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识觉醒——谈日本当代芭蕾《妮娜物语》 下载:68 浏览:503

朱紫薇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现代芭蕾《妮娜物语》是一部集强大肢体、精妙音乐、炫酷视觉于一体的震撼之作。妮娜是个虚拟的女性概念,是舞台上5位人偶舞者的代名词,就如同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人一般。当舞台上的灯光逐渐变得昏暗时,身着黑色衣服的男性舞者开始试图操控人偶的肢体,机器人与操控者的博弈故事也就此展开,人工智能神秘的面纱被一一撕碎,慌乱、暴躁、惊恐、控制欲……人性与机械化"与生俱来"的零度属性也蔓延开来。在观看过程中,很多人会评价其动作和编排使人"血脉贲张",然而我却分明感受到舞台上冰冷的气氛和人性中最无情的操控欲逐渐流向身体的每一处,使我的思维和知觉也逐渐趋于"零度",因为它在不断地向你质疑,并且引领你层层深入问题的真相。

《一把酸枣》饥童舞段编舞手法及动作分析 下载:67 浏览:303

王涤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本论文从舞剧《一把酸枣》的文化背景和创作手段出发,将其中饥童舞段的编创手法进行分类,并通过对叙事性舞剧以及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和理解,将饥童舞段中对于编舞手法的运用、队形及动作的编排和舞段中运用的相关道具等进行探索。饥童舞段中孩子们在封建制度的社会背景下依然保持着纯真的笑脸,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效果。通过研究发现编导的编舞手法与编创特点,并在舞剧中去完善作品所需的情节。

《鸡毛信》的舞台调度研究 下载:80 浏览:305

魏薇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本文从舞蹈调度的角度切入,利用文本细读及数据分析的方法对《鸡毛信》的舞台调度进行研究。首先,笔者通过反复观摩视频,对作品的13个队形以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其次,将《鸡毛信》调度按照构图要素划分进行具体数据分析。经研究笔者发现作品《鸡毛信》共运用4次线性调度,10次面状调度,18次点面结合调度。最后,通过《鸡毛信》的文本细读表格及数据分析成果,发现《鸡毛信》的舞台调度具有以下特点:舞台调度"凌乱"美;擅用空间层次突出表达人物情感;较多运用点面结合调度;舞台调度形状新颖等。

认同理论视角下东北二人转文化研究的再思考 下载:76 浏览:420

曹瑾仪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认同是文化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理论视角,而音乐与文化主体间的认同关系也是音乐人类学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二人转是东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承载了东北人民的文化记忆,反映了东北人的审美趣味,是东北人文化认同建构的重要元素。文章简要梳理了认同体系的发展脉络与其在音乐人类学中的研究范式,提出了将认同理论用来研究东北二人转的新视角,并说明了该研究视角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从对立到融入——试评数字化音乐技术下的沉浸式音乐效果 下载:76 浏览:389

郭小瑞 《当代音乐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当今时代的人们在审美时渴望满足体验经济对于感官、互动、参与、个性化等的需求。在多元文化交汇的大环境下,"沉浸式音乐"成为前沿与主流,部分音乐逐渐改变了最初以"纯听觉艺术"为主旨的艺术形态,一方面更强调现场实时的表演行为对于内容及结构的影响,另一方面则逐渐与其他艺术门类相融合,强调视听一体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样式与体裁。本文分析了沉浸式音乐效果其众望所归的原因,探讨了应用手段,尝试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对作曲家们创作思路采访进行了总结归纳。笔者认为沉浸式音乐效果,或者说沉浸式多媒体产业是大势所向,所以不论这种音乐本身还是沉浸式多媒体产业中的沉浸式音乐效果要素,都是值得我们挖掘、讨论,并且充分学习。

关于中国歌剧推广的思索——从受众群体的视角出发 下载:68 浏览:315

朴玉敏1,2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作为融合音乐戏剧、舞蹈和文学等多种艺术元素的一种综合性艺术,歌剧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较其他艺术形式更具有吸引观众的特点。在进行中国歌剧创作时,只有更好地体现歌剧的这一特点,才能有效地进行中国歌剧推广。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以受众群的视角对中国歌剧的推广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关注这一问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中国民族音乐中复调性的探究——以侗族大歌为例 下载:92 浏览:478

臧婷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中国音乐众所周知以主调性音乐为主,旋律性和旋律线条清晰明确,历代传承下来浩如烟海的作品使人们,甚至使一部分音乐学者也认为中国的音乐没有或少有复调。笔者是学习复调专业的,因此对于音乐的复调性比较敏感,在梳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过程中,惊喜地发现在我国的各民族音乐中都有复调性,本文将针对最具复调特点的侗族大歌进行浅析和综述,使中国的复调被国人所知,被世界所了解。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