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债务定价、股权定价与总资产定价——贴现率难题的统一解模型 下载:45 浏览:288

张志强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资本资产定价旨在探讨各种资本的合理价格,即各种资本资产的合理收益率或贴现率,它是各种财务和金融决策的基本依据。由于种种原因,资本资产定价问题在理论上还没有解决,表现为没有合理而有效的方法或模型可以充分考虑风险确定各种资本资产的贴现率。本文从投融资决策的需要出发,分别对债权、股权和总资本的适用贴现率进行了探讨,推导出逻辑贯通的三种贴现率的封闭解模型。这些模型的推导都有两种方法相互印证,具有过程的严谨性和结论的唯一性,从而在理论上彻底解决了贴现率确定的难题。

家族企业亲属关系组合与高效治理模式研究——基于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79 浏览:396

于晓东1 刘刚2 梁晗2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已有研究往往关注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的差别,而本文进一步关注包含不同亲属关系的家族企业治理模式上是否相同。借助定性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本文基于亲属关系的视角归纳得出族长治理模式、远亲治理模式以及近亲治理模式等三种高效的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并阐述社会情感财富理论的分层化观点,强调不同亲属关系对于追逐社会情感财富等非经济目标的动机强度不同。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供未来研究检验的理论命题。

合并报表的利弊对经济监管规则的潜在影响研究——以江山制药并表权纠纷为例 下载:78 浏览:430

周华 吴晶晶 戴德明 莫彩华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本文运用华源制药和丰原集团争夺江山制药控制权和并表权的典型案例,说明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缺乏合理的判断标准,这意味着,合并报表所包含的信息缺乏明确的边界,因此,合并报表的可靠性及其对经济监管的有用性值得怀疑。本文提出,经济金融监管和国有资产管理应当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从信息真实性出发优化证券信息披露制度和国有资本收益评价规则,进一步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监管理论和制度体系。

企业家灵性资本如何影响团队创新绩效?——基于独角兽公司创业导向的视角 下载:83 浏览:468

顾建平1 邓荣霖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企业家灵性资本是企业家高层次精神资本,是企业家在愿景、信仰、终极价值目标方面的素养,关系到企业家奋斗的源动力,被认为是影响创业活动及团队创新绩效的关键要素。本文基于独角兽公司创业导向的视角,探讨了企业家灵性资本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企业家灵性资本积极影响企业的团队创新绩效,而创业导向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另外,环境动态性对企业家灵性资本与团队创新绩效、创业导向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推动包括独角兽公司在内的企业创新创业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企业战略影响管理层业绩预告行为吗? 下载:22 浏览:199

王玉涛1 段梦然2 《当代管理》 2019年5期

摘要:
本文以2006-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战略对管理层业绩预告行为的影响。根据Miles and Snow’s (1978, 2003)的分类标准,本文将公司分为三种类型:防御型、分析型和进攻型企业,在此基础上检验不同战略类型的企业管理层业绩预告行为,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于防御型企业,进攻型企业更可能自愿披露业绩预告,但是管理层业绩预告的精确性更低,即更倾向于发布定性估计和区间估计;并且业绩预告的预测误差更大、准确度更低,本文的研究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仍然稳健。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企业战略对管理层业绩预告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本文为监管层和资本市场参与者加深了解管理层业绩预告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并且为进一步改善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制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债务融资 下载:61 浏览:299

蒋腾1 张永冀2 赵晓丽2 《当代管理》 2018年8期

摘要:
本文研究了2003到2016年间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高时,企业银行借款水平会显著下降。高预期通货膨胀会加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银行借款水平的负向影响。银行关联会减弱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银行借款水平的负向影响。具体而言,对于面临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以及产业政策不支持的行业,处于周期性的行业和市场集中度较高的行业的企业,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企业的银行借款水平的减少程度更加显著。

供应链金融视角下企业网络与企业能力对中小企业融资绩效的影响——一个链式中介模型 下载:45 浏览:401

陈思洁1,2 宋华3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研究以供应链金融为研究视角,结合商业生态系统和网络理论,并基于企业动态能力的能量转化机制,探索了中小企业利用企业网络和企业能力来提高自身融资绩效的有效途径。研究指出,中小企业利用健康的企业网络来提高融资绩效需要经过两个过程,即加入健康的企业网络有助于中小企业提高双元能力,进而提高企业在网络中的地位,最终有助于企业融资绩效的提升。基于295个制造行业的中小企业样本数据,研究证明了双元能力和网络嵌入性在网络健康性与中小企业融资绩效中的链式中介作用。

