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琵琶曲《虚籁》的意境及演奏技巧 下载:85 浏览:469

史楠 《当代音乐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此曲创作于1929年2月,是刘天华三首琵琶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虚是空虚、虚无。籁,原为古代的一种箫,声音从孔穴发出,后人泛指声音。虚籁,字面理解为无声或空虚的声音。在创作此曲时,刘天华正受聘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教授琵琶。他曾经建议,合并位于北平的各高校当中的音乐系,并根据当时需要,组建体系更加完善的北平音乐学院,但是这个建议一经提出,便受到各方势力的强烈阻挠,最终未能得到执行与实现;由于这一畅想未能达成,在一个安静的夜晚,他感触颇多,思绪繁杂,心情激动而又惆怅,久久未能平复。乐曲三个部分的速度和旋律的变化描绘出此曲的意境。曲中运用大量的打音、带音、绰注等演奏技巧,同时融入传统说唱、古琴艺术的元素,使之飘逸,挥洒自如。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