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柱顶隔振的汽机支撑结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下载:64 浏览:469

王立军1,2 韩晓敏2 郝勇2,3 贾吉龙2,3 李岩松2,3 《交叉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以某核电厂工作频率为25Hz,单机容量为1200MW的汽轮发电机组的支撑结构为研究对象。选用空间三点激振的方法对柱顶隔振的汽机支撑结构1/10的缩尺模型进行动力特性试验,测得该支撑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比和振型。分析表明,采用柱顶隔振的措施可以使汽机支撑结构的自振频率明显降低,动力特性相对良好,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试验结果为汽机支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汽轮发电机基础的抗震安全性研究 下载:89 浏览:481

侯瑞航1 周占学1,2 李杨1 袁晓聪1 于爽1 白哲3 《交叉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在大型发电站中,汽轮发电机基础是至关重要的部位,在地震中一旦产生破坏将会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对发电机基础抗震性的研究成了重中之重。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汽轮机基础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按1:10的缩尺比例制作发电机基础模型进行等比例试验,采用拟动力和拟静力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本次试验模拟了基础结构在6度多遇、6度罕遇以及7度罕遇三种地震波下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该基础结构的各项抗震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在上述两种地震作用下该基础结构安全。

循环流化床锅炉风量公式选择及应用 下载:47 浏览:288

孟洛伟 《能源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锅炉风量的准确计量,不仅取决于风量计的设计、制造、安装,还取决于根据锅炉的实际运行工况选取合理的风量计算公式。对通过伯努利方程及理想气体公式推导锅炉风量公式,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特点,选择合理、准确的风量公式,为循环流化床锅炉风量标定、运行提供指导作用,从而减少因风量显示偏差大导致的锅炉厂用电率高、磨损严重、飞灰底渣可燃物高甚至结焦的异常与故障。

基于改进K-means聚类的风光发电场景划分 下载:13 浏览:185

宋学伟1 刘玉瑶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尤其是风力、光伏发电的出力不确定性问题,结合改进后的K-means聚类方法对发电的状态进行场景划分。首先建立风力、光伏发电的不确定性模型,选用合适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拟合;之后结合密度聚类和提出的混合评价函数,对基本的K-means聚类算法进行改进,解决了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和聚类个数难以选取的问题;然后运用改进后的K-means聚类对某地风力、光伏发电场景进行聚类划分,从而将不确定性问题转化成确定性问题。最后通过对场景划分的算例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工程实用性。

基于一次风道加装微油点火装置的节能分析 下载:68 浏览:273

杨建兴 《能源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鉴于某2×660 MW机组新型切圆燃烧锅炉冷态启动时,在锅炉点火至磨煤机启动阶段0号轻柴油消耗量较多、磨煤机启动允许条件中热一次风温度(≥150℃)建立时间长、不能及早投入制粉系统等问题,提出一次风道加装微油点火装置。在锅炉冷态启动初期,运用微油点火加热一次风,可缩短磨煤机入口热一次风温度建立时间,提前启动制粉系统,可降低燃油消耗量,节约机组启动成本。

基于某垃圾发电厂烟气净化技术研究 下载:68 浏览:265

叶江 《能源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垃圾焚烧发电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广泛推广,其对应的烟气排放标准虽愈发严格,但仍未达到欧盟标准,这与我国现阶段的垃圾分类情况与制造水平密切相关。本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某垃圾发电厂针对其自身情况,因地制宜的通过炉排选型、脱硫脱硝工艺、除尘技术的选择等手段,使得自身的烟气排放标准完全达到了欧盟标准。为国内垃圾发电厂的设计选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微电网并离网安全控制策略 下载:41 浏览:437

郭亦宗 郭创新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微电网作为综合能源系统的一大分支,广泛用于分布式电源的就地消纳。而随着冷、热、气等逐渐引入,对微电网安全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微电网的孤岛和并网建模及两运行状态之间的过渡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模型下的控制策略。通过引入合适的虚拟阻抗,有效模拟了同步电抗的特性,保证孤岛运行基本稳定的同时,使得并网至孤岛的切换在该模型下不需要添加额外的控制部分即可完成平滑过渡;针对孤岛至并网的切换,提出了改进型的预同步控制模型,该模型能快速准确地跟踪电网电压幅值、频率以及相位。最后,结合实际算例对所构造的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及其优势。

