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结局及舒适度的影响 下载:98 浏览:975

刘莉 马思齐 马小琴 2024年10期

摘要:
通过研究急诊护理路径的优化对中风病人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住院的48例中风病人按照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即接受常规急救护理的对照组和实施优化护理路径的研究组,各组24人。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结果和舒适度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治疗效果和舒适度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中风病人实施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病人的舒适性。

人性化护理联合心理诱导在烧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87 浏览:924

韩艳阳 孟冬梅 2024年10期

摘要:
探讨人性化护理与心理疏导相结合对烧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烧伤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疏导,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应用 Barthel指数健康状态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两组患者Barthe指数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指数显著增高(P<0.05);干预后,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P<0.05),总体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地提高烧伤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患者的满意度。

优质护理及治疗性沟通在烧伤科中的应用意义 下载:86 浏览:900

董小芹 李丽娜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质量的护理和治疗性沟通在烧伤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烧伤科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从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共选择80名病人,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另一组是观察组,对比分析他们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烧伤科护理工作中运用优质护理和治疗性沟通服务,可以有效地改善护理品质,改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根因分析法在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89 浏览:936

马国霞 马荣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评价根因分析法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作用。方法:以2021年193名住院病人为对照组,以2022年24例住院病人为观察组,采用根因分析法对其进行管理,找出病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和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整改前、整改后的不良事件报告率和发生率。结果:实施根因分析法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而报告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根源分析方法能有效地减少不良护理反应,提高了报告率,是一种有效的保证,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方法。

延续性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转出ICU后的应用研究 下载:92 浏览:941

谢飞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转出ICU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84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延续性护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进程、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及护理满意度来评估延续性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恢复进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促进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转出ICU后的康复进程,降低家属的迁移应激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和康复的影响分析 下载:276 浏览:3008

​许海燕 胡晓丽 2021年12期

摘要: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及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阳性、阴性症状量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及满意度。 结果:两组护理前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比较(P>0.05),优质护理服务组护理后PANSS和BPR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优质护理服务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烧伤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 下载:94 浏览:971

罗菁 张智芳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病人康复阶段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帮助病人早日康复。方法:选择40例严重烧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23例和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根据患者康复过程中出现的高危因素,采取有效护理评估具体措施。结论:观察组患者心理特征、锻炼方法模式、瘢痕组织专业知识、整形知识掌握情况及基础独立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度烧伤病人进行康复治疗,同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帮助其克服不良情绪,早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拔火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下载:269 浏览:2704

仝静 惠艳 2021年11期

摘要: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性疾病,目前治疗尚无特效疗法,笔者自2005 年至2015 年来采用拔火罐治疗本病疗效显著,无感染及后遗症,现报告如下。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心理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288 浏览:3142

​许海燕 胡晓丽 2021年10期

摘要:
分析心理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82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1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并作为对照组,另4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康复护理,纳入研究组。护理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护理前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康复护理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它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而且能提高临床疗效。

延伸康复护理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 下载:263 浏览:2738

李淑萍 王娟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延伸康复护理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延伸康复护理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以及患者护理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完全依从性和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延伸康复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降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实现患者依从性的有效提升,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进行相应的临床推广和应用。

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 下载:259 浏览:2787

​王娟 李淑萍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来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增加使用功能训练康复护理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后髋关节评分及患者身体质量综合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通过表格分析研究发现,实现组患者术后半个月、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患者髋关节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多项身体质量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功能训练康复护理方法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高患者的髋关节评分,提高患者身体质量综合评分,保障患者的早日康复,应用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术期中的应用 下载:307 浏览:2923

​李淑萍 王娟 2021年9期

摘要: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来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的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及手术后髋关节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手术前VAS评分为6.76±1.80,术后1周VAS评分为3.26±0.87,术后一月VAS评分为1.12±0.24,手术前髋关节评分为43.46±6.08,术后1周髋关节评分为66.16±4.68,术后一月髋关节评分为85.40±4.84。实验组患者手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手术后髋关节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术期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降低患者的VAS评分,实现患者髋关节功能活动度评分的有效提升,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107 浏览:1178

