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录用
垄膜集雨种植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下载:80 浏览:504
皮燕麦新品种蒙燕3号的选育及农艺性状分析
下载:49 浏览:254
施用有机肥对土默川平原盐碱土土壤盐分及养分特征的影响
下载:88 浏览:441
摘要:
为探究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土默川平原盐碱土土壤盐分及养分特征的影响,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托克托科研基地盐碱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盐碱土土壤盐分、pH值、脱盐率、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等指标的影响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为36 t/hm2和54 t/hm2时土壤盐分和pH值降低的最为显著,土壤脱盐率分别为12.63%,11.77%;随有机肥施用量不断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增大,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其中有机肥施用量72 t/hm2对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的最显著,较对照提高了35.40%~38.73%;有机肥施用量54 t/hm2对0~20 cm土层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差异显著,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0.62%~97.98%,16.81%~20.27%,57.50%~69.93%;施用有机肥通过影响土壤有机质、全氮等化学指标来影响土壤盐分和p H值,其中土壤pH值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土壤全盐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呈极显著负相关。
种植绿肥作物对河套灌区盐碱土改良效果研究
下载:84 浏览:492
摘要:
为探求不同绿肥作物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以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土为研究对象,研究田菁、草木樨2种绿肥作物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连续种植2年绿肥作物均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养分含量,其中种植田菁对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较为显著,土壤容重下降4.08%、总孔隙度增加5.08%;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较对照(CK)提高49.0%~49.4%,36.8%~68.4%,40.7%~43.8%,36.7%~44.8%,26.2%~36.5%。因此,在河套灌区通过种植田菁、草木樨可改善土壤物理结构,降低盐碱危害,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其中种植田菁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优于种植草木樨。
40%精异丙甲草胺·烟嘧磺隆·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春玉米田杂草效果
下载:35 浏览:200
摘要:
为了明确40%精异丙甲草胺·烟嘧磺隆·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春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及玉米的安全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精异丙甲草胺·烟嘧磺隆·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600,900,1 200,1 800 mL/hm24个不同剂量处理对杂草的防除效果随剂量的增加而提高,且施药后30 d各处理对杂草的防除效果比施药后15 d的防除效果均有所提高。施药后30 d,该药剂对稗草、藜、反枝苋、龙葵的鲜重防效分别为93.1%~100.0%,93.6%~100.0%,95.4%~100.0%,97.0%~100.0%,对杂草的总鲜重防效为94.9%~100.0%,且3个对照药剂处理的总防效均低于该三元混配试验药剂。40%精异丙甲草胺·烟嘧磺隆·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在900~1 200 m L/hm2下,对玉米安全,无药害发生,除草效果良好,并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可以作为春玉米田的主要除草剂进行使用。
跨界小RNA参与植物病原菌互作的研究进展
下载:15 浏览:242
CRISPR/Cas9和CRISPR/Cpf1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农作物基因功能中的研究进展
下载:46 浏览:321
北方农牧交错区不同耕作方式对油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下载:67 浏览:363
摘要:
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油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北方农牧交错区合理耕作方式的选择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文章研究分析了免耕秸秆还田(NT)、旋耕秸秆还田(RT)、传统翻耕秸秆不还田(T)、传统翻耕秸秆还田(TS)、深松秸秆还田(DT)5种耕作方式对播前和收获后油菜田不同土层土壤酶活性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处理下的土壤酶活性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免耕秸秆还田(NT)处理的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较高,旋耕秸秆还田(RT)处理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高,不同耕作方式对0~20 cm土层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差异不明显;0~60 cm土层平均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表现为播前>收获后,而碱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播前<收获后,土壤脲酶活性除传统翻耕秸秆不还田(T)处理、传统翻耕秸秆还田(TS)处理表现为播前<收获后外,免耕秸秆还田(NT)、旋耕秸秆还田(RT)、深松秸秆还田(DT)处理均表现为播前>收获后。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产量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下载:80 浏览:418
摘要:
