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品牌危机与品牌绩效——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探索 下载:51 浏览:430

周光1 余明阳1 薛可2 赵袁军3 《管理与科学》 2019年10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品牌危机的不断涌现,品牌危机已经成为时下非常热门的话题,尤其在互联网情境下,品牌危机类型更加多元,形式更加复杂。众所周知,企业和消费者是品牌危机中两个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两者的行为也深刻影响着企业的品牌绩效。为了探索这种影响,从关联度视角出发,基于报刊文章,采用扎根理论将品牌危机划分为高关联度品牌危机(产品/服务伤害型和理念伤害型)和低关联度品牌危机(道德型和环境型)。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品牌危机对品牌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发现,产品/服务伤害型品牌危机和道德型品牌危机对品牌绩效存在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企业回应(速度、态度和程度)对主效应起到调节作用,公众不认可度对主效应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系统地界定了品牌危机关联度,刻画品牌危机的影响机理,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也为后期研究提供了参考。

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先进技术综述 下载:255 浏览:272

张俊博1 金旭1 刘忠彦1 车德勇1 隋军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热力发电厂余热资源丰富,且存在锅炉烟气排入大气环境导致的"白羽"现象。为此,国内外学者对烟气余热利用展开了大量研究,其中吸收式热泵作为余热驱动的能级提升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区域集中供热和供冷领域。针对目前余热回收领域中应用的回热、多效、多级和压缩–吸收复合的吸收式热泵技术进行综述,并提出一种由双级吸收热泵、升温型压缩吸收耦合热泵和三级烟气换热器组成的烟气余热全热回收系统。该系统基于烟气余热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将烟气由145℃降为40℃以下,同时制取70℃以上的一次热网供暖热水,有效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白羽"现象的产生。

浅析新疆伊犁河流域50余年降水时空分布 下载:87 浏览:467

杨昕馨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本文利用1960—2013年伊犁河流域6个气象站点的降水数据,采用线性回归、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和Mann-Kendall突变性检验等方法,分析了流域50余年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来看,在0.05显著性水平上,除春季降水呈现明显减小趋势外(-6.23mm/10a),其他季节和全年降水量的变化均不明显。EOF分解结果显示:全年和四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存在总体一致型和东南——西北区域反位相型的分布类型。

中国环境治理困境的挑战与策略分析——基于环境投资的内生机制 下载:24 浏览:274

余红辉1,2 《当代管理》 2019年4期

摘要: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污染物排放最多的经济体之一,我国当前面临发展经济的迫切需求和治理环境的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建立我国的经济-能源-环境综合评估模型,在满足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约束下,研究我国最优的环保投资路径及其对环境污染物的最优控制效果。研究结果显示: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污染物排放,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些排放物的增长速率会相对减缓;其次,在环境约束目标下,我国最优环保投资占GDP水平的比例路径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最后,中国的经济增长虽然会造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等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但是随着环保投资和气候投资的增加,这些污染物排放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此外,基于以上结论,本文给出三点具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

生物质直燃电厂余热在农业中的应用 下载:25 浏览:272

任少辉1 胡晓炜2 胡灿2 赵渊2 李跃峰1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生物质直燃电厂能够清洁集中利用生物质能。降低电厂排烟温度,充分利用电厂余热将有效提高生物质能的利用效率或为电厂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生物质直燃电厂在农村区域的特点,探讨将电厂烟气余热充分应用到农业中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因地制宜地将生物质直燃电厂余热应用于生活供热、种植、养殖等农业领域,将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

高参数垃圾焚烧余热锅炉技术问题分析 下载:84 浏览:377

欧阳升 《能源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文中主要分析了高参数垃圾焚烧余热锅炉技术面临的问题,包括高温腐蚀、水循环、锅炉积灰、再热循环,并比较了高参数和中参数垃圾焚烧工艺的经济性。

高炉经济炉料冶炼分析 下载:54 浏览:479

钱堃 《冶金技术》 2018年6期

摘要:
结合新钢11号高炉的生产实践,探索并深入研究高炉经济炉料的冶炼过程,从而总结出适应经济炉料的冶炼方式。通过分析其特点,采取了控制合适的炉腹煤气指数、合理的煤气流分布以及低硅冶炼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了高炉的稳定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危机品牌应对策略与危机类型对竞争品牌信任的影响研究 下载:86 浏览:371

