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文献计量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 下载:222 浏览:257

王正为1 杨红梅1 李娜2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基于1991年以来全球人脸识别领域的研究论文和专利数据,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时间发展趋势、被引频次、产出国、研究机构等进行分析,并绘制引文编年图对演化路径进行解读。研究表明:中国和美国是目前世界上人脸识别研究领域综合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美国在人脸识别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中国人脸识别研究整体水平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整体学术影响力和科研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演化路径来看,人脸识别的技术演进经过了传统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两个阶段,后者是目前的主流算法。未来,提高在非理想环境下的人脸辨识度将是人脸识别研究的重点。

基于文献计量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 下载:41 浏览:283

王正为1 杨红梅1 李娜2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基于1991年以来全球人脸识别领域的研究论文和专利数据,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时间发展趋势、被引频次、产出国、研究机构等进行分析,并绘制引文编年图对演化路径进行解读。研究表明:中国和美国是目前世界上人脸识别研究领域综合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美国在人脸识别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中国人脸识别研究整体水平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整体学术影响力和科研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演化路径来看,人脸识别的技术演进经过了传统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两个阶段,后者是目前的主流算法。未来,提高在非理想环境下的人脸辨识度将是人脸识别研究的重点。

基于STM32和AD7791实现电子秤设计 下载:51 浏览:355

崔国强 詹宁 罗德雨 易汉 王玉花 《中国仪器》 2020年4期

摘要:
本设计以STM32单片机和AD7791实现电子秤的设计。设计采用电阻式应变片组成应变电桥的称重传感器采集重量的电压信号,采用两个零漂移放大器ADA4528组成了前端差分放大电路,设计采用了差分滤波器和共模滤波器,有效抑制了进入模数转换模块AD7791中的噪声,STM32通过SPI接口控制AD7791进行数据A/D转换,读取和数据处理,在LCD显示屏显示测量结果。经过实际测试,称重传感器测量范围在1g~6KG之间,测量范围在10g内时测量误差能达到0.2g之内。

分布式脑电信号采集系统研究 下载:57 浏览:366

朱嘉祺 《中国仪器》 2020年3期

摘要:
通过脑电信号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分析是一种先进、客观的新方法。目前对脑电信号的采集还处在单对单的形式,不适用于多人脑电信号的同时采集的学习情景。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同时采集多人脑电信号,并且通过无线方式汇总的分布式脑电信号采集方案。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可以同步采集多人脑电信号,并进行存储分析,较好地反应了学生的学习状态。

基于视频的学生动作识别方法研究 下载:53 浏览:372

白雨亭 《中国仪器》 2020年3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根据课堂中采集到的视频数据构成数据集,利用深度学习框架及机器学习分类算法进行学生课堂动作识别的方法。

智能家居功能可重构系统研究 下载:49 浏览:339

谭英奇 邢志强 《中国仪器》 2019年5期

摘要:
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本文将人体舒适度理论与智能家居相结合,提出了智能家居功能可重构系统设计方案。通过自由拖拽模块的方式实现用户自定义智能家居工作方式,并且可重复改变工作方式以适应多种生活模式。该系统相较于其他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功能直观,用户个性化设计等优点。

基于SVM的学习兴趣度分析方法的研究 下载:51 浏览:379

张童 常佳薇 《中国仪器》 2019年5期

摘要:
对学生学习状态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目前的学生课堂评价体系都过于主观。本文介绍了一种根据课堂中采集到人脸微笑情绪特征,并利用SVM来判断学生对当前课堂内容是否感兴趣的分析方法。

基于WiFi的可无线编程创客教育智能控制器系统设计 下载:49 浏览:344

张竣 邢志强 《中国仪器》 2018年5期

摘要:
针对现有教育机器人控制器多利用串口通信进行程序下载及有线编程灵活性不足等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Wi Fi的可无线编程控制器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以ATmega2560微控制器为核心,通过wifi模块ESP8266进行无线通信,采用IAP在线升级方案,从而实现智能控制器的可无线编程。

