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加快构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财税管理机制 下载:60 浏览:399

夏杰长 蒋励佳 李秋正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0年10期

摘要:
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消极影响,各级财政及时出台一系列财税政策,积极做好疫情防控资金保障工作。但在应急财税管理机制中存在着立法缺乏体系化、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救灾关系混淆不清、预备费计提总量不足、应急财政管理绩效评估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制度设计的对策,即建立多层次的财税政策灾害响应与救援机制,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责任和成本分摊,建构与突发公共事件分级体系相适应的"一揽子"突发公共事件财税政策,优化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资金筹集和管理方式,以及建立健全应急财税预算制度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及对策建议 下载:77 浏览:467

夏杰长1 肖宇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生力军,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不可替代的组成单元,也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和创新创业的主要载体。但春节前夕爆发的这场肺炎疫情,给一直以来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增长按下了"暂停键",大量的中小企业首当其冲受到了影响。这些影响主要集中体现在现金流的冲击、生产成本递增、用工难题显现、出口订单萎缩、线上模式冲击。为了全面对冲疫情对中小企业的潜在影响,从短期来看,需要做好金融支持、进行税费减免、做到依法防疫、推广远程办公、搞好出口扶持。从长期来看,政策出台的基本原则应该是避免"大水漫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予出口企业全方位支持,避免中国制造脱离全球供应链,鼓励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等。

中央政府预算绩效信息透明化研究——基于中央政府部门决算报告的内容分析 下载:97 浏览:489

赵早早1 刘钊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政府预算绩效信息透明化是"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2017年,104个中央政府部门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情况。按照评价内容(主体、对象、规模)、质量(结果)、公开渠道/方式三个向度对报告进行内容分析发现,部门公开的预算绩效信息存在明显差异,普遍存在核心概念不统一,报告内容难以理解等问题。未来的预算绩效信息透明化仍需从三个向度出发,完善报告内容、提高信息可理解和可接受程度、创新透明化的方式与方法,帮助公众更好地获得并理解政府预算绩效信息。

城市基础设施与居民消费水平——基于线上线下协同的促进机制 下载:63 浏览:381

张昊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对于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交通与通讯两类基础设施对居民线上、线下消费的影响存在差异。在普及网购的同时改善城市居民出行条件,使实体店在展示产品、现场体验等方面与电商形成互补,将有助于实现线上、线下渠道的积极互动。以2011—2016年全国近300个地级市构建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验证了基础设施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并发现当前交通、通讯两类设施的交互作用主要体现为协同效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以完善基础设施支持线上、线下渠道共同发展,还能够适应居民家庭年龄结构变化的新特点。上述结论说明,以完善基础设施促成渠道协同,将对全面优化消费者体验、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产生重要作用。

国内商品贸易与居民消费水平——最终消费品及中间品流通的支撑作用 下载:65 浏览:477

张昊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构建商品自由流通的国内统一市场能够增进消费者福祉。在地区间市场开放的条件下,对于有大量商品销往外地的地区而言,其中相应产业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且该商品在当地的消费市场应更为发达;而当一个地区特定产业的生产规模较小时,外地商品流入将对当地的居民消费产生支撑作用。进一步地,以中间品流通为基础的国内价值链分工能够提升产品竞争力,表现为大量商品外销的地区中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流通行业活动的中间投入需求较大。以全国31个省2007、2012年投入产出表及经济运行数据为基础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印证了上述地区间商品贸易与居民消费水平间的关系机制。由此可以说明,促进地区间最终商品和中间品市场整合对于提升居民消费具有积极意义。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