分析师报告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时期具有更高的信息含量吗?——基于投资者需求和分析师供给的双重视角 下载:81 浏览:501

钟覃琳1 刘媛媛2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8期

摘要:
本文基于投资者需求和分析师供给的双重视角,系统地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分析师报告信息含量的影响。主要研究发现,分析师报告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时期具有更高的信息含量。基于投资者需求视角的分析指出,政策波动对分析师报告信息含量的正向影响主要集中在受不确定性冲击较大的非国有和高成长性企业中;基于分析师供给视角的分析指出,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期,分析师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同时发布更准确的研究报告。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券商的政治联系会加深投资者在政策波动时期对分析师报告的依赖程度并且有助于提高其面临不确定性时的预测准确度。本文将投资者需求引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分析师的互动模型中,从资本市场信息中介的研究视角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后果提供了实证证据,并验证了Hutton等(2012)提出的分析师的相对宏观信息优势假说。

资产质量影响企业权益资本成本吗? 下载:72 浏览:498

张修平1 李昕宇2 卢闯3 宋秀慧3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本文基于资产负债观的会计理念,应用2003-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资产质量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资产质量有助于企业获取更低的权益资本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是这二者关系的中介机制,改善资产质量能够降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缓解代理问题,进而降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此外,本文发现在会计准则改革之后,企业资产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且其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更为显著。

强制性分红:压力下移与盈余管理——基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下载:79 浏览:497

闫丽娟1 何玉润2 张嘉硕3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制度是一项强制性分红制度,这种政策带来的强制性分红压力会沿着企业控制层级往下转移。本文实证检验了强制性分红对中央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企业会通过减少盈余的方式规避该政策带来的压力,尤其是,金子塔层级越低的中央企业这种规避行为越明显。进一步,中央企业面临强制性分红压力与业绩考核压力时,更注重业绩考核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制度的实施效果,为政策优化提供经验证据。

混合所有制背景下多个大股东与风险承担研究 下载:70 浏览:479

王美英1 陈宋生2 曾昌礼3 曹源4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从风险承担视角考察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下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研究发现,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多个大股东有利于加强对内部人的监督和制衡,促进企业提高风险承担水平;且其他大股东的监督能力越强,对风险承担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国企混改中引入国有、民营和外资性质的其他大股东,都能够优化公司治理机制;非国有大股东的相对持股比例越高,越能够促进国有上市公司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在不同类别、层级以及处于不同市场化进程的国企中,多个大股东的治理结构都提升了风险承担水平。研究丰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多个大股东股权治理领域文献,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一定借鉴意义。

互联网商业生态系统动态演化仿真研究——以阿里巴巴为例 下载:46 浏览:366

唐红涛1 朱晴晴2 张俊英1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文章尝试将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与互联网相结合,解释互联网商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的静态和动态演化过程,从理论上深度探索了互联网商业生态系统内部生态发展的内在机理和运行机制,并运用计算机仿真方法模拟了互联网商业生态系统的内部演化过程。研究发现:互联网生态结构的演化过程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繁殖期、分化期四个主要阶段,商圈发展经历了平台、商家、消费者三主体到平台、商家、消费者、专业服务商、增值服务商五主体的进化过程,并不断进化和繁殖生成新的专业服务商和增值服务商,产生新的互联网商业生态系统。最后,文章以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为案例从经验上对其内部生态系统的发展和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

“互联网+”还是“回归实体”?——消费模式与零售企业战略选择 下载:58 浏览:425

王诗桪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带动了许多实体零售企业投身于电子商务的创新实践,但也不乏亚马逊、阿里巴巴等网络零售企业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积极涉足实体零售。文章试图解释企业进行不同战略选择的原因,采取"互联网+"或是"回归实体"的依据。在分析互联网对零售企业影响的基础上,文章建立了包括消费者与零售企业在内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消费者选择不同零售企业的依据,以及零售企业的应对之策。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在不同零售商店的相对支出比例取决于零售商店提供服务组合的相对效率。因此,基于"有限商圈"与"有限品类"的经营战略已成为企业扩大销售收入的关键,网络零售与实体零售战略选择本质上可以归纳为品类专业化与区域专业化之间的收益比较。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公司融资约束 下载:67 浏览:493

