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多能互补系统国际发展态势分析 下载:27 浏览:211

郭楷模1 岳芳2 陈伟3 马廷灿1 欧桂燕3 耿笑颖4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多能互补系统通过多种能源之间的相互补充和梯级利用以提升能源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率,具有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实现新型低碳、高效能源系统构建,多能协同利用等优点,世界主要国家均给予高度关注,纷纷制定多能互补能源发展战略,并开展了相关技术研发和试点项目。本文从国际相关的多能互补系统战略布局、项目部署、关键前沿技术进展等几个方面对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国际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并从专利计量的角度深入分析国内外分布式能源技术专利申请趋势、地区分布、研究热点、主要专利权人等信息,进而提出中国多能互补能源系统未来发展对策建议。

油田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站技术应用 下载:77 浏览:259

李庆 《能源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风、光伏等新能源发电项目兴起,需要火力发电机组做调峰,传统的天然气发电项目因成本问题受到限制,随着分布式能源站技术推广,利用燃气发电机组快速调峰能力,融合新能源发电,多能互补能源供应系统技术得以应用,新能源利用率显著提高。油田天然气资源丰富,风、光能充沛,电网规模容量大,诸多条件决定了油田具备建立多能互补能源系统的优势。对油田多能互补能源优化利用,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站建设方式,运行调节、能源梯级利用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

多能互补分布式综合供能系统及典型开发方案研究 下载:32 浏览:336

张伟波1 谢玉荣2 杨帆1 周宇昊2 王世朋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多能互补分布式综合供能具有绿色、低碳和高效等典型特征,已经成为国内外能源领域研究与发展的重点。论述了多能互补分布式综合供能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要技术特征、系统主要构成与关键技术等,并以国内某典型科技创新园为例,分析其负荷需求和资源禀赋,开发了"五化一体"综合供能实施方案。该方案以燃气分布式、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风电、污水源热泵和储能为供能主体,构建了电力、热力、冷煤水、燃气和中水等能源网络,并借助智能化技术实现供能系统的优化运行,满足不同用能主体用能需求。最后,针对我国多能互补分布式综合供能系统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关建议。

基于非共沸工质的喷射式功冷并供循环?经济性分析 下载:24 浏览:251

杨彬 陈瑞华 赵力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从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和经济性的角度,对一种新型的基于非共沸工质的喷射式功冷并供循环进行热经济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循环进行参数分析,研究工质组分比、蒸发温度、冷凝温度、膨胀机膨胀比、蒸汽发生器出口温度5个关键参数对循环热效率、?效率和资金成本率的影响。最后,以?效率最大化和成本率最小化为目标优化函数,采用NSGA-Ⅱ算法得出帕累托最优解系,并使用TOPSIS方法进行决策,得出最优决策点,即?效率为0.131 9,资金成本率为1.94×10-5美元/s。

基于虚拟储能的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电源功率波动平抑策略 下载:23 浏览:271

张尔佳1 邰能灵1 陈旸2 姚伟2 黄文焘1 赵时桦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针对含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热电联供综合能源系统,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储能技术的热电联供综合能源系统联络线功率波动平抑策略。分析了综合能源系统中热电联供系统的结构特点与电热耦合方式。热电联供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可控设备包括微型燃气轮机、热泵、蓄电池和超级电容。虚拟储能系统是基于建筑物蓄热特性的模型。引入可控设备及虚拟储能系统状态指标,采用加权滑动平均滤波算法确定联络线目标平滑功率;将联络线波动功率在可控设备间分配,并基于设备状态映射表,引入设备修正系数以确定其最终出力。在上海某高校"中意绿色能源实验中心"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实现电热耦合协调,保证功率波动平抑效果,在满足虚拟储能状态约束的前提下,保证客户的舒适度,延长可控设备的使用寿命,并充分发掘热电联供综合能源系统的控制灵活性,增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综合消纳能力。

新型布雷登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下载:22 浏览:235

布鲁斯·安德森1 黄湘2 孙海翔3 王福华4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太阳能热发电通常以水工质吸热作为第1代,以熔盐吸热作为第2代,以空气、超临界二氧化碳或固体粒子作为介质的布雷登循环系统称为第3代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通过采用空气或陶瓷粒子作为吸热介质,采用干热存储介质(如耐火砖和陶瓷材料等)进行规模化储热,能提高系统效率和降低成本,系统的储热能力可保证电站在任何时候都按照电网调度要求发电。采用标准化模块设计,通过工厂化制作,使电站设计、设备生产、安装、调试和运行都大为简便,储存的热量可用于食品加工、干燥、农业应用等。根据美国能源部的研究,具有储热功能的模块配备小型燃气型透平可实现快速启停,改善电网电压和频率质量。

楼宇型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SCR脱硝应用研究 下载:14 浏览:154

王学勤1 朱文堃2 徐静静2 江婷2 胡永锋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能源与环境的矛盾不断深化,能源行业正从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方向转变,因此高效低碳的燃气分布式能源(natural gas distributed energy,NGDE)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随着国家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以内燃机为主的楼宇型NGDE项目的脱硝改造势在必行。以某楼宇型NGDE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SCR)脱硝工艺在分布式能源项目应用的可能性;最后项目在小型MW级的NGDE系统得到成功应用,脱硝效率达到95%以上,NOx的排放值为25.4 mg/m3,烟气脱硝指标达到北京市固定式内燃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脱硝效果良好,为分布式能源项目脱硝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智能电网技术的分析与探讨 下载:58 浏览:417

闫瑞刚 《能源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文章简要分析了智能电网研究背景情况,智能电网的概念、特性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重点说明了智能数字变电站、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接入相关技术。对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总结了其技术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主动配电系统和分布式能源技术发展——CIGRE SC6 2018专题报道及思考 下载:89 浏览:450

