的同步提升操作和不同步提升操作两种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同步提升操作工况下,设备闸门封头两侧导向箱位移一致,提升与导向装置不会产生卡滞;在不同步提升操作工况下,设备闸门封头两侧导向箱最大允许高度差为54 mm,否则提升与导向装置将产生卡滞。

核电厂人员闸门顶升机构动力学仿真分析 下载:27 浏览:394

谢洪虎 马文勤 张峰 杨锦春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11期

摘要:
为确保核电厂人员闸门顶升机构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对其在密封门启闭过程中的运动特性进行分析研究。本研究借助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对人员闸门顶升机构可能产生的故障失效模式进行了仿真分析,主要包括顶升机构传动箱运动学分析和传动丝杠动力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顶升机构传动箱的安装初始位置是导致顶升高度不足的直接因素;通过设置传动箱的初始安装位置、丝杠转速和运行时间可确保顶升高度达到设计要求的60 mm;此外,通过对主要动作部件的受力模拟分析,得出丝杠在径向上承载力可忽略,不会造成丝杠径向断裂事故出现。

软弱土层的位置和坡角对分层土质边坡的稳定性影响研究 下载:73 浏览:389

王婧1 杨双锁1,2 罗海燕1 赵景阳1 徐婧1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针对不同层数和软弱土层处于不同位置的分层土质边坡工程,采用FLAC3D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以安全系数和边坡位移等值线图为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指标,运用强度折减法模拟分析不同坡角对每种分层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在分析每种分层土质边坡不同坡角下稳定性的基础上,得出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进而细化边坡达到临界稳定的坡角范围,并在此范围内分析边坡稳定性。

华西秋雨趋势变化的年代际转折及其成因分析 下载:88 浏览:268

陈剀1 钟霖浩3 华丽娟2 陈文4 《气候变化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华西地区(25°N~35°N,100°E~110°E)是中国秋季降水主要地区之一。本文根据华西地区72站月平均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哈德莱中心海温及海冰资料,利用相关和回归等分析方法研究了1961~2014年华西地区秋雨的年代际变率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华西秋季降水年代际变率分解为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的P1时段(1964~1998年)和呈现上升趋势的P2时段(1998~2014年)发现,对应P1时段降水下降趋势的华西区域大气位势高度异常场具有西正东负结构,大尺度环流场显示为从大西洋东传经北极巴伦支—喀拉海区至东亚的准纬向波列,该波列体现了上游负位相NAO(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的调制作用。对于P2时段的降水上升趋势,其位势高度场配置与P1时段相反,而大尺度波列结构在欧亚大陆的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且整体偏西,体现了上游正位相NAO的调制作用。这种环流结构导致华西区域西北侧形成负异常中心,有利于西南暖湿气流进入研究区域。影响华西秋雨趋势转折的海温关键区位于热带中东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在P1时段,华西秋雨降水趋势与同期热带中东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在P2时段,华西秋雨与前冬热带中东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温存在显著负相关,前冬西北太平洋海温正异常也同时影响了华西秋雨的上升趋势。

基于正交试验对土钉墙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79 浏览:386

徐婧1 杨双锁1,2 罗海燕1 杨宗一1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以太原粉质粘土水文地质条件为背景进行土钉墙施工,应用正交试验,选取土钉长度、土钉与土体的锚固力、基坑一次开挖深度、土钉的排距作为主要因素,以地表沉降、坑底隆起、坑壁水平位移作为指标分析土钉墙施工的稳定性特征。基于FLAC3D软件模拟监测数据,origin数据处理软件分析确定该地区粉质粘土地质土钉墙施工支护的最优方案,基坑一次开挖深度为土钉墙施工的重要影响因素。

基于ARM处理器的双加热湿度传感器设计 下载:10 浏览:409

丁沧珞1,2,3 刘清惓1,2,3 宿恺峰2 周悦3 《传感器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为消除地面气象探测领域中湿度传感器的温漂误差与沾湿误差,设计了一种双加热湿度传感器。利用24位低噪声模数转换器和电容-数字转换器实现温度和湿度的低噪声、高线性度测量,以Optidew Vision冷镜式露点仪作为标定仪器并结合遗传算法拟合修正温漂,使用交替加热的方法抑制沾湿误差。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相对湿度测量精度可达±1%,并在6 min内将10%量级的沾湿误差降低至±1%。

区间二型模糊综合评判下的语言动力学分析 下载:74 浏览:468

莫红 刘芬 《人工智能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为了解决多人对事物的多因素动态评估问题,提出区间二型模糊综合评判下的语言动力学分析方法,给出半连通区间二型模糊集合的表述与运算.综合二型模糊集合与模糊综合评判,探讨二型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结合不同时段的数据,形成多因素动态评估的语言动力学轨迹.最后将区间二型模糊综合评判下的语言动力学系统应用于旅游景区的动态评估中.