基于回路分析法的含环网配电网改进潮流算法 下载:21 浏览:229

顾思1 孙晓1 马畅2 陈静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为了提高配电网消纳清洁能源能力,进一步提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配电网合环运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传统前推回代法处理环网潮流时出现不收敛情况,结合回路分析法与前推回代法,提出一种含环网配电网改进潮流算法。通过分解支路电流,对环网分裂点电流进行补偿,改变其不收敛现象,并且通过Matlab进行数据仿真,验证了此算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的H级燃机发电机静态变频启动装置谐波分析 下载:23 浏览:263

胡可嘉1 张军1 张天宇2 高立新3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随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不断发展,发电机容量和参数要求不断提升。H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发电机需具备更为稳定、高效、安全的启动要求。为此,静态变频装置(static frequency converter,SFC)启动技术发展也迎来新的挑战。SFC启动技术精准、灵活、高效控制的同时,产生的谐波分量会对电源系统的电能质量有一定的影响。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H级燃机发电机SFC启动仿真模型,模拟发电机启动过程,观察系统参数变化,分析谐波分量占比。仿真结果显示,采用SFC启动可通过调节输出电流的频率和幅值,柔性提升发电机的转速,发电机启动受冲击小。但SFC内置大量非线性电气元件,会使大量谐波分量涌入系统之中,影响电能质量。因此,提出2种抑制谐波影响的SFC接入优化方案,即增设输入电抗器方案和输入电源改接发电机机端方案。通过仿真模型证实了2种方案都可有效抑制或减少谐波影响,满足电能质量要求。

面向智能发电的数字孪生技术及其应用模式 下载:21 浏览:247

房方 张效宁 梁栋炀 王庆华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发电过程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化建设是推进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结合数字孪生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剖析了智能发电的概念与体系,并给出面向智能发电的数字孪生定义,通过功能映射,构建了智能发电系统的数字孪生架构。提出了在智能发电系统中部署数字孪生技术的一般性方法,对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进行了归纳,分析了应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研究结果可为数字孪生技术在发电领域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

油田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站技术应用 下载:77 浏览:262

李庆 《能源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风、光伏等新能源发电项目兴起,需要火力发电机组做调峰,传统的天然气发电项目因成本问题受到限制,随着分布式能源站技术推广,利用燃气发电机组快速调峰能力,融合新能源发电,多能互补能源供应系统技术得以应用,新能源利用率显著提高。油田天然气资源丰富,风、光能充沛,电网规模容量大,诸多条件决定了油田具备建立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优势。对油田多能互补能源优化利用,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站建设方式,运行调节、能源梯级利用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

火电机组脱硫超低排放运行能耗分析与节能运行展望 下载:24 浏览:264

邱国华1 魏宏鸽2 梁秀进2 李壮2 王丰吉2 朱跃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后,脱硫系统运行能耗大幅增加,脱硫厂用电率平均值为1.40%,折合供电煤耗约为4.4 g/(kW·h)。随着火电企业经营压力加重,超低排放运行时必须同时兼顾节能和减排双重目标。基于此,选取了33台不同工艺(单塔、双塔)的600 MW级机组作为研究对象,从脱硫厂用电率和单位脱硫能耗2方面分析了运行能耗情况,并重点分析了能耗影响因素。最后,从开展能效对标管理、脱硫系统运行优化、关键设备节能改造、浆液品质把控、精细化检修、合理使用脱硫添加剂等角度,对脱硫运行节能进行了展望。