马钊1,2 丛伟1 苏剑2 孙梦晨1 《电网技术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介绍了2018年国际大电网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nlargeelectricsystems,CIGRE)配电系统和分布式发电技术专委会(SC6)关于主动配电系统和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工作进展、主要专题和重要技术。根据会议录用论文归纳出3个优先专题,在专题内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研究重点进行剖析。结合相关论文对研究思路进行分享,并且探讨了主动配电系统与分布式能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下一步研究计划等问题。

利用区块链技术的配电侧分布式微电能交易初探 下载:88 浏览:457

吉斌 谭建成 《电力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为实现分布式微电能的智能化交易,文章从区块链技术的结构、特点以及应用出发,分析布鲁克林案例在电能产消者之间进行电能交易的一般流程;提出应用区块链技术的电能产消者之间电能交易的信息和物理流程并在区块链私有链上建立了三节点模拟了电能交易的信息匹配、认证和价值转移;对区块链技术在微电能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计及多种分布式能源的交直流混合电网建模与仿真 下载:80 浏览:482

徐帅 《电力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交直流混合配用电技术能够妥善解决分布式新能源和储能系统接入以后的系统稳定问题,是国际配用电研究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为了分析交直流混合电网的特性,首先分析总结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储能电池、燃料电池和微型燃机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在PSCAD中分别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最后构建交直流混合电网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验证模型的正确性,进而获得交直流混合电网的稳态特性和故障特性,为交直流混合电网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优化配置分析 下载:51 浏览:542

张兵 《中国能源进展》 2025年3期

摘要:
分布式能源相较于传统集中式功能系统可以进一步提高各类清洁能源的利用率,达到能量梯级利用的效果,降低传输以及分配过程中产生的资源损失。天然气作为目前使用的主要清洁能源,在系统初期投资高、设计负荷把握不当以及装机容量等方面还存在部分缺陷,对其进行优化配置是推动整个清洁能源体系优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优化配置的可执行方向,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内(LNG)冷能利用的研究 下载:53 浏览:558

吴克文 蔡万君 《能源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结合现阶段我国能源利用情况,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直是化石能源,伴随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生产生活均需能源支持,因此需求增长较快,在近些年国内能源高效利用方式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其主要是作为管输气燃料使用,但目前管输天然气的价格逐渐上升,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价格持续走低,也促使其实现迅速发展。LNG是液化天然气,其可以在常压状态下降至冷却,温度数值下降到-162摄氏度,属性转化为液态,体积数值与同量气态天然气梯级相比,是其620分之一,密度数值参数为430-470kg/m3。本文通过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内(LNG)冷能利用系统进行分析,结合实际能源利用情况,探讨能源可回收利用系统的可行性,提出参考性意见。

现代电力系统中的节能技术与策略研究 下载:46 浏览:632

王红光 《中国科学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现代电力系统的节能技术与策略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电力系统中的节能技术及其实施策略,以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环境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电力系统能耗的主要来源,然后详细介绍了包括高效发电技术、智能电网技术、需求侧管理以及分布式能源系统在内的多种节能技术。接着,本文探讨了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最后,文章强调了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在推动电力系统节能中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的设备配置与工艺技术 下载:117 浏览:1348

徐文 彭文祥 《天然气进展》 2023年5期

摘要:
早在2011年10月,我国便下发了《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以此来推动和加快国内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及应用,从而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问题。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属于是一种通过小型设备来给用户供给天然气能源的新型利用模式。这种模式相对于传统集中式能源系统而言,与用户距离更近,无需再构建大电网实施远距离高压或者超高压电力输送,能够有效减小线损,并节约相应的投资成本。同时,在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天然气燃烧可产生高品位热量进行发电,且余热也可以转换成蒸汽供用热企业使用,既有效提高了天然气的利用价值及利用率,也实现了天然气的梯级利用。

新疆地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模式浅析 下载:122 浏览:1896

吴梅花 《天然气进展》 2022年12期

摘要:
分布式能源通过对能源的梯级利用,实现能源效益的最大化。本文分析了分布式能源具有的节能环保的优势,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新疆地区发展分布式能源的模式进行了研究。

面向分布式能源并网的异构电力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下载:339 浏览:1747

刘健阳 《无线电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分布式能源并网是将分散的分布式能源集中接入配电网络的过程,如何克服并网过程中的电压波动、控制计量等问题是分布式能源发展的重点。5G、Zigbee、电力线载波等异构电力通信技术具有低时延、低能耗、可靠性高等特点,能够满足分布式能源并网的差异化通信需求。本文首先简单的介绍了我国分布式能源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分布式能源并网的需求和异构电力通信技术的特点,并重点介绍了异构电力通信技术在分布式能源并网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油气田微电网中分布式能源系统的集成与管理 下载:83 浏览:800

曾祥荣 《低碳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油气田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其能源管理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微电网作为一种灵活、高效的能源供应解决方案,其在油气田的应用尤为关键。本研究聚焦于油气田微电网中分布式能源系统的集成与管理问题,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影响,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通过对油气田微电网特性的深入分析,本文提出了一套高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管理策略,包括能源管理系统架构设计、智能控制策略及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

分布式能源电力主网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132 浏览:1245

马俊 《低碳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集中式电力生产方式已经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的集中式电力生产方式主要依赖于大型火力发电厂、核电站等中心化的能源生产设施,然后通过输电网将电能输送到用户端。然而,这种方式存在能源浪费、环境污染、输电损耗大等问题,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限制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分布式能源电力主网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分布式能源接入对电力线路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下载:103 浏览:1064

杨林 《能源学报》 2024年8期

摘要:
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广泛应用,其对电力线路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分布式能源接入对电力线路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