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深度序列翻译模型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 下载:95 浏览:418

任文龙 许刚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智能用电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能量监测,其关键技术是非侵入式负荷分解,为了提高居民负荷分解的准确性,将序列翻译模型应用到非侵入式负荷分解之中。首先确定电器在不同模式的运行功率,同时将电器的运行模式进行组合编码,将所有电器的运行状态用一个状态码进行表示。其次,考虑电器运行过程中的时间关联关系,结合序列翻译模型理论,将待分解的信号与电器的状态码在序列翻译模型上进行映射训练,同时运用Dropout技术和稀疏化技术对模型进行优化以确定较优的网络参数。构建的序列翻译模型综合应用了电器运行模式的时间尺度信息与信号幅值特性,将待分解的能量翻译为状态码,从而实现负荷能量的分解。最后,利用公开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较高的能量分解准确率。

数据驱动下的虚拟同步发电机等效建模 下载:76 浏览:449

杨斌 杜文娟 王海风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为了适应电力电子化发展的趋势,同时在建模时考虑电力电子逆变器的高频开关状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short-termmemory,LSTM)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数据驱动建模方法。通过简化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机理模型,着重关注各电气量之间的数据映射关系,构建基于LSTM网络的数据驱动模型,实现了由当前时刻电气量预测下一时刻输出的动态建模。为了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搭建仿真模型,对比了不同神经网络方法以及理论方法的差异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反映虚拟同步机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动态特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泛化性,为电力电子化建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思路。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示范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下载:63 浏览:369

危日光1 刘中良1 李聪2 高建强2 《建筑技术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将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与土壤源热泵相结合,在某四合院搭建了一种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示范系统,并为该系统冬季供暖制定了运行模式及运行策略。在供暖期内对系统全天运行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全天平均性能系数COPall随太阳能的贡献比例fsc升高而增大;随地热能对热负荷的贡献比例fsc升高而减小;随电能对热负荷的贡献比例fe升高而减小。太阳能对热负荷的贡献比例fsc集中在0.6左右。

面向智能园区多产消者能量管理的对等模型(P2P)建模与优化运行 下载:74 浏览:484

吴界辰 艾欣 胡俊杰 吴洲洋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可交易能源系统基于市场运行机制可以充分发挥产消者的资源灵活性,并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针对含光伏(photovoltaic,PV)出力、储能装置(energystorage system,ESS)、电动汽车(electricvehicle,EV)以及空调(heatingventilatingandairconditioning,HVAC)资源的多个产消者组成的智能园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产消者资源灵活性进行整合与量化并根据交易流向进行解耦。其次,为确保园区交互平台中参与用户的信息安全,实现园区内电能共享、就地消纳,提出了基于次梯度法的成本最小化算法及其分布式凸优化运行框架。优化子问题可以通过有限的信息交互迭代收敛于全局最优解,实现产消者之间的P2P(peer-to-peer)电能交易。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考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的电力流规划方法 下载:69 浏览:446

孙珂1 赵鹏飞2 韩晓男1 孙英云2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可再生能源接入比例的不断增加给包括电力流规划在内的电力系统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电力流规划必须考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提出了负荷水平模式的概念,对不同负荷水平出现时间和频度进行了分析,进而根据历史数据给出相应负荷水平下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出力的概率统计性特征及相应场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社会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电力流规划模型,并采用了负荷水平模式+概率场景的方法来处理不同负荷水平下的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可有效缩减不确定性的概率空间,提高了规划的精度和可靠性。最后利用某区域电网算例对所提模型进行了验证,并与现有主流不确定性规划方法进行了对比,仿真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华北地区雾霾产生的原因和分析预报 下载:77 浏览:420

黄永利 《地球科学探索》 2019年4期

摘要:
工业现代化的发展通常伴随着工业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华北地区作为我国传统的工业源地之一,自我国工业现代化开始就深受工业污染的困扰。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工业需求量的增长,华北地区的工业产值不断提高,重工业发展迅速,使得原本的环境问题更为恶化。其中空气污染尤为严重,已经影响到了我国华北地区的居民健康问题,严重威胁着华夏民族的生存环境。因此,本文将从地形、环境、化学成因、污染源等方面对雾霾的成因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雾霾治理提供参考。

含虚拟惯性控制的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分析 下载:95 浏览:504

朱晓荣 孟凡奇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为分析不同类型虚拟惯性控制对直流微电网产生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各电源与负载侧换流器的小信号模型,并分析了电网与蓄电池侧换流器在应用不同虚拟惯性控制时,其换流器端口的动态响应特性以及阻抗特性。其次,考虑到多换流器交互引起的稳定性问题,建立直流微电网的等效阻抗模型,根据阻抗匹配准则,分析了在不同控制模式下控制器与系统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根据稳定性以及动态特性分析可得出,在蓄电池侧换流器应用虚拟发电机型惯性控制可以使系统获得更好的动态特性与稳定边界。最后在Matlab时域仿真与RT-LAB实时仿真平台上分别建立了直流微电网仿真模型,并对相关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

