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克氏原螯虾抗白斑综合征感染研究 下载:22 浏览:265

田海军1 任胜杰2 杨治国1 顾夕章3 《中国水产学报》 2024年4期

摘要:
为评价饲料中添加大黄、黄芩、茵陈、地锦草、白术、板蓝根制成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克氏原螯虾非特异免疫、抗氧化能力和抗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的效果,在空白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1.5%和2.0%的复方中草药连续投喂克氏原螯虾14 d,分析克氏原螯虾血清非特异免疫酶活、肝胰腺抗氧化能力及其对白斑综合征病毒抗感染能力。试验结果显示,以摄食空白饲料的克氏原螯虾为对照,摄食复方中草药制剂的克氏原螯虾血清溶菌酶、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分别增加了4.07%~16.20%(P<0.05)、12.96%~31.94%(P<0.05)、32.36%~39.87%(P<0.05)、36.50%~71.94%(P<0.05),肝胰腺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总抗氧化能力分别提升了4.39%~25.76%(P<0.05)、32.85%~93.43%(P<0.05)、21.52%~55.10%(P<0.05),肝胰腺丙二醛含量降低了26.22%~45.05%(P<0.05)。此外,复方中草药制剂处理的克氏原螯虾人工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5 d的存活率较对照组提高了13.33%~31.67%(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制剂具有显著提升克氏原螯虾非特异免疫能力、抗氧化能力和抗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的能力,且1.0%添加量的效果最佳。

稻虾综合种养对稻田土壤肥力和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 下载:83 浏览:459

喻记新1,2 李为1,3 刘家寿1,3 熊飞2 苑晶1,3 张堂林1,3 《水产研究进展》 2021年6期

摘要:
为研究稻虾综合种养对稻田土壤肥力和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对潜江市稻虾综合种养田(渔沟以TRC表示、田面以PRC表示)和水稻单作田(以RM表示,作为对照)土壤不同土层(0~10 cm、10~20 cm和20~30 cm)的主要肥力指标和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各土层总氮、速效磷和总磷含量均表现出PRC> RM> TRC的趋势,有机质(20~30 cm土层除外)、氨氮含量表现出RM> PRC> TRC的趋势,硝态氮含量表现出TRC> PRC> RM的趋势。各土层的Cu、As、Mg和Mn含量均表现出TRC> PRC>RM的趋势,而Cd、Pb、Fe和C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除0~10 cm土层外,Cr、Zn和Ni含量在TRC、PRC和RM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根据《GB 15618—2018》中的污染风险筛选值,各土层的Cr、Cd、Pb、Zn、Ni、As含量均未超标,而Cu含量普遍超标,超标率的范围为14%~46%。研究表明,稻虾综合种养可能会促进田面土壤中氮磷的积累、降低渔沟土壤氮磷的含量,也可能引起土壤中Cu、As、Mg、Mn的积累及Cd、Pb、Fe和Ca的减少。

湖北省潜江地区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PCR诊断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下载:92 浏览:488

何琦瑶1 汪开毓1 刘韬1 刘绍春2 贺扬1 叶彩燕1 何晟毓1 秦振阳1 谢恒1 《水产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近年来在湖北省范围内人工养殖的克氏原螯虾暴发了严重的疾病,其中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已成为危害克氏原螯虾健康养殖的重要病原。2016年5月湖北省潜江市养殖区暴发了一种传染性疾病,为探究此次疾病病因和流行规律,将染病虾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对病料进行PCR检测、系统发育树分析、人工感染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发病克氏原螯虾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摄食减少,活力下降,反应迟钝;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的肝胰腺、肠、肌肉、鳃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变性和坏死以及炎性细胞浸润等典型病理学变化,与WSSV感染克氏原螯虾出现的病变相似;PCR检测患病克氏原螯虾样品,结果显示WSSV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55.56%(15/27),未检测到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检测产物测序并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序列与WSSV的EG3株(KR083866.1)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将病虾的肝胰腺、肠和肌肉组织投喂健康克氏原螯虾,投喂组均表现为急性死亡(累积死亡率为100%),并出现与自然发病虾相同的症状。WSSV的巢式PCR检测结果显示,人工感染病虾为WSSV阳性。根据以上显示,本次养殖克氏原螯虾大规模死亡的病原是WSSV。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