基于视觉的室内四旋翼无人机目标追踪系统设计 下载:51 浏览:349

龚子然1 代勇1 王响2 王玉花1 《中国仪器》 2018年5期

摘要:
针对无人机在室内飞行无法依靠GPS定位飞行,还有一些人员无法到达的地点进行关键信息的搜寻工作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视觉的室内四旋翼无人机目标追踪系统,实现室内定位自主飞行与物体自主识别跟踪功能。

基于人脸68特征点中两组特征值进行微笑强度分析 下载:53 浏览:377

麻皓东 王天昊 《中国仪器》 2018年4期

摘要:
针对现有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过于主观,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Opencv和Dlib库的人脸提取68个特征点进而提取特征值分析学生笑容强度的设计。Opencv负责人脸识别并提取,获取人脸68个特征点并计算点间特征值;Matlab用于数据分析和构造函数,进而为学生界定笑容强度。

理财产品的可信赖感设计研究 下载:45 浏览:367

李志宇 刘永翔 《中国设计》 2018年10期

摘要:
可信赖感是理财产品用户体验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可信赖感的需求层次属性总结了人的信任形成影响因素,并且结合两者,从用户体验不同层次出发,总结了在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内容和功能安排等层面的可信赖感设计方法。

基于感性工学的电子商务APP交互设计的研究 下载:78 浏览:436

刘欣悦 刘永翔 《中国设计》 2018年6期

摘要:
随着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在技术趋同化的背景下,提高用户体验满意度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分析感性工学与交互设计理论及方法的共同目标,以感性工学结合交互设计诠释优化电商App的用户体验,提高电商APP与用户之间的黏性。

基于CC1200的无线测控电台设计与实现 下载:51 浏览:310

郭英杰 齐建中 宋鹏 《无线电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高集成度、抗干扰能力强的无线测控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设计了一种基于TI公司推出的无线射频收发芯片CC1200和FPGA的无线测控电台,介绍了总体方案设计,主要分为无线收发系统的方案设计和基带信号处理设计,最终实现了整机的硬件板卡和软件程序的设计。结果表明整机在实际应用场景下,满足各项参数指标要求,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价值。

浅埋管道对沥青面层受力影响试验研究 下载:34 浏览:401

许海亮 任合欢 覃吉宁 陈宇 陈征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城市沥青路面结构中,埋地管道(特别是浅埋管道)部位是路面结构受力的薄弱环节。根据相关规范和力学指标要求,设计沥青路面结构试验模型,通过应变片采集的应变数据,对比不同荷载作用下无管道埋设与浅埋管道沥青各面层应变值,进而分析浅埋管道对沥青各面层应变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路面结构深度的增加应变值逐渐增大,在沥青下面层应变值达到最大;标准荷载下,埋地管道与无管道相比,沥青各层的应变值减小;超载与标准荷载相比,超载增大了埋地管道工况下沥青各层的应变值,其中沥青上面层应变增幅明显。

文化引领下的传统村落振兴路径研究——以济南市章丘区三德范村的探索为例 下载:55 浏览:376

李婧1 张皓1 祝艳丽1 邓清2 《中国城镇》 2020年8期

摘要:
乡村振兴根本上是文化的复兴,挖掘文化是根本,无深度便无内核。找到路径是诉求,文化与产业的共荣共兴是目的。为了深度挖掘和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内核,实现通过文化复兴来振兴乡村,本文以国家级传统村落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三德范村为研究范本,从村庄空间环境、文化生活、人文环境、村风村史等各方面进行跟踪调查,从物质空间重塑、文化产业振兴、传承人才培养三个方面,通过文化价值链和产业发展链的共荣共生来探索新时代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径。

