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污泥干化混煤燃烧工艺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应用探讨 下载:86 浏览:493

孙宇1 龙慎伟2 马同胜2 王元海2 李云罡1 王永征1 《能源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污泥干化混煤燃烧工艺是利用现有的燃煤锅炉设施,回收锅炉余热进行污泥干化,并将干化污泥与煤掺混燃烧用于供热或发电,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文中阐述了污泥混煤燃烧的潜在优势,通过对污泥混煤燃烧工艺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认为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干化污泥混煤燃烧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燃烧方式;探讨了污泥干化的原理,提出了可行的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余热干化污泥的方式;对污泥燃烧特性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干化污泥混煤燃烧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影响。

城市化对唐山市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下载:56 浏览:484

张月明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本文针对唐山市城市建设现状,通过监测、分析城市化对水循环系统、水质变化、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水环境发展规律,选择种植对水质有很强净化作用的植物、改变工程调度方式衰减COD浓度、区域水生动物群落补救及合理配置水资源等措施助益水生态改善,最大利好城市发展。

低温热源有机工质带叶片盘式透平设计及性能分析 下载:43 浏览:449

陈曦 张燕平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Tesla盘式透平是一种以流体边界层摩擦力带动转子旋转的非传统透平,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质适应性好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低品位热源余热回收系统。但由于其特有的做功方式,盘式透平的运行转矩与效率均远低于常规透平形式,这也是制约其商业应用的主要因素。在传统盘式透平的相邻盘片间增加导流叶片,并针对增加叶片后的透平结构进行了数学建模以及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验证。CFD验证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计算流体通道内的流体速度场、压力场分布,并能够预测透平效率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趋势。针对余热回收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系统,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使用不同有机工质进行计算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使用不同种类工质做功时,增加叶片均可以大幅提升盘式透平转矩与效率。

33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研究 下载:21 浏览:226

孙献斌1 戚峰2 辛以振2 袁文杰3 高永翔2 郝如平2 曹林涛1 郭安1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为解决某330 MW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运行床温分布不均匀、炉内受热面磨损爆管等问题,进行了锅炉的燃烧优化调整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一次风量、总风量及风室压力等关键运行参数,确定了最佳运行工况及参数,降低了锅炉灰渣平均可燃物含量,使锅炉热效率提高0.85%。燃烧优化调整试验还使一、二次风机总功率降低了0.8 MW,厂用电率相应降低了0.24%,锅炉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由此得到进一步提高。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的乡村聚落韧性评价——以河南省汤阴县为例 下载:79 浏览:455

岳俞余1 高璟2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9年3期

摘要:
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应对我国乡村聚落环境污染、经济衰退、人口流失、社会结构瓦解等问题,实现乡村聚落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下乡村振兴的迫切目标。本研究通过对韧性理念及乡村聚落韧性的研究,以适应性循环理论为基础,提出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的乡村聚落韧性的实证分析框架。文章以河南省汤阴县非城镇建设区内的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构建汤阴县乡村聚落社会生态系统发展演变的评价体系,通过对汤阴县5个典型乡村聚落30年来各个关键指标的演变趋势研究,判断乡村聚落各个子系统的发展演变阶段与路径,研究外部干扰下汤阴县乡村聚落韧性特征和相对韧性值,从而提出韧性乡村聚落的培育策略。

个浅谈44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无烟煤时如何优化运行参数及点火操作要点 下载:67 浏览:342

王建光 《能源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CFB燃料实用性广,在煤炭供应市场紧张时,按照煤场配煤或皮带配煤方式,可以实现掺烧掺配无烟煤,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技术措施,在启动时注意事项和运行人员操作要点。

电气自动化工程的控制系统分析 下载:11 浏览:129

邓德明 《电路系统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基于智能控制技术,将先进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应用在电气自动化程序系统中,分析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应用,包括自动化控制、优化配置、故障检测。阐述智能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快速燃气热水器实现热水零等待的实践探索 下载:68 浏览:333

