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不同品种水稻对砷的吸收转运及其健康风险研究 下载:76 浏览:481

李仁英1,2 张婍1 谢晓金1 李霖1 徐向华1 《中国土壤》 2019年8期

摘要:
为了比较不同品种水稻砷的积累特点,筛选可食用部分低砷积累水稻品种,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江苏省常见的11个水稻品种根、茎、叶、谷壳和籽粒中的砷含量、砷的转运系数和根表铁膜厚度及其对砷固持的影响,并预估了不同品种水稻籽粒砷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水稻各部位的砷含量差异显著(P <0.05),泰瑞丰5号籽粒中的砷含量最高,而镇稻16号籽粒中的砷含量最低,后者大约是前者的一半。砷在水稻相邻部位的转运系数存在品种间差异(P <0.05),砷在水稻叶与籽粒间的转运系数最大的水稻品种是泰瑞丰5号,最小的是镇稻16号。根表铁膜量在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P <0.05),其中淮稻6号的铁膜量是武运粳23的2.17倍。根表铁膜量与铁膜中的砷含量及水稻根叶中的砷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不同水稻品种间的目标风险指数(THQ)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泰瑞丰5号的THQ值最高,而镇稻16号的THQ值最低,两者相差0.99倍。研究表明,镇稻16号由于较低的砷吸收和转运能力,在中低砷污染土壤上种植风险较小,而泰瑞丰5号风险最大。

齐齐哈尔市主城区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与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471 浏览:470

乔雪 邓琳 王今雨 张道明 《中国土壤》 2019年4期

摘要:
为了解齐齐哈尔市建城区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来源与健康风险,在生产绿地、居住绿地、公园绿地、工业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道路绿地内采集表层0~20 cm土壤样品,测定重金属含量,并用单因子指数法表征污染水平。应用美国环境保护部(US 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人群暴露土壤重金属的健康风险,以期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开敞空间规划提供有益的指导。结果表明:各绿地土壤中均有重金属元素含量超过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其中Cu、Zn、Pb、Cr、As表现更为突出;Cr在生产绿地、居住绿地、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及道路绿地土壤中最高,Hg最低,而工业绿地和附属绿地土壤中Zn最高,Hg最低;单向污染评价显示,居住绿地中的As、公园绿地中的As和Cr、防护绿地中Hg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大于1,已产生污染。Cu、Pb、Cr、Zn含量高值点主要出现在公园绿地,该绿地土壤中Cu、Pb、Cr、Zn的累积可能受到居民生活和交通活动的多重影响;As含量的高值点主要分布在工业绿地土壤中,源于市区内的工业性企业在各个生产环节产生的污染物和煤炭燃烧的排放富集于土壤。Hg含量的高值点出现在防护绿地中,略超出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需要关注。城市绿地土壤中重金属对成人不存在非致癌健康风险;而居住绿地、公园绿地的土壤中As、Cr和生产绿地土壤中的Cr对儿童存有潜在的非致癌健康风险,需要引起注意。城市绿地土壤中,As、Cr呼吸对成人和儿童的致癌风险指数(CR)平均值均大于US EPA推荐的土壤治理标准(10-6),但未超过有关专家所建议的土壤治理标准(10-6~10-4),其致癌风险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应引起重视;不同绿地类型内人群暴露土壤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要科学制定绿地空间布局,降低对人类健康的风险。

重庆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76 浏览:483

杨杉1 汪军1 李洪刚1 张晟1 张勇1 邹家素2 刘坤1 《中国土壤》 2018年3期

摘要:
选取重庆市主城区公园绿地、住宅绿地、道路绿地三种典型绿地利用类型,测定了绿地土壤中8种重金属(Pb、Cd、Zn、Ni、Cu、Cr、As和Hg)的含量,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不同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程度,并对绿地土壤重金属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总体来讲,研究区绿地土壤中Hg、As、Cd和Pb的平均含量高于重庆市土壤背景值,是背景值的1.2~1.3倍,其余重金属平均含量均低于背景值,且绿地土壤重金属主要受人为因素影响。不同类型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差异明显,Cd和Pb在研究区3种类型城市绿地土壤中均出现了富集现象,以道路绿地的富集最为严重,且三种类型绿地土壤属于轻度污染。研究区绿地土壤存在As和Cr的致癌风险,暴露途径以经口直接摄入为主,虽暂未对人体产生非致癌性危害,仍要加强防范。

鱼肉中汞的生物可给性研究——基于in vitro PBET方法 下载:43 浏览:377

廖文1,2,3 汪光1,2 赵文博1,2,4 李开明1,2 陈中颖1,2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7期

