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金黄色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表型检测方法比较 下载:85 浏览:506

陆瀚文 周万青 张之烽 沈瀚 《国际检验医学》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评价几种金黄色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表型检测方法的差异。方法收集自动化仪器检测青霉素最小抑菌浓度(MIC)≤0.12和≥0.25μg/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38株和15株。分别采用青霉素抑菌圈边缘试验(P1、P10)、头孢硝噻吩显色试验和"四叶草"试验检测β-内酰胺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blaZ基因,并以基因检测方法为标准,评价几种检测方法的差异。结果 38株MIC≤0.12μg/mL的菌株中有2株抑菌圈直径(P10)为27 mm。检出blaZ基因阳性菌株15株,分别为2株青霉素MIC=0.12μg/mL和13株青霉素MIC≥0.25μg/mL的菌株。15株blaZ基因检测阳性菌株青霉素抑菌圈边缘试验均为阳性,敏感性为100%;头孢硝噻吩显色试验和"四叶草"试验阳性各14株,敏感性为93.3%。38株blaZ基因检测阴性的菌株中,"四叶草"试验阳性3株,特异性为92.1%;头孢硝噻吩显色试验和青霉素抑菌圈边缘试验阳性各为2株,特异性为94.7%。结论几种常见β-内酰胺酶表型检测方法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联合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在冠心病患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下载:79 浏览:452

晏彪 张思思 邓媛 陈华山 周万青 俞飞虎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分析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冠心病患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284例冠心病患者和非冠心病患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CIMT数据,由公式AIP=log[TG/HDL-C]计算出AIP数值,分析AIP和CIMT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相比于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患者AIP和CIMT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P和CIMT对冠心病的预测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