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修辞结构理论视角的中英政治演说修辞关系对比研究 下载:67 浏览:391

李蕾 《国际科技论坛》 2018年9期

摘要:
自修辞结构理论创立以来,它就作为一个描述性框架被广泛应用于语言学领域中。尽管修辞结构理论已经被先后使用在诗歌、广告、记叙文和议论文等多种语篇类型的分析中,但根据所搜集到的文献显示,少有修辞结构理论被应用于政治演说的分析。本文选取中英政治演说30篇作为语料,运用修辞结构框架分析政治演说的修辞关系分布特点,对比中英文政治演说的修辞结构关系的差异。

基于改进证据理论与健康指数的变压器评估与预测 下载:66 浏览:406

黄治国1 刘雯静2 夏骏1 彭峰华1 曾次玲1 颜献诚1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4期

摘要:
随着基于标准化平台的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D5000)被广泛应用,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将整合电气量与设备检测系统等收集的非电气量。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一次设备,其运行状态对电网能否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根据调度中心多源数据采集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证据理论的变压器状态评估方法,利用调度中心平台的多源数据建立了变压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估结果结合健康指数曲线对其剩余寿命进行预测。以湖南省某变压器采集数据为算例,结合实际情况,证明该变压器综合评价方法能够融合多源信息对变压器状态进行科学评价。

板式楼梯设计中挠度计算探讨 下载:84 浏览:479

刘齐霞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6期

摘要:
考虑板式楼梯梯板为锯齿形变截面板,通过理论推导,得到半理论半经验法和弹性刚度法挠度计算修正公式。进一步根据AT型楼梯挠度计算工程实例,得出楼梯实际挠度可在计算挠度值基础上乘以0.4或者乘以0.0015梯板厚度系数估算,从而在设计时,有效减小楼梯梯板厚度。

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新媒体网络舆情政策化议程设置 下载:53 浏览:406

朱丹妮 《中国新闻传播》 2019年9期

摘要:
自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式,在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被运用最多的是多源流理论。自媒体给参与者政策预选方案设计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大众情绪在自媒体的助推下快速发展,导致焦点事件不断升温,从而加快了政策设置的议程进度,给政策源流带来机会。

加强网络虚假新闻管理 打造绿色健康网络新环境 下载:55 浏览:417

高蒨 林兴发 《中国新闻传播》 2019年9期

摘要:
近日,"中国出口塑料大米"事件在微博中引发激烈探讨。本文以框架理论做基础,以该事件作为研究对象,以《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为内容指导,浅谈国家应当如何加强网络虚假新闻的管理。研究认为造成网络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无外乎以下三点:首先,互联网新闻信息提供商许可审查制度的欠缺导致虚假新闻的产生。其次,新闻的预先审查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虚假新闻肆意传播。再次,监管部门之间合作不到位,导致对虚假新闻监管力度不够。因此国家应当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来打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

运用新闻学理论进行医院品牌宣传的现状与对策 下载:54 浏览:388

吴刚 《中国新闻传播》 2019年8期

摘要:
在我国,很多占主导地位的公立医院宣传工作不是较为完善的,这是诸多因素造成的[1],本文从当前新媒体形势下医院品牌宣传的现状入手,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找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张芝联学术人生初探——写在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之际 下载:82 浏览:450

高毅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正>张芝联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快十年了。先生逝世后,学界一直没有举行任何纪念或追思的活动,似乎是怕搅扰了他的安宁。而就个人的感受而言,我也很偏爱这种安宁,因为说实在的,我总觉得先生并没有走,他一直就在我和他的所有徒子徒孙们的身边,总带着一抹慈祥的微笑注视我们,还不时地和我们说着话,要我们留意这留意那,要我们适当休息一下可以但不可一味偷懒,要我们珍惜这段可遇不可求的宝贵时光把该做的事情不失时

