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地铁空间内部“表皮设计”——电子屏及全息影像在地铁壁画中的运用探索 下载:18 浏览:239

高海军 吕江 《中国设计》 2020年12期

摘要:
为城市公共艺术在地铁内部"表皮"方面的设计创作突破思想意识的局限并作出相应的理论性思考。本文简要针对城市地铁内部空间"表皮设计"即在地铁建筑内部壁面的壁画创作实践中运用电子屏和全息影像技术手段的可能性和前景进行初步思索和探讨,通过例举一些有代表性的创作案例来分析当前城市地铁壁画创作在制作手段与表现效果上的现状以及可以发展的形式方向和未来数字信息科技手段大幅度进入创作实践所带来的地铁内部空间视觉变革。从国内外已出现的实践结果来看,新技术手段的运用的确可以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效能和感受,且制作安装成本也在可控范围内,完全适合地铁内部空间的公共环境。通过国内外已出现的实践案例可见将该类型技术运用在地铁空间壁画创作上是可行的,未来城市地铁空间值得进行该方面的更多研究与探讨,丰富现有壁画类型,拓宽地铁人流的视觉感受与信息传递方式。

浅析成长型家庭的未来卫浴空间设计 下载:87 浏览:359

孙晨晨 《中国设计》 2018年3期

摘要:
本文对成长型的家庭未来所需求的卫浴空间提出假设和探究,根据一个家庭从刚刚组建到生子,再到养育孩子期间对于卫浴空间使用需求的改变,探讨合理的卫浴空间应具备的特点。本文既从单个家庭成员的成长变化入手,将卫浴产品作为交互节点,纵向分析每个家庭成员的使用需求;又将整个家庭看作一个整体,横向分析卫浴系统内各产品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从而更好地辅助儿童的成长及家庭成员关系的发展,构建新型的卫浴空间概念模型,满足家庭各个时期的生活需求,同时降低资源的消耗,与环境及社会相适应。

气门可变正时技术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下载:59 浏览:370

程文明 万娜娜 《中国设备》 2019年8期

摘要:
气门可变正时技术能对发动机性能的不同状态开展深入分析,最大限度提高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可行性。探讨气门可变正时技术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提出建议。

内插倍数可变的低滚降成形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50 浏览:310

周士雷1 倪永婧2,3 《无线电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卫星信道带宽资源有限,低滚降成形滤波器技术是提升卫星信道带宽利用率的手段之一,但是采用该项技术需要大量乘法器资源,尤其在符号速率变化较宽的通用调制解调器设计中,其需求的乘法器资源之巨使之很难实现。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低滚降成形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通过仿真确定群时延是影响滚降特性的主要因素,选取合适的群时延,把内插技术与多相滤波技术有效结合在一起,有效减少了滤波器消耗的乘法器资源,设计出滚降系数为0.05的成形滤波器,并在硬件平台上实现,已在卫星通信终端中应用,有效提升了卫星信道的利用率。

低功耗数字化调制解调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70 浏览:371

周士雷1 韩刚2 《无线电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针对卫星通信信道设备低功耗和数字化的需求,提出一种低功耗、数字化卫星调制解调平台的设计方法。前端通过AD9364完成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换,后端采用大规模FPGA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测试结果表明,该调制解调平台通过加载不同的软件,可实现数据速率可变、调制解调方式可变、多种编译码方式、扩展L频段(950~2 150 MHz),大幅度降低了平台的体积和功耗,可作为一个成熟平台应用于卫星通信终端或便携站的产品设计中。

考虑我国驾驶行为特性的可变限速适应性研究 下载:67 浏览:425

唐一夫 杨海飞 翟学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可变限速技术通过自动化采集交通流运行数据,并按照控制策略实时调整限速值以适应交通流运行的时空变化特征。目前,该技术已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广泛推广,在我国尚未开展大规模的实践应用。以我国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特性为主要考虑因素,通过采集城市快速路驾驶员驾驶行为特性数据,标定参数得到符合我国驾驶员行为特性的智能驾驶员(IDM)模型,构建微观交通仿真环境,研究快速路可变限速技术在我国驾驶行为环境下的适应性。仿真结果表明,可变限速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快速路通行效率,但受驾驶行为特性参数差异性的影响,其改善幅度低于国外驾驶环境的快速路交通流。

