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144 浏览:1416
摘要:
目的:分析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对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等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择98例在2021年7月—2022年11月间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表现无症状组患者53例,有症状组患者45例,所有患者都接受心电图与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的检测,对比组间的诊断结果。结果:针对53例无症状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45例,占比84.91%,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心肌缺血50例,占比94.34%;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明显要高于心电图检测,组间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有症状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32例,占比71.11%,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心肌缺血44例,占比97.78%;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明显要优于心电图检测,组间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8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实施心电图及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对比发现,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心电图,组间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率相对较高,能够为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132 浏览:2202
摘要:
目的:总结针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护理工作中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后在心绞痛发生率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效果。方法:抽选的研究对象均处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的本院冠心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病情改善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分数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分数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ES及SF-36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ES及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糖以及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以及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运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有力改善病情,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升生活质量水平,显著降低患者出院后的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率,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预见性护理对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下载:236 浏览:3053
艾司洛尔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
下载:268 浏览:2640
摘要: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与卡维地洛联合用药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效果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84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2例接受卡维地洛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艾司洛尔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左心室功能指标,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86%(3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P<0.05)。研究组患者左心室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卡维地洛治疗基础上加用艾司洛尔治疗,能够提高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临床效果,左心室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并未加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重视。
脑安滴丸在治疗心肌缺血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325 浏览:3302
综合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385 浏览:3703
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护理中施行整体护理模式的疗效分析
下载:386 浏览:3715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果对比
下载:299 浏览:3505
摘要: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果。方法:选自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类型不同将所有患者分组,组别分别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均为25例,参照组给予患者口服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给予患者口服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0%相对于参照组的60.00%有明显的提升,差异显著(P<0.05)。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比对,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心率、胆固醇、血液粘稠度相比于参照组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治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过程中,采用替格瑞洛治疗要比氯吡格雷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研究
下载:86 浏览:1054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对比
下载:281 浏览:2884
摘要:
目的:本文将深度探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作为我们所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1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进行观察。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观察组则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于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于心肌缺血的阳性检查,观察组检出率为86.0%(43/50)明显高于对照组48.0%(24/50),组间差异明显(X²=5.86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房性早搏早发以及房室传导阻滞并无太大差异,但观察组的房性早搏成对以及短阵室上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相对于常规心电图来说更有必要,有利于确诊患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具体情况以及早期发现患者心率失常,加快确诊速度,为治疗提供数据,值得推广应用。
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价值分析
下载:281 浏览:2756
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价值
下载:349 浏览:3742
摘要:
分析明确动态心电图(DCG)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 对动态心电图记录的86例患者进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所需的诊断数据进行记录,记录ST段改变的次数及发生频率,患者有无明显临床症状及ST段改变所持续时间。结果:86例被检患者中,62例发现心肌缺血性ST段下移,24小时出现544次,其中出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48例,24小时共发作480次,占心肌缺血性ST段下移88.24%.剩余14例是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共发作76次,占13.97%,实验结果显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率明显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生率。结论:动态心电图为临床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DCG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由于其诊断的准确性,动态心电图应该更广泛的推广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