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从国际农业科技创新态势到我国山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下载:42 浏览:261

王丽华1 吴彦2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农业科技创新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正处于变革的重要时期,面对我国农业内部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如何加快传统农业的改造、推进农业科技化和现代化建设,是实现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总结了发达国家在农业整体战略布局、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研机构的职能布局及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等方面的优化措施,结合我国多山特点,提出山地农业科技化发展的重点方向:以生产、生态、服务及产业化带动能力方面为方向,促进山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结合地方特点,构建现代山地特色农业体系。

供给侧改革的动因与规制研究:基于政府与市场的博弈关系 下载:73 浏览:411

王赫奕 王义保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供给侧改革作为当今的热点话题之一,对我国今后的紧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政府作为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者,推行供给侧改革具有深刻的动因。旧常态下全面政府的博弈组合模式不再能适应新常态的大环境,使得经济增速下降,此时的政府在博弈之中需要对市场做出适当的让步,恢复与"强市场"的并存的均衡路径,通过对两部门模型的分析,找到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所在。并且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者——政府对微观经济体的规制也需要革新。如此,在实现有限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良性互动的条件下,才能使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以有效实施。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城市社区武术教育供给研究 下载:71 浏览:328

刘剑 王丽萍 《体育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本文以永州市社区武术教育供给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典型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永州市社区武术教育服务主管部门、武术健身消费人群、锻炼场所等进行抽样调查,并选择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武术健身社区进行典型调查。研究发现,永州市社区武术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还存在不平衡现象:(1)永州市武术教育供给主体主要依靠政府投资,供给的主体比较单一。(2)永州市武术教育的供给没有紧贴居民的时代需求,动态供给性较弱。(3)永州市武术教育的供给内容缺乏多样性。应采取的措施:(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调动社会和市场的供给作用,开拓多元主体协同供给。(2)调动各个相应部门的协调性,跟随时代潮流创新供给方式,加强动态供给。(3)应满足各个阶层居民的需求,供给内容实现多样化,实现共建共享。

我国健身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下载:49 浏览:310

张济琛 《体育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供给侧改革"为理论指导对我国健身产业发展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加快推进我国健身产业供给侧改革。研究认为推进我国健身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途径有:健全健身产业人才供给、完善健身产业制度供给、提升健身服务产品质量、提高健身产业创新能力。以此确保健身产业良性快速发展,提供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健身产品,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供给侧改革下第四方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创新 下载:54 浏览:280

李艳伟 何任杰 《中国经济》 2020年2期

摘要:
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农产品流通市场对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需求越来越高,创新物流金融模式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农产品物流企业作为农产品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开展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有助于其解决中小型合作企业融资问题,整合供应链资源,实现向第四方物流的转型。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物流金融发展一般模式及存在的问题,继而对农产品物流金融运作模式进行创新优化,然后建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农产品物流金融监管平台,实现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在线融资,最后从供给侧角度对农产品物流企业的物流金融体系进行风险管控,降低运营风险。农产品物流企业通过创新物流金融运作模式,可以优化农产品供应链资源配置,真正转型成为一个集成供应链解决方案的第四方物流商。

供给侧视角下“农产品上行”电商渠道模式研究 下载:44 浏览:242

陈劲松 窦志慧 徐大佑 《中国经济》 2018年4期

摘要:
农业供给侧视角下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关键在于破除农村地区的农产品上行困境。本文着眼于农产品上行渠道中的组成要素,提出了五种发展农产品上行电子商务的渠道模式,并分别对每种模式的结构、特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阐述;然后分析一个地区在构建农产品上行渠道时应当考虑的六种依赖因素,以期为该地区构建农产品电商渠道、破解农产品上行困境提供指导借鉴。

共享经济模式产品供需匹配问题研究 下载:32 浏览:333

马丽 《中国经济》 2018年1期

摘要: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常态时期,供给侧改革成为适应当前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其目的便是通过市场驱动和政府推动,使资源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实现有效匹配和对接,以此来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供给,而共享经济的出现,顺应了供给侧改革以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可以说共享经济正是供给侧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本文首先分析了共享经济模式演化与发展现状,接着对当前共享经济模式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进而指出了解决当前共享经济模式产品供需匹配问题的建议,以期能帮助我国共享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高技术产业与金融供给侧协同发展关系研究 下载:57 浏览:402

李露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9年7期

摘要:
高技术产业与金融供给侧是经济市场关注焦点,构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金融供给侧系统评价指标,运用熵值对两系统指标参量权重进行计算,运用计量经济学开展实证检验,结果证明,金融供给侧与高技术产业发展两系统存在长期协整、因果互动关系,金融供给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正面作用仍待优化。

供给侧视角下广州市职业教育结构改革研究 下载:29 浏览:311

郑玉清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2期

摘要:
职业教育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制度、体系、结构、内涵、质量等问题,解决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提高人才供给适应性,扩大有效供给,实现需求与供给的平衡。本文从梳理广州市产业结构、产业从业人员结构等发展脉络入手,从院校招生规模、专业结构、层次结构、职业教育体系等方面,分析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人才供给出现的结构性矛盾,并提出广州市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下载:67 浏览:409

万舒欣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11期

摘要:
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以创业孵化基地为核心,由供给侧—支撑系统—需求侧三层体系构成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体系构架,并分析其内涵和结构。面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需求旺盛、供给侧的输出流动节律和需求侧的抽取流动节律明显低于临界阈值的困境,提出了通过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以实现整个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平衡状态的策略。