研究有机肥替代化肥对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中作物产量、钾积累量以及钾肥利用率和后效的影响,旨在为有机肥替代化肥施肥模式下钾素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文章通过在阴山北麓地区开展不同水平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的田间试验,研究了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中产量效应、钾肥吸收以及钾肥利用率对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的响应。结果显示: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小麦籽粒产量均随着有机肥替代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2(T2)的产量最高,比纯化肥处理(T0)增产达到显著(P<0.05);钾积累量规律相似,在马铃薯和小麦种植季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2(T2)钾积累量显著高于纯化肥处理(T0)和其他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P<0.05),说明适量的有机肥替代量具有增产和增加钾积累量的作用。马铃薯种植季钾肥利用率为7.2%~38.2%,钾肥偏生产力为28.7%~297.9%;小麦种植季钾肥利用率为26.2%~50.9%,钾肥偏生产力为4.0%~26.7%。在马铃薯-小麦轮作体系中,推荐有机肥钾替代化肥钾比例不超过60%,有机肥钾替代化肥钾比例在30%~60%时对马铃薯、小麦增产效果好。
内蒙古黄土高原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特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下载:35 浏览:281
摘要:
针对内蒙古黄土高原地区秸秆资源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等实际问题,在清水河县进行秸秆直接还田小区试验,探究0,3 000,6 000,12 000 kg/hm2秸秆还田量下土壤有机质、全量养分、速效养分及产量变化规律,旨在明确秸秆还田对该区域玉米农田土壤养分提升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促进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提升,减缓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消耗;在产量方面,3 000,6 000,12 000 kg/hm2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9.3%,13.1%,10.1%和8.5%,11.4%,9.3%。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养分影响显著,秸秆还田可培肥土壤和提高作物产量,其中以6 000 kg/hm2还田措施效果最好,可作为一种提质增效栽培模式在内蒙古黄土高原推广应用。
不同时期氮肥施用量对一穴双株栽培模式下玉米产量的影响
下载:94 浏览:534
阴山北麓雨养条件下春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特性分析
下载:53 浏览:379
摘要:
以内蒙古、黑龙江、甘肃等地生产中大面积种植的春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阴山北麓雨养条件下不同春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籽粒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籽粒品质特性。结果表明:从籽粒产量来看,拉1553和太空格来尼的产量最高。进一步分析,亩穗数的贡献率最大,为1.030,其次是穗粒数,贡献率为0.440,最小的是千粒重,贡献率为0.360。从籽粒品质来看,农麦2号和农麦4号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在阴山北麓雨养条件下,拉1553和太空格来尼具有高产潜力,而农麦2号和农麦4号具有稳定的强筋品质。该区高产强筋小麦的选育和配套栽培措施的制定应注意协调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等品质性状的关系,同时稳定穗粒数,提高千粒重,充分发挥品种的产量、品质特性。
不同干旱胁迫处理对燕麦产量和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下载:99 浏览:533
摘要:
探究燕麦在形态结构上的耐旱特性。【方法】试验设置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45%、30%的3个水分处理,观察干旱胁迫对燕麦品种蒙燕1号的产量、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量和灌浆期叶片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燕麦产量显著下降;干旱胁迫对叶片干物质量的影响大于对茎秆和穗的影响;叶片下表皮结构对干旱胁迫更为敏感,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和程度的增加叶片表皮气孔数量减少、气孔面积减小、表皮毛密度下降、表皮短细胞数量增加、表皮细胞饱满度降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和程度的增加叶肉细胞面积减小、叶绿体数量和面积减小、核染色质凝聚程度逐渐增加、叶绿体内部类囊体基粒和基质结构逐渐解体、线粒体逐渐膨胀;长时间重度干旱胁迫导致叶绿体形状各异,叶绿体之间出现团聚现象。【结论】燕麦对干旱胁迫适应能力较强。
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增密高产栽培主要技术指标的研究
下载:64 浏览:341
北方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趋势分析
下载:68 浏览:410
叶面喷施硅肥对谷子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下载:90 浏览:525
摘要:
探索叶面喷施液体硅肥对谷子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硅肥不同的喷施浓度(0.6、0.9、1.2、1.5 L/hm2),分别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对抗倒伏能力较弱的谷子品种金苗K1进行喷施,通过田间调查、室内考种及测产进行比较。【结果】随着硅肥施用浓度的增加,生育进程加快、生育期缩短,喷施浓度为0.6~1.5 L/hm2时,各处理的生育期分别为118、118、117、117 d,比对照提前2~3 d;各处理产量均较对照增产显著(P<0.05),增产幅度20%~25%,同时喷施硅肥后谷子的抗倒伏性强于对照。【结论】液体硅肥的喷施可以较小程度地缩短生育期、提高产量、一定程度上减少倒伏情况的发生。
油菜黑胫病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T-DNA插入突变体表型特征分析
下载:92 浏览:547
氮磷钾肥对食用向日葵产量性状和养分利用特性的影响
下载:84 浏览:395
不同马铃薯品种抗疮痂病的田间鉴定与评价
下载:97 浏览:528
摘要:
明确不同马铃薯品种对疮痂病的抗性水平,以便进一步筛选抗病品种。【方法】利用田间接种方法,对48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疮痂病的田间抗性鉴定。【结果】高感品种共17个,分别为冀张薯8号、冀张薯22号、黄金薯、荷兰806、早大白、中薯12号、中薯10号、红美、兴佳2号、晋薯16号、云薯801、中薯3号、中薯4号、冀张薯20号、思凡特、丽薯6号、尤金;中感品种共5个,分别为中薯18号、冀张薯5号、大西洋、N3、中薯19号;中抗品种共18个,分别为中薯21号、中薯26号、冀张薯3号、青薯9号、费乌瑞它、中薯2号、后旗红、康妮贝克、冀张薯12号、希森X、中薯15号、中薯6号、克新1号、夏波蒂、MX-8、中薯9号、希森3号、N5;高抗品种共8个,分别为布尔班克、希森5号、冀张薯14号、中薯13号、冀张薯15号、超荷、N1、希森6号。人工接种疮痂病菌对中薯15号、冀张薯14号、费乌瑞它、夏波蒂的单薯重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其余44个马铃薯品种单薯重并未造成影响。【结论】48个供试品种中无免疫品种,大部分品种表现为高感或中抗,疮痂病菌对多数品种单薯重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