摘要:
文章采用ICP-MS对广州市售的鲚鱼、多宝鱼和老虎斑3种鱼中汞浓度进行了检测,并通过in vitro体外模拟胃肠消化(PBET)对鱼肉中汞的生物可给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鱼肉中汞的浓度为4.9~44.3μg/kg,未超过国家规定的食品中汞限量指标。同时in vitro结果表明,鱼肉中62.36%79.21%的汞生物可给。最后在生物可给浓度的基础上进行了风险评价,在广州,成人和小孩通过这3种鱼摄入汞最大量分别为2.11和1.44μg/d,占JECFA规定的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的19.5%和13.3%,因此汞在这3种鱼类中的暴露风险都是安全的。

准东煤矿开采区表层土中多环芳烃的污染及健康风险 下载:54 浏览:374

娜孜拉·扎曼别克1,2,3 孔利锋1,2,3 陈勇1,2,3 张琳1,2,3 胡潇涵1,2,3 杨永虎1,2,3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3期

摘要:
在新疆准东煤矿开采区采集6个表层土样品,探讨研究区域表层土中PAHs的含量、主成分、来源及健康风险。结果显示:准东煤矿开采区表层土中PAHs主要以Phe、Fla和Ant单体为主,显示出富三环的特征;SPSS18.0软件分析显示,Bb F、Chr、Ba P、Pyr、Fla与主成分Phe的相关性比较大;研究区域表层土中PAHs主要来源于煤或木材的燃烧产物的排放、不完全燃烧及挥发;终生致癌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域表层土中PAHs存在潜在健康风险,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影响。本研究对预防煤矿开采区土壤污染、指导煤矿开采区恢复期土壤的修复及安全处置具有重要意义。

西安市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生态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41 浏览:263

刘梦梅 王利军 王丽 张文娟 史兴民 卢新卫 李小平 李霄云 《土壤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在西安市三环内采集62个表层土壤样品,涵盖了工业区、交通区、商业交通混合区、住宅区、文教区和公园。利用PW2403型X-Ray荧光光谱仪分析了土壤中As、Co、Cr、Cu、Mn、Ni、Pb和Zn的含量。采用修正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应用美国环境保护部(US 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了人群暴露土壤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土壤中As、Co、Cr、Cu、Mn、Ni、Pb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15、24.96、69.74、32.52、662.59、30.67、37.11和101.73 mg kg-1,高于陕西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特别是Co、Pb、Cu和Zn。土壤中Pb、Cu、Ni、Cr、Zn和Mn的生态风险较轻,As和Co生态风险为中等水平。重金属总的生态风险属于中等水平,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有一定差异。人群暴露土壤重金属的主要途径是手-口直接摄入和皮肤吸收,且儿童的暴露剂量高于成人。儿童和成人暴露土壤重金属均不会产生明显非致癌风险。人群暴露土壤中As、Cr和Ni的致癌风险在人们可接受的范围10-610-4,但高于下限值10-6。不同功能区人群暴露土壤重金属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存在一定的差异。

南京某化工企业搬迁场地土壤有机污染调查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下载:52 浏览:389

王甫洋1,2 田珺3 夏晶1,2 陈华3 刘宁1,2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对南京某化工企业搬迁场地进行了有机污染物监测,并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污染物修复目标值。结果表明:该场地有机污染物超标的有苯并a芘(BaP)、1,2二氯丙烷、1,2,3-三氯丙烷、氯仿和双(2-氯异丙基)醚; 1,2,3-三氯丙烷、氯仿、双(2-氯异丙基)醚等物质存在致癌风险; 1,2二氯丙烷、1,2,3-三氯丙烷、氯仿三种物质存在非致癌风险;经计算BaP、1,2二氯丙烷、1,2,3-三氯丙烷、氯仿和双(2-氯异丙基)醚基于人体健康的修复目标值分别为0. 063 mg/kg、0. 890 mg/kg、0. 005 mg/kg、0. 290 mg/kg和0. 210 mg/kg;场地内风险最大的区域是堆桶区,生产区、办公区、厂房和储罐区未检测到超标物质;单个物质污染程度随土壤深度无明显规律。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在某市河流型饮用水源中的应用 下载:55 浏览:409

王恒1,2 赵文艳1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根据某市连续5年生活饮用水的常规监测数据,应用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饮用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定量评估饮水途径对某市不同人群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结果表明:致癌物中的砷和非致癌物中的硝酸盐分别为日均暴露剂量最大的化学物,致癌及非致癌化学物通过饮水途径对不同人群所致暴露剂量大小顺序均为:儿童>成年男性>成年女性;致癌物健康风险总值排序为:砷>四氯化碳>三氯甲烷,非致癌物健康风险总值排序为:硝酸盐>氨氮>氟化物>硒>锰>挥发酚>汞。某市河流型饮用水中化学物的人群健康总风险连续5年的风险值都低于最大可接受水平,不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健康危害。

