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历史知识的常识化:论白寿彝的《中国通史纲要》 下载:28 浏览:214

李娟 《历史教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历史知识的常识化是历史研究同现实生活发生关联的重要途径之一。白寿彝教授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参与了近两代中国人的历史常识建构,书中形成了三大历史观念: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华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格局、以阶级斗争为动力的历史发展观,前两点已经成为了构成现代中国人历史常识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对《纲要》的分析,可以发现历史知识的常识化是学术研究和社会、作者和读者之间互动选择的过程和结果,而历史知识的情节化及其所产生的情感共鸣,在常识化的过程中意义重大。

制造知识:民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辛亥革命”建构 下载:64 浏览:367

李培健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辛亥革命"是民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颇为重要的历史知识,但在北洋政府与南京政府时期,它却有着不同的知识呈现。按照结构分析法来考察历史知识的生成过程,这一问题似可解答。这类知识蕴含着叙事层、观念层和目的层三个层次。在共和观和革命观的指导下,这两个时期多数教科书分别采用了共和叙事与革命叙事,其结果为无论是在关注节点还是对革命以及民国建立的评价上,都存在较大差异。而之所以如此,与当政政权建构其政治合法性有关。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政府通过制定教育宗旨(精神)、实施教材审查制度来规训教科书的内容,以便将其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以知识的形式呈现,并成为一般国民的历史观,可见,"辛亥革命"这一历史知识是由政权、教育与编者共同"制造"而成的。

初中生历史知识记忆方法研究 下载:163 浏览:1945

郭燕 《历史研究进展》 2022年8期

摘要:
历史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知识记忆是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掌握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是历史学科必备的技能。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历史知识繁多难记、记忆方法传统单一成为了历史学习的一大难题,学生难以记住知识点,更无法背诵。因此,因此教师需要提供一些简便使用的记忆方法来帮助学生更为有效地参与到教学中,重视记忆方法的提出和引导才能做好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以及复习教学。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