直流电力分组传输技术研究综述与展望 下载:80 浏览:437

李保罡1 晏彬洋1 董若南1 孔凡伟2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在可再生能源大范围渗透,传统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变的大趋势之下,传统的电力系统设备已经难以满足未来电网实现能量多向流动、功率流主动调控、电能精准供应的要求,难以适应未来电力市场化的需求。在此背景下,电力分组化技术和电力包调度系统应运而生,其不但可以利用电力分组化的手段实现对电力的精准定量供应,电力包路由器更能实现对网络功率流的主动管理及调控。全面介绍了电力包及其调度系统的相关原理及关键设备结构。总结了包括直流配电网构建、供电控制以及电力包传输策略3个方面的现有研究成果,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模型架构和未来研究方案等。最后对相关研究的难点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以及展望。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冻雨过程的模拟及其产生的可能机制 下载:78 浏览:289

柳贵钧 王飞 沈晗 冯向阳 张伟 《气候变化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为了探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冻雨过程产生的可能机制,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风云2号E星(FY-2E)的云顶亮温(Black Body Temperature,TBB)逐小时资料及风云3号A星(FY-3A)反演的云顶高度日平均资料做为检验依据,使用美国非静力中尺度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对2013年1月31日发生在首都机场附近地区的一次冻雨过程进行模拟,得出以下结论:1)模拟结果中的云顶温度与FY-2E的TBB逐小时资料对应较好:此次冻雨过程,整个降水云系云顶温度在0-6°C之间,模拟结果水成物的垂直分布也得到了较好的印证;通过FY-3A反演的云顶高度日平均资料的检验,证明此次冻雨过程的云高基本维持在3 km左右,而且云微物理固态项的含量少。2)云顶温度、云顶高度实况与模式模拟表明此次过程是一次典型的暖雨机制冻雨,这说明产生北方冻雨的可能机制并不单一,冰相机制与暖雨机制可以同时存在。

考虑多重不确定性和备用互济的含风电互联电力系统分散协调调度方法 下载:86 浏览:439

黄瀚燕 周明 李庚银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针对含风电互联电力系统优化运行问题,提出考虑风电预测误差、负荷预测误差,和发电机、联络线故障多重不确定性,支持联络线备用互济决策的安全约束分散协调调度模型和方法。首先综合考虑风速预测误差和风电机组强迫停运,得到风电场出力概率模型;然后通过改进机组停运容量概率表,在考虑机组故障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考虑风电和负荷不确定性的备用需求;最后建立考虑多重不确定性和备用互济的安全约束分散协调调度模型,采用随机–鲁棒的优化框架,实现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在决策过程中的处理,设计双层目标级联分析算法实现对联络线功率和备用互济的分散协调调度。通过对2区78节点和2区236节点进行算例分析,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互联互备模式的经济性。

直驱风电场场网/场内振荡现象及抑制方法 下载:81 浏览:496

苏田宇 杜文娟 王海风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在直驱风电场并网电力系统闭环模型及各子系统开环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开环模式谐振理论解释了直驱风电场出现场网/场内振荡模式的机理。同时,为了抑制直驱风电场中场网/场内振荡模式,提出直驱风电场双层阻尼控制方案,即风电场层阻尼控制主要抑制场网振荡模式,风机层阻尼控制主要抑制场内振荡模式,阻尼控制参数采用全局搜索算法协调整定,共同提升直驱风电场并网系统的阻尼。最后对直驱风电场并网电力系统进行了模态分析和非线性仿真分析,验证了直驱风电场双层阻尼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二次调频建模与控制策略 下载:91 浏览:509

李家壮 艾欣 胡俊杰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风电等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接入电网,使得电网的频率控制问题变得日益复杂。大量且分散的电动汽车通过集中式控制聚合在一起,具有提供频率调节服务的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根据电动汽车的快速响应特性和能量受到约束的特点,通过巴特沃斯滤波器将调频信号分解,将其中的高频分量分配于电动汽车承担,同时电动汽车根据电池荷电状态按比例分配调节功率。通过单区域系统调频模型仿真,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表明该策略能够发挥电动汽车的快速响应特点,对抑制频率偏差有显著作用。

±500kV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单极接地故障健全极母线过电压产生机理 下载:87 浏览:494