节能降耗技术在电厂锅炉运行中的应用 下载:68 浏览:451

史平 《冶金技术》 2019年3期

摘要:
对电厂锅炉节能降耗现状进行了分析,制定出节能降耗优化改进策略。通过实际应用反馈来看,取得了较好的节能降耗效果。

抽水蓄能发电对直流受端多态频率稳定的影响 下载:24 浏览:263

王作家竺炜 程志勇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为了应对直流受端多态频率稳定问题,利用暂、动、静态频率稳定性的性能指标,即瞬间变化率的倒数、阻尼比和静态偏差量的倒数,研究了有无抽水蓄能发电时等值机惯性时间常数和静特性系数的变化;分析了抽水蓄能发电后对暂、动、静态频率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各状态的性能指标并与之前相比较。最后,搭建模型进行仿真。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抽水蓄能发电提高了直流受端电网的暂、动和静态频率稳定性,算例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结果为抽水蓄能发电对直流受端电网多态频率稳定性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300 MW机组锅炉再热器出口集箱与连接管焊缝裂纹分析及治理 下载:69 浏览:298

翟晓东 《能源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介绍了300 MW机组锅炉再热器出口集箱与连接管焊缝裂纹缺陷情况,分析了裂纹出现的原因,阐述了焊缝裂纹修补和热处理的过程,提出了提高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必要性。

余热综合利用技术在某钢铁企业的应用实例 下载:65 浏览:449

杨飞1,2 马赛1,2 《冶金技术》 2019年3期

摘要:
针对某钢铁企业余热现状,建设一座7.5 MW余热电站用于有效回收利用企业烧结系统余热、白灰窑烟气余热、转炉及竖炉蒸汽。从余热综合利用方案、主要设备参数、工艺系统、主厂房布置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详细介绍了余热综合利用技术在该钢铁企业的应用情况。余热综合利用技术的应用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起变压器突发压力继电器动作跳机的分析 下载:74 浏览:334

陈光伟1 王旭辉2 何刚1 《能源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基于某发电厂#4高厂变突发压力继电器动作,机组故障停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高厂变突发压力继电器密封盖呼吸器处防雨帽长时间缺失,继电器接点受潮起卤,常开动静触头间绝缘被击穿,是机组故障停机的主要原因之一;高厂变突发压力保护定值出口方式由"跳闸"改为"发信"执行不到位,是停机事故发生的又一关键因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全面检查厂内各变压器,旨在杜绝类似事件发生,望能给各发电企业提供参考。

9F级联合循环供热机组停用保护系统设计技术方案研究 下载:31 浏览:308

杨俊1 潘晓磊1 蔡龙海1 张大全2 朱冲1,2 姚勇1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在火力发电厂中,主设备的腐蚀问题会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因此,电厂热力设备在停运期间采取适当的保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针对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机组中余热锅炉的水汽系统,制定了热风+气相缓蚀剂的停运防锈蚀联合保养方法,通过减少设备内部水分,通入带有保护性的气相缓蚀剂来达到保护热力设备的目的。阐述了停用保护系统设计、保养实施过程、保养装置运行操作,为燃机机组停用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必要的参考。实际应用的检验表明,该停用保护技术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保护高效等优点,对于启停频繁的燃机热力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应用 下载:23 浏览:253

郑开云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可应用于火力发电、核能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等多种发电技术领域,作为新型的动力循环系统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汽轮发电机组或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在进入商业化应用之前,需要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技术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优势及其潜在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探讨。通过分析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特点和优势,探索其与化石能源、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余热等各种热源相结合的可行性,提出多种发电系统方案,可为今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商业化应用提供参考。随着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技术不断成熟,设备成本进一步降低,其系统简化、结构紧凑、效率高等优势将更加突显。

水轮机调节系统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 下载:24 浏览:275

周文军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基于麦克劳林展开公式,对水轮机调节系统(hydro-turbine governing system,HTGS)中的非线性项进行近似处理,引入Takagi-Sugeno (TS)模糊控制处理麦克劳林展开式中的非线性项,建立水轮机调节系统的TS模糊模型。基于TS模糊模型以及所定义的目标函数,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水轮机调节系统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器(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er,NMPC)。考虑到水轮机调节系统的约束问题,引入二次规划(quadratic programming,QP),求解系统约束下的最优控制器输出。通过数值模拟评估所设计的基于二次规划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器(quadratic programming-based 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er,QPNMPC)的性能,模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QPNMPC控制器能够有效地控制水轮机调节系统的输出功率,且相比于传统的PID控制器具有一定的优点。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