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湛江湾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47 浏览:418
摘要:
利用ICP-MS和XRF方法,对湛江湾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稀土元素和重金属元素丰度测试,并利用5种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对湛江湾临港产业布局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总量高于大洋玄武岩,LREE和HREE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异,Eu和Ce表现均为负异常特征,其来源可能主要来源于陆源物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和地质积累指数法表明,沉积物Cu与Zn少量超标,具有中等程度污染,而Cd超标严重,达到严重污染程度。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分析表明,污染物质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发生概率在21%左右,其中以Cu,Zn和Cd为主。潜在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生态风险等级为Cd>Cu>Zn>Pb>Cr,其中Cr具极强的潜在生态风险,并且存在增大的趋势,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
重金属检测技术在水环境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86 浏览:941
摘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质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重金属污染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重金属不只是对人的健康带来危害,它还会对生态环境带来持久的影响。因此,对水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精确和高效的检测显得尤为关键。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探讨了水环境检测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的应用,希望能给相关环境保护单位带来一定的帮助。
长江口盐沼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47 浏览:476
摘要:
为了评估长江口藨草盐沼湿地有机污染现状及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了解重金属在较大空间尺度上的分布特征和垂岸生境间的变化格局,本试验于2018年8—9月从芦潮港(LCG)、南汇东滩(NHDT)、炮台湾(PTW)、团结沙(TJS)和东旺沙(DWS)5个湿地的不同生境(光滩、藨草、互花米草或芦苇)采集沉积物,并对Cu、Cr、Zn、Mn、As、Pb、Cd 7种重金属和碳氮含量(质量分数,下同)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沉积物7种重金属、有机碳(TOC)、总氮(TN)含量及粒径(GS)在5个湿地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芦潮港和南汇东滩大多数重金属含量由海向陆有逐渐增加的趋势;随着高程增加,炮台湾的Cu、Cr、Mn、Pb、Cd含量和团结沙的Cu、Cr和Cd含量有下降的趋势,炮台湾的Zn、As含量和团结沙的Zn、Mn和As含量有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团结沙的Pb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仅芦潮港的Zn(P<0.05)、TN(P<0.01),南汇东滩的Cu(P<0.05)、TN(P<0.01)和TOC(P<0.01),炮台湾的Cr、Mn(P<0.01)、As(P<0.05)和Cd(P<0.05),团结沙的Zn、Cd、TN和TOC(P<0.01)在生境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7种重金属两两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且均与TOC呈显著正相关(P<0.01),Cu、Cr、Zn、Mn、Pb均与GS呈显著负相关(P<0.05);长江口湿地沉积物的Cd污染(1.11 mg/kg±0.04 mg/kg)最为严重,具高生态风险(Er=192.30),5个湿地均具有高到很高的生态风险(RI值为175.41~297.48),均存在较严重的有机污染(OI指数为0.17~0.43)和严重的有机氮污染(ON指数为0.16~0.26)。研究表明,水动力沉积分异作用的不同导致重金属在5个盐沼湿地间的差异及垂岸分布格局的复杂性,垂岸分布的复杂性可能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作用等因素有关,需要加强研究。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及资源化利用途径分析 下载:48 浏览:667
摘要:
重金属污染土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壤中的重金属积累日益严重,传统的污染治理方法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本文系统分析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及其他新兴技术,并探讨了修复后土壤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如填埋处理、金属回收、绿化土壤及路基填料应用。
场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与分析 下载:52 浏览:696
摘要:
本文进行了全面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分析,通过周密的采样方案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发现场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较高,特别是铅和镉的含量远超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污染主要源于历史上化工企业的生产活动、城市道路排放以及河流冲刷和沉积作用。风险评估显示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因此提出了风险防控措施和修复技术建议,以降低污染风险并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试论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性质和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影响 下载:72 浏览:952
摘要:
土壤调理剂对于是改善土壤环境有着重要作用,随着土壤使用频率的增加以及土壤环境污染问题等的日益严峻,我国许多土壤资源都受到危害。为了能够合理提高土壤利用率,对不同土壤调理剂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确定最佳调理剂使用策略,是十分有必要的。以下本文主要以水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具体试验研究,对不同类型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和水稻系统的重金属含量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相关行业工作人员提供些许参考。
基于化学分析的土壤环境监测与污染源识别 下载:169 浏览:1865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化学分析的土壤环境监测方法,并针对污染源识别提出相关观点和方法。首先介绍了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强调了及时、准确监测土壤污染的重要性。其次,阐述了常用的化学分析技术,包括原子吸收光谱、质谱分析、色谱技术等,这些方法可用于检测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然后,重点讨论了如何通过化学分析数据识别土壤污染源。通过分析不同污染源特有的化学指纹,可以有效推断污染物来源,为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展望了基于化学分析的土壤环境监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提高分析技术灵敏度、建立污染物数据库等,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土壤环境挑战。
农村生活垃圾堆放场周边土壤污染研究 ——以兴义市雄屯村为例 下载:148 浏览:1494
摘要:
本文以兴义市雄屯村为研究对象,借助土壤检测的方法对雄屯村九个垃圾堆放场的36份土壤样品进行检测,对其污染现状进行探究与分析,指出生活垃圾对农村土壤的影响以及对人体的危害,并为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提供建议。通过实验表明,垃圾堆放场周围的土壤会受到垃圾场渗出液的影响,但影响相对较小。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及安全利用 下载:163 浏览:1569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农业增产,农业种植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也在不断增多,无节制地施用化肥、化学农药以及其他农业添加剂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既影响了农产品的收成,也危害了食物链上与之关联的动物健康,严重危害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安全。为了修复当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就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监测和控制,针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种类、污染面积、污染程度进行综合分析,针对性开展土壤修复工作,以期望实现粮食安全和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
