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广域量测和高斯过程分类器的暂态稳定评估 下载:61 浏览:418

高凯1 闫春生1 李正文1 韩子娇1 田博文1 李扬2 李国庆2 《电力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为了克服现有基于模式识别的暂态稳定评估(PRTSA)方法的不足,本文考虑广域测量系统可以提供的故障后实测信息,在合理选取一组具有代表性的输入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核函数高斯过程的PRTSA方法。相对于支持向量机,该方法具有参数自适应选取、输出具有概率意义等优点,并通过将不同特性的单一协方差函数相加构造组合核函数,进一步提高了评估模型的分类能力。应用于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泛在电力物联网研究现状分析 下载:24 浏览:247

肖白1 周文凯1 姜卓2 綦雪松3 牛湘智3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主要是将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理念应用于企业发展进程中,以提高电力企业的技术水平,同时这也是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符合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战略要求,其对推动我国的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提出背景、建设目标和意义等进行介绍;讨论各界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态度和相应措施;对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技术支持进行分析;举例说明泛在电力物联网在当下的典型应用;最后指出泛在电力物联网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关于提升风电就地消纳的多介质储能系统容量的优化配置 下载:63 浏览:306

温庆阳 马微然 何雨 哲曹 宁绩浩 《能源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文中主要探究风电就地消纳多介质储能系统容量的优化配置。应用HESS对不平衡功率进行平抑,DFT分解不平衡功率,确定储能容量。另外,在建立以利润最大为目标的机会约束规划储能运行策略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求解,实现了合理的规划,确定了模型的有效性。

城市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综述 下载:24 浏览:247

肖白1 赵殿平1 姜卓2 施永刚3 焦明曦4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城市配电网是面向用户的重要环节,对城市配电网供电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首先,对城市配电网供电能力的概念、传统评估方法和评估模型进行了总结;其次,将城市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步骤分为建立城市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和确定评价方法这3部分,并针对每一步骤内容,进行了总结分析;最后,指出了城市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

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的特点与管理方法分析 下载:38 浏览:294

孙赫宏 栗嘉轩 夏伟程 王智慧 李叶鸣 《电路系统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我国电气工程的数量庞大,设备体系的规格不容小觑。对所有电气设备的全面维护工作显得难上加难,所以我们有必要讨论对电气体系的整理和管理,尽可能地排除不必要的隐患。

考虑小水电接入的微电网中风机电压频率协调控制研究 下载:22 浏览:162

申钰辉 《电气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的波动性以及间歇性会给微电网的电压频率稳定带来挑战,尤其是当微电网以孤岛模式运行时影响更加明显。构建了小型水利发电的同步发电机模型,并在双馈风机的有功和无功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馈风机的电压频率协调控制策略,通过引入f环节和d环节来抑制风机端电压的波动。基于PSCAD软件构建了微电网实际算例模型,对比分析了协调控制与传统控制下的微电网电压频率特性,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特高压交直流接入下山东断面输电能力提高措施 下载:82 浏览:473

贺庆1 张宝家2 马士聪1 易俊1 张健1 贾俊川1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近年来在华北电网已建和将要建成多个与山东相关的特高压交直流工程,首先介绍了华北—山东电网输电断面的网络演化与发展进程,研究了山东断面演化发展的各个阶段的输电能力,然后详细研究了各个阶段华北—山东交流断面输电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元件热稳约束、输电断面静稳极限、受端电压支撑能力和多馈入短路比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山东断面输电能力方法并进行了验证。

基于元胞负荷特性分析的RBF神经网络空间负荷预测方法 下载:79 浏览:496

肖白1 刘庆永1 牛强2 綦雪松2 王皓1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针对元胞历史负荷数据的特点,结合RBF神经网络在非线性拟合方面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元胞负荷特性分析的RBF神经网络空间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以元胞的历史负荷数据为基础,横向从元胞的年历史负荷特性入手,描述各元胞年负荷峰值段的发展趋势;纵向从元胞日最大负荷出现的时刻入手,刻画峰值时段的最大负荷数据群。在充分地考虑元胞负荷的季节特性、双峰特性和转移特性对空间负荷预测精度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出一种合理的峰值时段最大负荷数据群的双向选取模型。然后采用RBF神经网络对所选取的最大负荷数据群进行训练和预测,进而得到目标年各元胞的年最大负荷预测值。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优化电网运行的发电机组励磁调差系数研究 下载:91 浏览:477

