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长尾理论视域下的微电影产业链分析 下载:67 浏览:398

刘建萍 《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的营销理论,长尾效应贯穿于微电影制作、传播、销售以及衍生品开发的全过程。制作主体多元化,制作成本低廉化,微电影颠覆"二八"定律;传播内容丰富性,用户体验多样性,微电影受众趋于小众化;传播渠道多级化,传播效果裂变化,微电影需求曲线向尾部移动;销售渠道多样化,营收模式多元化,微电影利润趋于最大化;内容创意版权化,电商营销影视化,打造微电影全产业链。

抗美援朝时期人物通讯的现实借鉴意义 下载:67 浏览:398

王利民 《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一说到人物通讯很容易联想到魏巍脍炙人口之作《谁是最可爱的人》。查阅当年的新闻报道和相关资料发现,抗美援朝时期的人物通讯报道是中国典型报道的一次集大成者,但是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回顾历史,审视现在,展望未来,通过研究抗美援朝时期的人物通讯报道,能更好地为新时代写好典型报道提供经验和借鉴。

《解放日报》改版与党报品质的形成 下载:67 浏览:386

张君尧 刘驰 《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延安时期是党报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以《解放日报》为代表的机关报,通过改版等具体的新闻实践,逐渐形成了党报党性、组织性、斗争性、群众性的鲜明品质。不仅充分发挥了党报引领导向、凝聚人心的作用,同时,为其后党报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化工业”理论向足球领域蔓延现象的分析 下载:20 浏览:206

陈亦开 李苗 《体育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文化工业"理论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西奥多·阿多诺及马克斯·霍克海姆等人提出的概念,"文化工业"理论向足球领域蔓延的过程中,对足球运动带来了诸多影响。"文化工业"对足球运动的影响一直存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上变得尤为明显,带来由点到面与由内而外的诸多影响。从产业宏观思维上的功利主义,到个人风格、球队战术、民族球风的变迁与颠覆,从各国俱乐部的运营到各支国家队的表现,均打上了非常深刻的"文化工业"烙印。

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的衍生规律及消解策略研究——以武汉新冠病毒肺炎事件为例 下载:74 浏览:379

吕山1 李沁雪2 《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本文通过对"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中的谣言传播为主要分析内容,通过内容分析,探讨其形成、衍生和传播的规律,并提出相对应的消解策略和建议。

大众媒体社交媒体智能媒体之比较 下载:67 浏览:381

孟东 《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在大众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带着明显的精英化特征,由科技、产业、人才共同支持,在微信和微博社交媒体未出现之前,我们在互联网进行交流,几乎都是通过论坛、博客这样单向或双向的沟通方式。人们的影响力非常有限,而社交媒体的出现赋予每一位普通人信息生产的权力和功能,受众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成积极的信息生产者,而随着人工智能的急速发展,科技正在重塑我们的世界观,定义我们的交互方式,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智能机器人通过算法来识别研判、加工处理文本和数据,这种由人工智能产出的"智能记者"拥有巨大的优势,它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是人类记者无法与之相比的,可以在一瞬间基于内容大数据分析平台,选出所选的数据,并通过模板迅速形成文稿,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将内容生产从生产链条的顶端逐渐地驱向末端,资本和技术开始走向顶端。拥有、掌握高端人工智能技术和资本也将意味着成为信息寡头,他们可以按照用户的喜好推送信息,同时也可能使人们变成附属于技术和资本的信息闭环,机器生产取代体验,加剧信息茧房和知识沟。本研究从新闻生产、受众-用户转换、传播效果的角度,分析大众媒体、社交媒体、智能媒体的区隔和共性,探讨未来媒体形态的布局重构。

新京报微博针对社会热点事件报道的传播研究 下载:78 浏览:405

李明旭 李进秀 《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本文分别选取了2017-2019年的三个社会热点事件为研究案例。通过研究新京报微博针对这三个事件做出的相关报道,来探究融媒体发展过程中,新京报作为主流媒体,通过微博这一新媒体平台以怎样的传播方式进行舆论引导,增强主流媒体公信力。微博作为公布事件进展,反映受众意见,使主流舆论与大众思想进行碰撞与融合的平台,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与社会影响力。本研究通过对相关内容进行内容分析,来发掘新京报微博对于热点事件报道的内容与形式上的优势与不足。

媒体融合环境下疫情期间健康传播效果研究 下载:66 浏览:388

张浩翔 《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媒体融合是打好新型冠状病毒"防疫"仗的主力军,健康知识的精准、快速、有效传播让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看到了曙光。媒体融合环境在这场公共卫生"战役"中做出了哪些贡献,又有哪些缺陷?笔者对媒体融合环境下健康传播现象、效果特征和效果提升对策进行了研究,全面了解媒体融合特点,优化媒体融合环境,增强融媒体的传播力量。

网络剧与媒介依赖研究 下载:74 浏览:391

刘颖琪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本文从网络剧的传播优势、媒介依赖的表现特征、媒介依赖的产生机制分析网络剧背后的网民对于媒介依赖问题,与电视时代"容器人"说法的担忧有一定共性。因此,引导受众健康、合理面对和应用网络媒介,提升媒介素养,构建理性的传播生态成为关注的焦点和议题。

