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JavaScript的叶绿素荧光信号特征点自动定位软件设计 下载:57 浏览:474

程盛阳 郭亚 夏倩 《软件工程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几乎所有光合作用过程都可通过叶绿素荧光反映出来,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已经成为研究植物生理最广泛的技术之一,本软件分析叶绿素荧光参数,辅助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光系统II对光能的吸收、传递、耗散、分配等过程。程序从excel表中批量读取叶绿素荧光仪测量得到的数据,在网页中运用JavaScript语言编程,自动绘制OJIP曲线,以及相应的OJIP曲率曲线、一阶导数曲线、二阶导数曲线。用户能在交互式OJIP曲线上设定区间,根据设定算法,自动定位符合条件的I点与J点,手工调整与优化特征点位置,将定位的特征点结果作为文件导出并保存,使叶绿素荧光信号研究更加方便快捷。

根区温度对嫁接黄瓜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下载:58 浏览:507

刘念奇 宋阳 孙世君 高宇 吴佳旺 崔晓晗 《农业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以黑籽南瓜、白籽南瓜和"津优35号"黄瓜为试材,研究在适温(18~20℃,CK)、亚适温(13~15℃)、低温(8~10℃)的根区温度条件下,对黄瓜嫁接苗和自根苗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适温(CK)相比,随着根区温度的降低,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Pn)、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参数(qP)、非光化学淬灭参数(NPQ)均显著降低。亚适温和低温处理下,黑籽南瓜嫁接苗的净光合速率(Pn)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均高于白籽南瓜嫁接苗和自根苗,说明在低温胁迫下,黑籽南瓜嫁接苗抗逆性优于白籽南瓜嫁接苗及自根苗,光能利用率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条斑紫菜两个耐高温品系的耐低盐特性 下载:75 浏览:472

黄林彬1,2,3 黄文4 严兴洪1,2,3 《水产研究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以条斑紫菜两个耐高温品系(YZ-4和TM-18)为对象,以野生型品系(WT)做对照,分析其叶状体在高温、低盐胁迫下的生长和光系统Ⅱ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的数值,为筛选既耐高温又耐低盐的条斑紫菜抗逆品系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在适宜培养条件(温度18°C和盐度26)下,YZ-4和TM-18叶状体在50~85 d的生长速率快于WT,Fv/Fm和主要光合色素含量均高于WT,各品系的绝对生长率和Fv/Fm之间均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另外,WT叶状体在70 d左右开始形成精子囊时,绝对生长率和Fv/Fm明显下降。在高温胁迫下培养,各品系叶状体的Fv/Fm和绝对生长率均呈下降趋势,且胁迫的温度越高或时间越长,其降幅越大。在24°C高温胁迫35 d后,WT、YZ-4和TM-18的Fv/Fm分别下降了56.7%、43.2%和28.7%。在25°C高温胁迫15 d时,WT的生长完全停滞,而YZ-4和TM-18则分别保持0.51和0.84 cm/d的绝对生长率,说明二者确实是耐高温的。低盐胁迫对叶状体的影响与高温胁迫的类似,在盐度为9的低盐下培养35 d后,WT、YZ-4和TM-18的Fv/Fm降幅分别为46.2%、42.0%和32.0%,三者的绝对生长率分别为0.12、0.10和0.90 cm/d。另外,WT和YZ-4在盐度为5时生长受到明显影响,叶状体在15 d时颜色加深、卷曲变硬并腐烂,而TM-18在相同盐度下培养25 d也未腐烂,Fv/Fm仍高达初始值的72.8%。这表明TM-18在高温或低盐胁迫下的耐受性比WT和YZ-4的都强,其内在原因是叶状体Fv/Fm的降幅较小,间接说明Fv/Fm可作为条斑紫菜抗逆品系选育的新指标。

海带孢子体光合活性对不同温度和光照的响应 下载:78 浏览:507

程晓鹏1 章守宇1 林军1 汪振华1 赵旭1 黄琳2 王凯1 《水产研究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为了从生理生态学角度解答温度和光照对海带孢子体生长过程的影响,探索海带孢子体对温度和光环境的生理响应机制,实验在测定养殖海域海带孢子体生长参数的基础上,设定了6、10、14和18°C 4个水温梯度的海带孢子体暂养实验,以及它们在0、25、70、133、230、317、421、582、786μmol photons/(m2·s) 9个光合有效辐射(PAR)梯度下的光合活性荧光参数测定。结果显示:①在6°C水温条件下,海带孢子体荧光参数Fv/Fm和Fv/F0最大,分别为0.71和2.40;在18°C水温条件下,其Fv/Fm和Fv/F0最小,分别为0.65和1.85;②暂养海带孢子体的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淬灭(qN或NPQ)在18°C水温条件下达到最大,分别为0.92和3.29;③海带孢子体的快速光曲线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强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④海域养殖海带孢子体的最大叶长增长速率、叶宽增长速率和干重增重率分别为1.34 cm/d、0.33 cm/d和1.01 g/d。研究表明,海带孢子体干重生长率变化与不同水温条件下的快速光曲线变化一致,高温抑制了海带孢子体光合效率;当环境光合有效辐射大于样品光饱和点(Em)后,海带孢子体相对电子传递速率下降,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附着物对冬季菹草叶绿素荧光活性的影响 下载:79 浏览:521

周彦锋1,2 王晨赫2 赵凯3 徐东坡1,2 《中国水产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为探究附着物去除对低温环境下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的胁迫作用及其变化,选择全球分布最广且冬季生长的菹草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1月14—19日通过原位测量的方法,对比某静水池塘沉水植物茎叶表面附着物去除前后菹草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未去除附着物的对照组菹草叶片相比,去除附着物的处理组菹草叶片的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仅在第一天随光合辐射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值仅在第一天随光合辐射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从试验第2天开始就逐渐恢复到与对照组相近水平(P>0.05)。研究表明,菹草本身对于附着物去除的适应能力可能非常迅速,而在低温环境下,附着物的遮光作用对低温条件下菹草易发的光抑制现象是一种保护。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