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商事仲裁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研究 下载:64 浏览:392

罗贤东 《争议解决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对于仲裁的性质有多种观点,最典型是的准司法性和民间性,我们认为通过仲裁解决纠纷,是由私人行使"司法权",故借鉴合同的自立法性质,仲裁的性质应认定为自司法性质。全国现有255家仲裁机构基本上按照事业单位来设立和管理,多数观点认为应该成为民间组织,仲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应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将仲裁机构定性为具有行政因素的为公益目的的社会团体法人。对于仲裁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我们认为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借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设立方式,规范仲裁机构的会员和职能,设立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管理机构,将仲裁机构重组为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商事裁决机构。

蒙田体育教育思想对学校体育的启示 下载:10 浏览:182

肖海彬 邱建华 《体育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蒙田教育和体育思想进行提炼,从而论述其体育思想对今天学校体育的启示。蒙田的教育思想主要是培养学以致用的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蒙田的体育思想认为体育是培养品德的手段;体育在教育中能起到的身心合一的作用。对今天学校体育的启示一是重视学校体育的育人作用;二是注意学校体育要因材施教;三是提高学校体育的地位。

简析民族文化艺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下载:33 浏览:229

沙冕1 黄波2 《体育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这长达好几千年的世界中创造了很多独特的、带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这些民族文化艺术各有春秋,风格迥异且种类很多。就是这些不同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对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通过对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形式进行研究,其所包含的逻辑思维,价值观等都对民族体育有着制约和促进作用。在众多内容中能够发现,民族文化艺术内涵的不断变化代表着不断变化的社会对其赋予的新观念的变化,有利于其更好的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好的打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和谐社会。

探究式教学在大学篮球专项选修课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82 浏览:471

曹杨 肖海彬 《中国体育科学》 2018年12期

摘要:
探究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模拟出相应的教学场景或者教学氛围,通过向学生设问的方式,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并通过小组讨论来分析解决问题,进而掌握这一知识技能的方法,在高校篮球专学课中运用探究式教学主要为了,探究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能否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态度、增强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和能力。

有名与无名之间——先秦儒道“和”的观念研究 下载:48 浏览:235

崔基勋 《国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和"作为先秦儒道核心观念,可分为"有名之和"与"无名之和"。先秦儒家重视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的"有名之和",讲究现象世界中彼此之和谐;道家则重视阴与阳、人与道之间的"无名之和",讲究复归于本根世界中"道"的状态。虽在有名与无名之间距离存在,但两家都试图化解其间的张力。儒家的模式为:从有名之分到有名之和,以有名之和达到天之一;道家的模式为:从阴阳之分到无名之和,以无名之和落实于具体的事物。虽路线不同,但有名与无名之间的"和"成为儒道都关注的问题。

道德脸面共享及脸面共享行为:社会关系和伦理事件的影响 下载:40 浏览:222

梁凤华1 段锦云2 《心理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用两个基于情境故事的纸笔实验,探讨了五类重要关系他人卷入三类负向和两类正向道德事件时,个体的脸面共享感受和脸面共享行为。研究1采用3(违背家庭伦理、违背消极义务、违背职业伦理)×5(父-子/女、兄弟、师生、朋友、同乡关系)被试间设计,研究2采用2(维护家庭伦理、维护消极义务)×5(父-子/女、兄弟、师生、朋友、同乡关系)被试间设计。结果发现:(1)当关系人违背道德时,脸面共享强度随关系的亲疏远近逐步减弱;当关系人遵从道德时,脸面共享主要表现在家内和地缘关系上。(2)以孝道观念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对脸面共享感受影响最大。(3)在关系人违背道德时,个体更可能采用‘避而不谈’和‘辩护’行为,较少采用‘划界避殃’行为;个体更可能因家庭成员违背道德而避而不谈,更愿意为关系亲密者而不是为同乡辩护;关系人遵从伦理时,个体更可能采用宣扬行为,而不是表示关系亲密和主动谈及行为;维护家庭伦理比见义勇为更可能被宣扬,后者则更可能被主动谈及。

道德判断中的框架效应:一个新的视角 下载:34 浏览:234

梁凤华1 段锦云2 《心理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道德领域亦存在框架效应,但有关这类偏差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研究以600名大学生为对象,以亚洲疾病和工厂风波两类经典情境为实验情境,设置正面和负面两类属性框架,以研究道德判断的框架效应。结果发现,在面临道德判断情境时,在正面框架下被试倾向于选择确定性方案,而在负面框架下被试倾向于选择风险性方案;在正面框架下被试倾向于评价风险性方案更违背道德,在负面框架下则认为确定性方案更违背道德;被试对情境中人物选择确定性或风险性方案道德之可谴责性评价与确定性或风险性方案本身之道德违背性评价的判断并不一致:在正面框架下,若情境中人物选择风险性方案,被试认为其行为更应受到谴责;但在负面框架下,被试对情境中人物选择确定性方案和风险性方案在道德上应受谴责性的评价并无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道德判断框架效应存在性别差异,负面框架下女生更为风险寻求。

一种基于咪唑-咔唑蓝色荧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下载:32 浏览:330

彭化南1,2 郑大贵1,2 陈熙2 韩耀静2 吴丽丹2 杨彦春2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10期

摘要:
联苯甲酰、对溴苯甲醛和乙酸铵缩合得到2-(4-溴苯基)-4,5-二苯基咪唑,再与4-(9H-咔唑-9-基)苯硼酸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一种蓝色荧光材料4,5-二苯基-2-[4-(4-(9H-咔唑-9-基)苯基)苯基]-1H-咪唑,其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和MS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循环伏安法、TGA、DSC和理论计算研究了化合物的光学、电化学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41 nm,荧光发射波长为416 nm,HOMO和LUMO轨道能级分别为5.29 eV和2.11 eV。TGA和DSC测试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