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母羊不同阶段营养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及提高措施 下载:14 浏览:420

张莉晨1 刘文远2 《当代畜牧兽医》 2019年1期

摘要:
母羊在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营养来满足其自身的需求,这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非常大。本文将从排卵期、妊娠期和哺乳期对母羊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进行详细的介绍。

铌微合金化高强抗震钢筋的生产实践 下载:65 浏览:448

王培培1,2 《冶金技术》 2019年4期

摘要:
介绍了陕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应用铌微合金化技术生产HRB400E高强抗震钢筋的生产情况。经检验,该工艺生产的产品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完全满足国家最新标准要求,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宝鸡金渭湖景区水绵防控经验浅谈 下载:44 浏览:348

高俊杰 权新芳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生态景观管理对创建文明城市有着重要意义,为探索有效的管护方法,本文以宝鸡市金渭湖为例,介绍了景区水面管理的难点,从分析水绵的形成原因及危害入手,提出了化学防治、人工打捞、水体调解、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水绵治理方法,总结出多年景观水域水体污染治理的工作实践,并提出水绵防控措施。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探析 下载:79 浏览:495

雷磊1 万昊1 魏金祥2 胡克志3 白晓春1 丁德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2期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增加,电网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输电线路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剧增,而输电线路建设将不可避免地扰动原地貌、破坏沿途地表土壤和植被,造成一定的人为水土流失。在分析梳理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危害,总结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提出开展该类工程水土保持各环节主要工作内容及方法,为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实现"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送电线路"目标奠定基础,为后期同类项目规划设计、建设施工、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声场中空化气泡的耦合振动及形状不稳定性的研究 下载:51 浏览:376

马艳1,2 林书玉1 徐洁1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计算了两个具有非球形扰动的气泡所组成系统的能量,并基于Lagrange方程得到了有声相互作用的非球形气泡的动力学方程和形状稳定性方程,研究了声场中非球形气泡间相互作用力对非球形气泡的形状不稳定性和气泡形状模态振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声场中具有非球形扰动的气泡之间的耦合方式有两种:形状耦合模式和径向耦合模式,气泡之间的耦合方式取决于气泡形状扰动模态.由形状耦合及径向耦合产生的气泡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够改变单个气泡的形状不稳定及形状模态振幅,具体影响因素取决于声场驱动条件、气泡形状模态、相邻气泡的初始半径.

生产建设项目集中区水土保持动态监管初探——以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动态监管为例 下载:76 浏览:487

马红斌1 张宇龙2 祁永新2 李雄飞3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12期

摘要:
随着国家"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涉及区域生态保护的责任越来越重,社会关注和影响度越来越高,给生产建设项目集中区水土保持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监管方式和手段难以满足"保护优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要求,已成为水土保持改革发展的短板和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以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组织实施的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动态监管项目为例,对照动态监管目标,梳理了生产建设项目动态监管工作的任务与内容,分析了实际工作中的工作流程与技术路线,总结了生产建设项目集中区水土保持动态监管工作经验,探讨了存在问题与下一步工作重点方向与技术环节,为全面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动态监管的任务,提高区域水土保持动态监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提供借鉴。

低维钙钛矿:兼具高效率和稳定性的新型太阳能电池光吸收层候选材料 下载:89 浏览:467

陈皓然1 夏英东1 陈永华1 黄维1,2,3 《新材料》 2018年4期

摘要:
使用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作为光吸收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自进入人们的视野以来,其制备工艺和器件结构不断得到优化,短短几年内效率取得了非常可观的增长。与此同时,这种基于三维钙钛矿材料的电池的缺点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材料的不稳定性,严重阻碍了其发展。低维钙钛矿材料具有有机胺层与无机层(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晶体)之间相互交替的低维(层状)结构,其中被有机胺隔开的独立钙钛矿层中八面体的层数n越小,钙钛矿越接近二维结构。相比传统三维钙钛矿结构,低维钙钛矿材料应用于光伏器件具有两大优势:(1)耐湿性、光热稳定性大大增强;(2)可以通过改变n和插入的有机胺的种类来实现光学及电学性质的可调性。然而,低维钙钛矿具有较大的光学带隙,有机胺的引入降低了载流子迁移率,导致低维钙钛矿电池的效率明显低于三维钙钛矿电池。因此,近三年来除研究钙钛矿层数对材料性质和器件性能的影响外,研究者们主要从选择合适的有机胺和优化薄膜制备工艺方面不断尝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充分发挥低维钙钛矿稳定性优势的同时大幅提升了器件效率。目前,低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由2014年的4.37%跃升至13.7%。在较高效率的低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已取得成功应用的有机胺类包括苯乙胺(PEA)、正丁胺(n-BA)、异丁胺(iso-BA)、聚乙烯亚胺(PEI)等。其中PEA应用得最早;n-BA是运用在目前为止最高效的低维钙钛矿电池中的有机胺;而PEI插层形成的低维钙钛矿拥有相对更小的光学带隙和更高的耐湿性,但载流子的传输会受到更大的限制。低维钙钛矿薄膜的制备起初主要采用简单的一步旋涂法,但此法所得的低维钙钛矿平行于基底生长,器件效率很低。近两年的研究工作将基底预热、浸泡、反溶剂滴加等手段引入到钙钛矿旋涂工艺中,实现了低维钙钛矿优先垂直基底生长,为突破低效率瓶颈提供了可能。此外,以三维钙钛矿为基础,以有机胺为添加剂,制得的二维和三维混合的钙钛矿结构,也可以实现器件效率和稳定性的双提升。本文归纳了低维钙钛矿光伏器件的研究进展,分别对低维钙钛矿的分子结构、插入的有机胺的选择、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方法等进行介绍,分析了低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面临的问题并展望其前景,以期为制备稳定和环境友好的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提供参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陕西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下载:57 浏览:424

