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综放工作面缩面过程中上端头支护方法研究 下载:57 浏览:386

彭建华 王勇 赵金超 《煤炭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239综放工作面掘进期间为躲避落差较大的断层及保证资源回收,摒弃了传统的四边形工作面,采取了多边形工作面布置,回采过程中逐架减撤支架。本文通过对综放工作面减撤支架过程中上端头支护技术的研究,为综采(放)类似工作面的端头支护提供了经验。

宏阳煤矿薄煤层沿空留巷实践应用 下载:55 浏览:386

王冰冰 李庆亮 《煤炭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为了缓解矿井采掘接替紧张局面,宏阳煤矿采用沿空留巷技术,对12102运输顺槽采取顶板超前采面打设锚索梁、顶板超前预裂爆破,留巷段采用"钢梁+单体液压支柱"的方式进行巷道支护。该技术现场应用后,减少了巷道掘进工程量,减少了煤炭损失,增加了经济效益,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有利于采掘接替。

近距离立交巷道加强支护方案研究 下载:53 浏览:378

李自刚 《煤炭技术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为保证矿井安全高效开采,需要对银星二号煤矿1131003工作面近距离立交巷道加强支护。通过分析工程地质特征,结合实际支护经验,提出了立交巷道加强支护参数和安全施工措施。结果表明,加强支护方案能够保证掘进机顺利通过和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为类似工程案例提供借鉴与参考。

基于真空冷冻干燥法ZnO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下载:14 浏览:429

赵晨曦 范贺良 彭文然 王俊凯 《传感器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为了探索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对制备ZnO气敏材料的应用价值,采用此方法制备了PVA-Zn(CH3COO)2·2H2O泡沫板状前驱体,再分别以不同温度煅烧前驱体制备了ZnO纳米粉体,并将产物制成旁热式气敏元件。对产物进行XRD、SEM和TG-DSC表征并详细探讨了产物的气敏性能,结果表明纳米ZnO粉体的粒径随着煅烧温度的降低显著缩小,气敏性能显著升高。在500℃煅烧冷冻干燥前驱体得到的ZnO粉体平均粒径为40~100 nm,在工作温度为440℃时对300 ppm乙醇的灵敏度可达51.43。

王庄煤矿综采工作面粉尘综合治理技术实践 下载:53 浏览:369

薛志兴 《煤炭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为了有效降低综采工作面粉尘浓度,改善工作面作业人员工作环境,王庄煤矿通过采取煤层注水、采煤机负压二次降尘、架间挡尘装置、红外线传感技术自动控制综放面喷雾装置、转载运输系统自动喷雾降尘、风流净水喷雾降尘及全程粉尘监测等粉尘综合治理技术,对易产生粉尘的作业过程进行有针对性防范治理,工作面降尘取得明显效果。

带式输送机集中(就地)控制系统改造与应用 下载:53 浏览:370

高宝安 牛允刚 王森 《煤炭技术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KXB-1.5/127矿用隔爆型可编程控制箱单台控制系统在多台带式输送机中的应用,实现了从人工操作到集中就地操作,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投资少,值得在中小型矿井中推广使用。

轨道式巡检机器人系统在伊犁一矿煤炭资源开采中的应用 下载:57 浏览:373

唐松 《煤炭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本文以伊犁一矿煤炭资源开采为例,将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应用于伊犁一矿煤炭资源开采中,显著地降低了运输设备的事故率,提高了运输效率。巡检机器人的应用效果,为伊犁一矿安全生产及巡检机器人在煤矿企业中的推广使用提供借鉴。

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蔚县地面形变监测 下载:73 浏览:483

仝云霄 高井祥 陈宇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7期

摘要: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在城市地表形变监测中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低成本、空间连续监测等优势。以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为研究区域,获取了20景TerraSAR-X影像,分别采用PS-InSAR和SBAS-InSAR两种时序技术得到了蔚县城区2015年6月9日到2016年1月4日期间地面平均沉降速率,结果表明,两种时序InSAR技术监测沉降结果具有很高一致性,而且相关性较高,达到0.9以上,城区中心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地表沉降,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沉降漏斗,沉降速率达到了30mm/a,地下水的严重开采以及建筑物的加速构建是引起该区域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可以为城市地面沉降治理、整体规划等提供参考意义。

三软煤层掘进巷道微震活动特征及围岩破坏分析 下载:55 浏览:367

史登荣 《煤炭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为了解正帮煤业11101三软煤层巷道掘进期间围岩破坏程度及变形特征,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及现场实测的方法,分析了11101巷道掘进期间围岩微震活动特征。研究表明:微震事件在巷道两侧分布为高密度区(0~3m)、中密度区(3~7m)、低密度区(7m以上)三个区域,微震事件主要集中于巷道顶、底板和肩部,微震事件空间分布规律与巷道支护构件受力规律一致。

基于元胞自动机和多智能体系统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研究 下载:74 浏览:479

闵扬海1 邹艳2 王潜心1 饶鹏文1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6期

摘要:
城市人口预测和空间分布模拟是人口社会学、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等领域的热门问题,其在灾害评估、资源配置、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应用广泛。但小尺度人口数据部分缺失的问题经常出现,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模型分辨率的提升仍需进一步研究。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和多智能体的方法,并考虑土地分类和公共设施的位置信息。通过确定元胞属性值,多智能体进行自主移动以确定人口空间分布,继而生成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图。为验证模型模拟结果,对北京市部分街道级行政区人口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生成的人口空间分布模型精度较高,结果可信;该模型对人口空间分布预测精度在街道尺度普遍优于6%,空间分辨率达到30m×30m。同时,提出可结合人口预报数值推定未来数年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经验证,模型所采用的人口预报方法精度和可信度较好。

