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高频共振预探测多脉冲激光测距方法 下载:50 浏览:426

黄民双1 马鹏1,2 刘晓晨1,2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在无合作目标激光测距中,提出了一种高频共振预探测和多脉冲相关处理对远目标距离进行高精度测量的技术方案.脉冲回波光电流信号经高频共振预探测电路进行放大滤波处理并转换为包含高精度定时特征点的高信噪比的双极性衰减振荡脉冲信号;之后利用多脉冲相关处理构造出的新脉冲函数进一步改善其信噪比.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最小可探测光脉冲电流仅为17 nA,与直接探测脉冲方法相比信噪比可提高60倍;在回波光电流脉冲峰值1:10000的动态范围内,走离误差小于0.1 ps.根据此原理研制出了脉冲激光测距仪,仪器在激光发射平均功率约为1 mW时,无合作目标测程大于2000 m,在1.5—300 m范围内测距精度达到±(3 mm+2 ppm),远目标测距精度为±(10 mm+10 ppm).该测距仪系统已用于全站仪产品中.

基于连续时间广义预测校正的水下非线性追踪博弈控制 下载:53 浏览:430

程瑞锋1 刘卫东1,2 高立娥1,2 康智强3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针对复杂环境下的追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时间广义预测校正的水下非线性追踪博弈控制算法.利用连续时间广义预测对目标机动偏离趋势进行在线预测补偿校正,将机动目标紧缩于最大捕获概率扇面之内,同时引入零效控制参数和连续时间广义预测校正算法,解决了微分对策动态博弈剩余时间难于估计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将算法应用于水下非线性追踪博弈的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兼顾了控制约束与干扰抑制性能,能够实时有效地对抗初始偏差和随机扰动,不仅具有良好的导引效果,而且有效提高了系统对环境干扰的鲁棒性.

分数阶双稳系统中的非周期振动共振 下载:51 浏览:329

杨建华1,2,3 马强4 吴呈锦1 刘后广1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在受二进制非周期信号和周期方波信号激励的分数阶双稳系统中,研究了非周期振动共振问题,用于微弱非周期信号的检测和增强.当非周期信号脉宽较大时,系统为小参数,通过调节周期方波信号的幅值,能够实现非周期振动共振.当非周期信号脉宽较小时,分别通过变尺度法和二次采样法实现了非周期振动共振.使用变尺度法,得到的大参数等价系统能够匹配任意小的非周期信号脉宽,其中变尺度系数是该方法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选择的关键参数.使用二次采样法,二次采样后得到的非周期信号具有较大的脉宽,能够匹配原先的小参数系统,其中二次采样频率比是该方法使用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这两种方法虽然实现非周期振动共振的物理过程不同,但能够达到相同的效果.系统阶数对振动共振产生影响,随着阶数的增大,发生最佳振动共振时所需要的辅助信号幅值变大,同时系统输出的最佳时间序列与输入非周期信号之间的相似性增强.

浅析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中的无线数据传输应用 下载:78 浏览:383

祁雅静 《数据与科学》 2020年10期

摘要:
高速公路,是国家满足人民交通需求而在特定线路上建设的公路,其设定速度通常较高,机电系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这一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机电系统的使用水平,促进高速公路运营水平的升级,促进智能化高速公路的实现。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机电通信系统中存在的不足,简要介绍了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组成和目标功能,随后提出了几种实际场景下无线数据传输应用的具体方法。

高职院校政府会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载:31 浏览:312

李富芝 《当代市场营销》 2020年1期

摘要:
2019年初,新政府会计制度在高校落地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作为国家财政体制改革下的新生产物,它的应用和实施尚未有实践范例可参考。在教育部、财政部"双高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实施之际,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作支撑。为此文章选取高职院校会计核算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其在政府会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高职院校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提供参考。

基于熔融盐加热的甲烷蒸汽重整制氢反应器的熵产生率和氢气产率分析 下载:24 浏览:267

李鹏蕾1 陈林根2,3 夏少军2,3 张磊1 王超1 冯辉君2,3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太阳能热化学储能能够有效解决太阳能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在工业甲烷蒸汽重整反应器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基于熔融盐加热的甲烷蒸汽重整反应器(steam methane reforming reactor heated by molten salt,MS-SMRR)模型,得到了MS-SMRR的设计参数,并分析了MS-SMRR的几何参数和操作参数对氢气产率和总熵产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氢气产率一定时,逆流参考反应器比顺流参考反应器的总熵产生率低,且消耗的熔融盐少;增大熔融盐进口温度和减小反应混合物进口压力能够显著提高MS-SMRR的氢气产率。研究结果对实际MS-SMRR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过共析钢高速线材生产工艺浅析 下载:68 浏览:383

