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 下载:91 浏览:505

王英1 孙文1,2 唐仁衡1 肖方明1 黄玲1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以商品化纳米硅粉和沥青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热解法制得Si@C复合物.将Si@C复合物和人造石墨混合,制得Si@C/G硅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Si@C复合物和Si@C/G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硅碳复合材料中Si@C复合物和石墨的质量比为15∶85时,在100mA/g的恒电流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695.4 mAh/g,首次库仑效率为86.1%,循环80周后容量仍有596.6mAh/g.

2050铝锂合金厚板的断裂韧性及微观组织 下载:85 浏览:506

陆丁丁1 李劲风1 蔡文鑫1 游文2 张敏2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2050铝锂合金厚板150℃T8态时效时不同方向的拉伸性能、断裂韧性及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效的进行,2050铝锂合金厚板强度逐渐升高,伸长率和断裂韧性逐渐降低;时效至30h时,合金达到时效峰值,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598MPa,568 MPa,9.6%;继续延长时效时间,合金的拉伸性能和断裂韧性均趋于稳定.T1相和θ′相的析出有利于合金强度的提高,但T1相的长大易导致应力集中和微孔形成,从而降低合金的断裂韧性.该合金在L-T方向(轧向)的拉伸性能明显优于T-L(横向)和S-L(厚向)两个方向,且断裂韧性存在明显的方向依赖性.在时效各阶段,合金的断裂韧性值在L-T,T-L,S-L三个方向上依次降低;合金晶界在L-T方向的数量较少且裂纹扩展无方向性,断裂韧性和拉伸性能较优.

微量Cu元素对Al-Zn-Mg-Cu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506

杜勋贵1,2 尤俊华1 曲迎东1 周楠2 王顺成2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微量Cu元素对Al-Zn-Mg-Cu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Zn-Mg-Cu合金铸态组织由α-Al枝晶和晶间非平衡共晶相组成,经均匀化处理和挤压后,共晶相弥散分布在铝基体上.随着Cu含量的增加,Al-Zn-Mg-Cu合金挤压材的抗拉强度逐渐升高,伸长率先增后减.当Cu质量分数为0.4%时,伸长率达到最大值.当Cu含量为0.6%时,合金挤压板材的抗拉强度为439.4MPa,伸长率为15.9%,与未添加Cu元素的Al-Zn-Mg合金挤压材相比,其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3.5%和9.7%.

钕铁硼永磁材料晶界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下载:89 浏览:509

张四奇1 周庆1 彭玲香1,2 彭能1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磁性能不仅与主相的内禀性能有关,而且还受到晶界相显微组织结构、分布和体积分数的影响.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晶界调控生产高性价比钕铁硼永磁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情况.

高能球磨制备纳米YG8-RE硬质合金研究 下载:86 浏览:507

董学涛 栾道成 杨梨容 向黎 蒲超 《纳米技术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利用高能球磨、真空烧结工艺制备了纳米YG8-RE硬质合金.考察了球磨时间对粒度及烧结试样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稀土加入量及烧结温度的影响.通过密度、硬度、金相组织、扫描电镜观测等检测手段对以上各个因素进行优化,从而制得了性能较好的纳米YG8-RE硬质合金。

纳米SiO2载银抗菌剂的研究 下载:84 浏览:498

​童云 《纳米技术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以化学沉淀法制备得到多孔纳米SiO2,采用吸附法在其表面负载银,用载银的粉体抑菌圈直径表征抗菌性能.研究了吸附时间、硝酸银浓度及吸附温度与负载量的关系,并考查了焙烧温度与抗菌性能的关系.

纳米燃烧催化剂Pb(Zr53Ti47)O3的共沉淀法制备及结构表征 下载:91 浏览:519

严启龙1 杜慧玲2 李笑江1 郭俊刚2 聂丽华2 《纳米技术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锆钛酸铅(PZT)纳米粉体,在三种不同的共沉淀反应温度(0℃,25℃和55℃)下得到不同粒径的共沉淀前驱体,然后在不同的温度分别450℃和550℃下预合成反应2小时,650和750℃下反应2.5小时,最后得到粒度分布均匀的PZT纳米粉体.通过SEM、XRD、TEM以及激光粒度分析,得出在0℃共沉淀反应体系中得到的前驱体在650和750℃下反应2.5小时预合成的PZT纳米粉体粒度分布最均匀,粒径最小,平均粒径为200nm,没有团聚现象.得到的PZT粉体以前多被用于压电陶瓷原材料,现通过实验证实可以用作固体火箭推进剂的燃烧催化剂,可以稳定燃烧过程,具体研究成果将后续报道。

纳米磁性氧化铁粒子对HeLa及HEK293细胞的毒理作用研究 下载:89 浏览:486

陈克正 胡迎花 《纳米技术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定量研究了随柠檬酸包覆纳米磁性氧化铁粒子浓度的增加,两种不同的细胞系(HeLa及HEK293)中细胞数目百分比的变化情况.细胞与纳米磁性粒子在37℃及5%CO2气氛中培养24小时.通过实验确定了纳米氧化铁粒子对两种细胞系的临界浓度c,即超过该浓度细胞出现大量死亡.对HeLa细胞,Φc=3×10-4(1.5 mg/mL);对HEK293细胞,Φc=7×10-5(0.35 mg/mL),显示了与HEK 293细胞相比,HeLa细胞可耐更高浓度的纳米氧化铁粒子.这些临界浓度为纳米磁性氧化铁粒子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安全剂量的上限。

