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海底管道回收工具设计与试验研究 下载:60 浏览:353

虞明星1 陈建长2 李怀亮1 于文太1 王福山3 马天亮2 吴仕鹏1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海底管道回收工具是海底管道维修的核心装备,通过分析海底管道回收工作流程及回收工具结构,指出钢球胀紧和内驱动控制是海底管道回收工具的核心技术。分析了钢球胀紧原理,得出胀紧机构锁紧与解锁条件,提出了内驱液压控制机理。为了保证海底管道回收过程可靠性和回收工具使用寿命,将钢球与海底管道的耦合模式设计为硬-软耦合,钢球与球笼、钢球与芯轴的耦合模式设计为硬-硬耦合,进行了胀紧机构有限元分析和产品设计。对研制的海底管道回收工具开展了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研究,并成功进行了试验验证。

恶劣海况下海底管道带压开孔作业辅助结构设计与安装技术研究 下载:68 浏览:278

刘建峰 王彦多 杜颖 张胜强 于银海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在强潮流、低能见度等恶劣海况下的海底管道不停产带压开孔作业,由于浮吊船升沉和摇摆较大的不利影响,无法采用常规的吊装方式来进行带压开孔设备的安装和拆卸,须借助一些辅助结构才能完成。以东海某海底管道带压开孔修复项目为例,对用于带压开孔设备装卸的辅助支架和用于开孔机与封堵机相互更换的屋顶式吊装框架进行了结构设计,研制了开孔设备组合体和辅助支架整体安装技术,以及使用屋顶式吊装框架进行开孔机和封堵机相互更换技术。工程实践证明:该辅助结构及机具安装、更换技术适用于恶劣海况下的施工作业,降低了施工难度和风险,节省了工期,可为以后类似恶劣海况下海底管道带压开孔维修项目提供借鉴。

自升式钻井平台就位风险评估与安全控制系统建设及应用 下载:72 浏览:473

付建民1 韦龙贵2 张宝平2 杨进3 胡南丁3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自升式钻井平台就位风险识别与安全控制是钻井作业关键技术之一。中海油将信息技术与自升式钻井平台就位风险评估与安全就位控制技术紧密结合,建成了自升式钻井平台就位风险评估与安全控制系统。主要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其主要技术手段、功能及现场应用情况。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现了自升式钻井平台智能化选型,能有效降低作业风险,提高作业效率,降低自升式钻井平台就位作业风险,对提高油田开发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导管架下水摇臂千斤顶移位技术研究 下载:76 浏览:442

崔广亮 董振强 魏佳广 陈凯超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导管架滑移下水装船前,通常需要大型浮吊船协助下水摇臂吊装移位。这种移位方法不仅投入成本较大,而且增加了船舶靠泊及施工的危险。随着滑移下水导管架安装作业的逐年增加,研究一种既安全高效又能降低施工成本的摇臂移位技术成为工程项目的迫切需求。导管架下水的摇臂千斤顶移位技术是通过布置辅助工装,利用多个千斤顶协同完成下水摇臂移位,为下水驳船摇臂移位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多级离心泵机组振动超标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载:95 浏览:470

陈国龙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离心泵振动超标可能导致转子与定子相互摩擦甚至咬死;也可能导致轴封失效,发生泵送介质泄漏;还可能造成与泵连接的管件、阀门及基础振动,对操作人员和周边环境造成次生危害。分析了某多级离心泵机组发生振动超标的可能原因:结构本身设计制造问题、气蚀余量不足、泵体安装问题、操作运行不当等,并进行了逐个排查;计算了泵的固有频率,并利用Fluent和Caesar II两种软件分别进行了管道流场分析和模态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了最终减振改造方案,即在泵出口管道的适当位置增加固定约束,保证离心泵在优先工作区运行。减振改造方案实施后,有效降低了机组振动,保证了机组安全运行。

晃动条件对海上浮式装置上LPG回收塔设计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350

潘大新 刘培林 陈文峰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液化石油气(LPG)回收塔在海上油气田中的应用较少,尚没有专门的规范和标准。海上浮式装置因风浪而产生较大的横摇和纵摇,对LPG回收塔的气液传质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研究晃动条件对海上浮式LPG回收塔设计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针对我国南海某FPSO上的LPG回收塔,从工艺模拟、塔径、塔高、填料和内件选型等角度综合分析了海上晃动对其带来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工艺模拟调整方案、塔器设计优化方案和内件选型方案以降低晃动的影响,从而保证海上浮式装置上LPG回收塔的平稳生产。

南海涌浪环境下海底管道铺设实例分析 下载:94 浏览:330

田震 蔡铮 郭晓明 董广宁 董树阳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某工程项目铺设的长195 km、管径610 mm的输气管道位于东方13-2气田与东南方向的崖城13-1气田之间,海域水深约64~98 m,冬季海况恶劣。为定量分析涌浪对海底管道铺设的影响程度并指导实际施工,结合实际施工期间的天气及海况,计算了海底管道动态铺设时的受力情况及疲劳值,分析了长波涌浪环境下作业船舶的横摇及纵倾对海底管道铺设的影响,对涌浪环境下实际施工期间遇到的主要问题给出了应对措施。该海底管道的成功铺设填补了国内长距离海底管道自主铺设作业及南海冬季涌浪环境下连续施工的空白。

