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环保投资会影响企业实际税负吗?——来自重污染行业的证据 下载:74 浏览:493

杨旭东1 沈彦杰2 彭晨宸3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本文以2008-2016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环保投资对企业实际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环保投资有利于企业实际税负的降低,与国有企业相比,这种负相关关系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这意味着地方政府会根据环保投资而调整税收征管力度。进一步地,我们根据税收征管力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了不同所得税征管部门、不同制度环境以及不同财政压力下环保投资对企业实际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环保投资与实际税负的负相关关系在所得税征管部门为地方税务局以及在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更为显著,而财政压力并没有产生影响,这可能是地方政府将环保投资企业降低的税负转嫁给了其他企业,因而无论财政压力大小,均不会影响环保投资与实际税负的负相关关系。

年报问询压力与内部控制意见购买 下载:85 浏览:488

耀友福1 薛爽2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本文以2015-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Lennox(2000)的审计意见购买模型,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总分所变更和签字会计师变更三个维度考察年报问询压力对公司内部控制意见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年报问询压力对公司内部控制意见购买行为在事务所维度和签字会计师维度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这一治理作用在问询函具有"内控特征"或要求审计师发表专项意见的样本中更显著。将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分为向分所变更和向总所变更后,发现年报问询压力对内部控制意见购买的治理作用在向分所变更的样本中更为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年报问询治理效用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年报问询的治理作用对同行业、同省份和共同审计师的公司具有溢出效应。本文的发现对监管机构构建公司内部控制相关的问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监管信息披露与债权人定价决策——基于沪深交易所年报问询函的证据 下载:78 浏览:489

胡宁1 曹雅楠2 周楠2 薛爽2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本文检验交易所监管问询函及其公开披露与否对公司债务资金成本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交易所监管问询函显著提升了被问询公司的债务资金成本,并且问询函包含问题个数越多、需要第三方出具专业审核意见以及问询内容涉及相关风险事项时,债务资金成本上升程度越大,而当问询函未向市场公开披露时,被问询公司的债务资金成本不会受到影响。横截面测试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市场化水平强化了风险与债务资金成本的正向关系,而国有产权属性、银企关系背景以及集团化经营模式则削弱了风险与债务资金成本的正向关系。本文从信息效应视角补充了监管问询函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也揭示了半强式市场中监管信息公开披露的重要性。

收购方管理层语言经历、文化整合与并购绩效 下载:80 浏览:484

李路1 肖土盛2 贺宇倩3 王雪丁3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语言是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目前国内有关语言与公司行为的研究尚比较缺乏。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事件,实证检验了收购方管理层与目标方所在地之间语言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收购方管理层与目标方所在地的语言距离与并购绩效显著负相关,且主要是通过"文化效应"而非"交流效应"在发挥作用。此外,本文还发现语言差异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会因个体特征、并购类型、产权性质以及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本文研究提供了从语言角度研究公司管理层参与并购活动的新思路。

分析师留学经历与盈利预测质量 下载:75 浏览:480

官峰1 李颖琦2 何开刚3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基于2005-2015年期间的分析师预测数据,本文研究发现,相对于非留学分析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分析师的预测准确性更低,通过分组检验发现,上述结果主要存在于分析师的从业初期和分析师与企业高管之间不具有社会关系时。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留学越早,时间越长,其预测准确性相对越低。另外,当企业公开信息质量较高时,海外留学分析师与非留学分析师在预测准确性上的差异消失。由此可见,在我国关系型社会中,海外留学归国分析师在认知和获取私有信息方面存在相对劣势,其并没有提供更高质量的盈余预测。本文的研究发现丰富了有关分析师预测质量的研究文献,同时也为当前规范和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制度改革提供了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创业板公司股权激励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72 浏览:480

魏春燕 《会计研究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以2009年至2014年间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本文探讨创业板公司采用股权激励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与以往关于主板市场的研究结论不同,创业板公司采用股权激励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力资源需求,而非管理层权力。具体而言,高管离职率高、员工流失率高和劳动密集型公司更倾向于采用股权激励,而管理层权力与股权激励的关系在创业板公司中没有得到验证。进一步,本文通过考察股权激励方案的具体设计,包括授予条件、行权安排、有效期和业绩考核指标等因素,也发现创业板公司的股权激励设计体现出人力资源需求。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投资者理解创业板公司的激励机制,也为监管机构指导和监督创业板公司股权激励实践提供了参考意见。

另类业绩指标披露及其规则的发展和我们的对策—基于京东和苹果案例的研究 下载:69 浏览:482

贾建军1 张为国2,3 王春红4 《会计研究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在会计准则规定的业绩指标之外披露另类业绩指标近年来在境外资本市场流行,并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京东公司和苹果公司披露另类业绩指标的案例,结合相关实证文献回顾,研究公司披露此类信息的动机、方法和后果,分析国际上证券监管机构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动向,提出我国的对策。京东是在持续亏损的情况下,通过对当期和未来无现金后果、不反映经营业绩和持续盈利能力指标的调整,披露另类业绩指标,帮助使用者正确评估公司业绩和价值;苹果是由于当时美国会计准则不能正确反映其捆绑销售业务的经济实质,通过调整产品和服务收入及其相关成本在各期的分摊方式披露另类业绩指标,以帮助使用者正确评估公司业绩和价值。缺乏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监管规则可能导致另类业绩指标误导信息使用者。国际上证券监管机构正努力建立更有约束力的另类业绩指标披露规则,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也正考虑将另类业绩指标纳入业绩报告体系,以提升相关信息的质量。我国需要跟踪这方面的发展动向,完善业绩信息方面的会计和披露准则,提高信息披露的可比性和决策有用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