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环境监测数据标准化修约的Excel函数实现 下载:61 浏览:416

张然1 吕学研1 刘雷1 陈亚男2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在深入分析数据修约规则的基础上,采用Excel 2010中的IF、EVEN、INT、ROUND和FIXED函数,提出了一种数据修约函数组合嵌套模式,并根据各个指标的具体修约要求,结合省内实际监测数据,给出了具体的修约函数公式。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修约函数公式,均能实现预期的目的;设计过程中的难点在于一些重金属指标。以灵敏度最高的分析方法的检出限设置修约小数位数,不仅可以实现数据修约的简便化、快捷化,还可以促进各监测机构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

基于STM32的环境监测系统开发 下载:79 浏览:330

侯艳 李宗睿 叶昊 王喜斌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环境监测系统的核心模块采用STM32微处理器,粉尘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通过统一接口与STM32微处理器进行数据传输,实时信息由LCD液晶模块显示,完成颗粒物与大气温湿度的采集。

天津市夏季挥发性有机物(VOCs)特征分析 下载:64 浏览:407

刘彬 李丹 刘振宇 孔君 白宇 郭瑞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9期

摘要:
对天津市区夏季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连续在线观测,分析其夏季污染特征。结果表明:56种检出VOCs平均浓度为54.44μg/m3,其中烷烃(55.14%)>苯系物(27.76%)烯烃(12.09%)>炔烃(5.00%),各组分中乙烷、甲苯、异戊烷浓度在4μg/m3以上。天津市区VOCs日变化呈现单谷型,与滨海新区相比受交通影响更为明显,受天然源影响较小。用B/T值衡量机动车尾气贡献,天津市区受机动车影响更为明显。用E/E、E/C值反映天津市区光化学进程,O3浓度越高,光化学反应进程越长。

气象条件对天津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的影响研究 下载:56 浏览:441

孔君 李源 杨宁 李丹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9期

摘要:
本文利用环境空气质量和气象要素的小时观测数据,分析了天津一次典型大气重污染过程前后空气质量和主要气象因素的变化特征,研究了气象条件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津地区大气重污染过程呈现两种特征,一种是"逐渐积累、迅速清除",主要在污染过程的开始和结束时段呈现;另一种是"快速下降、快速回升",主要在污染过程中期,由于风向转变使污染物输送推移导致的。在污染物积累阶段,风速明显偏小,相对湿度增大;在污染过程结束阶段,风速明显偏大,风向多为西北风,相对湿度明显下降。分析了风速、相对湿度与PM2.5浓度的相关性,其中风速与PM2.5浓度呈指数相关,R2达到0.420,相对湿度与PM2.5浓度呈线性相关,R2达到0.520。

通过微波引发合成磁性印迹聚合物并用于水中2-氨基-4-硝基酚的分离富集 下载:46 浏览:376

曹芹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8期

摘要:
磁性印迹聚合物合成采用微波引发。以2-氨基-4-硝基酚作为模板分子,磁性硅灰石作为支架材料,合成表面印迹聚合物,所得聚合物在水溶液中对模板2-氨基-4-硝基酚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识别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考察了印迹聚合物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水溶液中痕量的2-氨基-4-硝基酚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识别和富集效果。此方法合成的印迹聚合物可被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2-氨基-4-硝基酚的富集及分离。

水质监测过程中水样处理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下载:49 浏览:466

潘伊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5期

摘要:
水质监测为水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源排放情况提供基础数据,因而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至关重要。水样采集和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是保证监测数据可靠的关键。本文介绍了不同水样的采样方法、保存措施、预处理手段以及水质监测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对提高水质监测质量有现实的意义。

水环境质量单因子与算术平均值评价方法对比研究 下载:38 浏览:555

周春何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5期

摘要:
水环境质量评价为水环境治理、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对水环境进行评价的方法众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适应性。本文通过介绍常用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并以丽水河流断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子评价法和算术平均值评价方法,来具体说明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步骤以及评价方法的适用性问题。