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下载:84 浏览:491

​贺志荣 《纳米技术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纳米材料在机械、电子、化工、医药、纺织和军工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文章简述了纳米材料的种类、特性以及应用研究进展,并就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低极性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下载:88 浏览:522

陈中华1 冯润财2 《纳米技术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针对低极性聚合物极性低,与极性的硅酸盐不相容的特点,综述了国内外制备高性能低极性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新方法,展望了低极性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的发展方向。

掺杂铈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合成 下载:75 浏览:445

廖颖敏 冯祖德 叶萌 《纳米技术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掺杂铈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合成及其结构.本实验在反应原料中以不同的XCe=Ce/(Ca+Ce)(摩尔比)引入铈离子(范围在0%到10%),采用了水热法合成掺杂铈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用TEM、EDS、XRD和FTIR对合成产物的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进行分析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e3+可进入羟基磷灰石晶格中,置换其中的Ca2+;颗粒尺寸能随着Xce的增大而变大,当XCe≤5%时全是纳米级的颗粒.总而言之,本实验证明利用水热法可合成成分纯且分布均匀的掺杂铈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是可行的。

氧化铝模板制备ZnO纳米有序阵列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下载:94 浏览:541

​朱泓 黄新民 《纳米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介绍了在多孔氧化铝模板(AAM)中沉积Zn阵列后将其加热氧化,得到单晶六角纤锌矿结构的ZnO/AAM纳米线有序阵列体系.研究了不同的氧化温度对Zn向ZnO转化和ZnO纳米阵列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

TiO2纳米薄膜杀菌效果 下载:94 浏览:521

​张伟伟 陈玉清 《纳米技术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以TiCl4的乙醇溶液作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溶胶,用浸渍-提拉法在载玻片表面制成了具有抗菌作用的TiO2薄膜以及铁掺杂TiO2薄膜,考察了原菌液浓度、镀膜次数以及铁掺杂量对薄膜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的影响。

溶胶-凝胶法制备YBCO薄膜及其缓冲层 下载:84 浏览:517

​马怀香 赵高扬 《纳米技术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硅基板上先分别制备钇稳定氧化锆(YSZ)和钛酸锶(STO)两种薄膜缓冲层.再以钇、钡和铜的醋酸盐为起始原料,选用三种络合剂,配制出了均匀、稳定的YBCO溶胶;采用提拉法,分别在不同过渡层上制备了YBCO薄膜.进一步对YBCO纳米薄膜的热处理工艺、薄膜形貌和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

混合式教学在纳米材料课程中的探索 下载:243 浏览:1329

​徐红燕 《文学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在纳米材料课程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指导、考核机制四大模块。本文基于材料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考核体系等方面实施了混合式教学研究。

工程伦理课程中的人文思想辨识 下载:138 浏览:1383

刘洋 《国学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思想,使其兼具理性思维和感性认知是工程伦理课程开设的重要目的。本文分析了人文思想的起源、发展及在工程设计、施工等各环节中的体现和重要作用。提出了基于人文思想阐释结合工程人文案例解析的授课方案以提高理工专业学生学习伦理知识的兴趣,使其树立正确的人文思想工程价值观。

工程伦理教学中典型人物案例选取与解析 下载:138 浏览:1510

刘洋 《国学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工程伦理是面对工科类学生普及工程伦理问题、伦理规范及责任的一门学科。案例教学以其独特优势,可有效破解授课过程中理论知识枯燥、逻辑顺序不清、代入感差等问题。其中典型人物案例的选取与分析是关乎案例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选取化学工程、水利工程、核工程中的典型人物案例对其进行剖析以期为工程伦理课程教学树立可靠的工程人物解析及伦理问题分析模板。

《工程伦理》教学模式的探讨 下载:127 浏览:1427

孙金凤1 梁龙伟2 刘洋1 《国学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当今社会,工程往往呈现出大规模、综合性、复杂化的特征,对人类社会、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因此也对工程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掌握行业相关的工程知识,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工程伦理素养也是工程师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工程伦理》立足于具有工程专业背景的学生培养其工程伦理素养。本文结合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具体实际,对《工程伦理》课程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和探讨。

基于专业认证的工程伦理教学设计 下载:121 浏览:1363

​孙金凤 刘洋 梁龙伟 《国学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育理念,毕业生需要具备相应的工程伦理素养。结合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实际,对工程伦理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对工程伦理相关规范的认知以及工程决策能力。希望能够对其它院校材料专业工程伦理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工程伦理案例教学方法探究 下载:129 浏览:1315

刘洋 刘训道 李加杰 《国学研究》 2023年3期

摘要:
工程伦理是面对工科类学生普及工程伦理问题、伦理规范及责任的一门学科。案例教学以其独特优势,可有效破解授课过程中理论知识枯燥、逻辑顺序不清、代入感差等问题。然而案例的选取与分析是关乎案例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提出问题化筛选、情景融入、底层伦理问题剖析及多样考核等手段建立创新性案例教学模式,结合课堂授课、课下学习及相关考察方式的革新入手,发散学生思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以期为破解工程伦理课程授课瓶颈提供新的思路。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