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表层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空间变异特征 下载:29 浏览:307

吕刚1,2 刘雅卓1 李叶鑫1,3 傅昕阳1 王磊1 《土壤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为加快海州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的水土流失治理进程,同时为同类矿山排土场边坡的有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基于GIS原理,采用地统计学与经典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对排土场边坡表层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排土场边坡表层土壤容重表现为弱变异性,饱和导水率表现为强变异性,毛管孔隙度与砾石含量表现为中等变异;毛管孔隙度的相关距离大于容重、砾石含量和饱和导水率,其在坡面分布上的均一性高于其他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其Co/(Co+C)值介于4.88%15.95%;在排土场边坡不同研究尺度下,同一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相关距离范围变化规律较为一致;容重和砾石含量沿坡长方向从上到下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毛管孔隙度和饱和导水率则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在各个坡位的变异程度不一且差异显著。

巷道承压收敛实测分析与支护参数优化 下载:53 浏览:366

闫蹬杭 《煤炭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为改善巷道支护效果,更好地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对黄陵一号煤矿308工作面回采辅运巷围岩发生的变形破断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巷道变形破坏规律及破坏特点。基于现场观测及分析,对巷道支护参数进行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支护效果。

综掘工作面喷雾降尘技术与应用 下载:51 浏览:368

仝瑞刚 《煤炭技术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为降低综掘工作面煤尘和岩尘对矿山安全高效生产和工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的威胁,本文通过现场实测蒋庄煤矿综掘面粉尘浓度,基于理论分析综掘面产尘机理,模拟井下综掘面风速大小,得到最优类型及喷雾压力,并应用于现场,从而达到有效降低煤矿粉尘浓度的目的。

耐低温捕收剂TA-19在李楼铁矿的研究及应用 下载:54 浏览:298

罗光明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20年12期

摘要:
采用新型耐低温阴离子捕收剂TA-19,对李楼铁矿浮选给矿样进行了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TA-19捕收剂在浮选温度20℃下,可获得精矿品位66.72%,回收率90.64%的指标,与30℃时浮选指标基本一致。TA-19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平均浮选温度20℃条件下,现场可获得浮选精矿品位65.92%,回收率85.63%的指标,同加温浮选指标基本一致,节能降耗效果显著,对企业绿色矿山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庙沟铁矿露天转地下尾矿绿色处置问题初步探讨 下载:24 浏览:222

许雁超1 白桂秋2 张树伟2 董秀艳2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20年12期

摘要:
提出增加二期尾矿库库容、新建尾矿库、覆盖层上方尾砂堆排、尾矿绿色开发利用和优化采矿方法五个方案,对庙沟铁矿尾矿的绿色处置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罗寺沟尾矿库细粒微细粒尾矿堆存技术研究 下载:72 浏览:289

文启付 杜博 王静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20年12期

摘要:
通过对铁山和赵案庄王道行两矿区微细粒、细粒尾矿的矿物组成、沉淀试验和排入罗寺沟尾矿库堆存技术的综合研究,有效解决了干滩坡度、安全超高和最小干滩长度等安全隐患,实现了尾矿库的安全生产运行和回水水质满足选矿要求。

基于先验估计的传播中心溯源算法 下载:67 浏览:408

于欢 张孙贤 刘子昂 王志晓 《人工智能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针对多数信息传播溯源算法未考虑先验估计对溯源的作用和价值,造成溯源检测率较低、错误距离较大等问题,文中利用易感-感染模型(SI)模拟信息在加权网络上的传播过程,提出基于先验估计的传播中心溯源算法.算法综合考虑邻居节点中感染节点和未被感染节点,根据它们的数量关系作为源节点先验估计值,有效弥补现有溯源算法先验估计不足的缺陷.在人工网络和真实网络上的实验表明,文中算法检测率较高、错误距离较小、真实源节点排名精确度较高.

对峨口铁矿边坡工程地质特征稳定性的探讨 下载:26 浏览:313

赵双平1 赵光宇2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20年11期

摘要:
采矿区露天边坡从地形、岩组、构造和褶皱均很复杂,有其自身的特点。根据矿山露天边坡的特点,对峨口铁矿边坡工程开展稳定性分析研究和工程地质调查,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MYQ5067球磨机排矿装置长寿化研究与实践 下载:11 浏览:187

李向前1 闫洪涛1 崔晓峰2 于海胜1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20年10期

摘要:
对球磨机排矿装置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多种耐磨材料进行耐受对比试验实验研究,确定最佳耐磨材料,并改造设计了经济实用型排矿装置,达到长寿化目的。

高速气流破拱清堵技术在某铁矿选矿厂的应用 下载:69 浏览:400

汪加军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20年9期

摘要:
通过对选矿厂原矿仓堵塞不下料的原因分析,提出了高速气流破拱清堵技术改造方案,阐述了方案的具体实施情况,对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应用结果表明:高速气流破拱清堵技术能有效解决原矿仓堵塞不下矿问题,提高原矿仓缓冲能力,均衡调节选矿生产过程,提高选矿厂运行质量和生产效率,为其他选矿厂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依据,应用前景广泛。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