赵翠宇 齐磊 陈宁 崔翔 马江江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为实现我国间歇式清洁能源大规模、远距离消纳,服务低碳奥运,国家电网公司拟在张北建设±500 kV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是世界上首个具有网络特性的直流电网工程,且与以往工程不同的突出特点是采用架空线构成金属回线网络。建立了基于实际拓扑结构的过电压仿真模型,仿真了直流电网不同位置发生单极接地故障时各换流站的母线过电压水平,发现存在健全极过电压比故障极过电压更大的特殊现象。根据实际物理意义对健全极过电压进行分解,并分析影响程度,得出产生健全极过电压的根本原因是中性点电位抬升的结论;基于金属回线网络的电路结构,研究了接地极电阻、金属回线限流电抗器参数对中性点电位抬升的影响程度,为其他工程的绝缘配合提供理论指导。

基于电压变化率故障检测的高压直流断路器保护策略 下载:71 浏览:479

李威1,2 吴学光1,2 常彬3 刘栋4 邹乐1,2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快速检测故障并准确实现故障隔离是柔性直流电网的基本运行要求。为提高直流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以典型的4端口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为研究对象,针对工程中应用的高压直流断路器提出了一种就近检测电压变化率(rateofchange of voltage,ROCOV)的高压直流电网保护控制策略,通过对保护原理的分析提出了保护所需要的故障判据,并给出了动作阈值的整定方法。此外在目前的直流电网保护策略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针对易发生保护误动的情况具体地提出了抗扰动的方法和区分区内区外故障的控制策略,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4端口柔性直流输电模型,对不同的工况和故障进行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以及保护动作的选择性、可靠性和速动性,并证明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和抗过渡电阻的能力。

埋地管道回填施工研究进展 下载:42 浏览:300

刘益良1,2 李宗杰2 白力改2 《航空航天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埋地管道是社会运行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埋地管道不仅为城市中的居民提供重要的生活物资、排放废弃物,而且为工业生产与发展提供资源和能量。埋地管道由于要穿越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并且具有隐蔽性,若回填施工质量存在缺陷,管道易发生变形、泄漏等灾害事故,影响管道运营的安全,因此,对埋地管道可靠性与经济耐久性的要求较高。本文将重点介绍回填工序、回填压实度等施工技术要点,并对泡沫轻质土、泡沫轻质混凝土、可控性低强度材料、土工合成材料等新型管沟回填材料进行讨论,为今后埋地管道回填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双馈风机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抑制策略研究 下载:96 浏览:505

高本锋 胡韵婷 李忍 姚磊 赵书强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双馈风电场经串补输电系统存在换流器控制与串联电容之间的次同步振荡问题,即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其振荡特性受系统运行工况的影响。当系统运行工况变化时,现有抑制措施可能不再适用。为解决该问题,从双馈风机发生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的机理出发,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双馈风机抑制策略:用自抗扰控制器替换转子侧有功内环比例积分控制环节,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次同步扰动进行实时估计并反馈补偿,从而有效抑制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在PSCAD/EMTDC中搭建基于某实际风电场的仿真模型,分析该控制策略的运行特性。通过与比例积分控制对比,验证自抗扰控制具有良好的暂稳态运行特性;通过与现有附加阻尼控制对比,表明自抗扰控制可以实现风电场不同运行工况下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的有效抑制;该方法参数整定简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研究 下载:75 浏览:442

安鹏 《地球科学探索》 2019年2期

摘要:
介绍了目前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常用三类分析方法,对每类方法进行了梳理,并对一些常用方法的适用条件及其优缺点进行阐述,多种不同的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也为不同条件的边坡提供了多样的分析方法。

以天然气作辅助燃料的垃圾电厂焚烧车间电气防爆安全问题探讨 下载:55 浏览:425

胡海金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针对以天然气作辅助燃料的垃圾电厂焚烧炉主厂房电气设计中存在的垃圾焚烧车间是否属于爆炸危险区域及燃气用气安全的争议问题,结合规范,提出技术观点供业内参考。垃圾焚烧车间属于非爆炸危险区域而不必电气防爆设计,但设计中应考虑用气安全保障措施的可靠性等。

提高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策略探讨 下载:79 浏览:486

廖漓文 《地球科学探索》 2019年2期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与经济进步,我国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水污染问题的出现,造成我国出现用水困难现象,所以应有效控制水污染问题,保证水质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本文分析了影响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期望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计及多个独立运营商的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低碳经济调度 下载:84 浏览:446

史佳琪1 胡浩2 张建华1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在全球各国推行节能减排政策的激励下,低碳型综合能源系统将成为未来能源结构转型的发展方向。考虑各子区域由不同的能源供应商负责运营的实际场景,首先提出了一种含多个能源集线器的综合能源系统基本框架,分析了不同主体的运行特性和运行约束,并引入了交替方向乘子法,构建了计及CO2排放水平的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日前低碳经济调度模型。最后运用实际数据进行仿真,从各个子区域能源集线器的供能注入功率和储能设备调度结果、低碳减排经济性惩罚对系统的作用以及分布式算法的有效性3个方面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求解方法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