刘鸿浩1 李朋林2 《当代市场营销》 2019年4期

摘要: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分析了陕西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因,深入剖析了制约陕西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因素,结论表明:产能过剩严重、财务风险加大、经营成本过高和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因素阻碍了陕西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陕西煤炭产业要顺利实现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供给侧改革的力度,下大力气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的力度,从根本上提高整个产业的创新水平与技术效率,以实现煤炭产业创新发展和新旧动能的转换。

基于MVC模式的高校公共教室预定系统设计 下载:92 浏览:513

李秀明1,2 武怀生1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针对高等学校公共教室供需双方日益加重的矛盾而造成资源浪费的现状,结合高校教学业务需求,充分参考其他管理信息的功能和设计思想,设计和开发高校教室预订系统。本文分析了高效教室管理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并形成逻辑模型,基于MVC模式的架构,应用ASP/ACCESS设计并实现了教室预订系统。本系统涵盖教室管理前后台管理控制功能及相应的数据统计和报表功能,满足了高等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资源的科学管理。文章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和架构阐述了系统开发流程,为中小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浅谈空调系统冷凝水回收利用技术 下载:64 浏览:314

曹振华 《能源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文中简要介绍了目前空调冷凝水作为水资源和直接利用其冷量的两种途径进行回收利用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介绍可发现,空调冷凝水的回收利用技术不仅可以防止污水的直接外排,而且更能节约紧张的水资源,其技术发展前景可观。

基于非结构有限元的带地形海洋可控源电磁法二维Occam反演 下载:64 浏览:455

肖俊1 叶益信1 薛海军2,3 艾正敏1 杜家明1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7期

摘要:
基于非结构三角形网格的自适应有限元正演模拟,对带地形海洋可控源电磁法(MCSEM)二维Occam反演算法进行了研究。该算法正演采用基于非结构网格的自适应有限元法,能用较少的单元剖分精确地模拟复杂起伏地形和构造模型。反演运用基于高斯牛顿法改进的快速Occam算法,能快速地搜索拉格朗日乘子、减少模型的搜索量。对二维海洋油气藏模型进行了反演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能稳定收敛到真实模型附近,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通过对带地形模型的反演,讨论了起伏地形下海洋可控源电磁场二维反演效果,为准确解释MCSEM数据提供了参考。

关于山区高速公路控制测量网建立方法的探究 下载:62 浏览:438

屈文强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10期

摘要:
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特别是在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山区,需要借助控制测量网进行详细的勘测设计。但是,在山区高速公路控制测量网构建时,往往面临着高等级的平面以及高程控制点分布不均匀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在现实操作中,因地形复杂多变,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程测量作为高速公路控制测量网构建的核心环节,可以联合测量高等级控制点以建立逐级的平面控制测量网和高程测量网,从而达到高速公路规范设计标准要求,基于此,对控制测量网的建立方法进行了探究。

初论西安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 下载:87 浏览:495

吕薛锋1 董丽娟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5期

摘要:
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减轻城市内涝灾害、拦蓄地表径流补给地下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西安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措施主要有减少河流、渠道、地面等的混凝土硬化率,推广柔性治水、透水地面铺装等;植物措施主要有因地制宜选用乔灌草藤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建设下凹式绿地,恢复、建设城市湿地等;临时措施主要包括临时拦挡、临时排水沟、临时密目网苫盖、彩条篷布苫盖、沉沙池、洒水抑尘等。

Halbach阵列核磁共振多相流传感器参数优化与仿真 下载:15 浏览:411

李利品 童美帅 袁景峰 《传感器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基于核磁共振的多相流测量,能有效克服传统多相流测量方法的局限性,是目前多相流研究领域的新方向。文中基于永磁阵列磁场理论,以磁通密度和均匀性为参数优化目标,采用COMSOL有限元软件进行Halbach磁体传感器的设计与仿真。仿真和理论分析表明,永磁源内外径比、组装块数、磁性材料是影响Halbach磁体性能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2″油管的核磁共振多相流测量,优化和设计Halbach阵列参数,最终形成了性能优越、适用于2″油管的Halbach阵列传感器,解决了核磁共振多相流动态在线测量的重要技术问题。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宝鸡市农田土壤养分影响因子分析 下载:52 浏览:300