井研—犍为地区筇竹寺组页岩气保存条件研究 下载:53 浏览:421

谢丹 韩书勇 周伟韬 袁玥 任街平 贺洪强 《天然气进展》 2018年7期

摘要:
在分析井研—犍为地区页岩气保存条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研究区筇竹寺组页岩气保存条件的主要因素。首先,明确了断裂作用对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影响:断裂作用形成的微裂缝对页岩气藏起改善储层渗滤条件的作用,而强烈的断裂作用所形成的断层及宏观裂缝则对页岩气藏起破环作用。研究区远离褶皱冲断带,褶皱变形强度较弱,断层规模小、相对不发育,未破坏页岩气的保存,并且断层、裂缝系统对储集条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次,明确了顶、底板条件对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影响:良好的顶、底板可以形成封闭系统,可完好地封存页岩气。研究区含气页岩段顶板发育完整,岩性致密且具有较好的屏蔽作用,底板由于存在风化壳,相对较为薄弱。最后,明确了地层压力对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影响:大断裂较为发育的地区地层压力下降明显,吸附气含量较低,为保存条件较差的地区,反之较好。研究区筇竹寺组页岩地层为异常高压,页岩气层封闭性较好。

页岩气暂堵压裂技术在威远龙马溪组的应用 下载:46 浏览:453

刘敏 康力 李明 张泽燕 《天然气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四川盆地海相地层威远区块页岩气资源丰富,储层非均质性强,很难设计与储层精确地质模型相匹配的压裂裂缝模型,使得裂缝控制技术实施难度很大。暂堵压裂技术能根据储层特点自动选择甜点,充分改造低效储层,使井筒覆盖和油气藏接触最大化,提高采收率。通过暂堵剂优选和评价,根据暂堵技术及工艺原理,结合威远区块龙马溪组储层特征,形成了适合威远区块的暂堵体积压裂工艺,现场试验显示WY23-1HF等5口井初期产量较高,为四川威远页岩气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海上平台大型储罐整体吊装的设计与应用 下载:82 浏览:334

孙道青 边大勇 盛向明 李沙 王智宇 邵升宇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某海上平台大型储罐需陆地建造后海上整体吊装。针对此种薄壁结构物,为解决整体吊装防变形问题,对储罐的吊耳进行了增大吊耳本体及吊耳垫板的尺寸优化设计;为防止罐体的径向变形,采用吊装框架进行吊装,并对框架强度进行结构计算;为解决大型储罐底板的吊装变形问题,采用在储罐底部增加了与罐体底部焊接的十字交叉T型梁加强罐底板的设计方案,并运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对罐体进行整体建模计算,模型包括罐体、吊耳以及加强结构。最终设计出了一种能够有效解决储罐吊装变形,且可实现加强结构免拆除、施工免动火以及免除搭设大量脚手架的方案。最后通过工程实践证明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含硫气井环空异常带压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及应用 下载:68 浏览:449

苏镖 李珍 曾诚 《天然气进展》 2018年4期

摘要:
由于硫化氢的腐蚀性和剧毒性,环空带压井生产安全风险较大。在对含硫气井筒分析的基础上,对环空带压的类型进行了辨识、分类;结合元坝气井作业条件,完善和细化B-B test流程,建立了环空带压诊断流程;通过对长期安全需要的分析,提出了配备含硫气井安全控制设备和方案;针对对不同环空异常带压类型,进行了治理方案研究。

海洋结构大直径钢管端部马鞍口切割工艺优化 下载:48 浏览:424

刘传辉 郭祥黄 亮徐大才 段连芹 赵立君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随着油气资源开发向深水发展,海洋平台也越来越大,深水导管架的钢管直径超过2 m,数控切割机无法完成马鞍口的切割,于是决定采用传统手工切割方式。以某深水导管架为例,分析了大管径厚壁钢管端部马鞍口手工切割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法:设计了垂直切割辅助"T型"双轮装置和坡口辅助切割球形帽,借助此辅助装置将切割枪贴合到钢管外壁上,实现马鞍口切割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证了钢管马鞍口切割的质量和精度。

页岩气水平井地层倾角随钻监测方法应用研究 下载:75 浏览:420

陈杨 陈兵 《天然气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由于地震解释精度限制,页岩气水平井钻进过程中常常遇到预测地层深度与倾角与实钻误差较大的情况,故对页岩气水平井进行随钻地层倾角监测,及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轨迹调整对于页岩气水平井顺利中靶并长穿优质储层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导眼或邻井的自然伽马曲线建立地层对比标志层,在此基础上结合钻井轨迹及预测地层倾角建立地质模型,分析随钻自然伽马曲线变化情况,选择在标志层处、A靶点等控制点进行地层深度和地层倾角的确认,提前预判实际地层的变化,调整钻井轨迹,保证井筒在目标地层中穿行。