唐玮1 夏晓雪2 姜付秀2 《会计研究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股权质押增强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进行策略性"市值管理"的动机,增大了上市公司与外部资金提供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可能加剧公司融资约束。本文以2004-2015年间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以上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公司的融资约束水平。同时,在国有企业、国际"四大"审计以及股票流动性较高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融资约束效应较弱。本文在丰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经济后果以及融资约束等相关领域文献的同时,还具有较为重要的政策含义,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应该关注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所产生的"负外部性"。

Internet市场遵循“一价定律”吗?——来自天猫商城的证据 下载:56 浏览:418

艾文卫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根据搜寻理论,线上市场由于极大地降低了消费者搜寻成本,应当实现"一价定律",然而大量的证据表明线上市场存在显著的价格离散现象。文章选取了中国最大B2C电子商务平台天猫商城上高度同质化、标准化的虚拟产品——手机充值卡作为研究对象,发现确实存在价格离散现象。然后,利用固定效应向量分解模型和蒙德拉克模型,检验了哪些因素会影响价格离散程度,发现零售商异质性越大、商家数量越多,价格离散程度越大;商品越是畅销、商品价值越大,其价格离散程度越小。文章在数据上有较大创新,对已有文献形成有益补充;结论有助于增进对中国线上市场效率的认识,能够为Internet市场"效率悖论"提供一些线索和启示。

战略差异度与企业避税 下载:86 浏览:493

袁蓉丽 李瑞敬 夏圣洁 《会计研究杂志》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以2008-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战略差异度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发现,战略差异度对企业避税具有显著影响,战略差异度越大的上市公司,避税越激进。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处于非管制行业、所处地区税收征管强度较小时,战略差异度对避税的影响更加显著;并且,风险承担在企业战略差异度和避税之间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本文丰富了企业战略差异度的经济后果以及避税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有助于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更好地理解公司战略对其决策行为的影响;同时,本文也为税收征管部门对采用非常规战略的公司加强税收监管提供了决策支持。

企业战略影响超额在职消费吗? 下载:75 浏览:479

王化成1 高鹏1 张修平2 《会计研究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基于沪深两市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本文探究了企业战略对超额在职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战略对超额在职消费存在显著影响:企业战略越激进,超额在职消费规模越高。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和更高的管理者能力能够抑制企业战略对超额在职消费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企业战略与财务行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同时,本文的研究对于企业如何降低超额在职消费规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政策意义。

会计软件采用与企业生产率——来自非上市公司的证据 下载:79 浏览:497

叶康涛 孙苇杭 《会计研究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现有关于会计信息化经济后果的研究主要关注ERP系统,而现实中大部分公司仍在使用相对简单的会计核算软件。本文利用企业纳税申报表信息,首次大样本实证分析了非上市公司中会计软件应用情况及其对生产率的影响。我们发现75%的非上市公司采用了功能不等的各类会计软件,但其中仅有6%为ERP。控制其他因素后,采用会计软件的企业生产率显著高于未采用会计软件的企业,且会计软件性能与生产率显著正相关。企业会计信息利用能力和增长机会强化了这一效应。本文采取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工具变量回归等方法缓解内生性问题。本文有助于更全面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后果,并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银行关联与企业创新——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下载:79 浏览:493

翟胜宝1 许浩然2 唐玮3 高康4 曹蕾1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本文检验了银行关联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关联企业比非银行关联企业的创新能力更强。同时,相比于国有企业、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以及代理成本较高的企业,民营企业、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和代理成本较低的企业,银行关联更加有助于提升其创新能力。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银行关联表现为银行持股企业或企业聘请具有银行背景的高管时,其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银行关联通过扩大贷款规模、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资金。本文从非正式制度安排的视角探讨了影响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为理解银行关联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微观机制提供了依据,同时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监管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业绩归因与盈余管理的“复合式”操纵研究——以厦华电子为例 下载:76 浏览:475

孙蔓莉1 肖芸2 申世宏3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揭示并描绘出厦华电子在巨大的业绩压力下,同步运用自利性业绩归因与盈余管理,实现业绩信息披露操控的脉络和全景。案例公司首先通过盈余管理手段达到业绩扭亏目标,再利用自利性业绩归因来掩蔽盈余管理,同时将公司业绩改善引向成本控制和研发投入等方面的管理绩效,诱导投资者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产生乐观预期。研究显示,两种操纵手段的复合式运用对上市公司业绩信息质量产生了叠加的损害效果。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