新媒体经营模式与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 下载:67 浏览:407

李莹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成为如今青少年交流、沟通以及了解各类新闻资讯的重要途径和平台,新的发展趋势不仅对新媒体经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共青团在新媒体时代的工作方法和思路也应不断创新,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下社会精神文建设以及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需求。本文就以共青团工作在新媒体时代下,工作模式的创新思路进行分析和探讨。

新媒体经营模式与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 下载:87 浏览:377

李莹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成为如今青少年交流、沟通以及了解各类新闻资讯的重要途径和平台,新的发展趋势不仅对新媒体经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共青团在新媒体时代的工作方法和思路也应不断创新,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下社会精神文建设以及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需求。本文就以共青团工作在新媒体时代下,工作模式的创新思路进行分析和探讨。

论社会心理学视阈下传媒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下载:67 浏览:379

邢渊渊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传媒是塑造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指明,传媒通过影响受众的态度进而塑造了国家认同。态度包括认知、行为和感觉三个要素,分别对应社会思维、社会影响、社会关系。在认知层面,传媒参与自我图式的形成;在行为层面,传媒制造从众;在感觉层面,传媒利用画面强化感性思维。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可以支持这一论断的成立。

论社会心理学视阈下传媒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下载:73 浏览:379

邢渊渊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传媒是塑造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指明,传媒通过影响受众的态度进而塑造了国家认同。态度包括认知、行为和感觉三个要素,分别对应社会思维、社会影响、社会关系。在认知层面,传媒参与自我图式的形成;在行为层面,传媒制造从众;在感觉层面,传媒利用画面强化感性思维。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可以支持这一论断的成立。

长尾理论视域下的微电影产业链分析 下载:65 浏览:382

刘建萍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长尾理论是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的营销理论,长尾效应贯穿于微电影制作、传播、销售以及衍生品开发的全过程。制作主体多元化,制作成本低廉化,微电影颠覆"二八"定律;传播内容丰富性,用户体验多样性,微电影受众趋于小众化;传播渠道多级化,传播效果裂变化,微电影需求曲线向尾部移动;销售渠道多样化,营收模式多元化,微电影利润趋于最大化;内容创意版权化,电商营销影视化,打造微电影全产业链。

从太平洋战争时期的《读卖新闻》看战争中“新闻失守”现象 下载:70 浏览:402

伍素文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读卖新闻》是日本五大全国性报纸之一,同时也是目前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在其上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过许多争议。本文将时间定格在太平洋战争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将《读卖新闻》置于宏观的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主要从其所处的办报背景、报道立场与方式等方面,研究以《读卖新闻》为代表的日本媒体在战争期间的报道表现,从而考察媒体在战争中的宣传作用与战争责任,反思战争中的"新闻失守"现象。

当代媒体新闻观中的“红色基因” 下载:68 浏览:375

蔡杰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当代新闻媒体的价值观对于社会的舆论导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要对当代媒体新闻观中的"红色基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行充分的挖掘。当代媒体只有秉承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本质内涵才能有效地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力与影响力充分地发挥出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可以指导新闻媒体工作者发现新闻传播过程当中所存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当代的新闻媒体必须要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理论研究透彻,同时积极地吸收马克思主义中的自我批判精神,在动态的发展当中实现前进,并建立外在的自我防御机制。

古代泰山岱阳地区佛教探微 下载:204 浏览:209

高强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3期

摘要:
佛教在岱阳地区的传承发展,在帝王封禅与因之而形成的特殊文化空间、各时期佛教政策、僧人与皇室的特殊关系及佛道交锋的作用下,不同历史时期各有兴衰起伏,呈现不同的面貌。佛教在岱阳地区与道、儒等意识形态共存并交流互动,在相当程度上会通融合,成为泰山三教合一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试论古代雅典社会的私生子问题 下载:34 浏览:331

谢芝芹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9期

摘要:
私生子问题是古代雅典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考察这一问题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古代雅典的家庭、婚姻、财产和公民权制度。本文主要阐述古代雅典社会私生子的概念和类型,探讨不同时期私生子身份地位的变化以及不同类型私生子的公民权和继承权状况,进而分析雅典私生子与家庭、城邦之间的关系。从而可知,自古风时期到古典时期,雅典城邦法规在私生子公民权问题上的改变目的在于维护雅典公民和城邦的整体利益。

从《美丽新世界》看“麻醉型”社会安全阀对社会的威胁 下载:58 浏览:357

苏昕1 龚超2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8期

摘要:
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在《社会冲突的功能》一书中阐述了社会冲突中的安全阀机制对于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此处的"社会安全阀"体现了社会冲突理论的一个侧面,其本质肯定了社会冲突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然而,在阿道司·赫胥黎的文学作品《美丽新世界》中,其虚构社会中的"安全阀"背离了社会冲突理论,而以一种非暴力的、更富欺骗性与麻醉性的形式浸透社会,致使人性的许多侧面在无知觉中消弭。

建构主义教学法在《传播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49 浏览:420

刘坤 《中国新闻传播》 2020年4期

摘要: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将学习活动作为学习者的绝对自主行为,否定教师主导传授的必要性,将学习定义为学习者完全自发的意义建构行为。其典型的教学模式为教师通过构建合理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进而展开学习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对其进行评价和修正。这一方式在《传播学概论》教学中并未得到广泛使用,但由于传播学研究对象所具有的贴近性和实践性使得该教学法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