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印度古典音乐美学认知初探 下载:61 浏览:405

孙波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文章主要阐述印度古典音乐的美学认知。作者通过学习和实践体会印度古典音乐,对其音乐中的语境美、即兴美和装饰美三个层面做了深度探讨分析。最后结语指出,印度古典音乐积淀了其深厚的传统文化,深刻体现了印度宗教哲学和音乐人文思想的美学意义。

高校小提琴专业教学模式革新初探 下载:71 浏览:405

周怡杉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的整体架构和活动程序,对教学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作为高校小提琴专业来说,传统的师徒制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下的现实需要,成为了学生就业和个人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应将更多科学、高效的模式应用于教学中,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将学生培养为基础扎实、能力全面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推动专业教学迈上新台阶。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欣赏课有效教学初探——以《杜鹃圆舞曲》为例 下载:63 浏览:404

张颖1,2 《中国音乐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随着小学音乐新课标的推行,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得到显著的提高,在音乐教学要求上与演唱课的权重比例一致,通过欣赏教学,能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会视听联觉感知音乐产生的美,从而感知生活中的美。但对于小学生音乐欣赏课程,音乐教育界有许多专业的研究成果,而这些研究成果,在小学音乐实践教学中都显得过于高深。因此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仔细研修欣赏课内容,挖掘其精髓。

设计领域的品牌构建与传播思路初探 下载:12 浏览:128

杨侠 《中国设计》 2020年12期

摘要:
<正>随着人们品牌意识的增强和对品牌效能的认知度提升,缺乏品牌思维的设计产品、个人、机构在市场竞争中的压力将愈加凸显。设计本身就是品牌形成的重要环节,品牌思维更将助力设计从源头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设计领域的品牌构建是具有一定前瞻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的课题,而专业媒体的介入则将使设计品牌传播及其影响力提升更具权威、直观、立体、全面的效果。

多元背景下新型城市公园设计初探——以巴黎拉维莱特公园为例 下载:56 浏览:384

周悠然 《设计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公园建设日益重要,文章旨在对多元背景下新型城市公园设计进行探索。文章以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公园为例,从整体上剖析这个作品。最终与实际结合,归纳其理念及手法,并对新型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建议。拉维莱特公园受多元背景下的客观因素及设计师伯纳德·屈米的个人主观因素影响,理念打破常规、手法创新独特,可为新型城市公园设计提供帮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内容初探 下载:23 浏览:224

白海珍 《体育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体育家庭作业作为"阳光体育"的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学的有效延伸,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中作用重大。布置体育家庭作业时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实际情况,遵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不同的内容形式,达到增强身体素质,奠定体育素养基础,培养体育运动兴趣和终身体育运动意识的目的。完全符合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

西方后现代主义设计对中国当代设计的影响初探——以建筑、景观设计为例 下载:25 浏览:260

周敏 《设计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随着我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内现代设计水平也得到高速发展。我们开始"走出去、引进来"并更多地学习和借鉴西方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段,将本土文化和设计思想采用西方后现代设计手段和先进材料表达出来,不仅使得我国当代设计水平有更进一步的提升,而且有助于我国的设计走向世界舞台。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内容初探 下载:51 浏览:240

白海珍 《体育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体育家庭作业作为"阳光体育"的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学的有效延伸,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中作用重大。布置体育家庭作业时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实际情况,遵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不同的内容形式,达到增强身体素质,奠定体育素养基础,培养体育运动兴趣和终身体育运动意识的目的。完全符合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

城市绿地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初探 下载:78 浏览:473

伍海兵1,2 张青青1,2 梁晶1,2 《中国土壤》 2020年9期

摘要:
土壤肥力是影响城市绿地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是绿地生态系统调节生态环境功能和发挥生态服务价值的重要保障。但目前对于绿地土壤肥力质量的研究较薄弱,关于绿地土壤肥力质量的综合评价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基本是沿用农业或林业土壤的评价方法,而城市绿地土壤受人为因素干扰严重,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方法及其研究现状,在对绿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指标、标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绿地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上海绿地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上海绿地土壤肥力质量以"一般"为主,肥力质量为"一般"的土壤面积占总土壤面积的比例高达89.25%,而肥力质量为"优"和"差"的土壤面积所占比例较少,这与其地上植物长势相一致。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可为城市绿地土壤质量标准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农村社区营造融合发展初探 下载:68 浏览:452

宋晓真 《设计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基于社区营造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对于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社区总体营造的研究,从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农村社区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建议,希望跳出传统村庄规划思路,进一步研究新农村社区规划的创新方法,尤其归纳出一些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农村社区;营造;

石油地域文化背景下工业设计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下载:63 浏览:282

刘金梅 赵婷 李炳 萱圜 《中国设计》 2019年7期

摘要:
石油地域有其独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蕴,处于这种背景下,如何让工业设计在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初步探索。开展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和创新思维培养模式,探讨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举措。指出了创新实践能力训练的方向和着力点,为促进石油高校工业设计教学和地方产业的结合提供参考。

