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余热发电机组轴承故障原因分析及解决 下载:53 浏览:360

杨玉峰 《中国设备》 2019年8期

摘要:
分析昌冶炼厂余热发电机组轴承损坏的原因,从技术改进和生产管控2个方面入手,解决轴承故障,保障余热发电机组连续稳定运行。

钢铁冶炼系统中的节能技术应用 下载:63 浏览:459

赵明珠 《冶金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发展,钢铁工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支撑作用逐渐明显,社会各行各业对钢铁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所以解决全社会的钢铁需求成为钢铁行业的主要任务。在钢铁行业中,能源的消耗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钢铁产量的增加,本文从当前的钢铁冶炼技术入手,通过对已有冶炼系统的节能技术进行分析找到更科学合理的炼钢技术,从而提高钢铁产量,促进冶炼系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CAS底吹氮气冶炼高氮钢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59 浏览:470

温瀚 王少军 黄财德 赵长亮 《冶金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通过CAS底吹氮气冶炼高氮钢具有低成本的显著优势。但与RH增氮相比,如现场操作表明工艺参数控制不当,CAS底吹氮气会出现增氮控制不稳定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本文研究了钢水温度、吹氮时间、氮气压力、氮气流量对钢水增氮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水温度越高,增氮速率越快;吹氮时间越长,钢水增氮越多;氮气压力和流量越大,钢水增氮速率越快。300 t工业试验表明:在氮气压力为1.7 MPa、1 873 K下,500~600 L/min底吹氮气流量下,增氮速率稳定,钢水中的氮含量控制准确度从50%提高到95%。

关于降低阳极铜天然气单耗的生产实践 下载:56 浏览:461

车瑞杰 《冶金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北方铜业垣曲冶炼厂在阳极炉使用了天然气还原技术。针对使用天然气还原吨铜耗量高这一生产现状,从氧化还原枪的角度和位置、还原气体的配比、炉内渣量的大小四个方面进行摸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LF炉外精炼自动化冶炼研究与应用 下载:76 浏览:490

卢彬1 陈亮2 李艳龙1 徐伟1 《冶金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针对唐钢一钢轧厂150 t LF炉外精炼自动化冶炼可行性展开研究,对LF炉外精炼炉冶炼过程中温度、成分、钢渣等变化参数进行统计分析,优化二级冶炼模型,结合LF炉外精炼炉实际冶炼过程步骤,制定出完整的LF炉外精炼自动化冶炼程序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了应用,实现LF炉外精炼温度、成分自动化冶炼。

某冶炼厂周边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及分析 下载:90 浏览:494

郭计忠 《冶金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以某冶炼厂周围土壤中重金属Hg、Pb、Cd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荧光光谱仪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其重金属Hg、Pb、Cd的含量。

ETIG电絮凝工艺处理冶炼废水中试研究 下载:92 浏览:498

李光明 《冶金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研究采用美国ETIG环保公司的电絮凝工艺处理某冶炼厂废水。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化学处理工艺,冶炼废水经ETIG电絮凝工艺处理以后,Pb、Zn、Cd、As等各重金属去除率皆为97%以上,浓度极低,远远优于国家排放标准。同时,pH值基本上在7~9范围内,也可达标排放。总之,ETIG电絮凝工艺是一种可以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冶炼废水处理技术。

采用海绵钛替代钛铁制备含钛钢的AOD炉冶炼实践 下载:55 浏览:401

兰广泽 刘明生 《冶金技术》 2019年9期

摘要:
基于现有生产线条件,提出了采用AOD炉用海绵钛替换钛铁冶炼含钛钢炉内合金化的方案,通过试验海绵钛收得率比钛铁收得率提高7%左右,减少了AOD合金加入量,可以降低AOD炉氧化终点温度30℃左右,进而减少了高温对耐材的侵蚀。

关于延长200 t阳极炉使用寿命的生产实践 下载:47 浏览:436

车瑞杰 《冶金技术》 2019年6期

摘要:
垣曲冶炼厂200 t阳极炉的设计使用寿命为8个月,针对影响阳极炉寿命的诸多因素如作业时间长、终点温度高、风口区损耗过快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铜冶炼过程中含砷烟尘的组成与脱砷工艺综述 下载:78 浏览:373

王晓丹 《冶金技术》 2018年10期

摘要:
首先统计了三种主流铜冶炼工艺过程中砷在烟尘中的分布情况,列举了国内代表性铜冶炼厂家产出的含砷烟尘的组成。然后针对这些烟尘综述了目前含砷烟尘脱砷的三种主流工艺,并简要分析了各工艺的适应范围及优缺点。最后总结了目前具有工业化应用潜力的脱砷新技术,并对此进行了展望。

转炉冶炼高碳钢工艺 下载:68 浏览:378

秦永超 《冶金技术》 2018年10期

摘要:
针对转炉冶炼高碳钢存在的炉底波动较大、低脱磷率、难以控制喷溅等问题,从控制留渣量、对供氧和底吹气体的强度进行调整、控制回磷和终点控制这四方面对转炉冶炼高碳钢工艺进行优化,确保了留渣的数量,杜绝了过氧化渣的存在,从而实现了既留碳又脱磷的双重目标,及时把控了化渣现象和回磷现象,极大地提高了转炉冶炼高碳钢的合格率和通过率。

