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城乡融合视角下的山东省乡村振兴路径探索 下载:26 浏览:277

韩帅1 姜兰婷2 《中国城镇》 2019年4期

摘要:
本文从城乡关系的演进脉络、发展规律、现实需求,以及山东省自身特点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认为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山东省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更是破除山东省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根本出路。而后从城乡融合视角切入分析,认为当前乡村发展困局归因于一是乡村自身特质难以融入城镇主导的经济体系,二是因为城乡之间生产效率的巨大鸿沟而产生的城镇端的虹吸效应,三是长期以来的城乡政策和体制机制对于城乡融合的阻碍。最后,在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上,本文提出应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等根本着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顺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明晰政府和市场边界,尊重客观发展规律,双轮驱动,以实现山东省乡村振兴。文章的创新点在于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视角,深入到体制机制层次,剖析乡村困局并提出振兴路径。

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研究及薄弱环节——基于CNKI文献关键词的共词分析 下载:73 浏览:363

兰婷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19年4期

摘要:
随着一系列恶性事件被媒体曝光,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担忧校园欺凌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社会焦点。通过共词分析法对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研究现状进行考察发现,其研究主题主要包括六大类:校园欺凌行为特征研究、校园欺凌与学校管理的关系研究、校园欺凌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校园欺凌的成因与对策研究、校园欺凌的预防与治理研究、校园欺凌的社会问题研究,而研究的薄弱环节则主要包括品格教育研究、学生自我保护研究以及网络欺凌问题研究。因此,校园欺凌问题研究亟待进一步深化,研究视角也需进一步拓展。首先,除欺凌者、被欺凌者之外,旁观者也应纳入研究范畴,要将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实施隔离,对受欺凌者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引导旁观者积极主动地帮助被欺凌者;其次,建议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学校、教师及相关部门有效处理、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提供法律支持及保障;最后,将综合预防与治理相结合,建立由学校、教师、学生组成的反欺凌共同体。

海洋渔户转产转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山东省5个地级市的渔户调查数据 下载:44 浏览:386

张兰婷1 金炜博2 《中国海洋学报》 2022年2期

摘要:
渔户转产转业是渔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山东省5个地级市356份渔户调查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海洋渔户转产转业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测算相关因素影响渔户转产转业意愿和行为的边际效应,揭示了渔户转产转业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渔户转产转业的意愿和行为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关系,渔户转产转业受户主特征、家庭特征、村庄特征、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变量等因素的显著影响。总体上看,户主参加技能培训、家庭社会网络、便捷的交通及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均有助于提高渔户转产转业意愿和行为的概率。渔户从事捕捞的年代越长,渔户转产转业的概率越低;第二、第三产业占比和转产转业补贴越高,渔户转产转业的意愿越强。渔村兴办企业是推动渔户转产转业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推动渔户转产转业,需要政府从政策、资金及舆论引导等方面对其予以支持。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下载:52 浏览:496

张兰婷 史磊 韩立民 《中国海洋学报》 2019年1期

摘要:
"山东蓝区"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适时调整和完善体制机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蓝色经济区内部的新发展、新要求。从海洋管理、海陆统筹发展、人才培养与引进、产学研、投融资、海洋生态环境、区域合作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山东蓝区"建设体制机制的现实实践和运行效果,发现"山东蓝区"仍然存在管理体制漏洞较多、海陆统筹机制不完善、人才与创新机制约束明显、产学研协作机制不健全、投融资支撑能力不足、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亟待加强、区域间合作机制形式化严重等问题,鉴于此,从推动实施"多规合一"、深化海洋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破除科技创新体制障碍、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山东蓝区"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实现"山东蓝区"的跨越式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生活化教学对于小学数学的价值研究 下载:299 浏览:2450

李兰婷 《数学教学与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现在的课堂教学,数学课堂不仅让学生学会书本上的算术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应用数学,感悟数学,爱学数学。为了使得小学课堂的效率更好地提升,达到新课改的要求,生活化教学受到了一些小学老师重点的关注与应用。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未能很好地运用生活化进行教学,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如何将生活化引入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点。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