姜旭1 王春华1 周毅博2 《电气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提出了区域电网调差系数的概念。建立了计及发电机组励磁调差系数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模型和发电机组励磁调差系数优化模型。分析了发电机组励磁调差系数对系统功角稳定性的影响。根据不同地区电网的无功电压调节要求、电网运行方式和负荷的变化,应用所提出的计及电网全运行方式下优化电网运行的发电机组励磁调差的方法,经过多次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对吉林省内发电机组励磁调差系数进行整定。分别通过电网实测数据和仿真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发电机组励磁调差系数整定方法可以提高电网的电压运行水平,合理的调差系统可以提高电网的稳定水平。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MMC受端换流器控制策略 下载:72 浏览:466

陈继开 曾强 李林 贾肖华 辛业春 李国庆 《电力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电力电子拓扑结构决定了其零惯性的特性,对系统惯性无支撑作用,系统发生直流传输功率波动和交流系统发生短时功率失衡都可能导致与火电机组相连的交流电网频率产生较大偏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synchronousgenerator, VSG)的MMC受端换流器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在MMC功率外环控制中加入一阶惯性环节,为系统提供惯性参数和阻尼参数,使换流器在运行外特性上与同步发电机相类似。通过建立VSG数学模型,对惯性参数和阻尼参数的动态响应进行分析。基于Opal-RT实时仿真,搭建五端MMC-MTDC系统验证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仿真结果充分表明,当交直流系统功率发生波动时,该控制策略能够在不依靠复杂通信系统的条件下,有效地抑制交流电网频率波动,VSG控制策略能有效为系统提供惯性和阻尼,提高交流系统频率稳定。

太阳能光伏-光热联合发电的优化运行模型 下载:88 浏览:480

肖白 王涛 《电力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光伏发电发展迅速,其间歇性与波动性使传统机组频繁处于深度调峰状况,借助光热电站可有效缓解。从光伏光热发电特性出发,建立了光伏光热联合发电模型,并对其接入后的电力系统进行优化。以光伏光热联合系统的收益最大以及跟随负荷能力最大为目标,并采用权重法对目标函数进行处理,可知优化模型满足光伏光热电站的主要运行约束与传统安全约束。IEEE 30节点的算例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基于可控负荷提升风电接纳能力的优化调度 下载:83 浏览:452

刘刚1 郭春雨1 蔡文彬2 刘淼1 张钊3 初壮2 《电力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针对我国"三北"地区冬季供暖期的高热负荷、低电负荷问题,在构建多区域热电厂侧配置蓄热式电锅炉作为可控负荷的热电联合调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迭代寻优,对弃风电量供热、风电就地接纳、风电并网水平等问题进行探究。建立计及弃风因素与可控负荷影响的电网优化调度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优化是可控负荷的负荷优化问题,通过优化调度可控负荷的方式,以可控负荷购电成本最小化为目标;下层优化是电网的发电优化问题,通过电网调度的方式,以全网发电成本最小化为目标,为上层优化提供电网实时电价。对所建模型进行算例仿真,通过KKT条件将双层优化模型转换为具有均衡约束的单层优化模型后使用MATLAB软件优化求解。结果表明:在负荷低谷的弃风时段蓄热及区域间协调送电供热能够高效利用蓄热罐的蓄放热能力,提升风电接纳与优化机组成本。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显式模型预测低复杂度控制技术 下载:86 浏览:481

张虹1 孔冠荀2 杨杨1 葛得初2 代宝鑫1 《电力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建立电压源型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三阶分段仿射系统模型。针对传统的模型预测控制需要滚动优化的缺点,应用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的方法,通过多参数二次规划来对状态空间进行凸划分,将原本大量的在线控制计算过程转移到离线阶段进行预计算。为降低其离线计算的复杂度,引入分离函数和误判点的概念,通过严格分离饱和分区的方法,减少需要预计算和划分的分区数量,也间接加快了在线计算时状态量搜索对应分区的速度。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嵌入分离函数后,在负载突增和系统参数变化等环境下显式模型预测控制的控制性能。

基于RT-LAB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半实物仿真平台设计 下载:94 浏览:506

张迪 辛业春 李国庆 王威儒 江守其 《电力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纯数字仿真软件不能真实模拟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保装置响应特性,用其检验控制保护装置的总体功能,优化、验证控制保护参数存在一定误差,因此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RT-LAB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半实物仿真平台,采用高速协议转换控制机箱实现数据合并以满足通信接口高速率的要求。针对控制保护装置性能,设计了站控和阀控的测试方案,并利用所搭建平台完成了对实际控保装置的相关动态性能测试和功能测试,验证了MMC半实物仿真平台的有效性以及测试方案的合理性,能达到检验控保装置性能的要求。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