电炉冶炼低钛轴承钢工艺实践 下载:49 浏览:307

叶飞来 贺云鸿 《冶金技术》 2018年8期

摘要:
在电炉冶炼中通过氧化去除钢水中的残余钛,使出钢终点w(Ti)≤0.001 0%,精炼过程中使用低钛合金、造渣料、辅助材料等使精炼渣碱度控制在4~6,精炼过程的钛增幅≤0.001 2%,钢中成品w(Ti)≤0.003 0%,可提高轴承的疲劳寿命。

高炉经济炉料冶炼分析 下载:54 浏览:475

钱堃 《冶金技术》 2018年6期

摘要:
结合新钢11号高炉的生产实践,探索并深入研究高炉经济炉料的冶炼过程,从而总结出适应经济炉料的冶炼方式。通过分析其特点,采取了控制合适的炉腹煤气指数、合理的煤气流分布以及低硅冶炼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了高炉的稳定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磷酸盐、石灰和膨润土降低冶炼厂污染石灰性土壤重金属活性的研究 下载:26 浏览:333

邢维芹 张纯青 周冬 赵强 李立平 《土壤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通过土壤培养试验探讨了磷酸盐配合石灰或膨润土对铅冶炼污染石灰性土壤(全铅和全镉含量分别为497和5.22 mg kg-1)中铅、镉等重金属的稳定效果。石灰和膨润土均可使土壤pH明显上升,而磷酸盐使土壤pH下降。各处理措施均使土壤EC上升。膨润土、石灰有利于土壤磷有效性下降。稳定剂施用后30 d时,与对照相比,磷酸盐单独施用、石灰单独施用、膨润土单独施用、磷酸盐配合膨润土施用处理土壤DTPA-Pb含量分别下降了5.92%、16.7%、9.24%和17.9%;培养60 d时,以上处理DTPA-Pb含量与对照相比下降比例分别为6.15%、17.6%、14.5%和16.4%,而磷酸盐施用30 d后再施用一半石灰的处理DTPA-Pb含量下降14.2%。与铅相比,稳定措施对镉的有效性影响较小,仅有石灰单独施用和磷酸盐施用30 d后再施用一半石灰处理DTPA-Cd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 <0.05),降低比例分别为2.54%和5.51%。以上结果表明,对于铅冶炼污染石灰性土壤,磷酸盐配合膨润土施用、磷酸盐施用后一段时间再施用石灰均可促进镉、铅的稳定,磷酸盐配合石灰施用可降低土壤磷的风险。

高炉炼铁高风温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 下载:51 浏览:554

刘德峰 《冶金技术》 2025年2期

摘要: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转变,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工作的开展。高炉炼铁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资源,相关人员需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优化高炉生产方式,进而促进高炉冶铁的可持续发展。而在炼铁过程中提高风温不仅能够保障煤气的充分燃烧,提高炼铁效率,还能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高炉炼铁中高风温关键技术的应用。

检验分析在冶炼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研究 下载:120 浏览:1257

董江 《国际检验医学》 2024年3期

摘要:
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科学技术也获取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冶金行业相关的检测技术亦获取了突破性进展。此种情况下,冶金行业应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逐步提高冶金产品的质量,确保冶金行业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冶炼安全生产中检验分析的重要作用,并论述了冶炼安全生产中加强检验分析水平的策略,以供参考。

烧结矿冶金性能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下载:91 浏览:1047

赵宝俊 《冶金技术》 2024年7期

摘要:
通过分析烧结矿冶金性能及其对高炉冶炼的影响,提出强化高炉冶炼和长期稳定顺行的炉料冶金性能要求。

矿热电炉红土矿冶炼镍铁技术概论 下载:69 浏览:633

杨威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25年3期

摘要:
矿热电炉红土矿冶炼镍铁技术需要涉及很多的细节。我们需要了解电炉的供电制度以及供电参数等。本文针对红土矿冶炼镍铁技术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分析与阐述,并从中提高冶炼技术水平。

冶金工程中绿色环保的冶炼方法分析 下载:129 浏览:1555

张辉 《冶金技术》 2023年2期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总体经济水平稳步提高,同时逐步认识到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被忽视的环境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一贯主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企业本身也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改进企业内部的生产技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然而,一些工业在环境保护方面仍然面临重大障碍,由于各种原因容易受到环境损害。

浅析“双闪”冶炼工艺在有色冶金工程中的管控及优化 下载:46 浏览:492

董云国 《冶金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双闪工艺在有色冶金工程中的应用及其优化管控策略。详细解析双闪工艺的基本原理,揭示其在有色冶金工程中的作用,并对当前的挑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一系列操作优化、智能化管理及环保措施的建议。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和分析,本文阐述了双闪工艺对推动有色冶金行业向更高效能、环保方向发展的重要性,旨在为冶金工程的技术创新和环保理念的实践提供有力指导。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