浅析监测数据在环境应急事件污染源追溯中的应用 下载:55 浏览:465

许雄飞 李瑶 刘桢 谭菊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4期

摘要:
我国当前面临十分严峻的水环境安全问题,近年来发生多起重大水污染事故,严重损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在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中,如何尽快准确的查找到污染源十分重要。以监测数据为指导,逐步缩小污染源排查范围,再准确锁定污染源的位置,为事故的快速处理,防止污染物进一步扩散赢得宝贵时间,尤其针对流域污染。本文以浏阳河镉污染事件为例,探讨了监测数据在应急监测污染源追溯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湖北省典型伴生放射性矿区域放射性水平调查研究 下载:35 浏览:367

刘少辉 李少婷 张磊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2期

摘要:
在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的基础上,筛选出湖北省伴生矿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类型的四个矿点作为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的对象。本研究对典型矿点区域各类环境介质的放射性污染水平进行了全面监测(包括陆地γ空气吸收剂量率、大气氡浓度和氡析出率、气溶胶中总α、总β、固体样品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水体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等);对典型矿点区域的放射性污染水平监测结果进行了分类统计与分析;对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放射性污染问题,提出了防控对策与措施以及进一步探讨的建议。

深圳市城市区域电磁环境自动监测优化布点研究 下载:45 浏览:443

郭键锋 张金帆 郭祖美 黄恒 杨颖琪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2期

摘要:
根据深圳市城市区域电磁环境调查方案,形成深圳市电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通过对电磁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借鉴其它污染源的城市区域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并结合深圳市的现状和自动监测点的布点原则,为深圳市城市区域电磁环境自动监测点进行优化布点。通过优化布点,完善了深圳市电磁环境自动监测体系,从宏观上掌握深圳市的电磁环境长期变化状况,为城市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提供长期稳定的基础数据,填补了电磁环境监测体系的空白。

昆山水质区域变化特征研究 下载:44 浏览:364

陈广银 蔡灏兢 姜欣 朱奕 李向阳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1期

摘要:
本文选择昆山5个区域地表水监测点,分别于2016.06-2017.05每个月上旬进行水质监测分析,筛选出了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挥发酚、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粪大肠菌群、氟化物、砷10个监测项目。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年均值、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C监测点处水质污染最为严重,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分别比最好的水质高出了15.6%、180%、70%、76%、23%,具有明显的受氮、磷污染的水质特征,其余监测点处水质都处于Ⅲ类水及以下,D、E处最好;各区域监测点位第一主成分各不相同,有的受氮、磷影响,有的受氮、磷、有机物等综合因素影响,部分区域的水质状态也受到了人类活动污染。

咸宁市危险废物产生处置现状与建议 下载:30 浏览:338

晏威 郝汉舟 程谦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1期

摘要:
咸宁市危废产生单位85家,产生量867.746t/a,产生类别12种,包括工业源、医院源和生活源三部分。危废处置企业3家,处理规模5.95万t/a,处理危废类别45种,处置规模和处理类别均满足全市危废处置要求。针对全市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建设不合理、收集难度大问题,结合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及危废产生特点,提出完善危废收集和处置项目布点建设的建议。

基于WRF模式的成都地区边界层污染气象特征研究 下载:62 浏览:475

刘培川 罗彬 张巍 廖乾邑 曹攀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根据2013年成都地区的空气质量资料,对该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行简要分析;并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基于WRF模式对成都地区污染天气和清洁天气背景下的边界层气象特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成都地区冬季空气质量最差,春季和秋季次之,夏季最好。(2)WRF模式的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一致。(3)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成都地区均以偏北风为主,夏季风速明显大于冬季;随高度的增加,冬季风速逐渐增大,气流运动非常弱,夏季风速先增大后减小,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4)无论冬季还是夏季,西北部地面气温低,东南部地面气温高,且在成都市区附近均有一个高值中心,夏季气温高于冬季。(5)从边界层高度来看,西部明显低于东部,冬季和夏季在成都市区附近有一个高值中心,夏季显著高于冬季。