曲周县农田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初探 下载:76 浏览:464

于保港 张田萌 李可力 王冲 邹春琴 《中国土壤》 2019年11期

摘要:
以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为研究区域,采用地统计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对曲周县农田土壤有效微量元素铁(Fe)、锰(Mn)、铜(Cu)、锌(Zn)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土壤有效Fe、Mn含量的最优理论模型为指数型(R2为0.887和0.553),有效Cu含量为球状模型(R2为0.988),有效Zn含量为高斯模型(R2为0.977)。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程度和空间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为:Zn> Cu> Mn> Fe,Fe> Zn> Mn> Cu。从空间分布来看,土壤有效Fe、Mn、Zn含量主要处于低水平,并且土壤有效Fe、Mn、Cu含量以片状分布为主,土壤有效Zn含量呈现由西向东逐渐递减的趋势。土壤有效Fe、Mn、Cu、Zn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间没有显著的相关,而土壤有效Cu含量则与土壤pH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总体而言,曲周农田土壤有效Fe,Mn,Zn含量相对较低,而有效铜含量相对较高。如果种植对铁锌敏感而且需求量相对较高的作物,应该考虑Fe、Zn肥的施用。

基层电视台媒体融合发展初探 下载:69 浏览:351

潘茜 《新闻传播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基层电视台媒体发展融合是我党践行与宣传思想文化的重要场所,是顺应主流思想与应对风口浪尖舆论的新举措,更是基层电视台回答好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基层电视台有责任也有担当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与传播更加优质的内容。

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采编业务的影响初探 下载:69 浏览:359

李海涛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媒介融合是数字时代发展下所产生的一种新型理念,它通过用多元化的网络平台实现了各大媒体通信的有机融合,以用户为基础,进行新闻媒体信息的快速传播,将固定的媒介传播形式动态化演变,促进了电视新闻媒体行业的创新发展。电视新闻采编业务渠道相对广泛,在媒介融合理念的指导下,电视新闻行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局面的产生,为新闻媒体全球化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传统地域建筑优势融入既有建筑改造之初探——以北京、上海、广东、湖北为例 下载:86 浏览:493

吴宙新 欧阳国韬 潘小健 饶子芳 熊玉韶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2期

摘要:
传统地域建筑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明,我们应充分挖掘其优势,将其运用到现代建筑改造中。研究在实地考察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分析其为什么既有建筑要改造、传统地域建筑有哪些优势特征、又以怎样的思路进行既有建筑改造,为传统地域建筑优势融入既有建筑改造提供了实践与理论依据。

张芝联学术人生初探——写在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之际 下载:82 浏览:449

高毅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6期

摘要:
<正>张芝联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快十年了。先生逝世后,学界一直没有举行任何纪念或追思的活动,似乎是怕搅扰了他的安宁。而就个人的感受而言,我也很偏爱这种安宁,因为说实在的,我总觉得先生并没有走,他一直就在我和他的所有徒子徒孙们的身边,总带着一抹慈祥的微笑注视我们,还不时地和我们说着话,要我们留意这留意那,要我们适当休息一下可以但不可一味偷懒,要我们珍惜这段可遇不可求的宝贵时光把该做的事情不失时

网络犯罪的内涵和手段初探 下载:51 浏览:352

王野光 李东 《中国新闻传播》 2019年8期

摘要:
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得互联网深入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网络信息的特定价值对犯罪分子有着强大的诱惑,且网络犯罪的高科技性和隐秘性给侦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熟悉并掌握网络犯罪手段,针对性地研究网络安全技术,是有效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的现实需要。本文从网络犯罪的内涵入手,总结了网络犯罪的技术手段,为采取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借鉴。

初探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核心问题 下载:62 浏览:308

赵云鹏 周明 《体育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社会对篮球后备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培养更多的篮球人才,高校根据教学现状改进了篮球教学方式,注重对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指导。篮球后备人才可体现国家篮球技能水平,作为篮球发展水平的一个主要标志,高校制定篮球教育教学计划,注重对高素质、技能型后备人才的培育,由此提高学生对篮球技能的掌握程度。

多球练习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下载:64 浏览:314

苏新 《体育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羽毛球运动深受高校学生喜爱,学生通过参与羽毛球运动,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身体,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还能缓解自己的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可以说羽毛球是当代高校学生最为推崇的一种运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的改革,随着高校羽毛球教师的教育理念的改进以及训练技术的发展与优化,多球练习法逐渐成为了羽毛球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练习方式,通过多球练习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羽毛球单项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羽毛球组合能力。然而,从实践来看,高校羽毛球教师在实际运用该方法开展羽毛球教学时还存在诸多问题,应用得不是特别恰当与准确,对羽毛球教学效果的提升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在羽毛球教学中应用多球练习法时,教师必须综合分析多球练习的优缺点,制定科学的练习计划与运用方案,始终坚持科学合理的应用原则,为学生选用适宜的训练方法,不断提高多球练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多球练习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

美国《纽约时报》关于中国钓鱼岛早期报道初探(1969—1979) 下载:32 浏览:6

郭永虎 王梦 《历史教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美国《纽约时报》首次集中报道中日钓鱼岛争端,其报道主题主要涉及:日本觊觎并侵犯中国钓鱼岛主权权益、美国政府的钓鱼岛政策、中国政府及海外华人维护钓鱼岛主权的活动、1978年"钓鱼岛事件"等。早期《纽约时报》涉钓报道具有一定程度的客观性,但依然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偏见,这种偏见源于美日同盟框架下的冷战思维。《纽约时报》涉钓舆论立场与美国同时期钓鱼岛政策是相一致的,很难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这一特征一直延续至今。
[1/25]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