郭岩 《能源学报》 2019年7期

摘要:
通过对本身没有热水循环系统的快速燃气热水器进行方案设计,在增加循环管、循环泵、缓冲水箱、点加热装置、电动三通阀、单向阀、控制器等部件的基础上,实现了既减少了燃气热水器的点火频率,又满足了用户对生活热水即开即用"零等待"的需求。

2×300MW汽轮机双机循环水余热供热系统 下载:34 浏览:351

李奕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针对现有余热供热技术仅能回收典型双机配置热电厂一台机组余热的问题,定量分析了湿冷机组余热量和现有各余热供热技术回收循环水余热能力,提出吸收式热泵与低压缸光轴技术串联的余热供热系统以及低压缸光轴改造后给水泵汽轮机余热利用系统。实现了典型配置热电厂双机余热全部回收供热,为湿冷机组双机余热供热改造和设计提供参考。

结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液化天然气冷能发电利用 下载:31 浏览:323

王超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提出了结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利用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冷能的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实现LNG冷能梯级利用。朗肯循环蒸发器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凝汽器换热量匹配一致,循环水系统实现闭式且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对系统进行模拟并分析了影响系统的主要参数,结果显示:随着朗肯循环冷凝温度的降低,朗肯循环净输出功率和净效率均有提升;随着循环水温度的提高,朗肯循环的净输出功率和净效率都将提高,而蒸汽轮机输出功率减少,但二者总的输出功率降低幅度不大。

大牛地气田乙烷回收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下载:58 浏览:479

田绘杰 季永强 李海林 彭杰 《天然气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是中国石化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目前已建成超50×10~8m3/a规模的天然气地面集输系统。鉴于其集输过程中通过脱水脱烃站处理天然气时仅对部分C3+组分回收,而未对乙烷进行回收处理的情况,因此有必要研究是否进行乙烷回收工程投资增加具有高附加值的乙烷等产品的产量,提高油气资源整体利用率,增加气田生产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对大牛地气田乙烷含量规律的研究分析,预测大牛地气田在乙烷产量方面具有资源潜力;②通过对乙烷回收工程工艺方案的论证,确定了大牛地气田乙烷回收工艺采用部分干气循环工艺并确定主要设备选型;③依据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的测算数据,通过软件模拟计算,证明大牛地气田乙烷回收工程可以较大地增加气田经济效益。结论认为,大牛地气田天然气乙烷回收工程在技术和经济上均可行,但是针对销路环节面临的风险需要提前协商论证。

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硝方案研究 下载:67 浏览:388

张志强1 张庆2 王强3.4 《能源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对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提高,研究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硝技术非常必要。文中在系统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常见烟气脱硝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满足烟气超低排放标准的改造方案。文中研究可供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借鉴。

不同太阳能热源下混合工质ORC系统性能分析 下载:23 浏览:242

顾煜炯 陈礼敏 耿直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工质性质是影响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不同热源温度下,对采用R601、R245fa作为组分的9种不同质量配比工质的ORC系统热力性和经济性进行计算,然后采用灰色关联法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及综合评价,并与纯工质的性能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混合工质系统的热力学指标与温度滑移大小近似成反比。当温度滑移大于5K时,纯工质性能更优,且经济性也优于混合工质系统。综合来看,热源温度一定时,灰色关联度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混合工质R601/R245fa(0.1/0.9)的温度滑移最小,其性能也最优。采用R601和R245fa混合作为工质的系统在热源温度为160℃时,灰色关联度最大,系统性能更优。

循环流化床锅炉与煤粉锅炉之选择 下载:68 浏览:318

杨青山 《能源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热电联产项目是选择循环流化床锅炉还是煤粉锅炉?通过对两种炉型在环境保护、投资成本、运行费用和供热安全方面的比较,发现煤价对项目的收益影响巨大,然而国家对燃用劣质煤制定了暂行办法,故选用何种炉型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当地环保排放要求并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指标选择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或煤粉锅炉。

