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从WIPO系列报告看中国加强知识产权赋能创新发展态势 下载:19 浏览:207

李姝影 张娴 刘婷 朱月仙 张志强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近年来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世界知识产权指标》《世界知识产权报告》为基础,进一步解读国际技术创新发展趋势与特点;基于对WIPO报告的系统分析结果,对比近20年来中国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五大科技强国在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方面的变化趋势,揭示我国的知识产权发展与创新的进步与差距。最后,针对我国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的不足与短板,提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赋能创新驱动发展的方向性建议与展望:营造促进创新高效转化的政策制度环境,激励高质量、原创性知识产权创造供给;提高知识产权全球化治理能力,完善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治理体系,促进知识产权与国家经济社会全面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智库支撑作用,重视和强化知识产权与区域创新政策的战略研究。

信息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用分析与探讨 下载:19 浏览:195

唐川1.2 李若男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疫情防控阻击战随之打响,信息科技协助疫情防控纷纷付诸实践。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科技在我国疫情防控中的创新应用,探讨以美国、加拿大、韩国、以色列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应用信息科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应举措,鼓励各方利用信息科技,全面支撑疫情预警、监测、防治和社会治理等工作。针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加强疫情预警技术应用;建立高效、多向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体系;客观认识信息科技效用;加快发展协作型机器人技术及深化信息科技应用。

深度学习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述评 下载:21 浏览:211

朱冬亮2 文奕1 陶欣3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度学习作为一个新兴分支,由于其自动特征学习与函数模拟构建方面的优势,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不菲成绩。为了解深度学习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的方法,对深度学习在该方向相关成果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发现,深度学习在该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生物信息学、医学图像识别、病症预测、临床辅助决策和药物开发等方面,已有研究通过将该领域的文字、图像、信号等记录信息进行多维量化,利用深度学习开发多种模型进行数据特征学习、信息挖掘、状态模拟,完成了识别、评价、预测等功能。深度学习凭借其复杂模拟算法的优势,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实践取得了优于传统算法的成果,并且在疾病自动编码、多数据源整合分析、公共卫生领域等方面的应用实践值得进一步探索。

日本科学与技术政策研究所及其计量分析实践简介 下载:14 浏览:247

郑颖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科技政策是科技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许多科技发达国家均已经成立政策智库来协助政府制定科技创新政策。近年来,作为日本政府科技政策制定的重要咨询机构,日本科学与技术政策研究(NISTEP)基于科学数据定期发布的科学技术指标及系列研究报告已经成为日本各级政府制定相应政策的重要参考。本文总结分析了NISTEP的主要研究方向与科学活动,探究其重要数据来源及获取方法,揭示其重要研究案例的指标体系构成,以全面展示NISTEP以客观数据为基础的科研成就与发展趋势。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有适应我国科技高速发展的科技情报的强力支撑。而NISTEP的成功经验可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政策情报的研究水平,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政策智库提供参考。

开放科学环境下的欧盟研究数据开放共享研究 下载:17 浏览:212

姜恩波1.2 李娜1.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研究数据开放共享是开放科学的重要特征,也是欧盟加强一体化建设,推动成员国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够将欧盟海量数据的能量释放出来,促进"欧洲研究区"的建设,服务科研人员,帮助降低欧债危机以及英国脱欧带来的负面影响。文章从协同制定开放数据共享国际规范、参与研究数据联盟建立、发布研究数据管理政策以及积极推进研究数据建设项目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欧盟为此而作的努力。通过推动研究数据的开放共享,欧盟又一次站在了开放科学运动的前沿。欧盟为推动开放获取和研究数据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及其成果,将会对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开放科学带来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对我国研究数据共享以及研究数据中心的建设提供鲜活的借鉴。文章以此为基础,介绍了我国在研究数据管理、开放共享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指出了目前我国在政策体系制定、数据发布数量与质量以及开放科学环境构建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建议。