方轶琉 高正源 孙鹏飞 白万金 《冶金技术》 2018年11期

摘要:
过共析钢高速线材被广泛用于巨型结构、混凝土轨枕,预应力钢丝等领域。通过从钢坯质量控制、轧制控制和冷却控制三个方面对过共析钢高速线材生产工艺进行了浅析,为生产出优异的过共析钢高速线材提供了思路。

基于NSGA-Ⅱ算法的变温热源内可逆简单MCBC的性能优化 下载:24 浏览:263

唐晨琪1 陈林根2,3 王文华1 冯辉君2,3 夏少军2,3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基于前人所建立的变温热源内可逆简单等温加热修正的闭式布雷顿循环(modified closed Brayton cycle,MCBC)模型,分析了压气机压比等参数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分别以无因次功率和无因次生态学函数为优化目标,以压比和各个换热器的热导率分配为优化变量,对变温热源内可逆简单MCBC进行单目标优化。最后基于NSGA-Ⅱ算法,以无因次功率、热效率和无因次生态学函数为优化目标,以压比和各个换热器的热导率分配为优化变量,对变温热源内可逆简单MCBC进行多目标优化,并分析了相关参数的灵敏度。结果表明:常规燃烧室(regular combustion chamber,RCC)和收敛型燃烧室(converging combustion chamber,CCC)外侧流体的入口温比对单目标优化结果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关系;与单目标优化得到的结果相比,多目标优化得到的最优解对应的偏差指数更小,其中通过香农熵决策得到的偏差指数最小;优化变量变化±10%对最优无因次功率、最优热效率、最优无因次生态学函数及其对应的等温压降比的影响很小,其变化范围均不超过5%。

聚合物注塑成型充模阶段流动取向分子机理研究 下载:87 浏览:489

喻选 辛勇 《新材料》 2018年4期

摘要:
以聚碳酸酯(PC)为研究材料,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对三维周期性边界条件下PC流动取向过程中分子链团迁移性能和形态演化进行了研究,与实验结果对比得到充模流动阶段聚合物分子链团的流动取向机制。分子链团均方位移表明流动取向过程实质上是分子链团的空间构象协调变形的结果,虽然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分子链团均方位移迅速增大、非键合能急剧减小,但分子链基本分子结构却仍然保持不变。同时,在取向过程中无规缠绕的分子链团一方面由于剪切拉伸作用沿流动方向排布,另一方面分子链团之间因发生解缠结而趋于相互分散。注塑实验结果表明,制品双折射率随注射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并沿流动方向递减,且取向方向上的拉伸性能随取向度的增加也有所提高,这与模拟结果中聚合物分子链取向机理一致。

综合录井仪电导率传感器现场检定装置设计 下载:20 浏览:459

刘开绪1 吴春梅1 马骏驰1 郝健2 王冰茜3 《传感器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综合录井仪电导率传感器是钻井液电导率参数检测的重要元件,为了适应海外钻井、外围钻井及连续快速钻井的需要,对传感器进行法定时限内现场检定尤其必要。基于电导率传感器电涡流检测原理,利用0.01级ZX32型交直流标准电阻箱作为标准源,以其接入穿过传感器感应环内闭合回路的电阻值代替钻井液电导率,利用STC89C52单片机设计了标准电阻值显示录入表,配套的上位机软件控制MSP430单片机系统以实现标准电阻值和电导率传感器输出电流值数据的接收,上位机完成检定数据的处理,并给出检定结论,设计的检定装置达到1.0级的指标,由于装置体积小,上位机与测试装置之间采用WiFi无线连接,装置非常适合现场应用。

基于视觉的环形密封件在线检测 下载:14 浏览:439

宋薇 陈兴 沈林勇 《传感器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为了对生产线上的密封件进行尺寸检测,从而剔除不合格的产品,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在线检测系统。检测对象为环形圈和薄型垫片。当密封件在传送带上运动到相机正下方时,采用多传感器多工位的检测方案,反馈给相机自动采集信号,相机采集到图像后通过模板匹配截取兴趣区域、阈值分割、轮廓提取、最小二乘法拟合等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对密封件的尺寸测量。不合格的产品通过气动装置分拣剔除。实验结果表明,环形圈的检测精度为0.1 mm,薄型垫片的检测精度为0.5 mm,检测时间小于0.75 s。该视觉检测系统达到了在线对密封件进行尺寸检测的要求。

机电自动控制中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分析 下载:52 浏览:342

袁健 《数据与科学》 2019年8期

摘要:
当前,我们正处于信息社会,无时不刻在获取信息。在机电自动控制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研发传感器及相关技术,正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获取途径,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显得特别重要。