余明阳1 陈晶晶1 薛可2 《管理与科学》 2019年6期

摘要:
重点考察了品牌的危机应对策略和危机类型对同行业其他竞争品牌的消费者信任的交互影响。研究采取实验法检验假设,结果显示,危机品牌的应对策略对竞争品牌信任的影响受到危机类型的调节,在能力型危机下,危机品牌采取道歉策略比否认或辩解策略带来更高的竞争品牌信任,而在道德型危机下,三种策略对竞争品牌的消费者信任影响无显著差别。研究还发现,消费者感知品牌差异对危机品牌道歉策略的效应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从多品牌危机溢出的角度加深对品牌危机应对策略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指导。

热等离子体医疗废物处理系统的节能分析 下载:85 浏览:314

王杏延 廷琪 赵磊磊 戴玉伟 《能源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文中通过对热等离子体医疗废物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利用蓄热式换热器回收其烟气余热用以预热垃圾、气化剂,从而达到节能减排、降低等离子体炬电耗的目的。综合考虑回转式预热器内的换热方式,建立了一维传热模型,归纳了能量守恒方程式及对流、导热、辐射换热系数。结合实验数据计算得到了预热器内垃圾物料经预热获得的总热量及各部分热量占总传热量的百分比。结果表明,利用烟气余热预热医疗垃圾会减少17%~28. 8%的等离子体炬电耗。

热等离子体医疗废物处理系统的节能分析 下载:61 浏览:305

王杏延 廷琪 赵磊磊 戴玉伟 《能源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文中通过对热等离子体医疗废物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利用蓄热式换热器回收其烟气余热用以预热垃圾、气化剂,从而达到节能减排、降低等离子体炬电耗的目的。综合考虑回转式预热器内的换热方式,建立了一维传热模型,归纳了能量守恒方程式及对流、导热、辐射换热系数。结合实验数据计算得到了预热器内垃圾物料经预热获得的总热量及各部分热量占总传热量的百分比。结果表明,利用烟气余热预热医疗垃圾会减少17%~28. 8%的等离子体炬电耗。

铼在镍基高温合金中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 下载:86 浏览:441

丁青青 余倩 李吉学 张泽 《新材料》 2018年2期

摘要: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因其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抗热腐蚀性能成为航空发动机中不可替代的涡轮叶片材料,少量稀有元素铼(Re)能大幅提高镍基高温合金的承温能力和力学性能,这一现象被称为"铼效应"。近几十年来,铼效应的强化机理备受关注,简要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铼元素在高温合金中分布特征的研究进展及对应的铼强化机理,并展望了镍基高温合金中铼效应的研究趋势及挑战。

不同说服意图下抢雷策略对消费者品牌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下载:44 浏览:228

李林芷 余明阳 《管理与科学》 2019年3期

摘要:
有关品牌危机修复的现有研究侧重于危机信息被第三方曝光后企业被动应对的修复效果,较少关注企业在危机发生前自我揭露危机信息(即抢雷策略)产生的修复效果。鉴于此,主要研究抢雷策略对消费者品牌购买意愿的影响,并考察了危机说服意图对抢雷策略修复效果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相对于不抢雷,当企业采取抢雷策略时,消费者感知品牌可信度会提高,进而增强消费者品牌购买意愿;(2)当企业的说服意图是隐性的(VS.显性的)时,抢雷策略会导致更强的品牌购买意愿。

低温热源有机工质带叶片盘式透平设计及性能分析 下载:43 浏览:452

陈曦 张燕平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Tesla盘式透平是一种以流体边界层摩擦力带动转子旋转的非传统透平,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质适应性好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低品位热源余热回收系统。但由于其特有的做功方式,盘式透平的运行转矩与效率均远低于常规透平形式,这也是制约其商业应用的主要因素。在传统盘式透平的相邻盘片间增加导流叶片,并针对增加叶片后的透平结构进行了数学建模以及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验证。CFD验证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计算流体通道内的流体速度场、压力场分布,并能够预测透平效率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趋势。针对余热回收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系统,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使用不同有机工质进行计算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使用不同种类工质做功时,增加叶片均可以大幅提升盘式透平转矩与效率。