循环流化床锅炉与煤粉锅炉之选择 下载:72 浏览:318

杨青山 《能源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热电联产项目是选择循环流化床锅炉还是煤粉锅炉?通过对两种炉型在环境保护、投资成本、运行费用和供热安全方面的比较,发现煤价对项目的收益影响巨大,然而国家对燃用劣质煤制定了暂行办法,故选用何种炉型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当地环保排放要求并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指标选择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或煤粉锅炉。

新型布雷登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下载:22 浏览:235

布鲁斯·安德森1 黄湘2 孙海翔3 王福华4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太阳能热发电通常以水工质吸热作为第1代,以熔盐吸热作为第2代,以空气、超临界二氧化碳或固体粒子作为介质的布雷登循环系统称为第3代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通过采用空气或陶瓷粒子作为吸热介质,采用干热存储介质(如耐火砖和陶瓷材料等)进行规模化储热,能提高系统效率和降低成本,系统的储热能力可保证电站在任何时候都按照电网调度要求发电。采用标准化模块设计,通过工厂化制作,使电站设计、设备生产、安装、调试和运行都大为简便,储存的热量可用于食品加工、干燥、农业应用等。根据美国能源部的研究,具有储热功能的模块配备小型燃气型透平可实现快速启停,改善电网电压和频率质量。

生物质成型燃料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探讨 下载:75 浏览:402

任晓平 唐欣彤 孙晓婷 杨松 杨静 《能源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文中从生物质成型燃料特性和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出发,从燃烧角度,针对生物质成型燃料,分析了流化床燃烧方式具备的优势、关键问题及解决措施。生物质成型燃料与流化床燃烧技术相结合,优势互补,既有利于生物质的高效开发利用,也减轻环境污染,展望该技术具有广阔开发应用前景。

烟气循环流化床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在热电厂中的应用 下载:77 浏览:398

周忠亮 《能源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随着大气污染问题的日渐严重,政府部门提出来燃煤电厂实施超低排放的要求。杭州杭联热电有限公司响应政府要求,按期完成燃煤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要求。文中总结了烟气循环流化床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在杭州杭联热电有限公司4#锅炉和6#锅炉的应用情况。经第三方技术评估,采用烟气循环流化床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4#锅炉和6#锅炉均达到预期排放要求。

智能化联合循环电厂建设方案探讨 下载:32 浏览:245

耿海涛1 朱亚迪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在我国加大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实现能源利用与信息的深度融合,构建智慧能源体系的背景下,通过深入分析当前智能电厂建设的现状,融合大数据、物联网、可视化、先进仪表等先进技术,结合湖北华电武昌热电有限公司数字化水平,提出智能联合循环电厂建设方案。通过融合全厂生产、管理和经营信息,构建一体化平台,在此基础上,从联合循环电厂基础设备层、过程控制层和生产管理层3个层面入手,通过智能设备的应用、生产数据挖掘分析、管理信息融合分析等,实现设备层、控制层和管理层的智能化建设,最终实现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和精益化管理的目标。

低温型风电机组齿轮箱电动油泵循环回路缺陷分析 下载:83 浏览:417

郉李方 葛鎣 周洪东 郝延 峰才润 《能源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风电机组在我国的装机容量迅猛增长,齿轮箱是风力发电机组传动链系统一个重要的机械部件,在风电机组出质保期后,齿轮箱开始不同程度的出现问题,作为齿轮箱强制润滑和冷却回路的电动油泵循环回路也开始出现问题,强制润滑及冷却的电动油泵循环回路在冬季问题更加突出,风电机组一旦在北方的冬季故障停机,风机再启机时,润滑油需要加热到允许温度比较困难,润滑油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加热才能达到允许风电机组启机的温度值,此过程严重影响风电机组的可利用率和发电效益,因此解决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相关问题尤为重要。文中就低温型风电机组齿轮箱电动油泵循环回路问题做了分析和说明,并就反复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