基于视觉的环形密封件在线检测 下载:10 浏览:433

宋薇 陈兴 沈林勇 《传感器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为了对生产线上的密封件进行尺寸检测,从而剔除不合格的产品,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在线检测系统。检测对象为环形圈和薄型垫片。当密封件在传送带上运动到相机正下方时,采用多传感器多工位的检测方案,反馈给相机自动采集信号,相机采集到图像后通过模板匹配截取兴趣区域、阈值分割、轮廓提取、最小二乘法拟合等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对密封件的尺寸测量。不合格的产品通过气动装置分拣剔除。实验结果表明,环形圈的检测精度为0.1 mm,薄型垫片的检测精度为0.5 mm,检测时间小于0.75 s。该视觉检测系统达到了在线对密封件进行尺寸检测的要求。

基于LabVIEW与IMAQ Vision的智能插装系统 下载:12 浏览:425

周龙福1 刘超2,3 《传感器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针对人工插装撑簧圈效率低、一致性差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连接器撑簧圈智能插装技术。首先,采用IMAQ Vision视觉模块获取工件图像,利用二值化实现图像特征与背景的分离;然后,采用Remove函数去除大量小斑点和边界目标干扰,利用形态学闭操作实现插孔细小沟壑的填充,结合几何匹配实现工件特征主键角度计算;最后,通过Particle Analysis函数计算任意芯数孔位坐标以实现撑簧圈的智能插装。现场采用5种规格工件进行插装测试,结果显示撑簧圈完全正确插入插孔中,合格率达到100%,实现了撑簧圈的智能插装。

现代高速公路机电通信系统新技术分析 下载:67 浏览:355

张亢 《数据与科学》 2019年6期

摘要:
现代高速公路建设在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网络等多元发展的态势背景下日新月异,作为建设高速公路的重要支持系统,机电通信的作用非常巨大,在某种程度上大大提升了高速公路的建设与运营效率。因此,加强对这一系统在新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机电通信系统在整个高速公路中的收费站、监控点都有专门设置,为高速公路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和交通作用。本文主要对该方面的新技术进行了研究,希望为以后同行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依据。

空时域混合差分法在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检测与定位研究 下载:12 浏览:415

王红1 徐学武1 赵克2 陶辉1 潘家栋1 《传感器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在对光纤光栅传感器检测与定位时,因偏振衰弱影响,传感器定位准确率下降,故提出一种基于空时域混合差分的检测定位法。分别在空间域和时间域对光纤中返回的光强进行差分处理,并在空间域和时间域分别设置相应的光强检测阈值,可提高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定位准确率。并在光纤长度为100 m、空间分辨率为1 m的实验条件下进行了多次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与现有时域、空域差分检测定位法相比,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定位准确率得到了提高,具有实用价值。

浅谈新能源汽车维修的关键技术 下载:66 浏览:314

郑荻1 罗雯雯2 《能源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从而推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然而,由于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发展时间还较短,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工作还得加以改进,维修人员必须结合新能源汽车的不同故障类型,合理采用新能源汽车维修关键技术,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整体维修水平。文中将进一步对新能源汽车维修的关键技术展开分析与探讨。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考核方案研究 下载:89 浏览:495

周广惠1 郎振红2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基于信息技术构建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线下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并归纳总结知识点,线上网络教学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本文介绍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考核方案的设计方法,探析了高职院校课程线上线下考核方案的成绩分配、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作业"实施考核、线上线下考核方案的执行流程,以及评分要求。

基于微纳压印的柔性PDMS薄膜传感器设计 下载:15 浏览:406

高孔超 黄尧 吴大鸣 范晓静 苏逢春 许红 《传感器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利用性能优异的PDMS薄膜制备的新型柔性传感器柔性好、重复度高,可适应复杂曲面,其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采用PDMS薄膜为柔性基底,填充导电材料碳纤维制备传感元件,使用微纳压印的方法制备V槽形微结构把灵敏度提高到3.5 kPa-1;并总结出柔性PDMS薄膜传感器的制备方案,为柔性PDMS传感器的制备提供参考;最后按照实验设计对PDMS薄膜传感器的性能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用于金属裂缝检测和测量的微带天线传感器 下载:13 浏览:429

康文芳1,2 董和磊1,2 刘龙飞3 李焕1,2 卫凯龙1,2 王鑫1,2 《传感器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文中基于微带天线辐射原理设计了用于金属裂缝检测和表征的传感器。传感器实质是由一个金属谐振腔制成,金属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对传感器的辐射贴片和金属地的电特性极其敏感。把被测金属结构当作传感器的金属地,金属结构的裂缝扩展导致了传感器谐振频率的偏移。因此,通过读取传感器谐振频率的偏移量来检测和表征金属裂缝。从传感器辐射贴片的两个方向对金属裂缝进行了测试,通过实验测试发现:当金属裂缝沿辐射贴片宽度方向存在时,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是18 MHz/mm,当裂缝沿辐射贴片长度方向存在时,传感器的检查灵敏度是27.5 MHz/mm。传感器由耐高温的氧化铝和金属银浆料制成,因此可以应用到一些高温、高压恶劣环境下。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