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小城镇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视角的市政工程规划措施研究——以屯溪老街为例 下载:59 浏览:374

祁祖尧1 钱川2 胡敏2 《中国城镇》 2020年6期

摘要:
传统小城镇作为现代城市文明的发源地,其历史街区、传统建筑、文化习俗、地域特色和自然景观等要素,都随着城镇发展问题的凸显而亟需提升改造。因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逐渐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保护的理论方法及技术措施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保护工作的不断实践而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本文以安徽省黄山市屯溪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为例,基于"保护"的视角,着重探讨在保护规划的框架体系下市政工程规划与传统的街区保护规划的技术思维融合,更好地开展小城镇街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的规划技术思维创新,实现一种渐进式更新的方式。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市政工程规划与历史遗存保留利用、设施品质提升、景观风貌协调等方面的耦合关系,阐述遵循小城镇道路街巷肌理、业态发展和建筑布局,以及遗存保护利用等条件下,适用于小城镇街区更新保护的市政工程规划技术应用方法。

湖北省历史文化街区总体评估及保护对策研究 下载:82 浏览:484

严山艾 《中国建筑》 2020年4期

摘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6年开展了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工作,该文以湖北省各地上报的《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方案》数据为基础,经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构建了全样本、小样本两类样本库,通过对各分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湖北省历史文化街区总体保存状况评估结论。基于评估结论,结合湖北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加强湖北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若干对策建议。

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场所更新改造——山西省柳林明清街盘子空间更新设计 下载:84 浏览:493

陈嘉男 王崇恩 《中国建筑》 2019年6期

摘要:
近几年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在我国许多城市兴起,保护重点由整体风貌要素扩展到建筑风貌与非物质文化内容并重。在柳林历史文化街区,盘子会作为其独有的传统文化活动形成了固定的公共文化场所,该文通过对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文化场所的传承与更新设计,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具有改善居民日常生活、发展旅游商业的现实意义。

基于“文化+”模式的安顺文庙历史文化街区的传承与发展 下载:54 浏览:469

高巍1 靳晓娟1 左玉罡2 《中国建筑》 2018年11期

摘要: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正在经受城镇化进程的挑战。该文对安顺文庙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历史遗存、潜在特色以及对传统文化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志物[1]进行整合,提出了"文化+"模式历史文化街区的传承与发展,形成街区内保护和规划主题,以期历史街区传统文化与传统空间相结合,展示古城"孤岛文化",焕发古城魅力,并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和保护提出新思路。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