基于邻近空间链路协议的ARQ研究与设计 下载:74 浏览:457

陈志辉 李翔宇 《数据与科学》 2020年2期

摘要:
针对深空通信邻近空间链路的数据通信问题,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CCSDS Proximty-1协议的可变窗长自动请求重传系统。通过对传统回退N帧自动请求重传策略进行改进,分析传输帧长、误码率及滑动窗口长度等因素对系统吞吐率的影响,并获得不同误码率条件下的最佳帧长。同时以传输效率为考量,进行了可变滑动窗口长度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重传系统相比传统固定帧长和窗长的系统,有效提升了数据吞吐率和传输效率,可作为未来火星探测通信的理论参考。

基于DC-DC转换技术的自动增益控制器设计 下载:12 浏览:424

张天文 李廷军 《传感器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自动增益控制(AGC)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自动化、无线通信等领域。传统的自动增益控制采用微处理器控制A/D来检测系统输出,动态调节D/A的输出来改变可变增益放大器(VGA)的增益控制电压,最终实现系统输出的恒幅,但存在成本较高、系统复杂、调节时间受限等缺点。文中设计了一款基于DC-DC转换技术的自动增益控制器,巧妙利用DC-DC芯片内部基准电压产生增益控制电压,具有低成本、电路简单、调节迅速等优点。

板式高层住宅户型可变性设计要点 下载:5 浏览:279

陈文玲 《低碳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针对某高层住宅小区实际情况,对其包含填充体设计及其和支撑体之间的协调与平面布局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设计中需要的关键问题,以此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与可变性。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轻型长航程AUV航控系统研究 下载:59 浏览:259

黄琰1,2,3 胡峰1,2 俞建成1,2 乔佳楠1,2 王振宇1,2 谢宗伯1,2 《海洋研究》 2021年6期

摘要:
针对海洋时变中小尺度过程长期精细观测需求,研制了一种轻型长航程AUV。这种AUV的最大特征是借鉴了水下滑翔机的变浮力、重心可调执行机构,使得其具备海洋环境自适应能力,可在不同海水密度条件下实现零攻角高效航行。首先介绍了轻型长航程AUV的系统组成,讨论了这种可变浮力、可调重心AUV的航行控制系统设计;针对这种AUV新增的浮力和重心两个控制输入量间存在系统耦合的问题,开展了基于模型预测算法的零攻角定深航行控制器研究,着重阐述和推导了控制目标的修正、面向控制的动力学建模以及模型预测控制器的设计过程;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述方案和方法的可行性。该研究有利于提高轻型长航程AUV的航行效率,进一步提升AUV的续航能力。

集合住宅的工业化可变设计研究 下载:69 浏览:476

陈光1 盛珏2 孙亚军2 《中国建筑》 2020年7期

摘要:
通过分析工业化住宅与可变空间的发展历程,研究对居住空间的根本需求,在建筑工业化时代背景下重新思考居住建筑,利用工业领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和空间的可变研究,提出了空间灵动家概念设计和新的住宅系统及理念,用工业化的方式实现大开间极简结构承载自由灵活的空间布置。

配套美丽乡村公建产品的设计探索——以武汉市小朱湾为例 下载:86 浏览:501

朱小卓 张薇 刘莹 张酰委 《中国建筑》 2019年4期

摘要:
该文针对目前美丽乡村建设中公建产品配套设施不完善的现象,对武汉市美丽乡村小朱湾进行实地调研。调查发现,小朱湾希望通过其自身优势发展休闲旅游等新型业态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基础设施的完善。但发展过程中,因旅游发展自身存在的周期性和季节性,人口结构发生改变,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现象较为突出。为解决既存现象与问题,从设计角度出发,提出建设含有可变式空间的模块化公建产品的设计思路,并将该思路进行推广与实施。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