审执分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与路径选择 下载:65 浏览:406

张永红 《争议解决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审执分离体制的构建,要从民事执行的本质出发,以权利救济理论为基础,围绕提高执行效率和规制执行行为设计具体的制度,目的是要在确保权利人实现权利的同时平衡保护义务人的基本人权。如果我们以此作为审执分离改革的基本要求,那么,由法院授权实施型的审执分离体制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诉讼标的概念之厘清、转化与过度扩大危险之防止 下载:68 浏览:381

刘明生 《争议解决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民事诉讼诉讼标的之概念如何界定,将深深影响诉讼标的特定之方式、法院阐明义务之形态、是否违反重复起诉禁止之要求、是否构成客观诉之合并、是否构成客观诉之变更与追加,并影响既判力客观范围之大小,其为民事诉讼法甚为重要之课题。本论文主要乃在探讨相关重要之诉讼标的理论学说,其次评析相关理论之优、缺点,并分别区分不同之具体案例类型,来比较与分析不同诉讼标的理论运用之状况。本论文主要在厘清民事诉讼诉讼标的之概念,探讨有无从旧诉讼标的理论转化为两个构成要素理论之必要性,并提示民事诉讼诉讼标的概念过度扩大界定之危险性。本文之目的乃在使现今民事诉讼诉讼标的之概念更加明确化,勾勒出未来民事诉讼诉讼标的概念在发展上之方向,并凸显未来诉讼标的理论发展上过度扩大诉讼标的概念之危险性。

220 kV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分析 下载:97 浏览:501

马慧卓1 胡文平1 宋楠2 李晓军1 杜晓东1 胡雪凯1 张蕊1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5期

摘要:
基于河北省南部电网220 kV电网理论线损计算结果,分析220 kV电网的线路损耗、变压器损耗等各项损耗的构成,并通过与上一年220 kV电网各项损耗的对比,指出了220 kV电网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降损措施。

网络文学发展与批评及理论的互动关系 下载:56 浏览:383

卢健 《中国新闻传播》 2018年9期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形式逐渐发展和传播开来,并通过互联网传播的高效性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在网络文学发展中如何处理与批评及理论之间的关系,是影响网络文学长效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对网络文学的相关概念以及网络文学发展与批评和理论的关系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当下网络文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立网络文学发展与批评及理论良性互动关系的策略。旨在通过本文的分析,促进网络文学及理论的发展进步,在批评中使网络文学实现长效的发展。

再探代位执行程序的理论基础——从代位执行的执行依据及其正当性展开 下载:65 浏览:392

刘文勇 《争议解决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代位执行虽以债务人的债权为执行标的,但其又指向的是第三人的责任财产。代位执行程序的目标主要在于提高执行效率、迅速实现债权人权利的,这是其具有正当性基础的重要支撑。此外,代位执行程序的正当性也来源于第三人相应的程序保障和对第三人的执行依据——执行法院的强制执行裁定。执行法院的强制执行裁定与原生效法律文书是密切相关的,对第三人的强制执行也是整个对债务人强制执行程序的一部分。完善代位执行程序与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的衔接,将最大化的发挥两个制度所具有的功能。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建构 下载:63 浏览:458

姜保忠1,2 潘巧慧2 《争议解决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和我国现行法律的基本精神,也是检察机关的职责所在。我国已有的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的成功经验和域外地区的立法及实践,为我国建立该项制度提供了参考价值。因此,我国适合建立检察机关民事公诉制度。这需要通过立法进行明确规定,并对民事公诉案件的范围进行合理规范,同时检察机关也应积极承担其民事公诉的职责。在此基础上,结合民事公诉案件的性质厘清此类案件的一些具体问题,以期为我国检察机提起民事公诉提供些许作用。