基本公共服务结构性分析与供给侧改革路径 下载:62 浏览:364

孙彩红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来看,基本公共服务的结构要素包括内容结构、空间分布结构和享用群体结构的分析框架。一些地方的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着多维结构的不均衡状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关键在于区分公共服务基本类型和属性基础上、坚持平等权利原则,明确不同层级政府统筹公共服务的职责分配,整合与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改革公共服务决策机制,促进社会主体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参与合作。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层次探讨 下载:54 浏览:373

何雄浪 陈锁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随着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过去的总量不足变为结构性失衡,具体表现为总量充足,而有效供给不足,难以适应现阶段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改变这一现状的重要利器,可以确保中国农产品在确保国内有效供给充足的前提下引领国际市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着眼于国内外两大市场,充分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矫正行政配置在资源配置中的扭曲作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深化改革机制和培育创新驱动力,从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引领中国农业走向国际舞台。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分析 下载:51 浏览:355

尹昕 《电子商务进展》 2018年12期

摘要:
跨境电子商务能够有效解决外贸行业供需错配的难题,为全球的消费者与中国优质商品的供给者搭建交易撮合的创新平台,帮助中国的传统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释放产能、去除库存。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符合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战略规划,可以为深化外贸供给侧改革提供新的抓手与动力。

高质量发展:学理内核、中国要义与体制支撑 下载:84 浏览:476

高传胜1 李善同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新时代、新形势、新矛盾要求中国加快高质量发展。在学理上,高质量发展是对高速度增长的超越,它追求的目标不仅是经济增长速度,还包括更趋多元、包容与可持续的众多维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应在深化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的同时,增强产业自主能力,不断提升产品质量。考虑到中国产业在国际上处于"双向挤压"的处境以及国内中低收入者数量庞大的现实状况,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向上与向下两个方向的创新并重,兼顾"顶天"与"立地"两个方面的需求。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尚需顺应阶段转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支撑与保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评估与提升路径 下载:97 浏览:508

董少明 陈平花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本文以2016年发生并购重组的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综合绩效角度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并购重组前一年、并购重组当年、并购重组后两年的综合绩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并购重组使国有企业获得一定的短期绩效,但长期绩效并未得以明显提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国企并购重组要想提高综合质效,面临着宏观调控管理新变化,改革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以及适应形势变化的新思路。如何在这新背景下切实提升国企并购重组的综合绩效?基于政府视角,应当要重新定位国企并购重组目标;规范国企并购行为,推动并购重组;同时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规范产权市场交易。基于企业视角,应当要明确企业并购动因,确定合理的重组规划;同时要加强国企并购之后资源整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文商旅融合发展研究 下载:31 浏览:311

侯庆海 《当代市场营销》 2020年9期

摘要:
供给侧改革属于国家经济治理思路的战略调整,在思想理论上逐步的深化相应的改革模式,可以强化改革的自觉性以及坚定性,为实现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提供可靠地保障。在供给侧改革的进程中,文商旅的融合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采取何种方式实现文商旅的融合发展目标,成为了当前争相讨论的热点话题。

供给侧改革下养老服务产业化运行机制研究 下载:54 浏览:431

张园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12期

摘要:
供给侧改革下应加快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本文提出养老服务产业化运行机制是具有前后逻辑结构的链式过程:产业环境—市场需求—产业基础—产业模块化—产出效应。即由行业理念、政府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组成的产业环境激活产生了由人口因素、购买需求、购买力组成的养老服务市场需求,进而要求建立由产业组织体系、产业资金、人才队伍组成的养老服务产业基础,形成以产业基础优势禀赋为依据,将养老服务按产品设计、服务生产、服务功能模块划分的养老服务产业模块化,最终产生经济增长贡献效应、就业岗位带动效应等。其中,贯穿整个养老服务产业化运行的核心能力是资源整合。同时,产出效应又刺激新的市场需求并启动新一轮循环。研究基于运行机制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供给侧视角下智能养老地产开发适宜性研究——以华北地区(3省33市)为例 下载:71 浏览:460

杨俊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养老地产在发达国家已发展成熟,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养老地产的开发应以人为本,将老年群体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研究点,最终实现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升。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对华北地区养老地产需求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提出养老地产开发适宜性研究策略,以促进养老地产向良性循环发展。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农民主体地位问题的思考 下载:89 浏览:493

姚凤民1 查梓琰2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改革仍然面临着诸多新旧问题,如现有的改革未能很好地正确处理农民与政府、市场三者的关系,特别是较少地从农民主体地位来考量改革的出发点。因此,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以完善农民主体地位为抓手,需要制度政策与意识理念凸显农民主体地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需维护农民主体权利;工商资本下乡需正确处理好农民主体地位与政府、市场关系;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等方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陕西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下载:57 浏览:422

刘鸿浩1 李朋林2 《当代市场营销》 2019年4期

摘要: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分析了陕西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因,深入剖析了制约陕西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因素,结论表明:产能过剩严重、财务风险加大、经营成本过高和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因素阻碍了陕西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陕西煤炭产业要顺利实现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供给侧改革的力度,下大力气化解产能过剩,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的力度,从根本上提高整个产业的创新水平与技术效率,以实现煤炭产业创新发展和新旧动能的转换。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