四川盆地二叠系火成岩元素录井岩性识别方法 下载:54 浏览:505

杨琳1 张宇2 刘达贵1 余杭航2 张纪智2 陈丹1 曾立1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为了解决录井现场火成岩的岩性识别难题,以四川盆地二叠系火成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火成岩的岩性特征和元素录井特征,结合测井、薄片、区域地质认识等资料,提出了可以应用元素录井技术开展火成岩岩性识别方法研究的观点。研究结果表明:①应用元素录井技术分析认为四川盆地二叠系主要为基性、超基性火成岩,整体偏碱性;②应用元素录井资料建立的火成岩岩性识别图版能有效识别碎屑岩、碳酸盐岩、火成岩等不同类型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③单井实践印证了岩性解释图版的可靠性。结论认为:①根据TAS图版研究表明,元素录井技术与常规岩石化学分析技术关于火成岩的岩性认识一致,说明元素录井技术能够正确反映火成岩的化学成分;②四川盆地二叠系火成岩元素录井岩性识别图版能有效划分中二叠统茅口组石灰岩、上二叠统龙潭组碎屑岩和不同类型的火成岩,不同岩性在图版中的位置实质是不同矿物的元素特征反映:③图版法的本质是一种概率统计方法,目前建立的图版仅有两口井作为分析点,随着火成岩完钻井的增加图版也应该随之更新和完善。

火电厂烟气余热利用现状与展望 下载:42 浏览:438

李允超1 赵大周2 刘博2 张贺2 马洪涛2 田鑫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火电厂烟气余热深度利用可有效提高电厂的热经济性。对国内外几种余热利用方式进行了综述,包括常规余热利用方式和几种新型余热利用方案如换热器分级布置、旁路烟道技术和热泵技术等。对不同余热利用方式的节能效果进行了详尽对比分析,认为常规低温省煤器烟气余热利用方案回收的热量较为有限,分级余热利用可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旁路烟道技术排挤了更高级别抽汽而更具经济性,而热泵技术能进一步利用废热提升能量品质。

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利用技术方案研究 下载:11 浏览:129

王秀红1,2 盛伟1 刘全山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超临界电站锅炉排烟热损失量很大,对锅炉尾部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可以有效提高电厂的热经济性,减少煤耗,降低环境污染。目前火电厂最广泛提高烟气余热利用效率的方式是加装低温省煤器装置。对某超临界机组锅炉余热利用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不同低温省煤器布置方案,提出采用双级低温省煤器回收电站锅炉余热利用技术方案,即采用低温烟气与低加凝结水换热技术、前置式空气预热器与低温省煤器组合的能源梯级利用方式,实现最优节能及最佳投资收益。

融合CNN和LDA的短文本分类研究 下载:86 浏览:493

张小川 余林峰 桑瑞婷 张宜浩 《软件工程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应用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文本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神经网络输入矩阵只提取词粒度层面的词向量矩阵,忽略了文本粒度层面整体语义特征的表达,导致文本特征表示不充分,影响分类准确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结合word2vec和LDA主题模型的文本表示矩阵,结合词义特征和语义特征,输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文本分类,以丰富池化层特征,达到精确分类的效果。对本文提出模型进行文本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相比传统特征输入的卷积神经网络文本分类,在F度量值上取得一定程度的提升。

产品市场竞争、董事会结构变化与盈余管理 下载:57 浏览:247

姚宏 贾娓 郝小玉 王丽杰 《当代管理》 2018年9期

摘要:
本文基于竞争理论与公司治理理论,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3年的经验数据,考察了董事会结构变化对产品市场竞争和盈余管理两者关系的当期及滞后影响效应。结果发现:信息观下的掠夺风险效应会诱发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且盈余管理程度随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引入"董事会结构变化"这一调节变量后,则发现其对产品市场竞争诱发盈余管理的程度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能够跨期持续,彰显了董事会治理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有效的董事会治理、不断完善的董事会结构以及有序的外部市场竞争,对于提高公司的盈余报告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冗余CAN通信的智能集成供液控制系统 下载:15 浏览:443

赵康康 《传感器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设计了一种基于CAN通信技术的综采智能集成供液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CAN通信冗余的系统设计方法,详述了此系统通信结构的工作原理。基于ARM7内核芯片,完成了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采用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开发了一套智能化集成供液控制系统软件,并使用柔性化设计,使系统满足工程应用中的多样化需求。经实验测试,基于冗余CAN通信的集成供液控制系统鲁棒性好、可靠性高,符合设计要求。控制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多个煤矿,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

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技术探讨 下载:66 浏览:344

余冯坚 陈凯 《能源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气候变暖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倡节能降耗,各行业重视能源的利用率,纷纷引进低能耗低污染的先进设备,而加强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技术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文中论述了热能与动力工程发展情况,分析了节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