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苏轼游赤壁题材戏曲论析 下载:67 浏览:383

安忆涵 《当代艺术》 2020年7期

摘要:
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曾游览赤壁并写下杰作前后《赤壁赋》。元明清时期戏曲作家围绕这一题材展开了丰富的艺术创作。剧作家在戏曲中对苏轼所作前后《赤壁赋》加以运用,或引用原文作宾白,或化用意境作唱词,使戏曲语言更显文雅。通过虚构情节、改换人物和处理时间三种方式,剧作家对苏轼游赤壁的本事进行了虚实相生的艺术改编。受文化思潮等因素影响,元明清三代戏曲中建构的苏轼形象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元杂剧中的苏轼虽潦倒落魄却仍富于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明代戏曲中的苏轼则转向了超迈旷达并富有谐谑、世俗的气质。清代戏曲或沿袭明代苏轼形象,或对其进行雅化的艺术改造,呈现出两种创作路径。

论晚清宁波串客戏的禁毁及其影响 下载:75 浏览:379

武迪 吴佳儒 《当代艺术》 2019年4期

摘要:
清代中后期,宁波串客戏逐渐从最初的业余客串、"对山歌"发展成为一种有较为固定的演员配置、演出模式、唱腔的宁波地方戏。串客戏演出长期以来被统治者视为淫戏而大力禁毁,尤以1877年至1885年间宁波知府宗源瀚及其下属的禁毁串客的行动最具代表性。宗氏的禁毁虽然声势大、持续时间久、执行严,但客观上对串客戏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促使串客活动中心从宁波城中转移至郊县乡下;另一方面,迫使大批艺人出走至杭州、上海等地,与当地的民间戏曲、曲艺等交流、融合,客观上为后来形成的宁波摊簧和甬剧奠定了基础。

从超验语气到与诗无关——西川与新诗的语气问题研究 下载:76 浏览:472

敬文东 《文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新诗该如何表达复杂的现代经验,这个问题可以从语气角度加以深刻探讨。新诗取代古典诗歌后,虽然在长相、身板和三围方面与后者大异其趣,却宿命性地携带了汉语的世俗性基因,在语气上承续了汉语的古老传统,用感叹的语气表达世俗的、人间的复杂经验。而受宗教—神学思维和《圣经》的影响,西川继承了其中的超验性训诫语气,为新诗输入了此前未曾有过的调式,得以用歌唱的方式表达情感、转换经验,丰富了新诗的表现维度。西川凭借一己之力,让一个空灵、臆想、无中生有的超验境界,在一个绝对世俗化的国度出现,从而有限度地修改了汉语的世俗特征,为汉语诗歌诉说形而上的神性世界,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基础。这算得上西川的诗歌新路数为汉语诗歌做出的贡献。但是,西川诗歌中的训诫语气,受制和无所遁形于超验和神性,而没有任何现实内容,处于自为运转的状态,难以处理复杂的现代经验。面对历史的强行进入和独一无二的现实感,西川被迫发生了两次语气转向。西川的第一次语气转向,乃是世俗性的感叹语气和超验语气有比例的相互杂糅,形成了箴言体式的混杂语气。这种混杂语气,从泛道德主义的角度批判社会,为西川的诗歌提供了反讽的诗意,也为处理悖论的现实提供了新的武器和方案,丰富了新诗的表达能力。西川的第二次语气转向,乃是转向为说话体。但是强调浓郁的现实感和滔滔不绝的语势的说话体,并没有恰当的运转,而是有意放纵自己的潜意识,最终沦为毋须再议的、与诗无关的废话。

论韩少功译作与创作的相互影响——以韩译佩索阿为例 下载:89 浏览:473

崔耕 ​ 《文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韩少功为何产生翻译佩索阿的冲动,以及作为作家的韩少功如何在以自己惯常的文学语言风格翻译佩索阿,这种独具翻译者语言风格的翻译如何改造了被翻译者在第二种语言中的面貌,这种面貌又如何反过来强化了翻译者在自己的文学写作中的风格自信,并在此基础上达到翻译者和被翻译者互为异名者的关系,由此而重新进行自我建构。

视觉转向与形似如画——中国早期新诗对风景的发现与书写 下载:87 浏览:489

万冲 ​ 《文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在中国文化中,诗歌和自然有亲密的关系。蕴含具象形体和内在精神的自然,常成为诗人书写的对象,也濡养、提升了诗人的精神境界。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自然观和生命观的差异,诗人观照自然的方式迥然有异,书写自然的美学策略和美感经验也各不相同。本文以中国古典山水诗歌为参照,探析中国早期新诗发现和书写风景的问题。在古代社会,与自然同感共振的诗人,以独具特色的"味感—呼吸型"感思方式,将自然领悟为静穆平淡的德性山水。在"五四"时期,崇尚科学理性、凸显独立自我的诗人,从自然风景中脱离出来,将其作为观察和认知的对象,这构成了现代诗人发现和书写风景的前提和起点。自我意识觉醒、成为运用理性认知事物的独立主体后,诗人用视觉为主的认知方式,捕捉到了含有丰富形体特征的"流动的风景"。在此一时期的写景诗歌中,诗人选用唯一的词语确保描述与描述对象的唯一性关系,达致形似如画的审美效果,令主体感知与客体形质精确相符,克服了人和风景之间的间距,初步建立起一种新的书写风景的美感机制。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