基于认知地图的传统村落保护方法创新研究 下载:25 浏览:268

谭辰雯 李婧 《中国城镇》 2019年4期

摘要:
在乡村振兴全面铺开的大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方法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更新完善。本研究承接了学界前沿对于村民主体性的呼吁,利用基于村民视角的认知地图,对村落整体空间进行了生活性空间赋值评价。并进一步对生活性空间进行分类,为依据村民集体记忆开展本土化、特色化的乡村保护规划提供思路。同时,研究组通过更多的保护实践对研究过程及方法进行了反思和优化,完善和推广了以村民认知地图为研究方法的村落空间保护价值评估模式,协助丰富村落保护导向、深化村民共同缔造,为走向新时代的乡村保护及复兴提供示范。

基于卫星导航接收机的测向技术研究 下载:82 浏览:444

左晨宇 齐建中 宋鹏 吕晟葳 《无线电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传统测向方法着重依靠于惯性导航系统(INS),INS的隐藏性和稳固性优良,但其测量误差会随时间推移而累加,不适用于长时间测量。利用卫星导航接收机对载体测向能很好地弥补INS的缺陷。为满足多天线或卫星导航接收机对载体进行实时测向的要求,测向技术是采用载波相位作为观测量的差分定位技术。通过模糊度最小二乘去相关平差法即LAMBDA算法与加权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双差整周模糊度与实时差分定位结果。着重讨论对载体测向的过程中应用LAMBDA算法求解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流程,通过构造观测方程实现载体相对位置的解算,编写Matlab程序对测向算法进行仿真,得到偏航角标准差为0.027°;俯仰角标准差为0.077°。仿真结果表明,卫星导航测向接收机稳定工作后,满足对载体测向的需求。

串联弹性驱动器内嵌扭矩传感器的研究 下载:15 浏览:410

蒋聪 孙恺 何广平 《传感器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针对串联弹性驱动器(SEA)的优点和特性,对SEA系统的扭矩传感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扭矩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并对SEA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首先分析了现有的SEA扭矩传感器发展现状,选择轮辐式结构作为传感器设计方案;然后利用静力学方法计算了协作机器人关节受力情况,提出了扭矩传感器设计指标;结合空间限定条件以及材料力学特性提出了传感器弹性体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得到了传感器关键尺寸参数,利用Solidworks建立了传感器三维模型并利用ANSYS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最后对关键零件进行了选型,提出了一种SEA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研究结果显示,扭矩传感器强度高、体积小;SEA系统结构设计合理,装配工艺性能良好。

基于声波分析的臭氧发生器电源谐振频率测量仪 下载:17 浏览:422

翟维枫 赵磊 李超 董哲 黄理邮 《传感器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由于当前臭氧发生器高频电源谐振频率检测方法具有昂贵、危险等缺点,设计一种基于声波频谱分析的高频电源谐振频率检测仪器。通过分析臭氧发生器工作环境下的声波数据与高频电源谐振状态的关系,找到测量谐振频率的方法。该仪器使用STM3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及计算单元,通过声波采集电路将声波数据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基于声波数据使用频谱分析程序测量出谐振频率。实践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声波分析的臭氧发生器电源谐振频率测量仪具有高效、安全、经济等优点。

基于光强可调的浊度智能检测传感器研究 下载:15 浏览:416

李文 张志 永金旭 吕赫 徐明刚 《传感器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为了使浊度传感器量程与精度调节智能化,基于光学检测浊度的原理,研究了溶液透射光检测电压和入射光强的非线性变化规律,建立了电压差-浊度间测量模型。设计了通过PWM占空比调节不同溶液间的电压差改变量程与精度的传感器,进行了量程1(1~1 000 NTU)和量程2(0~200 NTU)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量程1时,重复性误差为1.7%,示值误差为10%;在量程2时,重复性误差为1.0%,示值误差为4.5%。结果表明,测量低浊度时,量程2精度更高;测量高浊度时,量程1范围更大。实验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