青藏高原东部河湖相沉积中的软沉积物变形的主要成因类型及其特征 下载:65 浏览:498

钟宁1,2 蒋汉朝3 李海兵2 徐红艳3 黄小龙1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1期

摘要: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成因和触发机制是灾变沉积学的一个热点问题。除地震成因外,非地震成因也能够导致软沉积物变形。因此,区分地震成因与非地震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是理解其变形过程和地质事件的关键。论文重点讨论了青藏高原东部河湖相沉积中地震成因和非地震成因(暴雨与河流冲刷、风暴浪、洪水、重力碎屑流、崩塌滑坡、落石沉陷、冻融作用等)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并对其形成特征、环境意义和区别标志作了初步的归纳和分析。此外,对同震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与震后相关的沉积构造关系进行了讨论。初步认为地震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是一种层间的,变形尺度较小(一般为厘米级)的变形构造,并具有侧向连续性和垂向重复性,变形强弱和频率与之到断层的距离存在明显相关性。对青藏高原东部软沉积物变形的成因进行区分,有助于为正确认识该区的地震灾害类型和致灾机理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也可为更全面地认识该区的古地震事件提供新的依据。

私企同部门技术工人再培训的微分动力学模型构建及其稳定性分析 下载:52 浏览:436

魏玉芬 朱焕 《数学应用》 2018年6期

摘要:
针对私企同部门技术工人再培训问题,构建了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技术工人再培训的唯一正平衡点与非负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和正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进一步利用Matlab对相关结果进行拟合验证.

具有离散时滞和Crowley-Martin功能性反应的HIV动力学模型稳定性研究 下载:47 浏览:438

刘永奇1 刘德林2 熊建栋3 《数学应用》 2018年5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三个离散时滞四维HIV传染病动力学模型,模型使用的是著名的Crowley-Martin功能性反应形式的非线性发生率,还考虑了受感染细胞CD4-T细胞的潜伏特性,也就是说被感染后没有立即具有传染性,只有被外界物质激活或者本身免疫失效后才具有传染性.首先我们求出了系统的基本再生数,通过构建Lyapunov泛函,利用LaSalle不变集原理,得出了无病平衡点和染病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证明了当基本再生数小于1,对于任意的时滞,无病平衡点都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当基本再生数大于1,对于任意的时滞,染病平衡点也是全局渐近稳定的.最后用Matlab软件对模型平衡点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

多用途流固耦合结构动力学计算程序研究 下载:77 浏览:231

浦锡锋1 王仲琦2 《核工业与技术》 2019年3期

摘要:
结合Eulerian流体弹塑性计算方法和Lagrangian结构动力学计算方法的特点,自主提出了一种比较通用的Euler-Lagrange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计算技术,幵编制形成了一套包含多种材料模型、状态方程及加载方式的多用途流固耦合计算分析程序。测试算例表明,自主开发的流固耦合算法使得流固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被监控、评价,从而可以更好地分析流场传递到结构中的载荷作用及流固相互作用过程。同时可为核工程中的爆炸、冲击载荷下结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分析平台,也可为相关多物理场耦合计算技术的开发提供基础平台。

解析法分析适用于熔盐堆的点堆动力学方程 下载:28 浏览:370

刘国财 王凯凯 张海黔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7期

摘要:
点堆动力学方程可反映出堆芯中子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但传统的点堆动力学方程不适用于熔盐堆。这是由于熔盐堆的燃料具有流动性,堆芯产生的缓发中子先驱核随熔盐的流动会影响堆芯中子平衡。本文采用修正的点堆动力学方程,推导出该方程的解析解。利用数值方法对解析解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解析解和数值解基本一致。根据解析解推导出熔盐堆周期的表达式,并用数值解进行验证,二者结果基本相符。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