胡贵贵1,2 杨联安1,2 封涌涛3徐 瑾昊1,2 任丽1,2 李新尧1,2 李亚丽1,2 《土壤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为分析陕西省宝鸡市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选取土地利用类型、成土母质、土壤类型、高程、坡度、坡向、年均降水量、年均气温8种影响因子,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各因子对土壤有机质(SOM)、有效磷(AP)、速效钾(AK)、全氮(TN)养分空间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成SOM空间变异主要三因子分别为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类型、年均气温;AP与AK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成土母质、高程、土地利用方式;对TN解释力较大的三因子为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即各因子对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原因的解释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气温变化对TN和SOM影响较大,高程是对4种土壤养分解释力较强的地形因子。交互探测器探测结果表明:两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对养分的解释力均强于单因子,地形因子与其他因子交互之后解释力显著增强。影响因子与养分之间主要作用方式为双协同作用和非线性协同作用。随着高程的变化,4种养分含量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此外,通过与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地理探测器可以得到与之一致的因子重要性排序,适用于该区域土壤养分的研究。

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的社团检测算法 下载:86 浏览:492

孙韩林1,2 马素刚1,2 王忠民1,2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复杂网络的社团结构分析可抽象为一个优化问题,用进化算法求解。进化类算法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把问题的候选解编码到进化个体中。本文将索引局部邻接表示法用于社团检测进化算法的个体表示,把社团结构分析转化为一个整数优化问题。在该个体表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的社团检测算法。在一组合成网络和真实网络上验证了算法性能,并与两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典型社团检测进化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网络社团结构较为清晰时,基于差分进化的算法检测到的社团结构具有更好的质量。

陕北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区土壤酶活性研究 下载:60 浏览:319

赵满兴1,2 余光美1 白二磊1 刘慧1 曹阳阳1 《土壤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为了解陕北黄土高原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田间试验的方法,以陕北黄土高原恢复19年的杏树林、沙棘林、刺槐林和草地为研究对象,以农田土壤为对照,研究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层和季节对土壤蔗糖酶、脲酶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并对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在不同人工林草地间均达到显著水平。杏树林蔗糖酶活性最高(71.15 mg g-124 h-1),沙棘林脲酶活性最高(52.29mg g-124 h-1),刺槐林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3.33 ml g-1h-1)。随着土层加深,人工林草地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均显著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则表现为0~10 cm最低,10~20 cm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蔗糖酶、脲酶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差异,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夏季最高,脲酶冬季最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是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其他各因子的影响相对较弱;蔗糖酶、脲酶与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呈正相关关系,过氧化氢酶与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呈负相关关系。土壤酶活性是表征植被恢复区土壤生物特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基于SCADA数据的风机叶片结冰检测方法 下载:21 浏览:236

李宁波1 闫涛1 李乃鹏1 孔德同2 刘庆超2 雷亚国1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针对工作在寒冷地区的风机易出现的叶片结冰现象,提出一种基于SCADA数据的风机叶片结冰检测方法。根据叶片结冰会增大发电机的功率损耗,选择风速与网侧有功功率2个变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技术构造对叶片结冰敏感的风速与网侧有功功率在非主成分方向投影特征,通过选择最优阈值使逻辑回归分类器适用于不平衡分类,可以实现风机叶片结冰检测自动化与智能化。通过中国工业大数据创新竞赛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ArcGIS在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下载:94 浏览:499

李长保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1期

摘要:
随着国家对水土保持投资的不断增长和将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全面纳入水利工程进行管理,对小流域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水平、减轻设计劳动强度、提高设计效率,并同时满足水土保持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必须推进地理信息系统相关软件和微片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加快小流域规划设计制图从CAD向GIS迁移。以ArcGIS10为例,介绍了GIS在小流域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环境管理成熟度研究 下载:56 浏览:367

罗霞 杨林 余晓钟 张男楠 《天然气进展》 2019年8期

摘要:
为了探究油气勘探开发项目复杂环境因素间相互影响反馈的关系,衡量项目环境管理能力的高低,通过分析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环境特点,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自然5个方面,借鉴OPM3模型,建立起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及5个等级的环境管理成熟度模型,并采用专家投票及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确定评价指标值及各指标的权重,借助Super Decision软件对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环境管理成熟度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①各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反馈关系,其中技术和自然环境管理能力对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②项目实例的环境管理成熟处于规范级,要实现向精益级提升,还需加强环境的重视及管理,运用信息化、量化管理手段,提高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成功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