基于云模型和盲数的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下载:95 浏览:514

王秋莎1 李泉2 肖华3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3期

摘要:
针对采用可靠性数据均值和负荷最大值对常规输电系统可靠性进行评估时,由于实际的可靠性数据和负荷具有不确定性,导致评估不准确的问题,提出采用云模型理论处理可靠性数据的不确定性,采用盲数理论处理负荷的不确定性的方法。通过算例分析证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评估能够得到每个负荷区间下云模型表示的可靠性指标,与常规可靠性评估的方法相比,提供的信息量更大,能反映可靠性指标的不确定性。

基于5W理论的广西高校校园体育赛事推广现状及优化建议 下载:33 浏览:231

覃莹莹1 邓艳香1 何静芳1 薛崴月1 肖程伟2 伍小羽1 王雪冰1 《体育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运用内容分析、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从传播学的5W理论切入,探究广西高校校园体育赛事在推广主体、内容、媒介、受众、效果上的特征及影响赛事发展的因素。主要结论:高校校园体育赛事推广主体各部门协调不完善;推广内容不够全面,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各推广媒介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明显;推广受众参与及热情程度随年级的增长而递减;新媒体线上互动效果欠佳。建议:加强PGC推广主体管理建设;加强推广内容创新、合理增加体育人文精神报道比例;加强传播媒介的特色化建设;通过创新赛事举办形式,加强体育意识教育等提高受众参与热情;提升赛事报道内容质量及媒介发言人的新闻素养,人性化互动内容。

生态位视角下企业创新生态圈形成机理研究 下载:62 浏览:397

周全1,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11期

摘要:
基于生态位理论,从生态位势能、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适宜度等方面来解析企业创新生态圈的形成机理,并结合长安汽车公司创新生态圈形成的案例,揭示出创新主体聚合、要素流动、战略协同对创新生态圈形成的作用,为我国企业的创新生态圈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

外部环境动态性对创业团队创新影响及机制的理论探讨 下载:50 浏览:416

邓晓 王颖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9期

摘要:
从创业团队成员对动荡环境的反应入手,尝试对创业团队成员如何应对动态的环境并影响创业团队创新的过程进行理论探讨。运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不确定性降低理论来阐释动态团队环境对创业团队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及对我国创业团队的观察发现,团队环境动态性可以激发创业团队成员主动与其他成员的沟通和观点分享行为,进而促进创业团队创新。而创业团队成员是否有机会参与团队决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创业团队成员对环境的反应与团队创新之间的关系。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职“芙蓉工匠”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下载:28 浏览:419

贺晶晶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12期

摘要:
通过调研分析湖南省"芙蓉工匠"人才培养现状,发现存在人才培养对接区域产业经济需求不足、"芙蓉工匠"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深度不够、"双师型"教师队伍内涵建设需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基于协同理论视角,从构建校企多元协同的组织保障机制、校企"芙蓉工匠"人才培养参与过程机制、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教师队伍协同建设机制四个方面进行"芙蓉工匠"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以期提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工匠型人才培养质量。

区域创新系统组织结构演化研究 下载:60 浏览:435

苏屹1,2 李忠婷1 李丹1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7期

摘要:
通过构建松散耦合理论映像的N-M矩阵,提出区域创新系统4种组织结构类型,即紧密耦合性型、松散耦合型、非系统(无组织结构)以及离散非耦合型。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分析,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组织结构的演化规律,通过定性的方法将其发展分为萌芽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3个阶段,并概括了各个阶段的特征。

认知视角下的职业技能大赛选手心理调适研究 下载:26 浏览:319

唐经薇 刘晓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10期

摘要:
基于现有研究,从职业技能大赛选手的心理调适内涵、心理调适作用机制等方面,构建职业技能大赛选手心理调适框架,阐述影响选手心理波动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调适路径。心理调适实施过程要注意区分不同竞赛阶段选手的认知评价,从赛前、赛中和赛后三个阶段入手,根据不同阶段选手的具体心理需求,使用适当的心理调适方法,从而更好地解决选手已有的心理问题,提升心理技能。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