美国生物安全战略与计划体系及其启示与建议 下载:41 浏览:246

丁陈君 陈方 张志强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美国作为经济、科技和军事大国,将生物威胁作为国家面临的最大威胁,十分重视生物安全战略与计划体系建设。本文从国家战略、领域重大计划、法律法规和重点项目四个层面对美国生物安全战略与计划体系进行梳理和分析,其做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美国十分强调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安全领域发布多项国家战略,并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针对领域内多个方面的威胁投入巨资开展持续性的重大计划和聚焦前沿技术研发创新的项目部署。在中美关系恶化以及全球生物安全治理面临新挑战的背景下,为有效抵御生物安全风险和威胁,保障国家安全,本文提出完善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战略协调机构和多层级生物防御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力量等建议

英国国家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分析与思考 下载:23 浏览:181

吴晓燕 陈方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近年来,生物安全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作为生物科技领域的领先者,英国较早开始布局生物安全政策,构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英国国家生物安全战略、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传染病和动植物疫情防控、抗生素耐药性应对、生物实验室管理、生物威胁防控和国际合作七个方面的具体政策和做法,总结英国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的重要特点,包括:突出生物安全战略地位,统筹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布局生物风险评估网络,构筑有弹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生物安全科技发展,规范双用生物技术管理;协同薄弱地区生物安全防控,承担生物安全国际责任。本文还借鉴英国的做法,提出对于我国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为生物安全相关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日本生物安全战略规划与法律法规体系简析 下载:14 浏览:248

陈方 张志强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生物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稳定、公共健康和社会福祉,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在生物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逐渐凸显。日本对广义生物安全领域课题的关注由来已久,较早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接轨互动,逐渐发展形成了战略规划与法律法规体系,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政策和指南。本文分析了日本生物安全战略规划体系的特色和要点,梳理了日本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框架,重点介绍了日本在传染病防控、病原体等安全管理、生物技术安全管理和生物武器防御方面的法律、规章和指导政策等,总结了日本在生物安全战略规划和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的启示,并从实践操作层面简要分析了其局限与不足。研究发现,在生物安全相关风险识别、管理和应对方面,日本十分强调各级政府、各行政部门的协调合作;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注重科学规划,充分发挥国立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的作用;在推动新技术发展和应用方面,关注技术的安全性、伦理和环境评价,开展广泛的公众意见咨询;在国家生物安全战略防御能力建设方面,重视发展军民两用生物技术,推进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设施建设,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防卫国际合作。最后,结合我国情况提出了发展建议。

俄罗斯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简析 下载:17 浏览:163

宋琪丁 陈君 陈方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俄罗斯一直以来比较重视国家生物安全建设,将生物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考虑,同时非常重视生物技术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在化学和生物安全领域形成了体系化布局,在生物威胁日益严重的今天,《俄罗斯生物安全法》草案的提交将该国对生物安全建设的高度进一步提升。本文首先概述了俄罗斯生物安全法律发挥体系建设的发展背景以及俄罗斯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框架的发展历程,研究发现,俄罗斯早期并未明确生物安全作为独立概念的法令,而是将化学和生物安全作为整体进行部署;随着各类生物威胁的日益严重,俄罗斯开始单独建立生物安全领域的法律监管框架,推动《俄罗斯生物安全法》草案的制定。随后,本文梳理了《俄罗斯生物安全法》草案的条文结构和重点内容,深入分析了俄罗斯在生物安全领域的布局。最后,在参考俄罗斯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得到我国需加快基于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的启示,并从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和生物安全相关布局的角度提出加快完善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我国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注重关口前移和外移,防范生物安全风险等建议。

巴西生物安全法和监管体系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 下载:18 浏览:193

郑颖2 陈方1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巴西是世界第二大转基因作物国家,其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已应用十分广泛。巴西于2005年颁布实施了新版《生物安全法》,以定义巴西科技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生物技术安全应用的指导准则。本文追溯了巴西生物安全立法过程,总结了该法的内容要点,并梳理了该法令颁布后为适应生物技术发展而颁布的相关新法令和规范,描述了巴西生物安全监管、教育和信息体系的主要构成,较完整地展现了巴西生物安全法律体系和实践经验。巴西生物安全立法为其生物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分工明确的生物安全监管体系为科研提供了支撑作用;巴西所实施的保障公众参与权和知情权以及实施生物安全普法教育等重要举措,都能为我国制定生物安全及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有益参考。