放射性环境监测平行样品采集及判定方法研究 下载:66 浏览:478

王瑞俊1 段媛媛2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放射性环境监测中平行样品是质量保证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平行样品的采集过程结合实际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平行样品的标识、交接、测量等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做了分析,并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平行样品的结果进行了判定,认为平行样品采集环节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但因其不确定度难以评定,会对平行样品结果的判定造成困难。

浅谈仪器设备校准确认 下载:69 浏览:487

苏勤凯1 袁桦蔚2 王萍2 冯雷2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仪器设备的校准确认是保证检验检测工作准确性的重要手段,结合环境监测工作实际从校准前的准备、校准确认的内容、记录、结果应用4个方面对准确认工作进行了描述,为更好的开展校准确认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基于Google Earth的区域地质灾害评估应用研究 下载:65 浏览:472

何斌 徐新兰 《地球科学探索》 2018年5期

摘要:
Google Earth作为一款免费的卫星影像浏览软件,其采用"虚拟地球"方式为广大用户提供多种分辨率的全球卫星影像,具备方便友好的操作界面,是卫星影像和地图相关资讯沟通、交流的互动平台,近年来在地质行业受到了广泛欢迎。作为一个区域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加强和及时做好区域地质灾害评估对于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预防及应对措施非常关键,而Google Earth因其具有影像库丰富且多时段、多尺度的,自动更新时效性强,软件操作界面友好以及免费的特点,为其使用提供了广泛的用户基础。本文以泥石流灾害调查为例介绍了其在区域地质灾害评估方面的应用,以期为更多的地质灾害评估研究方法提供一定借鉴。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在珊溪水库水华预测中的应用 下载:77 浏览:491

王珅1 万哲慧1 冯孙林1 黄晶2 刘秀峰1 赵小敏1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在珊溪水库藻类暴发期间应急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建立pH值、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叶绿素a数据矩阵。运用MATLAB R2015b GUI可视化界面模块,将应急监测数据样本空间分为训练样本、验证样本、测试样本,建立珊溪水库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了珊溪水库藻类暴发期间叶绿素a浓度。BP神经网络建模结果显示:输出数据与实测数据相关系数0.978,平均相对误差-0.19%,标准方差18.54%,模型稳定性较好,叶绿素a预测结果符合预期。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为珊溪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对一次高炉煤气燃烧放散过程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变化情况的分析 下载:86 浏览:496

季浩宇 谢南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通过对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监测数据在一次高炉煤气燃烧放散过程中变化情况的分析,得出特殊的局地地形条件和局部地面气象条件可能造成污染物汇集和积累的结论,并就此提出高炉煤气燃烧放散时污染控制的建议。

成都绕城高速两侧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及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96 浏览:504

王会镇1 卜兴兵2 张凯鑫1 杜代树1 刘家琴1 梁馨月1 周可1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成都绕城高速公路属于成都市主要交通干线,为成都市带来巨大经济及社会效益,但是,也不可避免给环境带来污染。因此,研究成都绕城高速两侧土壤污染情况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梅花点法"和"四分法"采集得到成都绕城高速公路两侧表层土壤(0~20cm)样品24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得土壤样品中铬(Cr)、镍(Ni)、铜(Cu)、锌(Zn)、砷(As)、镉(Cd)和铅(Pb)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46.81、192.48、28.24、111.79、4.74、2.79和51.68 mg/kg。讨论重金属分布特点,采用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应用美国环境保护局风险评价方法对成都绕城高速两侧土壤重金属通过直接摄入、皮肤接触和呼吸摄入3种途径进入人体的危害进行了风险计算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成都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未受到重金属污染(Ni除外),且7种重金属对人体均不存在明显健康风险。

辐射污染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危害 下载:75 浏览:493

胡荣光 莫仲荣 《地球科学探索》 2018年2期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辐射的认识与应用也不断深入,如今对各种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的应用已渗透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中也存在着各种辐射。由于辐射无声、无色、无味、无臭,不易为人所感知;而不同的辐射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反射、穿透特性以及其对人体的伤害也千差万别。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辐射的认识,在利用辐射的同时做到科学防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