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玉米粉喷射液化工艺优化 下载:54 浏览:379

杨志强 孟悦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11期

摘要:
以玉米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喷射液化器和耐高温α-淀粉酶进行液化实验。通过单因素法和正交实验法,以还原糖值(DE值)和黏度为评价指标,考察玉米粉粒度、玉米粉质量分数、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pH值、液化时间对玉米粉液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粉喷射液化最佳工艺为玉米粉粒度60目、质量分数25%、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48 U/g(以干物质计)、pH值5.6、液化时间90 min、液化温度105℃,此条件下玉米粉喷射液化效果最好,研究为以玉米粉为原料高效生产淀粉糖提供了参考。

深松和秸秆深还对黑土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 下载:17 浏览:246

刘旭1 李双异1 彭畅2 张维俊1 葛壮1 安婷婷1 薛振亚3 汪景宽1 《土壤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深松和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壤耕层厚度、提高有机质含量和培肥地力的重要途径。试验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长期定位试验站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原位培养方法,探究深松和秸秆深还后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碳组分变化。结果表明:(1)在0~20 cm表层中,深松(DL)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在0~360 d内无明显变化,而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熵在30 d和150 d显著提高;秸秆深还(DS)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以及微生物熵在整个培养期较CK处理平均提高2.96%、17.36%、18.16%和14.80%。(2)在20~35 cm亚表层中,与CK相比,DL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熵在30 d时显著增加,60 d时各指标明显降低;DS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和微生物熵比CK显著提高10.69%、24.86%、21.93%和10.14%。(3)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微生物熵两两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综上可见,秸秆深还能显著提高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熵以及亚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