冠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及专利分析 下载:19 浏览:188

朱月仙 张娴 许轶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本文利用科睿唯安公司Cortellis药物研发平台、德温特创新平台(Derwent Innovation)分析了冠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及相关专利情况,包括冠状病毒疫苗药物当前的研发阶段、活跃公司、药物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在研药物的基本情况、冠状病毒疫苗专利的发展态势及研发热点等。分析结果表明:冠状病毒疫苗活跃药物大多处于研发早期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已成为其中最热门的研发类型,重组病毒载体疫苗、蛋白亚基疫苗、DNA疫苗、RNA疫苗等新技术路线的研发多管齐下。此外,从专利方面看,疫苗专利的申请量与疫情发展关系密切,预计2020年冠状病毒疫苗专利申请量将会暴发式增长,目前相关专利主要分布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和中国。

吉利德科学公司Remdesivir专利分析及启示 下载:16 浏览:180

张娴1 朱月仙1 李姝影2 许轶1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美国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 Sciences,Inc.)在研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在针对美国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的试验性治疗中迅速表现出临床症状缓解效果。吉利德公司旋即声明提供Remdesivir用于试验性治疗,以支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暴发。2020年4月29日,中美三个临床试验研究团队同时发布了不同的研究结论,再度引发全球热议。本文检索了吉利德科学公司Remdesivir专利,对其专利市场布局概况及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其中国专利保护情况。结果表明,吉利德科学公司相关专利技术保护严密、市场布局主动、运营潜力巨大,值得国内新药研发企业借鉴。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大流行模拟研究分析及启示与建议 下载:18 浏览:226

刘昊 张志强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为推动政府和公众关注潜在的传染病威胁,提升政府在大型传染病暴发时的应急管理能力,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已先后4次举办传染病演习模拟研究活动。本文详细分析这4次演习活动的背景、过程和政策成果,结合我国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建议,包括:1)完善建设国家和地方各级疾病控制体系; 2)完善公共卫生事件大数据管理信息体系建设; 3)公共卫生领域的智库要加强前瞻性公共卫生战略与政策研究; 4)政府部门需要高度重视公共卫生领域各种传染病预警和应对策略研究; 5)建立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物资战略储备; 6)加强人口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科研创新; 7)积极在全球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领域发挥中国影响力。

全球生物科技发展态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下载:40 浏览:214

丁陈君 陈方 郑颖 吴晓燕 宋琪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2019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强生物科技领域战略布局,尤其是在生物经济方面提出国家级规划与路线图,在项目部署方面重视前沿颠覆性技术。本文首先梳理了美国、加拿大、欧盟、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发布的生物经济战略、实施路线图和相关的项目部署。随后对全球生物科技领域的重要进展进行总结,重点关注研发现状和生物技术与其他技术之间交叉融合的大趋势。研究发现,全球生物科技发展呈现以下五点趋势: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严峻;生物资源挖掘利用更加深入;新兴技术与工具的快速发展推动生物科学与技术向纵深发展;人类修饰生命创造生命的能力不断提升促进工程生物学应用的不断扩展;全球科技交叉融合日益凸显。最后,基于政策和研发趋势,本文提出了制定国家生物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和优化学科布局、支持核心技术研发、制定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等建议,以促进我国生物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

基于多维指标的省域基础研究发展现状分析 下载:21 浏览:217

欧阳 峥峥 陈云伟 杨思飞 刘小杰 熊永兰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基础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当前各省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基础研究。本文从省域视角出发,遴选东部、中部和西部共11个省市,从基础研究相关的科研政策环境、科研体系基础、科研人力资源、科研经费投入、科研论文产出和国际科研合作等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形成由6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多维度、多层次地反映各省市基础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东、西部省市的科研政策环境各有侧重,政策的执行与落地程度各不相同;基础研究在科研体系基础、经费、人才上均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均衡现象,呈现出东部优于中部优于西部的态势;部分中西部省市表现出较高的基础研究效率,呈现出追赶势头,但仍未充分发挥其良好的科研体系基础优势;基础研究学科分布在省域之间同质化明显,区域特色不够突出;国际合作能大幅提升省域基础研究影响力,但大部分中西部省市的国际合作仍需加强。

