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波兰民族性的历史考察 下载:35 浏览:257

王弘毅 姬文刚 《历史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身处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波兰,在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残存在东西强邻的夹缝之中,始终无法摆脱大国博弈和被瓜分的命运,形成了一种极强的不安全感。长久以来,波兰国家经历了数次沦亡,但波兰民族却始终没有泯灭,历史的悲情锻造了波兰人不屈的独立抗争意志,残暴的外国统治促使波兰人在天主教的信仰里寻求民族认同与慰藉以及波兰-立陶宛联邦鼎盛时期的大国荣光与尊严并一直激发着波兰大国雄心的复苏。因此,要理解当前波兰的政治取向和社会生态,其民族性不可忽视。本文从历史维度出发,探究并揭示出久经风雨吹打之后波兰民族性的精神内核。

乌克兰族群历史变迁与族群冲突原因分析——以敖德萨州为例 下载:53 浏览:267

苟利武 《历史教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乌克兰独立以来,族群冲突与分离长期存在。通过对乌克兰族群结构最为复杂的敖德萨地区族群历史变迁和当前族群结构分析发现,敖德萨地区族群冲突的原因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俄帝国和苏联因领土和文化的扩张对敖德萨产生的影响至今存在;而乌克兰长时间的经济衰退和治理失效等因素使少数族群对乌克兰政府产生不满情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当地族群对乌克兰政府的认同,在此背景下,任何动荡都有可能成为族群冲突的诱因。

英美特殊关系与反恐:9·11事件后布莱尔的判断与应对 下载:53 浏览:66

王娟 潘兴明 《历史教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9·11恐怖袭击在事件发生后,布莱尔以最快速度集结各国支持,然后赴美做出与其并肩作战的承诺,并全力支持阿富汗战争。由于将英美特殊关系置于最优先的核心地位,当美国将伊拉克与恐怖主义联系起来,锁定萨达姆为"铲除目标"之后,布莱尔亦充分肯定布什的战略主张,并做出相应战略调整。但在国内外压力下,布莱尔不得不重视向伊动武的法律依据,于是积极向布什强调争取国际支持的重要性,力图影响其决策。最终,布莱尔未能实质性改变美国的政策走向,反倒卷入了伊拉克战争的漩涡。

寇松时期英印民族主义的萌芽——以1905年孟加拉分割为例 下载:60 浏览:306

陈邹斌 《历史教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19世纪末,欧洲的民族主义思潮给英属印度的两大宗教族群——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带来了灵感,他们逐渐有了现代政治的意识,并开始在英帝国提供的舞台上学习现代政治。时任英印总督寇松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1905年孟加拉分割。它打破了自1857年兵变风波之后印度民族主义长期"蛰伏"的局面,开启了印度民族主义运动的大门。孟加拉分割对印度民族主义产生了较大影响:印度的"自我意识"觉醒了;国大党从幼年逐步走向成熟;穆斯林与印度教徒的敌对意识加深了。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