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以衍射实验为例谈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 下载:97 浏览:283

冯饶慧1,2 沈韩1,2 高凤彬3 崔新图1,2 黄臻成1,2 廖德驹1,2 方奕忠1,2 赵福利1,2 《物理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更迭,催生了许多新的教学形态。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虚拟仿真实验依托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信息化技术,在增强学生实践和科研能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为发挥虚拟仿真实验的优势,我们构建一种结合成熟软件的适用于非物理类本科专业低年级的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模式,并以光学衍射实验为例,详细介绍这种模式的教学应用。实践表明,这种基于科学模型的可精确调节参数的定量仿真可有效提升传统实验教学的效率,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磁单极狄拉克弦上磁场的显明形式 下载:76 浏览:277

林琼桂 《物理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通过对磁单极矢量势的积分表示取旋度,可以自然得出与狄拉克弦对应的磁场项的显明形式,该狄拉克弦可以是任意曲线。本文对具有不同狄拉克弦的矢量势之间的规范变换作了一些评注,讨论了狄拉克描述与吴大峻-杨振宁描述中的电荷量子化问题。

户外运行17年单晶硅光伏组件性能失效研究 下载:88 浏览:454

赖海文1 韩会丽1 黄伟宏1 董娴2 李冰之1 沈辉1,2 梁宗存1,2 《新材料》 2019年3期

摘要:
本工作对一批由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M55单晶光伏组件在深圳海边户外运行17年后的电性能失效原因进行了探究。944块组件的平均最大功率(Pmax)衰减23. 35%,电性能参数变化主要表现为填充因子(FF)和短路电流(Isc)明显下降。观察组件的EL和红外热图像发现,主栅处发亮和电池中间黑区是EL图像中的主要缺陷,而电池脱焊可能是造成这批组件填充因子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SEM与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电池表面细栅线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电池黑区部分正面细栅处有醋酸铅等针状物质形成,导致银栅线接触电阻和金属电阻增大。旧组件光伏玻璃表面受到污染后,靠边框部位有粘附性积灰,导致光伏玻璃透光率下降,而边缘处玻璃透光率下降更为显著,从而使得组件的Isc下降。同时采用正常片、EL正常的高串阻与云片高串阻三种电池片制备样品组件,并通过湿热实验来模拟电池制备因素对脱焊的影响,发现EL正常的高串阻电池组件进行湿热试验后,主栅处EL图像出现发亮现象,红外热图像显示EL发亮处温度相应较高。这说明EL正常的高串阻电池在湿热环境下可能会增加主栅处脱焊和腐蚀的风险。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