科技强国面向未来的科技战略布局特点分析 下载:24 浏览:266

陈云伟1 曹玲静2 陶诚3 张志强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通过梳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科技强国,欧盟以及在某些特定领域领先的其他科技发达国家近年来发布的重大科技战略布局,归纳出科技强国面向未来的科技战略布局趋势与特点,包括:长期战略部署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重点战略部署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网络空间与安全科技、未来信息通信、健康与生命科学、现代农业与食品科技、纳米科技与新材料新制造、空间科技、科学与技术大数据等前沿科技领域;重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培养与造就适应未来科技创新需求的人才队伍。最后,提出了4点建议,即:长期稳定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夯实创新根基;创新组织方式,加强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瞻规划部署未来重大引领性科技创新领域;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等,以期促进我国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

国际量子计算战略布局比较分析 下载:27 浏览:190

田倩飞1 唐川2 王立娜1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首先定性调研了美国、欧盟、英国、日本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量子计算相关战略与路线图,比较分析了各国/地区的代表性战略与路线图目标,以及获资项目的研发重点等。接着,总结各国/地区针对量子计算发展的政策措施特点,如:成立新机构以高度统筹研发活动与管理协调工作;建立研究中心并强调跨学科研究与长期基础研究支持;制定路线图目标与时限,持续监测进展并评估成效;培养面向未来的专业量子从业人员;推进国际合作,并重视国家安全维护等。最后,从制定国家量子计算技术战略、成立新机构以统筹管理和开展评估、培养跨学科的量子计算技术人才等多方面,为我国量子计算发展提出启示建议。

未来芯片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下载:24 浏览:251

王立娜1 唐川1 徐婧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半导体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石,但主导其发展的摩尔定律正遭遇物理学和经济学双重限制,致使传统的硅基电子技术临近发展极限,亟需采用新型芯片技术推动未来信息产业持续蓬勃发展。各国政企积极布局一系列未来芯片技术,抢占国际半导体技术战略制高点。本文梳理了一批主要未来芯片技术,剖析了这些芯片技术的当前发展现状、所处的成熟度阶段和市场应用前景。最后,对我国未来芯片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具体建议包括制定未来芯片技术发展规划,打破国外垄断格局;梯次推进未来芯片技术发展,平衡新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风险;重点推动存内计算技术研发和商业化,缓解我国芯片技术卡脖子问题。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未来网络安全研发趋势分析 下载:27 浏览:221

徐婧1.唐川1.2 房俊民1.2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美国在网络空间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始终引领着世界前沿性、颠覆性创新技术发展潮流,为美国成长为网络强国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文通过分析DARPA近年来推出的网络安全相关项目及2020财年网络安全项目预算方案,总结出DARPA在网络安全研发上的三点趋势,即: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网络安全研究;网络攻击取证归因技术不断受到重视;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安全风险凸显,相关研发投入增长迅速。

精准农业领域专利竞争态势分析 下载:27 浏览:253

吴晓燕 许海云 宋琪 陈方丁 陈君 郑颖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基于incoPat数据库收录的专利数据,对1999—2018年全球精准农业领域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探讨精准农业领域的全球专利研究态势、技术研发热点、主要国家的科研水平、重要专利申请人的研发布局。研究发现,近二十年,精准农业领域专利研发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信息采集传感器和变量作业装备是研发热点;中国、美国、日本是最重要的技术来源国,中国进入该技术领域较晚但取得了重大进步;国外机构在信息采集技术和变量作业技术主题占据主导优势,相关研究机构努力的方向是形成核心技术优势、提高专利影响力、增强专利海外布局和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