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视觉心理的自然风设计师工作室氛围塑造设计 下载:34 浏览:440

张晓涵 《设计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当今社会设计创新领域进一步扩张,对于独立设计师而言,创意灵感与保持精神愉悦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至关重要,因此文章对现代办公环境设计对情绪的调节以及氛围营造进行探讨。本文将从设计师本身的内心角度出发,注重细节,并以国外著名自然元素办公环境设计案例为例,分析材质营造环境氛围的不同作用,寻找更贴近理想化的工作室环境设计。将自然情节加入到人性化办公空间设计之中,用大自然的形、色来缩短建筑与人之间的界限,绿色生态化的工作室环境更显温馨,使人的感官得到更好、更新的体验。探究结果可为工作室的布置与氛围营造设计带来一定参考。

基于多感官功能的户外广告交互设计 下载:19 浏览:304

杨钰婷 《设计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通过梳理国内外户外广告现状,总结当下国内户外广告设计中存在的不足。由此引出当下户外广告应当从"轰炸式"转向"体验式",探讨多感官交互在户外广告中应用的具体手法,并总结出基于多感官功能特性的户外广告设计原则。最后,对多感官理念指导下的户外广告交互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促进户外广告行业的稳定发展。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设计 下载:66 浏览:306

李季 《设计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信息设计作为一个新兴的设计领域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新媒体时代信息设计的研究,一方面要从信息设计的发展历程着手,从它的缘起、发展的进程中确定信息设计的内涵与发展趋势;另一方面,针对新媒体时代信息的载体与信息的交互方式两方面,分析限定、规范信息设计内容与方法的因素,探寻新媒体时代信息设计的独特属性。

老年人对室内色彩环境的需求特征研究 下载:60 浏览:264

吴国荣 《中国设计》 2019年7期

摘要:
探讨老年人在室内空间中对色彩环境的需求特征,进而提出适于老年人居住与活动的空间色彩环境设计的相关策略。从老年人视知觉等生理特征出发,分析其在室内空间中对色彩环境的需求特征,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剖析。老年人视知觉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对空间色彩环境呈现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需求特征。运用色彩的物理与心理属性功能,能够为老年人营造出积极乐观的居住与活动空间。

艺术植入医疗的高校专业实践育人模式探索——基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案例的实证研究 下载:36 浏览:257

王红江1 张同2 《中国设计》 2019年6期

摘要:
探索艺术植入医疗领域的高校专业实践育人新模式。基于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案例,通过深度剖析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合作的"艺术植入医疗,设计抚慰心灵"系列育人实践,从平台建设、课程管理、育人效果评估几个方面,结合文献研究探索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育人模式。专业实践育人"3J模式";专业能力培养"4D模式";育人效果5个量化指标。专业实践育人机制"3J模式",即:精选基地—寻找专业育人好搭档;精准选题—落实专业育人好课题;精细管理—完成教学培养新目标;专业知识学习"4D模式",即:Discover发现--Define定义--Design设计--Deliver发布。在育人效果评估上,借助在线学习管理系统,指标可量化。

产业融合发展下苏南乡村空间转型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下载:62 浏览:374

章国琴1 段进2 刘红杰3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12期

摘要: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产业增效、乡村繁荣和村民增收的"产村共荣"。在此目标下,面对机遇和挑战,在产业融合带动下江苏省无锡市乡村从村民生产生活方式到空间环境均展现转型生机,形成新型农业推动下的环境优化型、工业升级引导下的分离与集中型和三产发展促进的特色塑造型三种具有产业特色的乡村空间转型模式,并针对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阻碍乡村整体提升的瓶颈:因产业开发预评估的不足、产业融合体运作低效导致的产业融合发展虎头蛇尾和因政策引导保护不力产生的产业融合发展离村化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策略。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