井周岩石的温敏效应及其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 下载:56 浏览:412

武博 朱忠喜 张永昌 雷万能 武兴勇 王萌 朱元朔 《天然气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在深井及地热井钻井过程中,将井筒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考虑到井壁岩石受力中,可为安全钻井提供进一步保证。为证明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热应力对安全钻井的影响,首先分析不同钻井工况下钻井液与井筒各部分之间的传热模型从而确定井筒中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再将井周岩石温度变化形成的热应力耦合到井周岩石应力中,并明确给出岩石应力的计算方法。对比分析岩石应力与岩石强度,分析在有无热应力两种条件下井壁岩石的受力情况。结果认为:在井壁与地层温差值达到最大时所对应的深度处,不考虑热应力时井壁处于稳定状态,考虑热应力时井壁存在失稳的风险。

泡沫玻璃在硫磺池保温隔热结构中的应用 下载:61 浏览:348

李刚 吴剑军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泡沫玻璃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在国内外的石化装置中,泡沫玻璃在硫磺回收装置硫磺池中的应用并不多见。介绍了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公司某硫磺池的设计基本数据和材料的技术参数,详细阐述了泡沫玻璃的材料特性和应用范围,并对泡沫玻璃施工的主要流程、施工主要控制点和质量控制、硫磺池的烘衬过程进行了具体说明,为泡沫玻璃在石化装置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搭设框架平台及使用牵引技术更换大型换热器 下载:76 浏览:582

杨光 李志方 邱定林 张德永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2019年独山子石化公司100万t/a乙烯装置大检修工程,需要更换高框架内大型换热器E3018,传统的施工方法耗时耗物。介绍一种新型施工方法,即搭设框架作业平台及使用牵引技术更换换热器。对作业平台支撑钢架的制作和安装进行了说明,并对作业平台的搭设及牵引轨道的铺设等整个施工流程进行了详细论述。应用此方法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国际市场的油气田地面工程项目投标设计管理 下载:83 浏览:338

武文 《石油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在油价低迷的大环境下,国际市场的油气田地面工程项目投标竞争越来越激烈,微利模式成为越来越多工程公司的选择,而想要得到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且不至于亏损,工程量统计作为投标时商务价格计算的依据,其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国际市场的油气田地面工程项目投标为基础,从设计文件的精细化、升版文件的合理化、评标问题澄清、文控系统常见问题以及投标设计与采购施工相结合等方面,对投标设计管理进行了分析阐述,以期减少后续投标工作因设计管理不足而引起的失误,并最大程度上做精做细投标工程量统计。

深水海底管道预调试下放软管系统发展现状概述 下载:44 浏览:364

曹学文1 谢振强1 曹忠正1 王军2 郑松贤2 《石油科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目前常用的深海海底管道预调试方案主要为水下发球-水上收球方案。由于海底设备本身无法提供相应的动力源和工作介质,因此需要通过下放软管,从水面供源系统向海底的水下发球筒提供淡水、干空气、乙二醇、氮气等工作介质和动力。鉴于国内外对海底管道下放软管系统的研究较少,因此对当今国内外深水海底管道预调试工艺所使用的下放软管系统的类型、发展历程、应用案例、系统组成和下放工艺等内容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海底管道下放软管系统的开发和使用提供借鉴和帮助。

英国Online公司海底管道清管球跟踪器的性能检测 下载:85 浏览:457

杨巍 魏修辰 《石油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针对国内海底管道清管球跟踪器技术不够成熟的情况,购买了英国Online公司的海底管道清管球跟踪器,借助于渤海某海底管道清管项目,对该产品性能进行测试。将Online公司的清管球发射机搭载于清管球内,清管流量达到预定数值后停泵,用此方法模拟清管球卡堵于管内某位置,潜水员携带接收机于计算的清管球停止位置附近检测,以验证跟踪器是否能够检测到卡堵清管球的准确位置,并验证能够探测到的位置与跟踪器的最远距离。试验证明海底管道清管球跟踪器能够探测到清管球的位置,且跟踪器能够检测到距离发射机最远2 m距离的信号;试验证明该产品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采用耳机的接收方式容易造成潜水员误判断等。

明珠号FPSO串靠艉输改造方案研究 下载:331 浏览:436

王国富 李洁 刘吉飞 程久欢 郝孟江 《石油科学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明珠号FPSO原采用旁靠外输方式,该方式对外输环境条件要求相对苛刻,外输作业时单点系泊力较大。明珠号投入BZ25-1油田生产后外输频次加大,为降低外输风险,拟将明珠号FPSO由旁靠外输改为串靠艉输。首先对明珠号FPSO串靠艉输改造方案进行了研究,论证了串靠艉输方案对周边油田设施的影响,并对艉输软管方案进行了比选,推荐了简易系泊+漂浮输油软管外输方案;而后较为详细地论述了上述外输方案中系泊系统、外输软管系统的设计,对穿梭油轮的要求等,并制订了风险应对措施。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