植物联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下载:294 浏览:3074
摘要:
在工农业高速发展的现代,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强烈关切的环保问题,寻找一种具有对环境友好,可以就地修复,成本低等优点的新型土壤修复技术尤为重要。由于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具有低污染、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等优势,已成为重金属环境污染土壤修复领域的研发热点。相较于单一植物修复技术,植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技术是一条较为合理的生态恢复路线。从植物-微生物、植物-电动、植物-纳米材料、植物-化学药剂等方面介绍了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植物联合修复技术中各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及实际应用,并对该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植物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 下载:298 浏览:3174
摘要: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现代工业和农业活动的副产品之一,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传统的清理方法昂贵且效果有限,因此,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利用植物来修复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可持续、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植物通过吸收或积累重金属,将其稳定在根系或地上部分,从而减少对土壤和周围环境的污染。本文旨在综述植物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发展的潜力和挑战。
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与治理建议阐释 下载:297 浏览:3235
摘要:
城市的快速建设与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对人类健康和城市、土地等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在受污染的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会阻碍农作物、动物以及植物的生长,破坏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平衡,污染物质也会随着动植物进入人们的身体,损害人类的健康。
植物联合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下载:304 浏览:3192
摘要:
在工农业高速发展的现代,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强烈关切的环保问题,寻找一种具有对环境友好,可以就地修复,成本低等优点的新型土壤修复技术尤为重要。由于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具有低污染、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等优势,已成为重金属环境污染土壤修复领域的研发热点。相较于单一植物修复技术,植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技术是一条较为合理的生态恢复路线。从植物-微生物、植物-电动、植物-纳米材料、植物-化学药剂等方面介绍了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植物联合修复技术中各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及实际应用,并对该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下的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研究 下载:295 浏览:3108
摘要: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随着工业化和农业生产活动的增加,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逐渐升高,给农作物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重金属的积累不仅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进行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将综述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下的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方法与流程,以期为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尾矿周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检测与控制分析 下载:284 浏览:2868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矿产行业也随之迅速发展,但是致使矿产周边的土壤污染也愈发严重。本文阐述了尾矿周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检测分析与尾矿周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控制策略,主要围绕农业治理技术、修复土壤环境、生物治理技术、化学治理技术几种控制方式进行分析。
土壤-豌豆系统重金属污染评价 下载:314 浏览:2890
摘要:
以M市为例,研究和评价了农业用地土壤和豌豆中重金属污染和迁移状况,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Igeo)和食品重金属限量要求分别对土壤和豌豆中重金属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有部分重金属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其中Cd 和Hg 的污染最为严重。豌豆样品受重金属Cd的污染最为严重,食用被重金属污染的豌豆会导致严重的健康危害。
重金属消解仪加热法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下载:296 浏览:2904
摘要:
有机质含量是土壤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测定,得到重金属消解仪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佳消解温度为200℃,消解时间为8 min。在最优条件下测定土壤样品中的有机质含量,平行测定6次,相对标准偏差为0.22%。而采用石墨炉加热法和油浴加热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6%和1.70%,说明重金属消解仪加热法精密度优于石墨炉加热法和油浴加热法,而且操作过程简单、安全。
基于植被高光谱数据的土壤重金属含量估算 下载:320 浏览:2935
摘要:
高光谱数据目前在很多领域被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探究油菜在不同浓度Cd胁迫下的光谱曲线变化,通过光谱变换提取植被的光谱特征参数,再与土壤Cd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红边峰值与Cd含量的相关性较为显著可以用于后续回归计算,结合植被原始光谱、变换后光谱与重金属浓度之间的相关分析得到的特征波段,建立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反演模型,最终的研究表明经包络线变换后的光谱得到回归模型效果较好,回归的R2为0.719,RMSE为0.025g/kg。本文所用的方法对其它植被以及重金属污染具有参考和推广意义,拓宽对土壤Cd含量以及其他重金属的监测渠道。
环境水质分析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的使用 下载:58 浏览:788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环境水质分析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的使用。在简介中提到了环境水质分析的重要性以及重金属对环境的影响。接下来,论文介绍了常用的重金属检测技术,包括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在本文的第三部分,我们了解了重金属检测技术在环境水质分析中的应用,如不同水源中重金属的检测与分析、重金属污染源的定位和溯源以及重金属污染物的种类及监测方法。此外,本文还介绍了重金属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便携式检测仪器的发展和多元素同时检测技术的应用。最后,作者指出了重金属检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领域中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重金属检测技术在水质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下载:68 浏览:868
摘要:
水质中重金属具有独特特点,不会进行自动沉降,同时具有较强隐蔽性,在水质检测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应用相关技术,确定重金属的具体存在和含量,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水资源污染问题,提高水资源安全质量。近年来,水资源重金属污染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而重金属检测技术是水质检测分析的关键因素,更要提高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效率。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