案例企业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环境健康风险评估 下载:43 浏览:354

王家炜 李文轩 闫晨曦 郑路 刘宁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1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江苏省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管理加强,产业转型加快,很多重污染企业关闭和搬迁,出现较多污染场地。研究选取案例煤制气厂,在企业关闭后,需要进行土壤修复工作,修复后各单项污染物达标,但仍然有所存留,考虑到由于扩散和挥发作用仍有可能在转型之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遂以美国环保署(USEPA)列出的16种PAHs污染物作为目标并参照原国家环保部提出的《场地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计算每种PAHs的健康风险及每种暴露途径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从而得到了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污染因子与暴露途径,并提出改进意见。

畜禽粪便回田后抗生素和重金属的残留和生态风险研究进展 下载:56 浏览:469

韩京运 袁居龙 杨绍贵 孙成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畜禽粪便回田利用可以节约能源,将废物资源化利用,但对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还有所欠缺,残留粪肥中的重金属和抗生素通过施肥转移到土壤中,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最终被植物吸收,甚至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对畜禽粪便中重金属和抗生素来源进行分析,对全国不同地区施用粪肥后土壤和蔬菜中的重金属和抗生素现状进行概述,并探究在食用了被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生长的蔬菜后对人体健康的风险。最后为了提高畜禽粪便回田利用安全性,减少对人体的潜在危害,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

成都绕城高速两侧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及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96 浏览:508

王会镇1 卜兴兵2 张凯鑫1 杜代树1 刘家琴1 梁馨月1 周可1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成都绕城高速公路属于成都市主要交通干线,为成都市带来巨大经济及社会效益,但是,也不可避免给环境带来污染。因此,研究成都绕城高速两侧土壤污染情况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梅花点法"和"四分法"采集得到成都绕城高速公路两侧表层土壤(0~20cm)样品24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得土壤样品中铬(Cr)、镍(Ni)、铜(Cu)、锌(Zn)、砷(As)、镉(Cd)和铅(Pb)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46.81、192.48、28.24、111.79、4.74、2.79和51.68 mg/kg。讨论重金属分布特点,采用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应用美国环境保护局风险评价方法对成都绕城高速两侧土壤重金属通过直接摄入、皮肤接触和呼吸摄入3种途径进入人体的危害进行了风险计算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成都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未受到重金属污染(Ni除外),且7种重金属对人体均不存在明显健康风险。

红海湾海域水产品中有机磷酸酯(OPEs)类阻燃剂污染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下载:24 浏览:256

曾以梅1,2 刘奇1 柯常亮1 段星星1 杨宏亮1 黄珂1 古小莉1 张安凯1 陈洁文1 《中国水产学报》 2024年1期

摘要:
为评估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 OPEs)类阻燃剂污染引起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以广东汕尾红海湾海域近岸养殖和捕捞水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GC-MS/MS)对水产品中10种OPEs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海湾海域养殖水产品中∑10OPEs含量为(55.8±24.2)ng/g(干质量),显著高于捕捞水产品中的含量(20.5ng/g±20.6ng/g,干质量)(P<0.05);捕捞水产品中,底栖水产品中∑10OPEs含量(28.4ng/g±22.6ng/g,干质量)显著高于中上层水产品中的含量(7.4ng/g±4.3ng/g,干质量)(P<0.05);磷酸三(2-丁氧基乙基)酯[tris (2-butoxyethyl)phosphate, TBOEP]、磷酸三正丁酯(tri-n-butyl phosphate, TNBP)、磷酸三(2-氯异丙基)酯[tris(2-chloroisopropyl)phosphate, TCIPP]、磷酸三(2-氯乙基)酯[tris(2-chloroethyl)phosphate, TCEP]和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TPHP)是红海湾海域水产品检出频率最高的OPEs化合物;养殖水产品和捕捞底栖水产品中主要OPEs污染物组成基本一致,含量最高的OPEs污染物依次为TCEP、TBOEP、TCIPP,而捕捞的中上层水产品中含量最高的OPEs污染物依次为TBOEP、TCIPP、TPHP,暴露评估显示,红海湾海域水产品中OPEs对不同年龄段男性和女性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均低于潜在风险阈值,健康风险可接受。研究表明,OPEs污染在养殖和捕捞水产品中普遍存在,所引起的健康风险水平尚在安全范围内,但随着OPEs消费量的持续增加,由其引起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会越来越高,建议对水产品中OPEs污染情况进行持续跟踪调查。

推动健康企业建设: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员工健康风险评估与防控策略研究 下载:101 浏览:1092

陈艳波1 王生军1 王雷2 《中国石油工业》 2024年7期

摘要: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作为国内重要的能源基地,其员工健康风险评估与防控策略研究对于保障员工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对长庆油田员工健康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控策略。研究发现,工作压力、环境污染和职业病是主要的健康风险因素。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包括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工作环境、定期体检等在内的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类似企业提供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