刘玉霞 许静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8月-2022年12月住院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病儿68名,选用随机数表法使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名,对照组给与基础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袋鼠式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2周、1月龄神经发育状况、出生后40天的身体发育状况以及营养不良状况。结果:2组新生儿出生后1个月在行为表现、被动技能肌、主动性肌力、原始反射与一般反射面层面,均较2周时进一步提高,而且在同一个周期内,观察组的被动肌力、主动性肌力、原始反射与一般反射面都比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观察组40天以后的体重下降、身高增长速度和宝宝头围增涨都要比对照组大(P<0.05);观察组整体的缺乏营养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总结:袋鼠式护理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中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非常明显促进儿童中枢神经生长发育,提升儿童体质,降低缺乏营养的产生,是一类非常值得临床中推广方法。

护理质量管理在健康体检中心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93 浏览:1101

刘卫玲 尹晓梅 段玉琼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健康体检中心工作中实施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22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体检中心接受的未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的体检者180名为对照组,并以2022年7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期间接收的体检者180名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和其他指标。结果:通过对不良事件的分析,我们发现,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观察组体检者的满意程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中心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后,体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满意度提高较多。

前馈控制在呼吸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101 浏览:1077

魏娟娟 桑广娟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前馈控制进行呼吸科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方法:通过对呼吸科病人和科室特征的调查,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应用前馈管理后,专业处理和护理工作的成效得到了加强,护理质量考核的总分有了显著的提高,病人的满意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降低了护理纠纷。结论:对护理工作进行前馈管理,可以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改善护理工作,对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静脉留置针在心内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下载:84 浏览:1000

杨晶晶 解玉霞 2024年3期

摘要:
主要对安全静脉留置针的结构特点进行了介绍以及安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使用方法,对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患者、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心梗患者、介入治疗患者等不同患者展开了临床应用及护理工作。针对静脉采血、特殊药物的输注等临床应用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使用安全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痛苦,为临床用药和抢救效率提供了保障,也改善了护理质量,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医护人员面对穿刺带来的伤害以及血液被污染的状况产生,增强了护士的工作安全可靠性,减少了职业危险系数。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措施 下载:89 浏览:988

方娟 王艳玲 周豹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及并发症防治。方法: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60例重度创伤性休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在同一时间内,在本院收治的重度创伤性休克患者中,选取60例重度创伤性休克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急诊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急救护理模式在重症创伤性休克患者中应用,能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综合急救模式。

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104 浏览:1100

金文娇 王娇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对神经外科介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分析与讨论。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9月期间,本院神经外科住院的50名病人,均接受过神经外科介入手术的围术期护理。结果:50例病人均能较好地接受相应的围术期护理要求,而且也取得满意的疗效,有效率达100%。结论:切实、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以将病人的并发症降低到最小,同时降低死亡率,从根本上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和手术治疗后血管痉挛的护理观察 下载:90 浏览:1026

卢雪敏 马倩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和探讨介入性栓塞术后颅内动脉瘤术血管痉挛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住院的60例颅内动脉瘤病人,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综合护理,然后对两组病人的血管痉挛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4例出现动脉痉挛,占13.33%(4/30);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动脉痉挛,发生率3.33%(1/30)。两组之间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t=3.857, P<0.05)。护理满意度调查: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介入性颅内动脉瘤病人进行全面的护理,可以减少术后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烧伤科患者易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管理体会 下载:95 浏览:1022

张智芳 董小芹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烧伤科病人常见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制定出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临床工作的仔细分析,查阅相关资料,查找导致感染的原因,然后制定护理措施。结果:烧伤病人的易发因素主要有病室因素、医源性因素、烧伤因素和呼吸系统因素。通过健全制度、规范护理程序、加强病区工作人员的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等,可以有效地防止这些容易感染的因素,从而减少烧伤病人的感染率,让他们早日康复,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的目的。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